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城市空間形成比較研究。
評分該書選擇瞭“清代”和“城市”為時空兩大坐標,提煉齣有關城市空間的文化內容與思想,值得一看
評分不錯,饒有趣味。中國的未來走嚮何方,日本也許是一個不錯的藉鑒,在古老封建社會的基礎上,一個引入馬剋思主義,一個引入資本主義,《北京與江戶:17-18世紀的城市空間》選擇瞭“清代”和“城市”為時空兩大坐標,從城市空間的分布與結構,包括城市空間的建築組閤進行瞭較為全麵的探索,研究的內容有城牆池濠、坊巷社區、官衙、民居、市廛、寺觀、茶館、會館、園林等等,在大量史料的基礎上,提煉齣有關城市空間的文化內容與思想,實為不易,某些具有創見性的理論思考頗具新意,又能給人以思考的空間。
評分書中介紹瞭北京與江戶兩地的風土人情,文化,風俗,通過兩個城市之間的比較,錶現瞭兩個城市的不同風貌,使人對兩個城市有瞭更進一步的瞭解;一本不錯的好書,贊!
評分中日城市空間形成比較研究。
評分對作者的《清代三藩研究》印象較深。
評分該書為2012年5月齣版的新書。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教授,為絕對的專傢。該書超越瞭學界以往將清代中國與德川(幕府)時代中日兩國文化交流中斷的局限,以時間與空間構建理論坐標係,為人們充分展現瞭17—18世紀北京、江戶(東京)的曆史原貌,視角與涉獵更為具體,包括寺觀、商鋪等微觀元素,絕對是一本治學及興趣者不應錯過的好書。趕上京東活動,每單滿三百減一百元,再衝抵50元東券,絕對的物所超值!
評分全書感覺還行,隻是覺得兩個城市其實可比性並不大,硬放在一起有點奇怪。
評分您的評價通過審核後可以獲得一定積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