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暢銷書選粹·醫經索微·溫病求真:葉天士、吳鞠通溫病學說研究

中醫藥暢銷書選粹·醫經索微·溫病求真:葉天士、吳鞠通溫病學說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柴中元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中醫藥齣版社
ISBN:9787513207218
版次:1
商品編碼:10938362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醫藥暢銷書選粹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2-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96
字數:603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中醫藥暢銷書選粹·醫經索微·溫病求真:葉天士、吳鞠通溫病學說研究》包括“吳(鞠通)氏溫病條辨箋正”、“葉(天士)氏溫病論案新編”、“作者研究溫病文選”三部分。“箋正”結閤瞭作者臨床經驗,通過理性思辨,對《溫病條辨》中的條文予以客觀評價;“新編”則對葉氏醫案著作中有關溫病論案作研究,案論結閤,彰明葉氏論溫真旨;“文選”則為作者研究葉、吳溫病學說之心得,有補於闡明前兩部分未盡之義。
該書通過作者觀點的提齣,將促進中醫學術研究探討,有助於溫病學說之研究並有益於臨床應用。《中醫藥暢銷書選粹·醫經索微·溫病求真:葉天士、吳鞠通溫病學說研究》適閤中醫I臨床醫療、教學、科研工作者閱讀。

內頁插圖

目錄

(一)吳氏《溫病條辨》箋正
捲首
引言
黃序--喜讀《溫病條辨箋正》
主要參考文獻
附:1.《溫病條辨·吳鞠通自序》
2.《溫病條辨·凡例》

原病篇
捲一 上焦篇
(法五十八條,方四十六首)
風溫溫熱溫疫溫毒鼕溫
暑溫
伏暑
濕溫寒濕
溫瘧
鞦燥
補鞦燥勝氣論(法八條,方六首)

捲二 中焦篇
(法一百零二條,方八十八首,外附三方)
風溫濕熱溫疫溫毒鼕溫
暑溫伏暑
寒濕
濕溫(瘧痢疸痹附)
鞦燥

捲三 下焦篇
(法七十八條,方六十四首,圖一首。共二百三十八法
一百九十八方)
風溫濕熱溫疫溫毒鼕溫
暑溫伏暑
寒濕(便血咳嗽疝瘕附)
濕溫(瘧痢疸痹附)
鞦燥

捲四 雜說
汗論
方中行先生或問六氣論
傷寒注論
風論
醫書亦有經子史集論
本論起銀翹散論
本論粗具規模論
寒疫論
僞病名論
溫病起手太陰論
燥氣論
外感總數論
治病法論
吳又可溫病禁黃連論
風溫、溫熱氣復論
……
(二)葉氏溫病論案新編

精彩書摘

【箋正】
1.以上采自《醫門法律》,唯原方麥鼕去心,吳氏改作不去心為異。古人用藥,於修治一項,十分講究,麥鼕生津等藥用價值,不在其心,故古有去心之法。鞠通基於諸藥莫不有心,用心便有生生不已之意的觀點,反復強調麥鼕連心用的重要作用,其處方,凡遇用麥鼕時,每注明不去心。為簡化手續計,不去心未嘗不可,但過分誇大麥鼕心的作用,以為連心麥鼕作用大於去心者,亦是臆想,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宜重經驗、輕臆想,而玄談務去,纔能有益於臨床。
2.葉氏治燥,立法清晰,用藥簡潔,或滋肺津,或養胃陰,或填精血,在法不外乎六,筆者曾有專文析評,文附書末,讀者可參④。鞠通治燥,多半抄襲葉氏,但反譏葉氏“不識燥證”,實則吳氏以燥藥治燥(觀其醫案自知),以巴豆峻攻等法,索隱行怪,流人異端,是鄭聲之亂雅樂,葉氏治燥案散見於《臨證指南》燥、咳嗽等門及《未刻本葉氏醫案》等書中,邵新甫在燥門後有按說:“燥為乾涸不通之疾,內傷外感宜分,外感者,由於天時,風熱過勝,或深鞦偏亢之邪,始必傷人上焦氣分,其法以辛涼甘潤肺胃為先,喻氏清燥救肺湯,及先生用玉竹、門鼕、桑葉、薄荷、梨皮、甘草之類是也。”吳氏撰《溫病條辨》時僅憑藉燥門數案及此按,實是所見不廣,吳氏於葉氏治燥未嘗深究,而復謅葉氏不識燥證,均由對燥證缺乏正確的理性認識所緻,對此,筆者嘗撰專文詳述,文附書末,讀者可參。
……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書的內容值得推薦,但印刷的質量不敢恭維,有一部分印歪瞭,而且跟庫存最後一本有關,封麵和邊緣髒

評分

  就人體而言,外屬陽,內屬陰。單就人的軀乾而言,背部為陽,腹部為陰。就髒腑而言,髒屬陰,腑屬陽。即肝、心、脾、肺、腎五髒都屬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都屬陽。

評分

  【原文】帝日:五髒應四時,各有收受乎?岐伯日:有。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病發驚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其榖麥,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是以春氣在頭也。其音角,其數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南方赤色,入通予D,開竅於耳,故病在五髒。其味苦,其類火,其畜羊,其榖黍,其應四時,上為熒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脈也。其音徵,其數七,其臭焦。中央黃色,人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類土,其畜牛,其榖稷,其應四時,上為鎮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宮,其數五,其臭香。設計經典

評分

  【原文】故春氣者,病在頭;夏氣者,病在髒;鞦氣者,病在肩背;鼕氣者,病在四支。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脅,長夏善病洞泄寒中,鞦善病風瘧,鼕善痹厥。故鼕不按躋,春不鼽衄;春不病頸項,仲夏不病胸脅;長夏不病洞泄寒中,鞦不病風瘧,鼕不病痹厥,飧泄而汗齣也。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夏暑汗不齣者,鞦成風瘧,此平人脈法也。

評分

  【譯文】

評分

  背部為陽,心是陽中之陽,肺是陽中之陰。腹部為陰,腎是陰中之陰,肝是陰中之陽,脾是陰中之至陰。

評分

岐伯對日:八風發邪以為經風,觸五髒,邪氣發病。所謂得四時之勝者,春勝長夏,長夏勝鼕,鼕勝夏,夏勝鞦,鞦勝春,所謂四時之勝也。

評分

  所以欲知陰中之陰,陽中之陽者,何也?為鼕病在陰,夏病在陽,春病在陰,鞦病在陽,皆視其所在,為施針石也。

評分

內容還不知道咋樣,先收藏起來,有時間一定細讀玩味。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