玉机微义

玉机微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明] 徐彦纯 著,吴少祯 编,刘洋 校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06748933
版次:1
商品编码:10859029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60
字数:445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玉机微义》是一部集明以前诸家之大成的综合性医科全书,由于此书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切于实用,故自刊行后流传颇广,影响遍及国内外。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记载:“《玉机微义》自刊行,流传至今,现存版本20余种,较早年间的版本有:明初刻本,明正统四年已未姑苏陈有戒刻本,明正统陕西官刻本,明正统刻本,明景泰二年辛未吴从政刻本,明正德刻本,明嘉靖刻本,明万历步月楼黄悼刻本、清康熙紫宋堂刻本、四库全书本等。建国后有排印本。《刘纯医学全集》(点校本)中亦收有此书。

内容简介

《玉机微义》五十卷,为综合性医书。 《玉机微义》是一部集明以前诸家之大成的综合性医科全书。该书的编写体例是以卷分门立病,以病著论,论下设方,广而不杂,眉目清晰,如头眩,论始先说病因为“肝木风火、疲劳过度、气虚、血虚”等,再论及脉证治法,依证列方,此论中介绍了本事川芎散、严氏三五七散、严氏芎术汤、子和芎黄汤、顺气散等针对头眩各症的方剂。部分方论后附医案,向读者阐明辨病验方的重要性。
书中类聚历代各家的不同理论、观点,条分缕析。所引古书籍数十部,如《黄帝内经》、《脉经》、《儒门事亲》、《卫生宝鉴》、《此事难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保存了大量现已亡佚的古医籍中的论述及方药,如《黄帝针经》、《活人书》、《外科精要发挥》、《病机机要》等,为继承和辑佚明以前文献提供了依据。《郑书堂读书记》评述该书搜罗广泛,自《内经》以下,诸如仲景、叔和、巢元方等医论无不采用,而尤以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诸家之说为主,贵在善于折衷其要,对诸门证治方例加以叙述,无不疏通其源流,引中其义类,折而有次,简而能该,所述内容既无泥古之失。又无违古之讥,洵可为后学之精良佳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该书的评论是:“其书虽采摘诸家旧论旧方,而各附案语,多所订正。非短钉抄撮者可比。”
因此,《玉机微义》是研究中医理论与临床的良好文献,亦为中医古籍整理、校勘、辑佚等珍贵资料,通俗简明,流传甚广,影响甚大,对普及医学彼有贡献。

作者简介

作者:(明)徐彦纯

目录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卷之五
卷之六
卷之七
卷之八
卷之九
卷之十
卷之十一
卷之十二
卷之十三
卷之十四
卷之十五
卷之十六
卷之十七
卷之十八
卷之十九
卷之二十
卷之二十一
卷之二十二
卷之二十三
卷之二十四
卷之二十五
卷之二十六
卷之二十七
卷之二十八
卷之二十九
卷之三十
卷之三十一
卷之三十二
卷之三十三
卷之三十四
卷之三十五
卷之三十六
卷之三十七
卷之三十八
卷之三十九
卷之四十
卷之四十一
卷之四十二
卷之四十三
卷之四十四
卷之四十五
卷之四十六
卷之四十七
卷之四十八
卷之四十九
卷之五十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书是从北京寄过来,由于没有硬纸盒包装,就一个塑料袋,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了两个封面的右边四个角都出现了内卷现象,这套书一共是46本,是想买来收藏的,这本感觉多少有点瑕疵,又不想换了,希望京东改进一下包装。

评分

东西不错,内容适合初学者。内容很丰富啊。

评分

《证类本草》三十卷,载药1746种,引用文史及医用文献247家。是书自监本开刊以来,金元明清四朝多有翻刻整理,流传十分广泛,形成了我国本草学研究的重要文本。

评分

经典著作,参考学习伤寒……

评分

为测试宝贝效果,我立刻去我们村高达100米山上村长家客厅里用。

评分

特别棒,好书推荐,正品,物美价廉,超赞

评分

书很有价值 在这里首先感谢原书作者和收集再编排的工作人员 太不容易了 这些书籍集合了古人的智慧与心血 至于内容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其中道理知识自己体会 不作评价也没有资格评价 还有就是得感谢京东 不单服务态度很好而且全部是正版 优惠力度很大

评分

孙氏的医学理念及临证经验主要汇集于《赤水玄珠全集》,《赤水玄珠》包括《赤水玄珠》、《医旨绪余》及《孙氏医案》,《赤水玄珠》约占全书九成,为孙氏医学实践及主要学术成就的结晶。书中证治理念多祖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朱丹溪、张子和、李东垣之言,又兼采易水学派张洁古之说,亦时引刘宗厚《玉机微义》之语。孙氏曾师从于汪石山门下,汪氏乃刘完素及丹溪一脉传人,因而孙氏的医理犹重刘河间。然其虽师承河间之学,却不呆守其法,更将汪石山“辨《明医杂著》忌用参芪论”一篇列于《赤水玄珠》卷中,以抨击王汝言等“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的偏执火热论者,还师学活法之真旨。足见孙氏虽承金元医家之遗续,却不泥于师法,终自成一家。时人论其医学谓:阐《素》、《难》之奥,“列其方而不泥其方,究其辞而融其意”。其承师法:“不泥其法,不离其法,以合离得之。”

评分

感觉挺不错,纸张很好,字体大小适中,里面的注,集注都很不错,对原文的理解有很大帮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