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避讳字汇典

历代避讳字汇典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5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王彦坤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下载链接1
下载链接2
下载链接3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5-02-12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69952
版次:1
商品编码:11146299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2-10-01
用纸:胶版纸
正文语种:中文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历代避讳字汇典》避讳有广狭二义。广义的避讳实际包括敬讳、忌讳与憎讳三种情况。由于封建礼制、礼俗的规定、约束,或出于敬重的原因,而不敢直称尊长名字,以至讳用与尊长名同或仅音同之字的,这是敬讳。如汉武帝名彻,汉人讳“彻”为“通”,而《史记》、么漠书》并称“蒯彻”作“蒯通”等。
  出于迷信畏忌心理而讳用、讳言凶恶不吉利字眼或音节的,这是忌讳。如吴人讳言“离散”,称“梨”为“圆果”,称“伞”为“竖笠”等。
  出于厌恶憎恨心理而不愿名姓、物称与仇家或鄙夷之人姓若名同的,这是憎讳。如唐肃宗恶安禄山,郡县名带“安”字的多加更改等。
  狭义的避讳专指敬讳一类情况。这是我国古代史上特有的现象,其俗起于周,成于秦汉,盛于唐宋,延及清末,历时两千多年,它不但是我国古代文化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也是一切需要利用古书材料的研究工作者所不容忽视的问题。
  敬讳之初,但避君主、上司、父祖、尊者、长者、敬重者之名及名之相同字而已,此所谓避正讳。三国以后,开始有连与名音同、甚至音近之字也回避的,即所谓避嫌名。如晋羊祜为荆州守,州人讳其名,皆称户为“门”,又改“户曹”为“辞曹”。后世讳避嫌名的风气愈演愈烈,至宋颁布文书令,竟有一帝应避嫌名超过五十字的。

目录

凡例 讳字目录 正文 附录 秦以来历代帝王庙谧名字墓号年号表 征引书目表 工具书及史书中不明避讳致误举隅 略论敬讳对汉语言文化的影响 四角号码综合索引 拼音检字表

前言/序言


历代避讳字汇典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历代避讳字汇典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历代避讳字汇典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历代避讳字汇典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别人推荐买的,送货速度确实很快!

评分

第五是删字。

评分

非常好啊!!!

评分

避讳之风至唐、宋和清朝,极为盛行。

评分

避讳字,是指中国古代回避君主和尊长等一系列相对使用者地位高的人的的名字而改写的字。

评分

敬讳之初,但避君主、上司、父祖、尊者、长者、敬重者之名及名之相同字而已,此所谓避正讳。三国以后,开始有连与名音同、甚至音近之字也回避的,即所谓避嫌名。如晋羊祜为荆州守,州人讳其名,皆称户为“门”,又改“户曹”为“辞曹”。后世讳避嫌名的风气愈演愈烈,至宋颁布文书令,竟有一帝应避嫌名超过五十字的。避讳是中国历史上,必须回避君主、尊长的“名讳”的一种要求,通常只限于君主、尊长之本名,其字号则无必要。一说起源于夏商时期。钱希言在《戏瑕》中提出,避讳之俗夏商时已有之,证据是《山海经》中往往把夏后启写作夏后开,这就是夏人避讳的实例。但陈光坚《讳源略说》一文以为,避讳起自夏商的证据不足,《尚书》中对夏商国君的名字,都直书不讳,如《尚书·五子歌》云:“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咸贰。”太康是继启之后的帝王,可臣下并不避讳。《山海经》、《楚辞》中之所以避启为开,乃是汉朝人按当时日趋严格的讳法,抄书时避汉景帝刘启讳所致。

评分

 汉代张仲景著述的《伤寒论》,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典籍,是学习研究中医学的必读书。但因文字上含义的深奥,注家学说的不同,阅读有一定的困难。《伤寒论译释(第4版)》用现代语译释了全部《伤寒论》,对读者可有一定的帮助。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共六篇,根据伤寒六经病证治内容,用综合方式加以系统的阐述。每篇有概说、主要脉证、辨证、治疗、方组论述、预后、兼变证治、合病、并病、小结等,既作了全面性的分析介绍,又揭示出便于重点掌握的规律。下编十卷,依据明代赵开美本原文编次,逐条译释,除原文外,分列校勘、词解、语译、提要、浅释、选注、按语、方解、应用范围、医案选录、结语等项目,从原文的一字一句,到每一证治的理法方药,不厌求详,反复阐释,为归纳古今,揭示新义,提供了很多的探讨材料。《伤寒论译释(第4版)》的译释,浅显易懂,注家精义,择善而从,并有重点地把原书的精神实质,加以综合论述,使读者既能掌握重点内容而用于实践,又便于深入研究。《伤寒论译释(第4版)》可供学习中医,西医学习中医,以及教学工作者阅读和参考。《伤寒论》源出于《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张仲景的著作,由于汉末战乱频繁,致成书不久即散佚不全,经西晋太医令王叔和对其中“伤寒”部分之内容进行搜集编次,始改名《伤寒论》。但流传依然不广,唐代名医孙思邈直到晚年才看到比较完整的传本,经过“以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整理加工,作为《千金翼方》的九、十两卷。王焘编写《外台秘要》也引载了《伤寒论》部分条文,但内容与《千金翼方》不尽相同,这可能是因传本不同的缘故。至宋代治平年间,林亿、高保衡等据节度史高继冲所藏的《伤寒论》校正、印行,全书共分十卷,凡二十二篇,合三百九十七条,除去重复和缺方共计一百一十二方,即现代所说的宋版《伤寒论》,由此始得广泛流传。金代成无己,开始对全文作注,其后注释《伤寒论》的越来越多,到现在已有数百家,虽见仁见智,争议不少,然均可为深人学习、研究《伤寒论》的参考。

评分

好书,先收藏以后备用,感谢京东的优惠

评分

工具书及史书中不明避讳致误举隅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历代避讳字汇典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