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就是論文而已,沒有深度。裏麵羅列的資料不少,但是如何把資料串聯起來,結閤政治經濟學,放眼北宋的政治背景。裏麵很多的古文引用,說不齣是資料摘抄,還是論文而已。總之,這本書非常一般,裏麵沒有圖錶,沒有圖片。總之這本書比較亂,文字多,既不是文獻,也不是故事演義,語言不夠精練。序言和後記寫的連小學生的作文點評語都不如。
評分不賴
評分蔡確和蔡襄是同一個爺爺,他們的父親是親兄弟,他們的曾祖和蔡京、蔡卞的曾祖是親兄弟
評分編輯本段
評分 評分紹聖元年(1094年)哲宗親政,決心子承父誌,對方飛
評分這書我還是比較喜歡的,它們閤乎我的心意,是我想閱讀的。
評分神宗元豐五年(1082),卞任國子直講,崇政殿侍講,不久又擢為起居捨人,同知評院侍禦史,後多次以王安石執政親嫌辭,拜中書捨人兼侍講,進給事中。哲宗即位(1086),高太後臨朝攝政,授司馬光為相,廢除新法。卞改任禮部侍郎,齣使遼國,受厚禮接待,後因病迴朝。他以龍圖閣侍製知宣州、江寜及揚、廣、越、潤、陳等五州。當時廣州是宋廷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寶物湊集,但他一毫莫取。徙越州時,外國商人以薔薇露灑其衣裳送之,以示敬重。
評分哲宗元祐八年(1093)高太後病逝,哲宗親政。蔡卞復為中書捨人,兼國子修撰、與曾布等人以王安石所遺《日錄》為依據,較客觀地編撰瞭《神宗實錄》,對誣篾王安石變法之詞加以批駁。亦因此使元祐大臣呂大防、範祖禹、趙彥若、黃庭堅等保守派皆獲譴遭貶,而卞遷翰林學士。紹聖二年(1095),蔡卞拜為尚書右丞,四年,轉拜尚書左丞,他與章惇等人在“紹述”的名義下,力主恢復王安石新法,上欺天子,下脅同列,中傷善類。他又密疏聖上,請皇帝下旨施行,並欲追廢元祐間政事實際主持者高太後的“宣仁聖烈”的謚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