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信息工程叢書:西門子S7-300/400 PLC工程應用技術》特色:《電氣信息工程叢書:西門子S7-300/400 PLC工程應用技術》凝結瞭寫作團隊多年對PLC工程應用技術學習、應用、教學的心得及工程實踐的經驗和體會;《電氣信息工程叢書:西門子S7-300/400 PLC工程應用技術》力求把對西門子S7-300/400PLC産品技術的理解、PLC控製係統設計和應用技術的理解融閤為一體展現給讀者和學習者;《電氣信息工程叢書:西門子S7-300/400 PLC工程應用技術》通過其內容告訴讀者應該從PLC控製係統角度學習、理解、掌握好控製係統基礎知識、PLC技術、控製係統設計和維護技術;《電氣信息工程叢書:西門子S7-300/400 PLC工程應用技術》力求體現“係統化”、“規範化”、“工程化”,因此書中給齣大量知識點與工程應用技術相結閤的教學實例、實驗,以及應用點與控製係統類型相結閤的控製係統工程實例:為瞭讀者學習和使用方便,《電氣信息工程叢書:西門子S7-300/400 PLC工程應用技術》附錄和隨書光盤給齣瞭豐富的整理分類好的應用軟件、選型技術資料、産品技術規範、産品連接原理圖、軟件庫資料和書中涉及的程序。
《西門子S7-300/400PLC工程應用技術》以西門子S7-300/400PLC為教學目標機,在講解PLC理論的基礎上,注重理論與工程實踐相結閤,把PLC控製係統工程設計思想和方法及其工程實例融閤到其中,便於讀者在學習過程中理論聯係實際,較好地掌握PLC理論基礎知識和工程應用技術。
《西門子S7-300/400PLC工程應用技術》內容包括基礎理論與工程設計及應用兩部分。基礎理論部分包括PLC基本結構及基本原理、S7-300/400硬件結構、網絡通信、SIMATIC管理器、程序結構、指令係統、編程語言及程序設計方法,使讀者較好地掌握PLC理論基礎知識;工程設計及應用部分包括故障診斷與排除、閉環控製的實現、PLC控製工程實例等,能使讀者結閤基礎理論知識,聯係工程實際恰當地應用PLC技術設計和維護控製係統。
《西門子S7-300/400PLC工程應用技術》可作為高等院校電氣工程、機電工程、自動化相關專業教學用書,也可作為工程技術人員的培訓和自學用書。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工業自動化及全集成自動化
1.2 工業自動化與PLC
1.2.1 PLC産生及定義
1.2.2 PLC特點
1.2.3 PLC控製係統的組成
1.2.4 PLC的發展趨勢
1.2.5 PLC在工業自動化中的地位
1.3 西門子PLC産品發展曆程
1.4 獲取資料、軟件和幫助
1.5 習題
第2章 PLC控製係統基礎知識
2.1 自動控製係統
2.1.1 控製係統分類
2.1.2 自動控製係統性能要求
2.1.3 自動控製係統舉例
2.2 常用低壓電器
2.3 傳感器
2.3.1 傳感器的分類
2.3.2 常用傳感器簡介
2.3.3 傳感器應用舉例
2.4 隔離柵和浪湧保護器
2.4.1 隔離柵的應用
2.4.2 浪湧保護器的應用
2.5 執行裝置
2.5.1 執行器分類
2.5.2 常用的執行器簡介
2.5.3 執行器應用舉例
2.6 係統輸入/輸齣接口
2.6.1 PLC控製係統輸入接口
2.6.2 PLC控製係統輸齣接口
2.7 PLC控製係統電源與接地
2.7.1 PLC控製係統的電源
2.7.2 PLC控製係統的接地
2.8 習題
第3章 PLC的組成和工作原理
3.1 PLC的組成
3.1.1 中央處理單元
3.1.2 存儲器
3.1.3 輸/V輸齣部件
3.1.4 通信接口
3.1.5 電源
3.1.6 編程器
3.2 PLC的工作原理
3.2.1 PLC的等效電路
3.2.2 PLC的工作模式
3.2.3 PLC的工作過程
3.2.4 PLC對輸入輸齣的處理規則
3.2.5 PLC輸入/輸齣時間滯後
3.2.6 PLC輸入信號頻率
3.3 PLC的分類
3.4 習題
第4章 S7-300/400 PLC硬件係統
4.1 S7-300/400概況
4.2 機架
4.2.1 S7-300機架
4.2.2 S7-400機架
4.3 電源模塊
4.3.1 S7-300電源模塊
4.3.2 S7-400電源模塊
4.4 CPU模塊
4.4.1 S7-300 CPU模塊
4.4.2 S7-400 CPU模塊
4.5 信號模塊
4.5.1 數字量輸入模塊
4.5.2 數字量輸齣模塊
4.5.3 數字量輸入/輸齣模塊
4.5.4 模擬量輸入模塊
4.5.5 模擬量輸齣模塊
4.5.6 模擬量輸入/輸齣模塊
4.5.7 Ex係列輸入/輸齣模塊和F係列輸入/輸齣模塊
4.5.8 特殊信號模塊
……
第5章 S7-300/400 PLC網絡通信
第6章 S7-300/400 PLC軟件基礎
第7章 SIMATIC管理器
第8章 S7-300/400 PLC指令係統
第9章 S7-300/400 PLC程序結構
第10章 PLC應用程序設計
第11章 S7-300/400 PLC SCL編程
第12章 S7-300/400 PLC GRAPH編程
第13章 S7-300/400 PLC HIGRAPH編程
第14章 S7-300/400 PLC CFC編程
第15章 S7-300/400 PLC工程應用技術
第16章 故障診斷
第17章 S7-300/400 PLC模擬量閉環控製的實現
第18章 PLC控製係統設計
第19章 PLC控製係統工程實例
附錄
參考文獻
從技術更新迭代的角度來看,S7-300/400雖然已被更新的博圖(TIA Portal)平颱上的S7-1500所取代,但這並不意味著這本書就失去瞭價值。事實上,在許多二三綫製造企業,或者那些投資周期極長的老舊生産綫上,S7-300/400依然是絕對的主流骨乾。這本書詳盡描述瞭STEP 7 V5.x 經典環境下的編程習慣和項目管理模式,這對於維護和升級現有資産至關重要。我需要瞭解如何優雅地遷移一個使用舊版庫文件的項目,如何應對不同固件版本之間的兼容性陷阱,以及如何利用當時流行的WinCC Flexible進行人機界麵(HMI)的優化配置。這本書提供瞭那個特定曆史時期的“標準操作範式”,對於那些剛剛接觸到老舊PLC係統的新手或者需要進行遺留係統維護的工程師來說,它提供瞭一個紮實、完整的知識框架,幫助我們理解這些“功勛卓著”的設備是如何在過去幾十年裏支撐起工業生産綫的穩定運行的。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初看之下,確實散發著一種老牌工業技術手冊的沉穩氣息,那種深藍或墨綠的底色,配上工整的白色或黃色字體,立刻讓人聯想到車間裏那些嗡嗡作響的設備和嚴謹的電氣圖紙。然而,真正吸引我的,是書名後那個不起眼的“(附光盤)”標識。在那個年代,光盤意味著什麼?它意味著不僅僅是枯燥的文字描述,更有可能是一套活生生的、可供模擬和調試的仿真程序,或者是作者精心錄製的、關於實際接綫和編程界麵操作的視頻教程。我那時剛從學校齣來,對於S7-300/400這種企業級的主流平颱充滿瞭敬畏和好奇,書店裏充斥著各種理論堆砌的教材,大都隻能讓你在紙麵上理解梯形圖的邏輯,卻無法體會真實係統上電調試時,輸入點亮與輸齣繼電器吸閤之間的那份“臨門一腳”的緊張感。我期待光盤裏能有幾套不同復雜度的項目案例,最好是涉及運動控製或PID調節的實例,這樣我就可以在自己的電腦上搭建一個虛擬的生産綫環境,反復揣摩不同指令集的應用場景,而不是僅僅停留在STL或LAD語言的語法學習上。那張光盤,在我眼中,簡直就是從理論到實踐之間的那座隱形的橋梁,是決定我能否真正“上手”的關鍵。
評分購買這本書的契機,其實源於一個迫在眉睫的項目需求。我們當時需要對一條老舊的西門子S5係統進行升級改造,目標平颱鎖定在瞭S7-400係列,因為其強大的處理能力和冗餘性是穩定運行的保障。但在實施過程中,我們發現市場上現有的資料大多聚焦於S7-300的普及應用,比如簡單的開關量控製和基礎的模擬量處理,真正涉及到S7-400在大型、分布式控製係統中的應用深度和特殊指令集(如數據塊的復雜尋址、時間戳同步等)的描述,都顯得有些蜻蜓點水。因此,當看到這本書明確提到瞭S7-400的“工程應用技術”時,我立刻感到這可能就是我需要的“高級補丁”。我迫切地希望書中能有對PCS7或WinCC Flex/Advanced 與S7-400H(冗餘係統)集成時的詳細步驟解析,特彆是關於故障切換(Failover)機製的原理剖析,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硬件選型層麵。這類實戰性極強的細節,往往是決定項目成敗的關鍵。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對我而言,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它對“工程實踐”的側重,而非純粹的理論推導。在學習過程中,我發現作者似乎深諳現場工程師的痛點:理論上通用的程序,在實際的電磁乾擾、電源波動或傳感器漂移麵前,往往會暴露齣意想不到的“Bug”。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診斷和故障處理章節的布局。它不像教科書那樣將診斷工具的每一個菜單功能都列一遍,而是模擬瞭幾個最常見的現場故障場景——比如某個遠程I/O站掉綫、模擬量信號發生周期性毛刺、或者程序執行效率突然下降。針對這些場景,作者不是簡單地告訴我們去“查看診斷緩衝區”,而是深入分析瞭可能是硬件配置錯誤、固件版本不匹配,甚至是時鍾脈衝錯誤導緻的深層原因,並給齣瞭一個清晰的“排查樹”結構。這種將知識點融入到解決實際問題流程中的敘述方式,極大地提高瞭我的問題解決效率,讓我覺得手中的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參考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程師在旁邊耳提麵命。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紙質,給我的第一印象是“耐用”。它絕不是那種追求輕薄便攜的暢銷書,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封麵材質有一種略微粗糙的啞光質感,讓人感覺它注定要被放在工具箱旁邊,隨時準備應對突發狀況。我記得當時的工作環境非常潮濕且多塵,很多印刷精美的書籍很快就會受潮發黴,書頁捲麯。但這本書的裝訂方式似乎更加紮實,側邊壓痕清晰有力,仿佛預示著其內容的深度和持久性。我翻開內頁,字體排版雖然談不上多麼現代新穎,但間距和行高設計得非常閤理,即便是長時間盯著復雜的程序塊和硬件配置錶看,眼睛也不容易疲勞。在工業現場,閱讀的場景往往是光綫不足、環境嘈雜的,清晰易讀的版式設計顯得尤為重要。我特彆欣賞其中對硬件手冊中晦澀難懂的PROFIBUS DP/PA通信參數配置部分,作者似乎是用一種更偏嚮“故障排除”的角度去重新梳理和講解的,用流程圖代替瞭長串的文字說明,這種對讀者使用場景的體貼,是很多純學術著作所不具備的。
評分光盤資料並不是我一個人打不開
評分不錯,物流很快,書也很好
評分此書看著頭大,不如wiccflexible
評分商品質量不錯
評分杠杠哈哈哈哈
評分簡單翻閱瞭一下,沒來得及仔細看,還不錯
評分書中內容是用英文版做的,看起來費勁。
評分對於我來說,還有點幫助
評分這本書寫的很一般,不是很詳細。總的來說也還湊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