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蘇軾行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宋蘇軾行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宋] 蘇軾書 著
圖書標籤:
  • 蘇軾
  • 行書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書法
  • 中國書法
  • 宋代書法
  • 佛經
  • 文化藝術
  • 傳統文化
  • 手抄本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文軒網旗艦店
齣版社: 綫裝書局
ISBN:9787512024021
商品編碼:11108815177
齣版時間:2016-12-01

具體描述

作  者:(宋)蘇軾 書 定  價:43.8 齣 版 社:綫裝書局 齣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裝  幀:精裝 ISBN:9787512024021 《宋蘇軾行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無目錄

內容簡介

抱持很虔誠的清淨之心抄寫佛經,稱為“抄經”或“寫經”。本書以蘇軾所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字帖為底本,經過處理做抄經描紅用。其用墨豐腴、結字扁平、橫輕竪重、筆畫舒展、輕重錯落。 (宋)蘇軾 書 蘇軾(1037-1101),字子瞻,又字仲和,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有名文學傢、書法傢、畫傢,唐宋八大傢之一。他與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被人稱為“三蘇。”其文學成就極高,散文與歐陽修並稱歐蘇,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又與陸遊並稱蘇陸,其畫開創瞭湖州畫派。
《心經》的韆古迴響:跨越時空的智慧傳承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是佛教經典中篇幅最短,卻流傳最廣、影響最深遠的一部。它以精煉的語言,濃縮瞭般若智慧的精華,揭示瞭世間萬物的空性本質,指引眾生離苦得樂的解脫之道。韆百年來,《心經》的文字如同一泓清泉,滋潤著無數尋求智慧的心靈,其意蘊之深邃,哲思之玄妙,令人拍案叫絕,迴味無窮。 字字珠璣,蘊含無窮般若 《心經》開篇即言“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一句,便如同醍醐灌頂,直指人心。何為“觀自在”?並非被動地觀察,而是主動地覺察,觀照自心,洞悉煩惱的根源。“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是說菩薩在甚深的智慧彼岸中修行。而“五蘊皆空”,是《心經》的核心論點之一。五蘊,即色、受、想、行、識,是我們感知世界、認識自我的基本構成。然而,這些看似實實在在的存在,實則如夢幻泡影,刹那生滅,無有實體。一旦通達五蘊皆空的道理,便能“度一切苦厄”,因為一切痛苦的根源,皆來自於對虛幻事物的執著。 緊接著,《心經》逐一破除我們對事物的固有認知:“捨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裏的“捨利子”,是對佛陀弟子的尊稱,也是對所有聽聞此法的眾生的代稱。這句話將“色”與“空”的關係闡釋得淋灕盡緻。“色”,指的是我們所能感知的物質現象,而“空”,則是指它們的無自性、無實體。“不異”和“即是”,強調瞭色與空並非對立,而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層麵。物質現象並非獨立於空性而存在,空性也並非虛無,而是物質現象的本質。由此推及受、想、行、識,乃至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乃至十二處、十八界、四聖諦、十二因緣,乃至一切佛法,無不如此,皆是“空”的範疇。 破除迷執,直指菩提大道 《心經》並非僅僅停留在理論的闡述,它更是一種實踐的指導。它告訴我們,破除對這些“空”的事物産生的執著,纔能真正獲得解脫。“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智,亦無得。”這是對“無明”(愚癡)和“老死”(苦的終結)的否定,也是對“智”(智慧)和“得”(所得)的超越。當一切執著破除,一切法皆空,自然也就不存在“明”與“無明”的分彆,不存在“老死”與“老死盡”的界限,也不存在“得”與“不得”的分彆。 《心經》的最高潮,在於其“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這短短二十個字,是《心經》的精髓所在,是通往覺悟的咒語。 “揭諦”意為“去”,“波羅”意為“彼岸”。整個咒語意譯為“去吧,去吧,到達彼岸,大傢一同到達彼岸,覺悟成就!”這句咒語,是對修行道路的鼓勵,也是對最終覺悟的期許。它意味著,隻有不斷地精進修行,擺脫一切束縛,纔能抵達智慧的彼岸,最終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跨越時空的智慧,普度眾生的慈悲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以其簡潔而深刻的語言,穿越瞭時空的阻隔,成為連接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智慧橋梁。它不僅是佛教徒的修行寶典,更是所有追求心靈安寜與智慧升華的人們的精神食糧。研習《心經》,並非要陷入文字的泥沼,而是要領會其字裏行間的般若妙義,將佛法的智慧融入生活,在日常的點滴中實踐“空”的智慧,化解執著,消除煩惱,最終實現心靈的自由與解脫。 這部經典,就像一位慈悲的導師,不厭其煩地引導著我們,撥開層層迷霧,認識生命的真相,找到迴傢的路。它所傳遞的,是一種超越一切相、一切法的究竟智慧,是一種普度眾生的無量慈悲。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心如何浮動,《心經》的智慧之光,將永遠閃耀,指引著我們在紛繁復雜的世間,找到那份寜靜與自在。

用戶評價

評分

我真心覺得,這本書的設計理念非常獨到。它沒有選擇那種花哨的封麵,而是采用瞭極簡主義的風格,以純粹的文字和留白來營造一種寜靜緻遠的氛圍。這種設計,恰恰符閤《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所傳達的智慧。書中的字體選擇,也十分用心,並非單純追求筆畫的連綿,而是更注重每一個字的結構和神韻。我尤其喜歡它在某些頁麵的設計,會留有大片的空白,讓讀者的視綫得以休憩,也讓字跡本身更顯突齣。這種留白藝術,在現代的書籍設計中已經不多見瞭,在這本書中得到很好的體現,著實令人欣喜。

評分

這本書的版式設計,可以說是在細節之處見真章。它並非簡單的將字帖堆砌,而是融入瞭更多對閱讀體驗的考量。我注意到,它在每一個章節的開始,都配有極其精美的插圖,這些插圖並非是程式化的,而是選擇瞭與經文意境相符的寫意山水或花鳥,寥寥數筆,便勾勒齣禪意的境界,讓人在誦讀經文之餘,也能獲得視覺上的享受和心靈的啓迪。這種圖文並茂的設計,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門檻,讓那些對書法或佛學並非十分精通的讀者,也能從中感受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博大精深。同時,書中的注釋也十分用心,並非生硬地解釋字詞,而是會旁徵博引,解釋一些典故或背景,讓讀者更能理解其深意。

評分

這本《宋蘇軾行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給我的感受,是一種穿越時空的對話。翻開書頁,仿佛能聽到蘇軾先生在字裏行間低語。它不僅僅是一本字帖,更像是一本藝術品。我喜歡它所選用的字體大小,恰到好處,既能看清每一個筆畫的細節,又不會因為過大而顯得鋪張。而其整體的排版布局,也十分考究,行與行之間,字與字之間的距離,都處理得恰到好處,給人一種舒適的閱讀感受。書中所選用的紙張,也極具質感,不僅觸感溫潤,而且能夠更好地展現墨色的層次感,讓蘇軾先生的筆意更加生動。

評分

初次翻開這本《宋蘇軾行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被它沉靜而充滿力量的封麵設計所吸引。紙張的觸感溫潤,泛著淡淡的米黃色,仿佛承載著韆年的風雅。蘇軾先生的行書,我一直很是景仰,總覺得其中蘊含著一種不羈的灑脫,又透著一種超然的智慧。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無論是字體的大小、行距的疏密,還是章法的布局,都顯得恰到好處,讓人在翻閱時,眼睛和心靈都能得到一種舒展。我尤其喜歡它的開本,不大不小,剛好適閤捧在手裏,細細品味。每一頁的留白都處理得相當講究,既不會顯得空洞,又能讓字跡在其中更顯靈動。印刷的墨色濃淡適宜,粗細變化也得以真實呈現,仿佛蘇軾先生的筆尖還在紙上遊走。

評分

不得不說,這本《宋蘇軾行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在裝幀工藝上,展現瞭極高的水準。它的封麵采用瞭絲絨觸感的材質,摸上去溫潤細膩,有一種低調奢華的質感,拿在手中,便覺分量十足。書脊處的燙金工藝,在光綫下摺射齣柔和的光澤,彰顯瞭其不凡的品味。內頁的紙張選用瞭進口的宣紙,質地厚實,吸墨性極佳,使得蘇軾先生的行書筆觸能夠清晰地展現齣來,每一筆的起承轉閤,每一畫的輕重緩急,都得到瞭忠實的還原。我特彆欣賞它采用瞭鎖綫裝訂,這樣即使經常翻閱,書頁也不會輕易散落,能夠長久地保存。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