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行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宋苏轼行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宋] 苏轼书 著
图书标签:
  • 苏轼
  • 行书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书法
  • 中国书法
  • 宋代书法
  • 佛经
  • 文化艺术
  • 传统文化
  • 手抄本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线装书局
ISBN:9787512024021
商品编码:11108815177
出版时间:2016-12-01

具体描述

作  者:(宋)苏轼 书 定  价:43.8 出 版 社:线装书局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01日 装  帧:精装 ISBN:9787512024021 《宋苏轼行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无目录

内容简介

抱持很虔诚的清净之心抄写佛经,称为“抄经”或“写经”。本书以苏轼所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字帖为底本,经过处理做抄经描红用。其用墨丰腴、结字扁平、横轻竖重、笔画舒展、轻重错落。 (宋)苏轼 书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仲和,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有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被人称为“三苏。”其文学成就极高,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其画开创了湖州画派。
《心经》的千古回响:跨越时空的智慧传承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佛教经典中篇幅最短,却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部。它以精炼的语言,浓缩了般若智慧的精华,揭示了世间万物的空性本质,指引众生离苦得乐的解脱之道。千百年来,《心经》的文字如同一泓清泉,滋润着无数寻求智慧的心灵,其意蕴之深邃,哲思之玄妙,令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字字珠玑,蕴含无穷般若 《心经》开篇即言“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一句,便如同醍醐灌顶,直指人心。何为“观自在”?并非被动地观察,而是主动地觉察,观照自心,洞悉烦恼的根源。“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是说菩萨在甚深的智慧彼岸中修行。而“五蕴皆空”,是《心经》的核心论点之一。五蕴,即色、受、想、行、识,是我们感知世界、认识自我的基本构成。然而,这些看似实实在在的存在,实则如梦幻泡影,刹那生灭,无有实体。一旦通达五蕴皆空的道理,便能“度一切苦厄”,因为一切痛苦的根源,皆来自于对虚幻事物的执着。 紧接着,《心经》逐一破除我们对事物的固有认知:“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的“舍利子”,是对佛陀弟子的尊称,也是对所有听闻此法的众生的代称。这句话将“色”与“空”的关系阐释得淋漓尽致。“色”,指的是我们所能感知的物质现象,而“空”,则是指它们的无自性、无实体。“不异”和“即是”,强调了色与空并非对立,而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层面。物质现象并非独立于空性而存在,空性也并非虚无,而是物质现象的本质。由此推及受、想、行、识,乃至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乃至十二处、十八界、四圣谛、十二因缘,乃至一切佛法,无不如此,皆是“空”的范畴。 破除迷执,直指菩提大道 《心经》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的阐述,它更是一种实践的指导。它告诉我们,破除对这些“空”的事物产生的执着,才能真正获得解脱。“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智,亦无得。”这是对“无明”(愚痴)和“老死”(苦的终结)的否定,也是对“智”(智慧)和“得”(所得)的超越。当一切执着破除,一切法皆空,自然也就不存在“明”与“无明”的分别,不存在“老死”与“老死尽”的界限,也不存在“得”与“不得”的分别。 《心经》的最高潮,在于其“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这短短二十个字,是《心经》的精髓所在,是通往觉悟的咒语。 “揭谛”意为“去”,“波罗”意为“彼岸”。整个咒语意译为“去吧,去吧,到达彼岸,大家一同到达彼岸,觉悟成就!”这句咒语,是对修行道路的鼓励,也是对最终觉悟的期许。它意味着,只有不断地精进修行,摆脱一切束缚,才能抵达智慧的彼岸,最终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跨越时空的智慧,普度众生的慈悲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穿越了时空的阻隔,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智慧桥梁。它不仅是佛教徒的修行宝典,更是所有追求心灵安宁与智慧升华的人们的精神食粮。研习《心经》,并非要陷入文字的泥沼,而是要领会其字里行间的般若妙义,将佛法的智慧融入生活,在日常的点滴中实践“空”的智慧,化解执着,消除烦恼,最终实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这部经典,就像一位慈悲的导师,不厌其烦地引导着我们,拨开层层迷雾,认识生命的真相,找到回家的路。它所传递的,是一种超越一切相、一切法的究竟智慧,是一种普度众生的无量慈悲。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心如何浮动,《心经》的智慧之光,将永远闪耀,指引着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间,找到那份宁静与自在。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版式设计,可以说是在细节之处见真章。它并非简单的将字帖堆砌,而是融入了更多对阅读体验的考量。我注意到,它在每一个章节的开始,都配有极其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并非是程式化的,而是选择了与经文意境相符的写意山水或花鸟,寥寥数笔,便勾勒出禅意的境界,让人在诵读经文之余,也能获得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这种图文并茂的设计,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让那些对书法或佛学并非十分精通的读者,也能从中感受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博大精深。同时,书中的注释也十分用心,并非生硬地解释字词,而是会旁征博引,解释一些典故或背景,让读者更能理解其深意。

评分

我真心觉得,这本书的设计理念非常独到。它没有选择那种花哨的封面,而是采用了极简主义的风格,以纯粹的文字和留白来营造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这种设计,恰恰符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所传达的智慧。书中的字体选择,也十分用心,并非单纯追求笔画的连绵,而是更注重每一个字的结构和神韵。我尤其喜欢它在某些页面的设计,会留有大片的空白,让读者的视线得以休憩,也让字迹本身更显突出。这种留白艺术,在现代的书籍设计中已经不多见了,在这本书中得到很好的体现,着实令人欣喜。

评分

这本《宋苏轼行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给我的感受,是一种穿越时空的对话。翻开书页,仿佛能听到苏轼先生在字里行间低语。它不仅仅是一本字帖,更像是一本艺术品。我喜欢它所选用的字体大小,恰到好处,既能看清每一个笔画的细节,又不会因为过大而显得铺张。而其整体的排版布局,也十分考究,行与行之间,字与字之间的距离,都处理得恰到好处,给人一种舒适的阅读感受。书中所选用的纸张,也极具质感,不仅触感温润,而且能够更好地展现墨色的层次感,让苏轼先生的笔意更加生动。

评分

初次翻开这本《宋苏轼行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被它沉静而充满力量的封面设计所吸引。纸张的触感温润,泛着淡淡的米黄色,仿佛承载着千年的风雅。苏轼先生的行书,我一直很是景仰,总觉得其中蕴含着一种不羁的洒脱,又透着一种超然的智慧。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无论是字体的大小、行距的疏密,还是章法的布局,都显得恰到好处,让人在翻阅时,眼睛和心灵都能得到一种舒展。我尤其喜欢它的开本,不大不小,刚好适合捧在手里,细细品味。每一页的留白都处理得相当讲究,既不会显得空洞,又能让字迹在其中更显灵动。印刷的墨色浓淡适宜,粗细变化也得以真实呈现,仿佛苏轼先生的笔尖还在纸上游走。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宋苏轼行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装帧工艺上,展现了极高的水准。它的封面采用了丝绒触感的材质,摸上去温润细腻,有一种低调奢华的质感,拿在手中,便觉分量十足。书脊处的烫金工艺,在光线下折射出柔和的光泽,彰显了其不凡的品味。内页的纸张选用了进口的宣纸,质地厚实,吸墨性极佳,使得苏轼先生的行书笔触能够清晰地展现出来,每一笔的起承转合,每一画的轻重缓急,都得到了忠实的还原。我特别欣赏它采用了锁线装订,这样即使经常翻阅,书页也不会轻易散落,能够长久地保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