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问题(修订本)

文字问题(修订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荣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88718
版次:2
商品编码:11132615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汉语知识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4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文字问题》篇幅虽然不大,但却是一本有分量的学术著作。这本书的出版,可以认为是汉字研究取得的新收获。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指出传统的汉字研究有两个不足。一个是有人脱离语言,专就文字研究文字,另一个是着重研究《说文》及其以前的文字,对刻板以后流行的印刷体,对现在通行的文字都不够注意。这种批评是准确的,中肯的。能够提出这种批评就说明对汉字研究的认识在深化。研究文字不同于研究语言,但是不能脱离语言来研究文字。

目录

壹 序论
1.1 提要
1.2 引用书目

贰 俗字
2.1 对俗字的偏见
2.2 评《宋元以来俗字谱》

叁 五种晚明刻本小说用字释例
3.1 《水浒传》书影说明
3.2 谨严的分别
3.3 异体字
3.4 古字
3.5 本字
3.6 同音替代和音近替代
3.7 形声字的变化
3.8 简化字
3.9 繁化字

肆 五种晚明刻本小说用字的演变释例
4.1 小说里多音字的分化
4.2 小说里多音字的点发
4.3 小说里多义字的分化
4.4 小说里用字功能的再分配

伍 汉字演变的几个趋势
5.1 引言
5.2 守旧与创新
5.3 形体简化
5.4 形体合并
5.5 同音替代
5.6 同义替代
5.7 形体繁化
5.8 多音字的分化
5.9 多义字的分化
5.10 加偏旁的利弊
5.11 功能的再分配
5.12 新字
5.13 本字
5.14 小结

陆 汉字的演变与汉字的将来
上 汉字的演变
6.1 篆书变为楷书
6.2 形声字增加
6.3 假借字减少
6.4 回避同音字
6.5 多音字分化
6.6 声旁的变化
6.7 形旁的变化
6.8 该不该加形旁?
6.9 繁简的互变
下 汉字的将来
6.10 汉字的优缺点
6.11 汉字与识字率
6.12 汉字与科学技术
后记

用户评价

评分

在方言研究方面,他对浙江省温岭方言的研究及对北京语音的研究集中体现了他在这

评分

1979年李荣先生积极筹划,克服重重困难,创办了《方言》杂志。他还先后主持了国家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若干重大科研项目,出版了《中国语言地图集》、《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42种分卷本)等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

评分

文字是人类约定创造的视觉形式。必要的时候可以重新约定,形成文字改革。

评分

不错的书,挺好的!

评分

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 读书,是好事;读大量的书,更值得称赞。 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枯燥烦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 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 玉。”

评分

好书一本

评分

的人才等,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著有《汉语方言调查手册》(科学出版社,1957年)、《汉语方言调查简表》(合作,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56年)、《昌黎方言志》(合作,科学出版社,1960年出版,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新版)、《读〈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笔名沈子平,《中国语文》1961年第7期)、《读〈四川方言音系〉》(笔名沈子平,《中国语文》1961年第9期)、《汉语方言调查》(合作,1956年《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文件汇编》)、《官话方言的分区》(《方言》1985年第1期)以及《中国语言地图集(汉语方言部分)》(主编)等论著。

评分

密信。

评分

1979年李荣先生积极筹划,克服重重困难,创办了《方言》杂志。他还先后主持了国家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若干重大科研项目,出版了《中国语言地图集》、《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42种分卷本)等一大批重大科研成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