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离骚
九歌
天问
九章
远游
卜居
渔父
九辩
招魂
大招
惜誓
招隐士
七谏
哀时命
九怀
九欢
九思
日本侵略中国后,汤炳正“风尘仆仆从沦陷区逃出后,几经周转,最后落脚在贵阳”。到贵阳之初,他任教于贵阳师范学院,兼课于贵州大学。抗战期间,文人名流云集西南,贵阳乃西南五大文化中心之一,俗有“小南京”之称。贵阳师院中文系主任文学史名家谢六逸先生刚去世,继任者是著名的诸子名家王驾吾先生;汤先生的同仁如著名文学史家姚奠中先生,系章氏同门;历法大家张汝舟先生,新文学蹇先艾先生等,其时亦皆任教于贵州大学。
评分上面写着是12年的第二版,可还是影印的初版,而且印得不清楚。汤炳正教授(1910—1998),山东荣成人,楚辞学专家。 1931年就读于北京民国大学。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弟子。1950年被聘为公立川北大学(今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前身)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曾任中国屈原学会会长、章太炎纪念会顾问。他在语言学、文学、历史学、文献学、神话学方面卓有建树,尤以语言学理论和楚辞学研究蜚声海外。主要专著有《屈赋新探》、《楚辞类稿》、《语言之起源》等。
评分太深奥了,不适合我自己看,只能收藏了。
评分不多说,必读书也
评分三十多年前,国内真正能高水准掌握英语的人并不多见。王先生的英语好,讲英语的口音略带特殊的北京味儿,在来京外国人的交际圈中口碑颇佳,这在与他同时期的文博专家中极为罕见。也正因如此,他有着更为宽阔高瞻的眼界和远超一般学者的知识,而他所做出的成就,便具有了世界意义。
评分傳統經典,內容無需多說。裝幀精美,值得閱讀!
评分好书,给孩子买的,很喜欢
评分“讲习会”毕业后,汤炳正即被章太炎先生礼聘为“文字学”与“声韵学”讲习。因受章先生作学问“要有创见”的教导,汤炳正在授课的同时,便孜孜不倦地企求在学术上有所建树。1935年汤炳正撰写了《古等呼说》,该文不仅受到章先生的赞许,至今在语言学界仍有很大的影响,“当代几部很有影响的声韵学专著,都把此文列入必读书目”。汤炳正因此在中国学术史上,“占得一个声韵学家的席位(《回忆先祖汤炳正先生》)”。
评分很不错,有时间的可以看看,读读书总是好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