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代学人在各个领域留下了不少经典的作品,这本书虽小,但历久弥新。
评分很好的历史读物,推荐购买
评分第十六章 清末外交
评分这本书描述了中国近百年来的历程,值得看。
评分第七章 同治朝之内政
评分第十六章 清末外交
评分 评分,一个业余爱好。2003年,我辞去了工作。在一个炎炎夏 日,一觉醒来,独坐无聊,在汗流浃背之余,突发奇想,无事生非地 决定写一点东西。结果当然是自讨苦吃,但如同上了贼船,欲罢不能, 只好断断续续地坚持下来。在那一天突发奇想拿起笔之时,没有计划, 没有预谋,而且到现在,也没有什么组织支持。——没有任何官方给予 或认证的头衔或职务,比如助教或科长什么的,所以,按照中国目前的 状况,我没有资格自称为学者,我也没有兴趣僭取这样一个头衔。尽管 在2003—2009年之间打过几次零工,但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都是全 力以赴,是一个无业者,或美其名曰自由职业者。生活清贫,没有得到 过任何官方直接给予的福利,没有领过失业救济,更没有领过美元、 卢布、英镑,或其他任何种类的外国货币。除了在日常消费中间接缴纳 各种税费之外,偶尔打些零工,挣几张中国人民的币,仍须照章纳税。 因此,作为一名纳税人,我可以假装对国家的事情有发言权。欺骗自己 比欺骗别人容易得多——虽然自己知道真相。 无业状态当然不是因为我懒惰,那只是为了多一小点个人自由而自 愿付出的代价。因为有了这点争取来的自由,我能够写出自己的观点, 虽然不免忌讳,却完全不用说套话、空话、废话、假话以及一切无用的 话。当然,我也有自知之明。一介寒士,“算个屁呀”!探讨“肉食者 谋”的地缘战略,肯定有不自量力之嫌。虽然这样提醒自己,但我也知 道古人的担忧: 设使食肉者一旦失计于庙堂之上,若臣等之藿食者宁得无肝胆涂地 于中原之野与? 现在所说的“为国家肝胆涂地”是一个比喻,类似“鞠躬尽瘁”。 这和流民在战乱中真正的肝胆涂地是大不一样的。在以上引文中,言者 的意思是,一旦统治者失计,百姓就会流离失所,死无葬身之地。肉食 者“失计”是常态,买单者当然是藿食者。况且肉食者要做许多事情, 思考许多计谋,比如像深圳市长(以及其他一些市长)那样买官卖官。 他们未必有时间为民生“计”。因此,藿食者似乎不得不越俎代庖。幸 运的是,国家几十年来已有了些许进步,大概或许好像似乎可能还不至 于因为某个“屁民”说了一小点点真话就把他打翻在地,再像千百条蜈 蚣一样踏上无数只脚。于是,我斗胆前行了。这本书是我对我的国家 (真是我的国家吗?这样说难道不是太贪婪了吗?)所尽的一点匹夫之责 ——更准确地说,屁夫之责。我时刻卑谦地牢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 古训——前面两个字和后面两字都不敢稍有遗忘。 本书引用的资料全部来自本人自费购买的图书、自费上的互联网, 以及在街头报摊上购买的报刊。所有费用都是本人合法劳动所得,书中 的观点都是自己思考和阅读所得。读者可以看出,本书引用书籍的作者 大多是中国古人和西方学者,很少有中国现代的学者。我并没有任何回 避引用现代国人的念头,这个结果实在是无可奈何,每每念及,不禁感 慨万千。不过,既然生长在中国,我的许多观点肯定是在这个背景的潜 移默化中接受的,其中有一些或许受中国现代学者的间接影响。另外, 我几乎每天都要上国内的中文网站,在观点上和学识上都从网上文章中 获益不浅——这些文章的作者肯定大都是现代中国人。不过,网络论坛 上的文章大都是转贴,或几经转贴。读者既不能确定发帖者就是原创 者,也很难了解网络作者的真实身份——这却是人们敢于发表真知灼见 的最大原因。有时,某条新闻或某篇文章后的简短跟帖使我击节赞叹, 或者仰天大笑。我欣赏写者的思考、敏锐、幽默或大胆,又遗憾不能知 道他们是谁。所以,无法在此列举给我启发者的姓名,只能对那些隐名 埋姓的原创者表示感谢和歉意,对转贴者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