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科学

德国的科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 皮埃尔·迪昂 著,李醒民 译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93415
版次:1
商品编码:11174507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德国的科学》是迪昂重要的代表作,其篇幅不大却涵盖科学哲学、历史哲学、科学编史学、科学思想史诸多方面的内容,集中体现了迪昂关于科学的精神气质、科学价值、科学文化和科学史理论的深入思考。从标题上看,他仿佛是针对德国而言的,实际上论述的是整个科学或世界科学,而不是狭隘的地方科学。该书的章节是:德国科学(推理科学、实验科学、历史科学、秩序和明晰性:结论),对德国科学的一些反思,德国科学和德国人的美德。

作者简介

在历史上廖若晨星的哲人科学家当中,皮埃尔?迪昂(Pierre Duhem,1861~1916)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是科学思想界一位至关重要的人物。他学识渊博,才干出众,论著丰硕,思想敏锐,影响深远。作为一位卓越的思想大师和写作高手,迪昂从大学二年级发表处女作起到早逝的32年间,共出版了32部(共42卷)著作、约400篇论文, 而且这些出版物没有一件是多位作者署名的(这与现代科学出版物众多作者署名形成强烈的对照)。这些出版物是迪昂以缜密的思维、系统的叙述、雄辩的论证、精妙的风格铸就的丰碑,经过岁月的洗礼,它们今天依然是砥砺智慧的宝库和启迪思想的源泉,成为波普尔所谓的“世界3”中的永恒之物,源源不断地为人类带来无尽的恩惠。
李醒民,男,1945年10月生于西安市户县。曾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主编。著作有《激动人心的年代》、《两极张力论?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科学的革命》、《理性的沉思》、《理性的光华》、《彭加勒》、《论狭义相对论的创立》、《马赫》、《伟大心智的漫游》、《人类精神的又一峰巅》、《迪昂》、《爱因斯坦》、《皮尔逊》、《科学的精神与价值》、《纵一苇之所如》、《中国现代科学思潮》、《科学的文化意蕴》、《科学论:科学的三维世界》等。译著有(英、日、俄)《列宁与科学革命》、《科学的价值》、《物理学史》、《科学方法讲座》、《巨人箴言录:爱因斯坦论和平》、《最后的沉思》、《科学的智慧》、《科学的规范》、《物理学理论的目的和结构》、《认识与谬误》、《自然哲学概论》、《科学与方法》、《科学与假设》、《爱因斯坦与大科学的诞生》、《霍金与上帝的心智》等。主编有《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韵》、《三原色丛书》、《哲人科学家丛书》、《科学思想文库》、《科学巨星----世界著名科学家评传》、《中国科学哲学论丛》、《科学方法丛书》、《中学生科学素养丛书》、《科学文化随笔丛书》等。另外,在海内外50多家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

目录

英译者序言

感谢

引言

德国的科学

第一讲 推理科学

第二讲 实验科学

第三讲 历史科学

第四讲 秩序和明晰?结论

对德国的科学的若干反思

德国的科学和德国人的德行

索引

附录 迪昂――在坎坷中走向逻辑永恒

中译者后记

用户评价

评分

书是19世纪初写的,当时德国科学为世界领导者。是法国人评价德国学术的好书

评分

非常满意。给予好评。

评分

包装严实,书籍完好,满意的一次购物。

评分

商务经典,适合阅读收藏。

评分

希望自己看完后能学到一些

评分

还没看,不过品相不大好

评分

哲学爱好者喜欢的宝贝啊哦

评分

在迪昂看来,物理学理论是从少量的原理演绎出的数学命题的系统,其目的在于尽可能简单、尽可能完善、尽可能严格地描述实验定律。迪昂是明晰的和抽象的物理学理论的倡导者,这种理论在逻辑上是完整的、一致的,在数学上是精确的。他认为,物理学理论是物理现象的描述,不是根本的、最终的实在即所谓的形而上学的实在的解释。按照迪昂的观点,解释就是剥去象面纱一样的覆盖在实在上面的现象,以便看到赤裸裸的实在本身。观察物理现象并不是使我们与隐藏在可感觉的外观背后的实在相联系,它只是使我们以特殊的、具体的形式理解可感外观本身。迪昂的结论是,物理学理论的目的是描述实验定律而不是解释实验定律,假若其目的是后者,那么理论物理学就不是自主的科学,它就从属于形而上学。迪昂注意到,科学家很少在科学与形而上学之间做出区分,从而许多理论似乎都被视为一种尝试性的解释,是用多余的“图像”成分和解释成分加以修饰。这些理论实际包含着两种成分,迪昂称其为“描述性的” 和“解释性的”成分。在这样的理论中,描述性的部分是有价值的,因而它幸存下来,并且对表面上看来不同的理论来说是相同的。迪昂反对物理学中的原子理论,正是出自他的这一观点:可靠的物理学理论不应当包含关于物质终极的内在本性的形而上学假定。他认为,形而上学地构造模型和在物理学中追求粒子的研究不能导致揭示物质内部的终极本性,正如原子物理学这种类型的支持者的朴素实在论导致他们所思考的那样。

评分

迪昂的基本的科学思想形成于 1880~1890年之间,即在放射性发现和佩兰实验之前。当时,为实行其“宇宙的力学解释”而使用原子和分子模型的一帮人,随意改变他们的“弹子球”模型以拯救现象,顽固地把那些自相矛盾的性质赋予原子。迪昂因偏爱逻辑和厌恶力学模型,无法接受原子、分子论。他在研究中有意识地避开依赖于力学模型的微粒理论,在他的论著中,找不到原子,分子论的描述。他攻击用小的、硬的、具有弹性的粒子来简单说明原子;他有时带点天真地攻击开耳芬勋爵用齿轮和漩涡来说明白然现象的思想。他好像不知道原子模型曾给物理学带来了巨大的复兴,也完全没有预料到原子物理学在半个世纪里会有惊人的发展。即使当1908年佩兰的实验确证了分子的实在性时,迪昂因其执拗的个性也迟迟没有改变自己的观点,他希望像能量学(energetics)这样的更为普遍的理论能够从原子论的废墟中产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