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剩山圖》
評分捲的布局由平麵嚮縱深展寬,空間顯得極其自然,使人感到真實和親切,筆墨技法包容前賢各傢之長,又自有創造,並以淡淡的赭色作賦彩,這就是黃公望首創的“淺絳法”。整幅畫簡潔明快,虛實相生,具有“清水齣芙蓉,天然去雕飾”之妙,集中顯示齣黃公望的藝術特色和心靈境界,被後世譽為“畫中之蘭亭”。時至今日,當人們從杭州逆錢塘江而入富陽,滿目青山秀水,景色如畫,就會自然地聯想到《富春山居圖》與兩岸景緻在形質氣度上的神閤,從心底裏贊嘆作者認識生活,把握對象的神髓,進而提煉、概括為藝術形象的巨大本領。 元代以來,曆代書畫傢、收藏傢、鑒賞傢,乃至封建帝皇權貴都對《富春山居圖》推崇備至,並以能親眼目睹這件真跡為榮幸,使得這捲寶圖既備受贊頌,也曆盡滄桑。在輾轉流傳過程中,曾引發齣乾隆年間有趣的“富春疑案”,弄得弘曆皇帝神魂顛倒,誤判真僞;也曾因收藏傢的酷愛而遭焚燒毀容之災。如今,它的前段珍藏於浙江博物館,後段藏於颱灣。
評分 評分風雄秀、簡逸、明快,對明清山水畫影響甚大,為“元四傢”(外三傢為吳鎮、王濛、倪瓚)之首。元至倪瓚元(1335年~1340年)中,浙西廉訪徐瑛闢為書吏,被誣入獄,齣獄後師事金月岩入全真道。曾住持萬壽宮,提點開元宮。後往來鬆江、杭州等地,賣蔔為生。晚年住於杭州筲箕泉,86歲時逝世。《道藏》收入金月岩編、黃公望傳《紙舟先生全真直指》一捲、《抱一函三秘訣》一捲,闡述全真派內丹原理和功法。
評分雖黃公望晚年定居今富陽市境內,但畫捲內容對比寬敞平坦的"富陽江"和山峰峻奇峽榖雄偉的"桐廬江",就可得知,富春山居圖所畫內容約80%在桐廬境內富春江的景色,20%為富陽的景色.
評分“剩山圖”今天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而富春山居圖“無用師捲”則藏於颱北故宮博物院。
評分風雄秀、簡逸、明快,對明清山水畫影響甚大,為“元四傢”(外三傢為吳鎮、王濛、倪瓚)之首。元至倪瓚元(1335年~1340年)中,浙西廉訪徐瑛闢為書吏,被誣入獄,齣獄後師事金月岩入全真道。曾住持萬壽宮,提點開元宮。後往來鬆江、杭州等地,賣蔔為生。晚年住於杭州筲箕泉,86歲時逝世。《道藏》收入金月岩編、黃公望傳《紙舟先生全真直指》一捲、《抱一函三秘訣》一捲,闡述全真派內丹原理和功法。
評分 評分傳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圖》、《富春大嶺圖》、《溪山雨意圖》、《快雪時晴圖》、《九峰雪霽圖》、《丹崖玉樹圖》、《天池石壁圖》、《九珠峰翠圖》、《水閣清幽圖》、《洞庭奇峰圖》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