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經集》

漫畫《經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蔡誌忠 編
圖書標籤:
  • 漫畫
  • 曆史
  • 文化
  • 宗教
  • 佛教
  • 經書
  • 中國傳統文化
  • 插畫
  • 故事
  • 思想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ISBN:9787108038241
版次:1
商品編碼:10876133
品牌:三聯書店
包裝:平裝
叢書名: 蔡誌忠佛經漫畫係列
開本:24開
齣版時間:2011-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68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蔡誌忠佛經漫畫”的一種。巴利語佛典《漫畫《經集》》是最接近原始佛教的早期佛教的經文匯編,僅次於《法句經》在小乘佛教國傢中廣為傳誦,原分五品七十二章,共1149頌詩;內容基本上是佛陀與牧人、農夫、婆羅門、國王、夜叉、仙人、比丘的對話。語言清晰簡樸,主要講述佛教的倫理實踐,即道德品質的修治。
古代漢譯佛經中沒有《漫畫《經集》》,隻有個彆經文的個彆段落與之內容近似,著名梵文巴利文專傢郭良鋆女士在1983―85年在斯裏蘭卡進修巴利語期間將其譯為漢語,廣為印行。而今,慧通經義的蔡誌忠先生又以極大的熱情加以縮編——選取其中二十六章配加漫畫,使得原始佛典的精髓以優雅精煉的形式走嚮中國大眾。漫畫本由明賢法師作序,原譯者作跋。

作者簡介

蔡誌忠,颱灣彰化人。1948年2月齣生,15歲開始從事漫畫創作,當兵退伍後進入光啓社從事電視美術指導工作。1976年成立龍卡通公司,拍攝《老夫子》、《烏龍院》等長篇動畫電影,曾獲1981年金馬奬最佳卡通片奬,並連續兩年獲颱灣10名暢銷書作傢之首。1983年開始畫四格漫畫《大醉俠》、《光頭神探》和中國古籍經典漫畫《莊子說》、《老子說》等,迄今已達一百多部。蔡誌忠將經典漫畫化與白話化,讓現代讀者輕鬆學習經典、吸收智慧。作品在31個國傢和地區齣版,總銷量逾3000萬冊。目前正從事佛學、神學的修習和物理學等科學的研究。

目錄

本書漫畫的《經集》二十六章
◎蛇品
◎犀牛角經
◎仁慈經
◎勝經
◎牟尼經
◎寶經
◎羞恥經
◎法行經
◎婆羅門法經
◎船經
◎戒行經
◎起來經
◎羅喉羅經
◎正確遊行經
◎箭經
◎愛欲經
◎洞窟八頌經
◎提捨彌勒經
◎波修羅經
◎毀滅以前經
◎爭論經
◎小集積經
◎大集積經
◎迅速經
◎執杖經
◎捨利弗經

前言/序言


浮世繪捲,人間百態 在浩瀚的中國古典文學長河中,總有一些作品,它們如同璀璨的星辰,雖非帝王將相的史詩,也非文人墨客的雅緻,卻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洞察,描繪齣波瀾壯闊的社會畫捲,刻畫齣鮮活生動的人物群像。它們如同曆史的迴聲,穿越時空,至今仍能觸動人心,引人深思。 這部宏大的敘事巨著,並非僅限於某一個朝代的興衰,或某一個階層的悲歡。它將目光投嚮瞭廣袤的中華大地,從煙波浩渺的江南水鄉,到黃沙漫天的塞北戈壁;從繁華的市井街巷,到偏僻的鄉村田野,無不展現齣它廣闊的胸懷和深邃的觀察。作者以其如椽巨筆,編織瞭一個又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串聯起形形色色的人物。 書中,你可以看到那些在時代洪流中隨波逐流的小人物。他們或許是辛勤耕耘的農夫,在日齣而作、日落而息的勞作中,承載著一傢老小的生計;他們或許是精打細算的商販,在熙熙攘攘的市集上,用汗水和智慧換取微薄的利潤,在精明與淳樸之間遊走;他們或許是背井離鄉的遊子,在思念故土的愁緒中,在異鄉的街頭巷尾,尋找著一絲溫暖和歸屬。他們的生活,平凡卻不乏韌性,渺小卻不失尊嚴,他們的喜怒哀樂,構成瞭社會最真實、最動人的底色。 同樣,書中也刻畫瞭那些身處權力中心,或掙紮在時代邊緣的各色人物。那些曾經意氣風發的書生,在科舉之路的坎坷中,感受著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在考場內外,演繹著人性的光明與陰暗;那些位高權重的大臣,在朝堂上的爾虞我詐,在權力鬥爭的漩渦中,或堅守初心,或隨波逐流,他們的決策,往往關係著無數人的命運;那些在亂世中顛沛流離的難民,在飢寒交迫的絕境中,展現著求生的本能和人性的光輝;甚至那些隱匿山林,淡泊名利的隱士,他們的清高與灑脫,也為這部畫捲增添瞭幾分超然與寜靜。 這部作品的偉大之處,在於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故事堆砌,而是通過人物的命運起伏,深入探討瞭人性的復雜與多麵。它毫不避諱地展現瞭人性的弱點:貪婪、嫉妒、欺騙、背叛,但也同樣歌頌瞭人性的閃光點:善良、勇敢、忠誠、犧牲。在這些故事中,你既可以看到人心的黑暗與自私,也可以感受到人性的溫暖與偉大。作者仿佛是一位冷靜的觀察者,以一種超然的姿態,將人世間的種種悲歡離閤,展現在讀者麵前,讓你在品味故事的同時,不由自主地反思自身的行為,審視內心的善惡。 更值得稱道的是,這部作品的敘事手法極其精湛。它並非一本正經的史書,也非空洞說教的寓言,而是將深刻的道理,巧妙地融入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中。那些精巧的構思,齣人意料的轉摺,以及生動傳神的對話,都讓整部作品充滿瞭戲劇張力,引人入勝。作者擅長運用白描的手法,寥寥數筆,便能勾勒齣人物的性格特徵,描繪齣場景的氛圍。即使是對曆史不甚瞭解的讀者,也能被這些鮮活的人物和精彩的故事所吸引,仿佛身臨其境,與書中的人物一同經曆他們的喜怒哀樂。 這部作品對於中國社會文化的理解,也具有重要的價值。它像一麵鏡子,摺射齣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社會風貌、民俗習慣、價值觀念以及人情世故。你可以從中窺見古代社會的等級製度,感受到傳統道德的約束,理解民間信仰的根源,甚至品味到古人對生活的熱愛與無奈。這些細膩的描繪,使得作品不僅僅是文學的瑰寶,更是一份珍貴的曆史與文化遺産,對於我們理解中華民族的精神脈絡,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以一種不動聲色的方式,將社會百態,盡數納入筆端。那些在曆史長河中被忽略的角落,那些被主流敘事所掩蓋的細節,都在作者的筆下煥發齣生命的光彩。它沒有宏大的曆史框架,卻描繪瞭宏大的社會圖景;它沒有刻意說教的意圖,卻處處流露齣深刻的人生哲理。這是一種以小見大的藝術手法,也是一種返璞歸真的文學追求。 當我們翻開這部作品,就如同打開瞭一扇通往古代中國社會的窗口。我們可以看到,在那些看似遙遠的年代,人們同樣有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樣在為生計而奔波,同樣在經曆著愛恨情仇。那些古老的悲歡,在今天讀來,依然 resonating,因為人性是共通的,人生的睏境也是相似的。 這部作品,它是一幅宏大的浮世繪捲,描繪著人間的喜怒哀樂,悲歡離閤;它是一麵深刻的鏡子,摺射齣人性的復雜與光明;它是一本無聲的教科書,引領我們去體悟人生的真諦。它以其獨特的魅力,穿越曆史的塵埃,依然散發著不朽的光輝,等待著每一位有心人的品讀與感悟。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會感受到一種莫名的熟悉感,仿佛那些故事,那些人物,都曾與你擦肩而過,抑或,就隱藏在你我身邊,隻是我們未曾細心察覺。這,或許便是它最令人著迷的魔力。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經集》漫畫,初初拿到手裏,就被它那沉甸甸的分量和封麵那古樸的畫風所吸引。我一直是個對古典文化和東方神秘主義頗感興趣的人,所以看到“經集”這個名字,內心就已經燃起瞭莫名的期待。翻開第一頁,映入眼簾的是細膩的筆觸勾勒齣的場景,仿佛將我帶入瞭一個久遠而陌生的時代。畫麵的細節處理得非常到位,無論是人物的服飾紋樣,還是建築的飛簷鬥拱,都帶著一種曆史的厚重感。故事的開篇,並沒有直接拋齣驚心動魄的情節,而是通過一係列看似尋常的日常片段,徐徐展開。我尤其喜歡作者對於人物情緒的刻畫,寥寥幾筆,就能將角色的內心活動展現得淋灕盡緻。看著主人公那略顯落寞的眼神,或是嘴角不經意間流露齣的微笑,我仿佛能感受到他們穿越時空的心跳。

評分

自從讀瞭《經集》漫畫,我發現自己對東方傳統文化的興趣更加濃厚瞭。作者在漫畫中,巧妙地融入瞭許多曆史典故、哲學思想和宗教符號,讓我仿佛置身於一個文化的寶庫之中。每一次閱讀,都能學到新的知識,獲得新的啓發。而且,故事的人物塑造也非常成功,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的獨特性格和成長軌跡,讓我對他們産生瞭深深的共鳴。

評分

我一直覺得,一本真正好的漫畫,應該能夠觸動讀者的內心,引發共鳴。《經集》無疑做到瞭這一點。我常常會在閱讀過程中,因為角色的遭遇而感到悲傷,因為他們的堅持而感到振奮,甚至因為他們的抉擇而陷入沉思。作者在人物塑造上,非常注重角色的成長和轉變,每一個角色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他們都在經曆中不斷學習和進化。這種真實感,讓我覺得他們就像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紙上的符號。

評分

《經集》漫畫給我的閱讀體驗,可以用“驚艷”來形容。我很少遇到一本漫畫,能夠讓我從第一頁一直看到最後一頁,都保持著高度的專注和熱情。作者的敘事節奏把握得非常精準,在關鍵時刻總能拋齣引爆點,讓讀者欲罷不能。同時,它在細節上的處理也相當考究,無論是人物的錶情、動作,還是場景的布置,都充滿瞭信息量,值得反復推敲。我尤其喜歡作者對於一些古代儀式和傳說元素的運用,讓整個故事充滿瞭神秘感和吸引力。

評分

《經集》漫畫帶給我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閱讀感受。它不僅僅是一部漫畫,更像是一部關於人生、關於信仰的哲學讀物。作者在故事中融入瞭大量的象徵意義和隱喻,需要讀者去細細品味和解讀。我喜歡這種需要動腦筋去理解的漫畫,它能夠激發我的思考,讓我對一些問題産生更深的認識。而且,故事的結局也並非是簡單的happy ending,而是留下瞭一些開放性的思考空間,讓人迴味無窮。

評分

作為一名資深的漫畫愛好者,《經集》在我心中占據瞭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它的藝術風格可以說是獨樹一幟,在如今同質化嚴重的漫畫市場中,顯得尤為珍貴。我喜歡作者在色彩運用上的大膽和創新,既有濃墨重彩的渲染,也有留白之處的意境。每一幀畫麵都仿佛是一幅精美的畫作,值得反復品味。更重要的是,故事所探討的主題,也觸及瞭我內心深處的一些思考。關於人性、命運、以及生命的意義,作者都通過角色的經曆和故事的進展,給齣瞭自己的解讀。

評分

《經集》漫畫的藝術成就,在我看來是毋庸置疑的。無論是畫麵錶現力,還是故事的深度,都達到瞭一個相當高的水平。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一些宏大場麵時的氣勢,以及在描繪人物內心戲時的細膩。這種強烈的對比,讓整個故事更加富有層次感。而且,故事的節奏也把握得恰到好處,不會讓人覺得拖遝,也不會讓人覺得過於倉促。每一次翻頁,都充滿瞭期待。

評分

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接觸到《經集》漫畫的,當時隻是被它獨特的封麵所吸引。然而,真正讓我沉迷其中的,是它那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和充滿想象力的世界觀。作者構建的這個世界,既有東方傳統文化的影子,又融入瞭許多超乎尋常的設定,讓人耳目一新。我喜歡它在敘事上的匠心獨運,沒有采用傳統的綫性敘事,而是通過多個視角、不同時間綫的穿插,讓故事更加立體和飽滿。每一次讀到意想不到的轉摺,都會讓我驚嘆不已,然後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評分

我第一次接觸《經集》漫畫,純粹是齣於好奇。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逐漸被它所構建的那個宏大而細膩的世界所吸引。作者的想象力令人摺服,他將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神話傳說,用全新的視角進行解讀,並融入到故事的主綫之中。這種創意,讓我在閱讀過程中,總能發現一些驚喜。同時,故事的人物關係也相當復雜,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立場和動機,使得故事充滿瞭張力。

評分

《經集》漫畫帶給我的,遠不止是視覺上的享受,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沉澱。我是一個比較慢熱的讀者,喜歡隨著故事的推進,一點點去理解和體會作者想要傳達的深層含義。這本漫畫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齣色,它沒有一味地追求快節奏和戲劇性衝突,而是更注重氛圍的營造和人物內心世界的探索。每一次翻頁,都像是在揭開一層神秘的麵紗,讓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不斷拓展。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描繪一些哲學性或者宗教性的概念時,能夠用如此具象化的漫畫語言來呈現,讓原本抽象的概念變得生動有趣,易於理解。這讓我這個對某些領域知之甚少的人,也能從中獲得不少啓發。

評分

第八章 箭經   574 在這世上,人生無歸屬,不可知,煩惱而短促,充滿痛苦。  575 沒有辦法能使生者免於死;到瞭老年,便是死亡,就是眾生的規律。  576 正如成熟的果子麵臨掉落的危險,齣生的人始終麵臨死亡,這是眾生的規律。  577 正如陶工製作的陶器,最終總要破碎,人生也是如此。  578 幼者和長者,愚者和智者,所有的人都受死神控製,所有的人和歸宿都是死亡。  579 當他們在死神控製下,前往另.. 第十章 起來經 331 起來!坐起來!睡覺有什麼用?對那些被箭射中而受痛苦摺磨的人,睡覺有什麼用? 332 起來!坐起來!堅定地學習,求得平靜,彆讓死神知道你懈怠,把你愚弄,落入他的掌中。 333 越過天神和世人都渴求和執著的貪欲,不要錯過你的時機,因為錯過時機的人在墜入地獄時不勝悲哀。 334 懈怠是汙垢,繼續懈怠是汙垢;應該通過勤奮努力和學習知識,拔齣自己的箭。 拔齣自己的箭。《漫畫〈經集〉》是巴利語三藏《小部》中的一部經典。它匯集瞭早期佛教的一些重要經文,體現早期佛教重倫理實踐而輕玄學思辨的特色。經文語言通俗,比喻生動,敘事說理,發人深省。這部佛典曆來在南傳佛教國傢和地區廣為傳誦……

評分

蔡誌忠,颱灣彰化人。1948年2月齣生,15歲開始從事漫畫創作,當兵退伍後進入光啓社從事電視美術指導工作。1976年成立龍卡通公司,拍攝《老夫子》、《烏龍院》等長篇動畫電影,曾獲1981年金馬奬最佳卡通片奬,並連續兩年獲颱灣10名暢銷書作傢之首。1983年開始畫四格漫畫《大醉俠》、《光頭神探》和中國古籍經典漫畫《莊子說》、《老子說》等,迄今已達一百多部。蔡誌忠將經典漫畫化與白話化,讓現代讀者輕鬆學習經典、吸收智慧。作品在31個國傢和地區齣版,總銷量逾3000萬冊。目前正從事佛學、神學的修習和物理學等科學的研究。

評分

蔡誌忠的漫畫很不錯的,喜歡

評分

在這種高屋建瓴的敘述過程中,作者還揭示瞭自古至今眾多看似互不相乾的哲學傢、天文學傢、宗教領袖、生物學傢、發明傢、詩人、法學傢以及其他學者的思想之間的聯係。亞裏士多德與阿奎那、托勒密與弗西斯、迦梨與硃熹、貝多芬與斯特林堡,無不發生瞭激烈的思想碰撞。《人類思想史》是一部影響深遠的開山之作。

評分

一起買瞭很多蔡誌忠的漫畫,都很好,言簡易懂,孩子很喜歡,值得收藏。

評分

“蔡誌忠佛經漫畫”的一種。巴利語佛典《漫畫《經集》》是最接近原始佛教的早期佛教的經文匯編,僅次於《法句經》在小乘佛教國傢中廣為傳誦,原分五品七十二章,共1149頌詩;內容基本上是佛陀與牧人、農夫、婆羅門、國王、夜叉、仙人、比丘的對話。語言清晰簡樸,主要講述佛教的倫理實踐,即道德品質的修治。

評分

至今未收到券。多次聯係客服都說再等等。到現在無果。真不理解京東這樣的服務及售後今後如何維持下去!

評分

挺好!沒想到漫畫能錶達的這麼深刻!

評分

以及為什麼中國的創造力在中世紀以後就削弱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