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準詠春:木人樁法》
詳細資料
作者:葉準、陳振良、梁家錩 出版社:商務
出版日期:2011/11/10 出版地:香港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620734090
規格:平裝 / 160頁 / 16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本書分類:生活風格> 運動/戶外活動> 武術/拳術> 其他
內容簡介
詠春拳是近代中國的拳法之一,其拳理不主張硬碰,而是以柔制剛,力量有如百磅綿花,鬆沉而不剛硬,當中蘊含中國的哲學智慧。習拳者在練拳之餘,同時訓練思考和知覺。
詠春宗師葉問的傳人葉準及其弟子撰書傳授拳學心得,介紹詠春拳的動作和基本理念,並親身示範八節木人樁法,點出當中練習要點及應用方法。研習詠春拳者,應視本書為彌足珍貴的參考,大眾讀者也可透過本書一探詠春拳藝的博大精深。
作者簡介
葉準
詠春宗師葉問之長子,七歲開始學習小念頭,家學淵源,盡得宗師精隨。1972年,宗師仙遊,葉準開始傳授弟子。1980年代起到世界各地作講授詠春,走遍歐、美、澳、紐、南非數十個國家、近百城市,得過不少獎狀。
1965年,承葉問宗師之命,參與詠春體育會籌委會的工作,為該會創會會員之一,曾任該會董事局兩屆主席。2010年,86歲的葉準憑電影《葉問前傳》奪得第十三屆上海電影節傳媒大獎ZUI佳男配角,他在戲中飾演一代宗師梁璧,表演收放自如。2011年,葉準榮獲佛山榮譽市民殊榮,以表揚其致力推廣中國武術文化的貢獻。
梁家錩、陳振良
為葉準門下弟子,學習詠春拳逾20年,為葉師親傳弟子,持有葉準師傅親自頒發的証書,為教授葉準詠春拳的環球代表,現代表葉準師傅於紀律部隊人員體育及康樂會教授詠春拳術。多次協助葉師拍攝多套詠春電視節目,並與葉師作公開詠春拳示範。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我一种非常专业和沉稳的感觉,那种老派武术书籍特有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我一个从小就对传统武术心生向往的人,在书店里看到这本时,毫不犹豫地就拿起来翻了。首先吸引我的是作者的背景介绍,叶准这个名字在咏春界的分量无需多言,能把他的心法和实操记录下来,本身就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我特别期待书中对木人桩这个看似简单却蕴含无穷变化的基础功法的阐述。很多市面上的咏春书籍要么过于侧重历史传说,要么就是图文排版非常混乱,让人看了抓耳挠腮。但从这本书的装帧和出版社信息来看,它走的是严谨的学术路线,这让我对内容质量充满了信心。我希望它能深入剖析木人桩每一招式的发力点、角度控制以及与实战的衔接,而不是停留在“摆几个架势拍几张照片”的表面功夫。如果能配上一些精细的分解图,那就更完美了,毕竟对于习武者来说,细节决定成败。这种对传统武术精髓的尊重和传承,是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
评分作为一个资深武痴,我购买武术书籍往往带着一种“寻宝”的心态,希望能找到那些被主流圈子忽略的、真正有价值的“干货”。这本书的标题——【中商原版】和【港版】的字样,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暗示着它可能是未经内地市场过度“简化”或“本地化”处理的原始版本,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教学风格和术语习惯。对于我们这些追求武术纯粹性的爱好者来说,这种“原版”的吸引力是致命的。我非常期待看到书中对于木人桩上不同部位受力的具体解析,比如打在桩臂的哪一个位置,对对手的哪一个角度产生压力。很多教材只告诉你“要打那里”,却没告诉你“为什么要打那里”。如果这本书能提供这种深入的结构力学和生物力学分析,那它将不仅仅是一本武术书,更是一本关于人体运动效率的教科书。我甚至想去寻找配套的视频资料,来对比文字描述与实际操作的契合度。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感绝对是顶级水准,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下了血本的。我本来还担心港版书籍的字体会不会太小或者印刷模糊,但拿到手后发现完全是多虑了,排版清晰有力,图文的对比度非常高,即便是光线不好的地方阅读,也能看清楚每一个动作细节的走向。作为一个长期练习武术的人,我深知“形神兼备”的重要性。木人桩法是咏春的核心训练手段之一,它不仅仅是重复套路,更是对步法、距离感和整体结构的内化过程。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能够清晰地解释“桩功的呼吸法”和“桩法与桥手之间的内劲传导”,这才是区分普通练习者和高手的关键。如果这本书能将叶准师傅对于桩法的理解,那种刚柔并济、虚实相生的境界通过文字和影像(如果配有光盘或二维码链接)传达出来,那它就超越了一本普通教学手册的范畴,更像是一部武学心法秘籍。期待它能为我的训练带来质的飞跃。
评分我接触咏春体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总感觉自己的桩法训练停滞不前,无法突破瓶颈。市面上的教学多集中在基础套路的演示,而对“如何进阶”往往一带而过,留给习练者自己去摸索那些晦涩难懂的“感觉”。这本叶准的木人桩法,恰恰是针对这种“中级迷茫期”的学员所量身定做的良药。我期望它能在处理“桩法与套路融合”的部分给出独到的见解。比如,如何通过桩法训练来优化我的黐手练习?桩法中产生的内劲,如何有效地导入到小念头和标指的爆发力中?如果书中能有专门的章节来讨论桩功训练的“周期性”和“强度控制”,帮助我设计一个科学的训练计划,那就太棒了。真正好的武术教材,是能引导你思考如何训练,而不是仅仅告诉你怎么做。这本书的气质,让我相信它具备这种引导性。
评分我研究武术很久了,深刻体会到不同流派、不同传承人在教授同一套拳法时,其细微之处的差异是多么巨大。这本书的价值正在于它锁定了叶准这个特定的传承脉络,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可追溯的训练标准。市面上很多号称“权威”的咏春教材,要么是自创体系的包装,要么就是东拼西凑的片段集合,缺乏连贯性和深厚的内功心法支撑。而叶准先生的背景,意味着这本书的内容必然是经过几十年实战检验和反复打磨的。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如何处理“木人桩的‘打’与‘听’”,即主动发力与被动借力之间的切换。这需要极高的身体敏感度和桩法训练的深度积累。如果书中能给出一些侧重于“感觉培养”而非单纯动作模仿的训练建议,那它对我的启发将是巨大的。这种带有强烈个人烙印和家族传承色彩的武术著作,往往蕴含着最宝贵的“独家秘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