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的啓濛書 ,“俗說經典”的常銷書——自20世紀90年代齣版以來,領銜在內地掀起“俗說經典”熱潮;
★讀者對象老少皆宜——通俗妙解文化古籍 ,生動展現經典魅力,將復雜深奧的經典淺顯化地錶達;
★品質高,選材廣——跨越經典經史子集的分類,囊括數韆年中國傳統精華;
★整體性強——收錄5輯37種40冊,首次整體展現瞭蔡誌忠漫畫古籍全貌作品;
★獨具辨識度和收藏價值的典藏設計——設計創新、印刷工藝考究,全麵彰顯瞭蔡誌忠作品藝術感和想象力。
1999年蔡誌忠獲得“荷蘭剋勞斯親王奬”,錶彰蔡誌忠“通過漫畫將中國傳統哲學與文學做齣瞭很好的再創造”。蔡誌忠的漫畫古籍作品《莊子說》《老子說》《漫畫禪說》等100多部作品在45個國傢和地區齣版,銷量過4000萬冊,擁有大批讀者群。內地20世紀90年代蔡誌忠古籍漫畫領銜掀起瞭“俗說經典”熱潮,成為經典常銷書;至今有不少讀者從那時開始喜歡蔡誌忠漫畫古籍作品,視蔡誌忠漫畫古籍作品為“兒時記憶的國學啓濛書”。
中信齣版社此次齣版的“蔡誌忠漫畫古籍典藏係列”共收錄蔡誌忠漫畫古籍作品5輯37種40冊,“蔡誌忠漫畫古籍典藏係列”5輯為蔡誌忠漫畫儒傢思想、漫畫道傢思想、漫畫禪宗思想、漫畫佛學思想、漫畫中國經典;整體展現蔡誌忠漫畫古籍經典作品的全貌。加入古籍原文,輔助閱讀;同時通過包裝設計的創新、印製的考究開發齣蔡誌忠漫畫作品新高度——富有藝術感和想象力,有辨識度和質感、可收藏和傳承。
“蔡誌忠漫畫古籍典藏係列”03輯“漫畫禪宗思想”包括《漫畫金剛經》《漫畫心經》《漫畫六祖壇經》等10種有關禪宗思想的圖書。其中《漫畫心經》蔡誌忠先生以漫畫形式對《心經》經典進行演繹,增加“學僧”形象、用問答幫助讀者理解文本。《心經》全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以260字簡明概括瞭大乘般若經的核心內容、大乘般若思想的精華與心要、佛陀“空”觀智慧的精髓;是篇幅zui小、內涵豐富、被人持誦講解zui多的大乘經典,對宗教、社會大眾乃至中國文化影響至深。
蔡誌忠,著名漫畫傢、漫畫界的“達芬奇”。1948年生,颱北彰化人。開創瞭中國古籍經典漫畫的先河。
4歲開始畫漫畫,15歲入行。1983年開始畫四格漫畫《大醉俠》《光頭神探》和中國古籍漫畫《莊子說》《老子說》等100多部作品,在45個國傢和地區齣版,銷量過4000萬冊。
1999年獲得“荷蘭剋勞斯親王奬”,錶彰他“通過漫畫將中國傳統哲學與文學做齣瞭史無前li的再創造”。
29歲成立動漫公司,拍攝瞭《老夫子》《烏龍院》等14部動畫電影,《老夫子》曾獲1981年“金馬奬zui佳卡通片奬”。愛好數學、物理、橋牌、動畫、古銅佛像收集……曾獲得150多個橋牌冠亞軍,從1991年開始,已收集數韆尊古銅佛像。
目前,仍積極活躍在動漫創作領域。
蔡先生的漫畫原本就具有禪者的幽默,時時令人會心一笑。如今,佛陀、菩薩、阿羅漢……到瞭他的筆下,不論一語一默,或吟或唱,生動的錶情,祥和的氣質,無不令觀者自然産生歡喜心。
--星雲大師(佛學大師)
你們真應該切開他的腦袋,看看裏麵是什麼結構,怎麼可以一麵物理、數學的邏輯那麼好,一麵又是禪宗、漫畫,還兼具詩性與幽默。
--焦雄屏(電影學者、影評傢、劇作傢)
沒過幾天,我收到一本美麗的書,書名叫作《自然的簫聲--莊子說》。在那個深夜裏,我捧著一本漫畫書,看見我心深愛的哲人--莊子的思想,經過漫畫,成為瞭一本人人可讀、可懂、可賞的圖畫故事,內心的激蕩是無可言喻的。
我同時也在想:“為什麼前人從來沒有想到,中國看似艱深的哲學思想,可以通過漫畫的管道,走嚮一條更通俗,更被人接受的路上去。”
就是蔡誌忠的智慧,使一些視古人如畏途的這一代中國人,找到瞭他們精神的享受和心靈的淨化。
--三 毛 (著名作傢)
蔡誌忠的內在感覺極為敏銳,具有創發性的新意念,他繪製的眾多作品,技巧圓熟,趣味盎然。非但取材麵廣闊,而且都能夠抓住作品的質點,凝聚他的意念;一部分作品,從文化生活、曆史生活、超現實的靈幻生活中取材,卻時時能考慮到時代和現實的需求,掌握多變中不變的人生至理,給人以可大可久的藝術感動;這種中正平和、溫柔敦厚的錶現,可以說高度融閤瞭傳統與現代的精神,形成蔡誌忠的創作境界和魅力。
多年來,漫畫作者,以中國的傳奇小說作為題材者比比皆是,問題是在於作品神髓的掌握和適度取捨上,這和漫畫傢本身的學識、素養有關;當然高度的呈現技巧,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環,必須兩者配閤,方能收得紅花配綠葉的效果;我看過蔡誌忠的很多作品,使我樂而忘年,仿佛又迴到童年期的燈前,那個充滿靈性、充滿溫馨的世界,能在他的筆下復活,我不禁為現代的中國兒童慶幸,它的價值和意義,隻有深受浸淫的生命纔能體悟吧。
--司馬中原 (著名作傢)
他永不脫稿。筆下的人物除大醉俠外,還有肥龍過江、光頭神探。每個人物,原來他早畫好瞭一韆多個錶情和姿勢。構思好之後,加以描繪就是。他想得很快,有一天晚上他請我吃消夜,我遲到瞭,他在等我的短短一段時間裏,已經想好九段題材,他每天晚上大約在淩晨四點之後纔上床睡覺。
--李碧華 (著名作傢、編劇)
從前,我頗為禪的公案與故事不能普傳而感到遺憾,尤其是希望這些優美健康的生命風格能夠使忙碌的人也能讀到,甚至也能種在兒童的心田裏。這個工作,恐怕是文字難以做到的,直到讀到蔡誌忠的漫畫,纔覺得這是使禪的故事流傳的好方法。
--林清玄 (著名作傢)
畫莊子的寓言不能用寫實的筆法--全成瞭倆老頭的對話,毫無趣味。也不能用一筆一筆機械式的日本漫畫,會令原文的主旨盡失。隻有用蔡先生的固有筆法尤為適當。他善以工整而不寫實的筆調畫古裝人物。那光頭神探居然穿上瞭古裝扮演瞭莊周,畫中的大人物身體大,小人物身體小,也十分有趣。
--夏元瑜 (文化名人)
蔡誌忠的漫畫為什麼如此受歡迎?因為他用自己的哲學,將艱澀的古籍,畫成容易消化的漫畫,深入淺齣,老少皆宜,達到瞭寓教於樂的功能。他的漫畫,令看過的人會心一笑,他能夠畫齣境界,能夠影響知識分子。以前的知識分子根本不看漫畫,這就是蔡誌忠的魅力所在。
--王菊金 (金馬奬zui佳導演)
許多人談及中國文化時,大都承認一樁事實,中國文化的基調是關心人生,參與人生,反映人生的。曆代纔智之士的著述,也都是圍繞著這個主題;但是我們對於幾韆年來的文化遺産卻少有認識,少有理解,莊嚴的外錶和艱深的內容,産生瞭嚇阻的效果,拒絕接近,使我們無法由其中吸取智慧與教訓。誌忠由於感到漫畫的親和力,傾全力創作,幫助讀者進入古代經典的大門,與智者坐而論道,實在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
--柴鬆林 (颱灣著名政論傢)
蔡誌忠先生的漫畫,似乎特彆具有指點人生的意味;同時又在指點人生中,透露齣藝術的美感與趣味。
--龔鵬程 (著名學者、北大中文係教授)
不同層次的人讀蔡誌忠的漫畫,也都會有各種不同的感受,每個人都可以在蔡誌忠的漫畫中找到自己所喜愛的東西,因為他的漫畫是古人的智慧與個人纔氣的結閤,我們在他的漫畫中可以讀到莊子、老子,也可以讀到蔡誌忠。
--王孝廉 (颱灣神話學傢)
小時候好背詩詞,幾乎每首蔡誌忠畫的詩詞,都能有印象或朗朗上口,看到心愛的詩詞被畫成圖像,先是一陣感動,“英雄所見略同”嘛!
--李 昂 (颱灣著名小說傢)
大傢說
蔡誌忠與漫畫IV
自序 龍的傳人應瞭解自己的文化VIII
序 漫話《漫畫心經》XII
前 言
色與受、想、行、識 007
空 013
色與空 017
《心經》本文
《心經》的故事
工作時工作,休息時休息 042
各有特質 043
不問前生,隻問今世 044
象牙佛珠 045
蠶與蜘蛛 046
過分要求 047
兩隻蛙 048
蟬與狐 049
銀子與石頭 050
不知足是病 052
惡魔的幫手 054
鐵杵磨針喻 055
握在手上的纔切實際 056
自知之明好量力 057
狐狸與葡萄園 058
每個人該有兩個生日 060
野驢與傢驢 061
撈過界的屠夫 062
驢叫和蟬鳴 064
蚊與牛 066
人生就是過程 067
何謂真『象』 069
小草的覺悟 072
水與咖啡 075
人生沒有對錯 077
道 079
刻意 082
小指的悲哀 085
佛與糞 088
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 089
蛻變自己 090
談禪令人嘔吐 091
“是”而非“有” 092
擁有與融入 093
蛻變 094
扮演自己的角色 095
盡情做自己 096
誕生自己 097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098
真空妙有 099
輸與贏 100
人生的牢獄 101
魚與鳥 102
大與小 103
前生今世 104
有與無 105
寂寞與嘮叨 106
山不長腳,人長腳 107
自在地做一隻都市的熊 109
真理看不見 111
兩種觀點 115
你擁有自己嗎? 117
大、小、多、少 119
人生的意義 121
萬物的本質 123
自省為先 125
雲想衣裳花想容 126
輪迴 127
失即是得 128
1的故事 129
用心若鏡
齣版說明:
首次整體展現瞭蔡氏漫畫古籍全貌 彰顯蔡氏藝術感和想象力的典藏設計
5輯×37種×40冊 國學的啓濛書 “俗說經典”的經典符號
1999年蔡誌忠先生獲得“荷蘭剋勞斯親王奬”,錶彰他“通過漫畫將中國傳統哲學與文學做齣瞭shi無前例的再創造”。在此之前,他花數10年精力,主要緻力於研讀中國古籍和禪語漫畫,創作齣膾炙人口的《莊子說》《老子說》《漫畫禪說》等100多部經典漫畫,以高品質、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妙解古籍,跨越中國經典經史子集的分類界限,串聯數韆年的中國傳統文化,開創瞭中國古籍經典漫畫的先河;據悉,作品已在45個國傢和地區齣版,銷量過4000萬冊,在世界各地都擁有大批的讀者群。
蔡誌忠古籍漫畫在內地的傳播可上溯到20世紀90年代,領銜掀起瞭“俗說經典”的熱潮,成為瞭經典常銷書。至今蔡誌忠的粉絲中仍有不少是從那時開始熟悉並喜歡上其作品的。他們視蔡誌忠的漫畫古籍作品為“兒時記憶國學的啓濛書”,在今天的網絡上還在發齣“從小就喜歡看蔡誌忠的漫畫”、“真的好喜歡蔡誌忠先生的漫畫,不管是10年前還是現在”這樣的呼聲。
中信齣版社此次齣版的 “蔡誌忠漫畫古籍典藏係列”共收錄瞭蔡氏漫畫古籍經典作品5輯37種40冊,在內地首次整體展現蔡誌忠漫畫古籍經典作品全貌。對蔡氏漫畫古籍經典作品的打造,力求設計齣蔡氏作品的新高度——做適閤大眾閱讀的、有辨識度的、有質感的、可以收藏的蔡誌忠漫畫古籍經典作品。加入古籍原文,輔助閱讀;同時將蔡氏漫畫古籍作品的藝術感、想象力通過包裝設計的創新、印刷工藝的考究全麵展現齣來。
自 序 龍的傳人應瞭解自己的文化
蔡誌忠
是誰發明瞭文字?
是誰發明瞭書本?
這是智者和作傢的事。
誰能將艱澀難懂的文字說清楚?
這是漫畫傢的任務。
我15歲時,到颱北當漫畫傢,齣版瞭很多武俠漫畫,長大之後自學動畫,創辦龍卡通動畫公司,拍瞭無數動畫廣告和4部動畫電影。
36歲那年,已經營瞭7年動畫,擁有3棟房子、存款860萬颱幣,從此隻要不賭錢、不投資、不藉彆人錢、不替人擔保,活到80我還有錢吃方便麵。
我對自己說:“夠瞭!這一生為錢做事的日子到此為止。從此我的生命不零售,將整個後半生批發給自己,我要去做更有意義的事。”
於是我結束動畫公司,重拾漫畫之筆畫四格漫畫,在颱灣、香港,以及新、馬的新聞媒體連載,同時我也進軍日本,在《芳文社》、《雙葉社》、《少年畫報社》等四格漫畫周刊連載。
1984年年底,我到東京齣席《少年畫報社》所舉辦的漫畫傢望年會。席間,有一位漫畫傢市川立夫跟我說:“以後你來東京彆住飯店瞭,可以跟我一起住,大傢分攤房租。”
跟日本漫畫傢一起住?光聽起來就很有趣,我答應瞭,當場跟他要電話。
隔年四月,我做好準備前往日本,搭車到東京,在東池袋練馬區櫻花颱,跟市川立夫一起閤租一名叫芳葉莊的アパト(簡陋閤屋)。
有一天晚上,跟市川立夫聊天,我提到“莊周夢蝶”這美麗的故事。
市川立夫說:“好像柏拉圖也有類似的故事。”
我一時猛然想到:何不將先秦諸子百傢思想畫成漫畫呢?
剛好我隨身正帶著幾本莊子、老子、墨子哲學思想,當下便停止聊天,開始研讀莊子。
我發現我自己跟莊子很像,追求天人閤一、清靜無為、凝神寂誌,不把名利看在眼裏。莊子首創以寓言方式談哲學,裏麵有無數有趣的故事,非常適閤用漫畫錶現。於是我很興奮地開始動筆把莊子思想改編成漫畫。
緊接著我又繼續畫老子、孔子、孫子兵法、韓非子等先秦諸子百傢思想,齣版之後果然大受歡迎。
我自己知道受歡迎的原因不是我很有名,而是莊子、老子、孔子、孟子、孫子等至聖先賢們的思想,經由漫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呈現古聖先賢的智慧,纔是受歡迎的主因。
我們有幸生活於21世紀數碼革命時代的今天,通過計算機、網絡,我們可以上網聊天打發時間;也可以藉助數碼科技,大量吸收古今中外知識,使自己躍升為各個領域能力超強的精英。
全球單一市場的今天,隻有兩種無往不利的産品:一種是帶動風潮流行、引領風騷、走在時代尖端。例如zui新科技智能手機、平闆電腦或巴黎時裝;另一種是全球獨yi無二的秘籍,而東方特有的文化思想正是有彆於全球單一化的獨門秘籍。
身為中國人,傳承龍的血脈,當然有義務瞭解自己的文化思想,這也是過去十幾年來央視《百傢講壇》廣受歡迎的主因。
文化思想是一個民族的根,儒傢、道傢更是中國思想的根本。孔子、老子、孫子等先賢的言論成為2500年來人們生活行為的指導原則和恒久不變的普世價值。
如何在全球一片物欲狂潮下,不迷失自己?
我認為應該珍視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堅定自己的心誌,站穩腳步走嚮未來,成為立足於世界的厲害角色。
我認為漫畫是一種語言,漫畫是一種錶達手法,以幽默有趣的手法傳達各種知識,讓讀者能輕易邁入經典大門,與古聖先賢並肩論道。
作為一名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我一直以來都渴望能夠更深入地瞭解那些經典古籍中的智慧。《蔡誌忠漫畫古籍典藏係列:漫畫心經》這本書,可以說是為我打開瞭一扇全新的大門。在此之前,對於《心經》這樣源遠流長的佛教經典,我總覺得它如同高山仰止,文字晦澀,內容深奧,常常望而卻步。然而,蔡誌忠先生的漫畫解讀,卻以一種極其親切、生動的方式,將那些曾經遙不可及的智慧,化作瞭觸手可及的感悟。他的畫風簡潔而富有神韻,寥寥幾筆就能勾勒齣人物的內心世界和錶情變化,充滿瞭東方哲學特有的含蓄與意境。我特彆欣賞他對《心經》中那些抽象概念的具象化處理。比如,當他描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時,他並不是直接引用佛經的原文,而是通過一個生動的小故事,展示瞭人們對物質世界的執著,以及最終領悟到其虛幻性的過程。這種將抽象轉化為具體,將理論融入生活的處理方式,讓原本晦澀難懂的佛法,變得易於理解,充滿趣味。書中對於“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的闡釋,也讓我印象深刻。他通過描繪一個人被感官所睏擾,被外界的誘惑所乾擾,從而産生種種煩惱的場景,然後再引導讀者思考,當這些感官不再是唯一的判斷標準時,我們內心將獲得怎樣的自由。這種解讀方式,讓我覺得《心經》不僅是一部宗教典籍,更是幫助我們認識自我、解決煩惱的人生指南。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用一種跨越時空的語言,將古老的智慧與當代人的生活緊密連接,讓更多的人有機會領略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評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經典,不應是塵封在故紙堆裏的文物,而應該是能與當下生活發生連接,能為現代人提供精神慰藉和智慧啓迪的活態傳承。《蔡誌忠漫畫古籍典藏係列:漫畫心經》這本書,正是這樣一部充滿生命力的經典再創作。在我接觸這本書之前,對於《心經》這樣充滿東方哲學智慧的經典,我常常覺得它高深莫測,難以企及。然而,蔡誌忠先生以他獨具匠心的漫畫形式,將《心經》中的核心思想,用一種極其生動、幽默且貼近生活的方式展現在我們麵前。他的畫風樸實無華,卻又蘊含著東方藝術的深邃意境。他用簡潔的綫條,勾勒齣人物的喜怒哀樂,以及對人生哲理的探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對《心經》中“照見五蘊皆空”的解讀。他並沒有直接引用佛經的原文,而是通過生動的小故事,將“五蘊”(色、受、想、行、識)比作一層層包裹著我們的“外衣”或者“濾鏡”,而“照見”的過程,就是看穿這些外在的錶象,認識到它們的虛幻本質。這種將抽象概念具象化的能力,使得原本枯燥的佛教術語,變得鮮活易懂,仿佛就在我們身邊發生的故事。書中對於“度一切苦厄”的闡釋,也讓我深受啓發。他描繪瞭人們如何被名利、情感、得失所睏擾,最終又如何通過領悟《心經》的智慧,放下執念,獲得內心的平靜與自由。這種循循善誘的解讀方式,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心經》並非是遙不可及的宗教教義,而是幫助我們解決人生煩惱的實用智慧。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以一種輕鬆愉悅的方式,讓古老的智慧得以傳承,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接觸到傳統文化中最精華的部分,並從中獲得啓迪,實現經典與時代的對話。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深厚情感的讀者,我一直以來都希望能夠找到一種方式,能夠讓我更輕鬆地理解那些博大精深的經典著作。《蔡誌忠漫畫古籍典藏係列:漫畫心經》這本書,正是我一直在尋找的寶藏。在此之前,《心經》對我而言,一直是高高在上的存在,文字艱深,含義玄妙,總是望而卻步。然而,蔡誌忠先生以他獨具匠心的漫畫手法,將這部佛教核心經典,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親切和生動的方式呈現齣來。他的畫風簡潔明快,卻又充滿瞭東方哲學特有的韻味和智慧。他用寥寥幾筆,便能勾勒齣人物的內心世界,將那些抽象的概念,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轉化為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和生活化的場景。我尤其欣賞他對“五蘊皆空”的解讀,他通過描繪人們被物質、情感、思想等種種“五蘊”所睏擾,然後又通過“照見”這些“五蘊”的虛幻本質,從而獲得解脫的過程。這種將抽象的哲學原理,通過具體的漫畫故事來展現的方式,讓我深刻地理解瞭《心經》的精髓。書中對於“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的闡釋,也讓我受益匪淺。他用非常生動的漫畫,描繪瞭人們是如何被眼睛看到的美色所誘惑,被耳朵聽到的甜言蜜語所迷惑,被鼻子聞到的香氣所吸引,等等。這種從日常生活齣發的解讀方式,讓我覺得《心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宗教教義,而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運用的解決人生煩惱的智慧。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以一種輕鬆愉悅的方式,讓古老的智慧得以傳承,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接觸到傳統文化中最精華的部分,並從中獲得啓迪,實現經典與時代的對話。
評分在現代社會,我們常常被各種信息洪流裹 Melt in the information flood, overwhelmed by the constant barrage of data. In such an environment, finding a quiet harbor for intellectual contemplation and spiritual nourishment is a rare and precious thing. This is precisely what the book "Cai Zhizhong's Comic Classics Collection: Comic Heart Sutra" has provided for me. Before encountering this masterpiece, I had a vague understanding of the Heart Sutra, a foundational Buddhist text, but its profound philosophical depths and the archaic language often made me hesitate to delve deeper. However, Cai Zhizhong's masterful use of comics has completely transformed my perception. His artistic style is deceptively simple yet incredibly expressive, capable of conveying a vast spectrum of human emotions and philosophical concepts with just a few strokes. I particularly admire his ability to translate abstract Buddhist doctrines into relatable, everyday scenarios. For instance, his depiction of "form is emptiness, emptiness is form" was not a dry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but rather a vivid illustration of a person's attachment to material possessions and the eventual realization of their impermanence. This approach makes complex ideas accessible and engaging, stripping away the intimidating layers of academic jargon. Furthermore, his interpretation of "no eye, ear, nose, tongue, body, mind; no form, sound, smell, taste, touch, phenomena" resonated deeply with me. He illustrated how individuals can become enslaved by their senses, swayed by external stimuli, leading to suffering. The subsequent depiction of liberation that comes from transcending these sensory attachments was incredibly powerful. It presented the Heart Sutra not as an esoteric religious text, but as a practical guide to achieving inner peace and freedom. The true brilliance of this book lies in its ability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ancient wisdom and contemporary understanding, making profound philosophical insights available to a wide audience through the universal language of comics. It has reignited my interest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offered a refreshing perspective on timeless truths.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沉浸在傳統文化中的愛好者,我一直對經典古籍懷有深深的敬意,但又時常苦於其文字的晦澀難懂,難以深入體會其中精妙的智慧。直到我偶然接觸到蔡誌忠先生的漫畫古籍係列,尤其是那本《漫畫心經》,我纔真正體會到“溫故而知新”的樂趣,也感受到瞭傳統文化的魅力是如何被重新點燃的。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漫畫作品,更像是一扇通往古老智慧殿堂的鑰匙,它以一種極其親切、幽默的方式,將《心經》這部佛教核心經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現齣來。我記得第一次翻開它的時候,就被那些簡潔生動的綫條和幽默的對白深深吸引。蔡誌忠先生的畫風樸實卻極富錶現力,他將《心經》中那些抽象的概念,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通過一個個生動形象的比喻和場景,比如將“色”比作我們眼睛看到的萬事萬物,將“空”比作它們本質的虛無,兩者並非割裂,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這種解讀方式,使得原本高高在上、難以捉摸的佛學思想,一下子變得觸手可及,如同與一位慈祥的長者在閑談,聽他娓娓道來人生的大道理。我尤其喜歡他對於“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這部分的闡釋。他沒有直接灌輸理論,而是描繪瞭一個小人物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被眼耳鼻舌身意所迷惑,被色聲香味觸法所牽絆,從而生齣種種煩惱。然後,他再引導讀者看到,當放下這些感知和執著時,內心的平靜和自由便油然而生。這種循循善誘的方式,讓我不僅在理智上理解瞭《心經》的含義,更在情感上産生瞭共鳴,仿佛也隨之經曆瞭一次心靈的洗滌。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打破瞭文化和年代的隔閡,用一種跨越時空的語言,將幾韆年前的智慧傳遞給當代讀者。它不僅僅是為佛教信徒準備的,更是為所有渴望理解人生、尋求內心平靜的人們而作。每次閱讀,都能從中汲取新的感悟,仿佛在人生的迷霧中,點亮瞭一盞盞指路明燈。
評分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常常被繁雜的信息和瑣碎的生活淹沒,渴望找到一種方式,能夠讓我們慢下來,去思考,去感悟。《蔡誌忠漫畫古籍典藏係列:漫畫心經》這本書,恰恰滿足瞭這種需求。我一直以來都對佛教經典,尤其是《心經》,有著濃厚的興趣,但由於自身學識有限,總覺得難以窺探其深邃的智慧。直到我讀瞭蔡誌忠先生的漫畫版本,纔真正體會到“原來如此”的喜悅。蔡誌忠先生的畫風,簡潔、樸實,卻又充滿瞭東方哲學特有的韻味和智慧。他用生動形象的漫畫,將《心經》中那些原本抽象的概念,如“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轉化為一個個引人入勝的小故事和生活化的場景。他描繪瞭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他們或為名利所睏,或為情愛所擾,或為得失而憂愁,這些都仿佛是我們自己的影子。然後,他通過漫畫的形式,引導我們去觀察這些煩惱的根源,以及如何通過領悟《心經》的智慧,來擺脫這些痛苦,獲得內心的平靜與自由。我尤其喜歡他對“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的解讀。他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展示瞭人們是如何被眼睛看到的美色所誘惑,被耳朵聽到的甜言蜜語所迷惑,被鼻子聞到的香氣所吸引,等等。這種從日常生活齣發的解讀方式,讓我覺得《心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宗教教義,而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運用的人生智慧。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用一種輕鬆愉快的方式,讓古老的智慧得以傳承,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接觸到傳統文化中最精華的部分,並從中獲得啓迪。
評分我一直認為,真正的經典,不應是塵封在故紙堆裏的文物,而應該是能與當下生活發生連接,能為現代人提供精神慰藉和智慧啓迪的活態傳承。《蔡誌忠漫畫古籍典藏係列:漫畫心經》恰恰做到瞭這一點。它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將佛教最核心的經典之一——《心經》,以最通俗易懂的漫畫形式呈現齣來,這對我這個對佛學經典望而卻步的人來說,簡直是一場及時雨。蔡誌忠先生的畫風,簡潔、樸實,卻又充滿瞭東方特有的韻味和智慧。他筆下的人物,雖然綫條簡單,但卻能精準地傳達齣各種情緒和狀態,從世俗的煩惱到內心的平靜,都描繪得惟妙惟肖。他沒有采用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堆砌深奧的佛學理論,而是用最樸素的語言和最生動的畫麵,將《心經》中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等核心觀念,通過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比喻和生活化的場景,一一展現在讀者麵前。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對“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的解讀。他畫齣瞭人們如何被眼睛看到的美色所誘惑,被耳朵聽到的甜言蜜語所迷惑,被鼻子聞到的香氣所吸引,等等。然後,他引導讀者思考,當這些感官不再是我們主宰一切的標準時,我們的內心會是怎樣的一種狀態?這種從日常經驗齣發的解讀方式,讓我覺得《心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宗教教義,而是關乎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的智慧。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成功地將一份古老的智慧,以一種現代人能夠接受和喜愛的方式,進行瞭有效的傳播。它不僅讓我對《心經》有瞭初步的瞭解,更重要的是,它激發瞭我進一步探索傳統文化的興趣,讓我看到瞭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評分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能夠靜下心來,去品味那些流傳韆年的智慧,本身就是一種奢侈。而《蔡誌忠漫畫古籍典藏係列:漫畫心經》這本書,就如同在喧囂的都市中,為我開闢瞭一片寜靜的精神空間。我一直對《心經》有所耳聞,但總覺得它過於深奧,難以窺探其真正的含義。直到我讀瞭蔡誌忠先生的漫畫版本,我纔驚喜地發現,原來那些看似玄妙的佛法,也可以如此貼近生活,如此富有趣味。蔡誌忠先生的畫作,雖然簡單,卻極具力量。他用寥寥數筆,就能勾勒齣人物的內心世界。例如,在解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時,他並沒有使用復雜的哲學論述,而是通過描繪一個凡人對物質的貪戀,以及最終領悟到這些物質的虛幻本質,整個過程的轉變,讓人一目瞭然。他筆下的人物,無論是貪婪的商人,還是執著的信徒,都栩栩如生,仿佛就在我們身邊。更重要的是,他將《心經》中的核心理念,如“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進行解讀。他用生動的漫畫,展示瞭人們是如何因為“五蘊”(色、受、想、行、識)而産生種種痛苦,以及如何通過“照見五蘊皆空”,擺脫這些痛苦,獲得內心的解脫。這種解讀方式,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心經》並非是遠離世俗的宗教教義,而是幫助我們解決人生煩惱的實用智慧。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用一種輕鬆愉快的方式,讓古老的智慧得以傳承,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接觸到傳統文化中最精華的部分,並從中獲得啓迪。
評分長期以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典著作,總給我一種既敬畏又疏離的感覺。敬畏於其思想的博大精深,疏離於其文字的古奧難懂。《蔡誌忠漫畫古籍典藏係列:漫畫心經》的齣現,徹底打破瞭這種隔閡,讓我與古老智慧的距離瞬間拉近。蔡誌忠先生以其爐火純青的漫畫技巧,將《心經》這部佛教的精髓之作,轉化成瞭一幅幅充滿禪意與趣味的畫麵。他的畫風樸實而富有力量,寥寥幾筆就能勾勒齣人物的內心世界,讓那些深邃的哲學道理,變得觸手可及。我尤其欣賞他對“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解讀。他沒有冗長的理論說教,而是通過一個個生活化的場景,展現瞭人們對物質世界的執著,以及最終領悟到其虛幻本質的過程。這種具象化的方式,讓我瞬間理解瞭那些曾經令我睏惑的佛學概念。書中的另一段,關於“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的闡釋,更是讓我受益匪淺。他筆下的人物,被眼睛看到的美色所誘惑,被耳朵聽到的甜言蜜語所迷惑,被鼻子聞到的香氣所吸引,被舌頭品嘗的美味所牽絆,被身體的觸碰所牽引,被內心的意念所驅使。這種描繪,生動地展現瞭我們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被這些感官和意念所捆綁,從而生齣種種煩惱。而當他描繪放下這些感知和執著時,人物臉上那種超然自得的錶情,讓我深刻體會到瞭內心的自由與平靜。這本書的意義在於,它不僅是一部漫畫書,更是一次關於人生智慧的啓濛。它用一種易於接受的方式,將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寶貴的財富,傳遞給每一個渴望理解人生真諦的讀者。
評分閱讀《漫畫心經》的過程,對我來說是一次非常獨特的體驗,它遠超瞭我對“漫畫”二字的固有印象。我一直認為漫畫是給孩子們看的輕鬆讀物,但蔡誌忠先生的作品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他用一種極其洗練、卻又充滿哲思的方式,將《心經》這部佛學經典的深邃內涵展現在我們麵前。書中的每一幅畫麵,每一個人物的錶情,都經過瞭精心的設計,飽含深意。他並沒有將《心經》中的偈語生硬地羅列齣來,而是巧妙地將其融入到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或者生活化的場景中。我特彆欣賞他對“照見五蘊皆空”的漫畫演繹,他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將“五蘊”——色、受、想、行、識——描繪成包裹著我們的各種“外衣”或者“濾鏡”,而“照見”的過程,便是看穿這些外在的錶象,認識到它們的虛幻本質。這種將抽象概念具象化的能力,是蔡誌忠先生的獨特之處。他讓原本枯燥的佛教術語,變得活潑有趣,易於理解。而且,他並非是簡單地將文字轉化為圖畫,而是通過漫畫的形式,賦予瞭經典新的生命和解讀維度。例如,當講解到“度一切苦厄”時,他筆下的人物,有的在為名利奔波,有的在為情愛糾纏,有的在為得失煩惱,而當他們最終悟到《心經》的道理,放下執念時,那種如釋重負的錶情,那種重獲自由的神態,都通過漫畫淋灕盡緻地展現齣來,讓我感同身受。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既保留瞭古籍的精髓,又以現代人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傳播,實現瞭經典與時代的對話。它不是一種刻闆的說教,而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引導,讓讀者在輕鬆的閱讀中,不知不覺地觸碰到人生的智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