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笔记(第5编·5)

全宋笔记(第5编·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ISBN:9787534770111
版次:1
商品编码:10954509
品牌:大象出版社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大象史料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17
字数:269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全宋笔记(第5编·5)》内容丰富。其论史见解独到,时至今日,不少仍有启示意义。其考史自天文律历至古今地理、自古代当代经济至典章制度,自史书考订至古代文物,皆征引深入。其经学研究,显示出精深造诣。其语言文字论述,许多跨越前人和当代人。还广泛涉及古代子书及医药、动植物。

内页插图

目录

容斋随笔
容斋绩笔

精彩书摘

禁天高之称
周宣帝自称天元皇帝,不听人有天、高、上、大之称。官名有犯,皆改之。改姓高者为姜,九族称高祖者为长祖。政和中,禁中外不许以龙、天、君、玉、帝、上、圣、皇等为名字。于是毛友龙但名友,叶天将但名将,乐天作但名作,句龙如渊但名句如渊,卫上达赐名仲达,葛君仲改为师仲,方天任为大任,方天若为元若,余圣求为应求,周纲字君举改曰元举,程振字伯玉改曰伯起,程玛亦字伯玉改曰伯禹,张读字圣行改曰彦行。盖蔡京当国,遏绝史学,故无有知周事者。宣和七年七月,手诏以昨臣僚建请,士庶名字有犯天、玉、君、圣及主字者悉禁,既非上帝名讳,又无经据,谄佞不根,贻讥后世,罢之。宣和冗官,宣和元年,蔡京将去相位,臣僚方疏官僚冗滥之敝,大略云:「自去岁七月至今年三月,迁官论赏者五千余人。如辰州招弓弩手,而枢密院支差房推恩者八十四人,兖州升为府,而三省兵房推恩者三百三十六人。至有入仕才二年而转十官者。今吏部两选朝奉大夫至朝请大夫六百五十五员,横行右武大夫至通侍二百二十九员,修武郎至武功大夫六千九百九十一员,小使臣二万三千七百余员,选人一万六千五百余员。
《史记·龟策传》:「今上即位,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通一技之士,咸得自效,数年之间,太卜大集。会上欲击匈奴,西攘大宛,南收百越,卜筮至预见表象,先图其利。及猛将推锋执节,获胜于彼,而蓍龟时日亦有力于此。上尤加意,赏赐至或数千万。如丘子明之属,富溢贵宠,倾于朝廷。至以卜筮射蛊道,巫蛊时或颇中。素有呲眶不快,因公行诛,恣意所伤,以破族灭门者,不可胜数。百僚荡恐,皆曰龟策能言。后事觉奸穷,亦诛三族。」《汉书音义》以为史迁没后,十篇阙,有录无书。元、成之间,褚先生补阙一口辞鄙陋《日者》《龟策》列传在焉。故后人颇薄其书。然此卷首言「今上即位」,则是史迁指武帝,其载巫蛊之冤如是。今之论议者,略不及之。《资治通鉴》亦弃不取,使丘子明之恶不复着见。此由武帝博采异端,驯致斯祸。傥心术趋于正,当不如是之酷也。
……

用户评价

评分

不错的一套书 大象出版社用心了

评分

诗词纪录; 如《连昌宫词》、《青龙寺诗》、《丹青引》、《李长吉诗》、《东坡罗浮诗》、《老杜寒山诗》

评分

史料纪录,如《汉唐封禅》、《汉二帝治盗》、《汉唐置邮》、《买马牧马》、《宫室土木》

评分

评分

宋代笔记的重要合集,很不错!

评分

《容斋随笔》 卷一至卷十六,每卷自15则至29则,共329则;成于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

评分

佛经: 《金刚经四句偈语》、《多心经偈》、《七极微尘》、《八种经典》、

评分

周宣帝自称天元皇帝,不听人有天、高、上、大之称。官名有犯,皆改之。改姓高者为姜,九族称高祖者为长祖。政和中,禁中外不许以龙、天、君、玉、帝、上、圣、皇等为名字。于是毛友龙但名友,叶天将但名将,乐天作但名作,句龙如渊但名句如渊,卫上达赐名仲达,葛君仲改为师仲,方天任为大任,方天若为元若,余圣求为应求,周纲字君举改曰元举,程振字伯玉改曰伯起,程玛亦字伯玉改曰伯禹,张读字圣行改曰彦行。盖蔡京当国,遏绝史学,故无有知周事者。宣和七年七月,手诏以昨臣僚建请,士庶名字有犯天、玉、君、圣及主字者悉禁,既非上帝名讳,又无经据,谄佞不根,贻讥后世,罢之。宣和冗官,宣和元年,蔡京将去相位,臣僚方疏官僚冗滥之敝,大略云:「自去岁七月至今年三月,迁官论赏者五千余人。如辰州招弓弩手,而枢密院支差房推恩者八十四人,兖州升为府,而三省兵房推恩者三百三十六人。至有入仕才二年而转十官者。今吏部两选朝奉大夫至朝请大夫六百五十五员,横行右武大夫至通侍二百二十九员,修武郎至武功大夫六千九百九十一员,小使臣二万三千七百余员,选人一万六千五百余员。

评分

洪迈(1123—1202),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他出身于一个颇具文化氛围的仕宦之家。父亲名皓,建炎中,曾奉命以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出使金国议和,被金人扣留十五年而不屈服,有汉朝苏武之美称,著有《鄱阳集》、《松漠纪闻》等。长兄名适,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著有《盘洲集》、《隶释》、《隶续》等。仲兄名遵,仕途亨通,历官翰林学士兼吏部尚书等高位,著有《迩英记注》、《翰苑遗事》、《泉志》等。洪迈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耳濡目染,自会受到父兄的熏陶。绍兴末年,他也奉命以起居舍人,假翰林学士出使金国议和,因不肯受屈辱,也被拘留过,后放还。一生仕履多是文职,曾监修国史,官至端明殿学士,著作除《容斋随笔》外,还有《夷坚志》、《野处类稿》,另编有《万首唐人绝句》等。洪氏三兄弟先后皆中进士,时有“三洪”之称,一门在《宋史》有传。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