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很好,值得購買,服務大贊
評分換瞭一次貨,比前一次好些,隻能這麼說。書本身印刷裝幀都不錯,不像現在都換成綠不拉幾不抗撞的那種
評分一直想買的書,支持京東圖書
評分夫三代以上,君明臣良,天下雍熙,世登上理。自東遷以降,風俗日薄,天下無復熙皡之美。雖有質美之主,望治甚切,而所以以屈己從諫、力行善政者,終不能有以震古而鑠今。及貞觀,太宗英武之資,能用賢良之士,時若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王珪諸隊,布列左右,相得益彰。蓋自三代以下,能用賢納諫而治天節者,未有如此之盛焉。史臣吳兢纂輯其書,名之日《貞觀政要》,後之求治者,或列之屏風,或取以進講。元至順間,戈直又刊其書,以行於世。餘嘗讀其書、想其時,未嘗不三復而嘆曰:貞觀之治盛矣!然其所以緻治,則又在於用此數賢。而數賢之中,又推魏徵裨益為多。然魏徵不能自必信用於太宗,以見其功業,則又知太宗所以獨信魏徵,言聽計從,而見效若彼者,固人君所當服膺書紳而勿失也。書中分目,目中有條,條之末,引先儒之言而論斷之,其有望於後王也深矣!人君當上法堯舜,遠接湯武,固不當以三代以下自畫,然觀爾日君臣之所以持盈保泰,行仁義,薄法術,太宗之虛己受言,諸臣之論思啓沃,亦庶幾乎都俞籲咈之風矣。[3]
評分《貞觀政要集校(繁體竪排)》中貞觀政要十捲四十篇,是唐太宗君臣探尋緻治之道的一部重要言論集,包括為君之道、政體、任賢、納諫、文教、務農、刑法、徵戰、安邊以及太子諸王教戒、處理政務的態度和做法,直至如何居安思危、慎終如始,深受唐、宋以來有作為的帝王的重視。
評分編輯本段齣版信息此書現存最早刻本是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王氏勤有堂刻本;通行的是元代戈直集各古本加以校釋刊行、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又重刻之本(簡稱“戈本”,1978年上海古籍齣版社曾據涵芬樓藏“戈本”校點刊行,稱“上古本”);中華書局點校本是中華書局2003年齣版的謝保成集校本。[
評分《貞觀政要》雖記載史實,但不按時間順序組織全書,而是從總結唐太宗治國施政經驗,告誡當朝皇上的意圖齣發,將君臣問答、奏疏、方略等材料,按照為君之道、任賢納諫、君臣鑒戒、教戒太子、道德倫理、正身修德、崇尚儒術、固本寬刑、徵伐安邊、善始慎終等一係列專題內容歸類排列。[1]
評分 評分精裝,全新正版塑封。治國者必讀之書。京東優惠力度大,很好。快遞服務好。閤作愉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