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老版连环画:李成勋、孟庆江专辑(套装全19册)

名家老版连环画:李成勋、孟庆江专辑(套装全19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洁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海豚出版社
ISBN:9787511010896
版次:1
商品编码:11187830
包装:盒装
丛书名: 名家老版连环画
开本:64开
出版时间:2012-10-01
页数:1936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名家老版连环画:李成勋、孟庆江专辑(套装全19册)》主要内容:李成勋(1916-)浙江温州人,亦名李承勳,笔名:曼庄。号“双屿山民”、“瓯江钓叟”。1916年11月出生于浙江省温州一个贫苦家庭。童年时代的李成勋十分好动,尤其喜爱中国民间传统绘画年画艺术。作为一位从旧社会走过来的画家。李成勋淡薄名利,宁静致远,平时博览群书,文气冲盈。他游历过祖国的众多名山大川,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邃和真谛,对绘画艺术理论具有极高的审美意趣和深厚的艺术功力及修养。李成勋的连环画、年画和国画书法作品,都是我们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显示更多 显示更少

作者简介

    李成勋,浙江省温州籍著名连环画家。他早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师承刘海粟、潘天寿、黄宾虹、汪声远等,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浙江温州美术家协会理事。其连环画与年画《春香传》、《彩楼记》、《春草闹堂》等曾广获声誉。李成勋的第一本连环画——描写楚汉相争的《汉王东征》——即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才能。
    孟庆江,浙江省温州籍著名连环画家,当代众所周知的著名连环画家,迄今已创作了近百余部连环画。他早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绘画大师蒋兆和、叶浅予、刘凌沧,曾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专职画家、编辑部主任、出版社副总编、《连环画报》主编、《中国艺术》副主编,是在美术创作、编辑出版、教学和社会活动中颇有建树的艺术家。其绘画作品得过多次国家大奖。

目录

十五贯
元春省亲
鸿门宴
闹龙庭
盗虎符
春香传
包公乔装破疑案
假公主
汉王东征
乌江自刎
纣王宠妲己
武王主天下
白蛇传上
白蛇传下
王昭君上
王昭君下
三打祝家庄上
三打祝家庄下
钗头凤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做活动,近乎白送

评分

  尽管案牍堆积如山,但例行的经筵与日讲仍照常举行。经筵是皇帝繁忙政务之外,学习“四书”、“五经”及《资治通鉴》等典籍的重要机会。崇祯元年(1628)二月首次开经筵;崇祯七年(1634),日讲官由六人增为七人。每次经筵,崇祯帝显得和蔼可亲,先是恭听,讲后则常向讲官提出许多问题。有的讲官进讲颇合皇帝口味,则常会破格擢拔。譬如,少詹事文震孟讲《春秋》,深得皇帝喜欢。崇祯八年(1635)六月,正逢增置阁臣之时,崇祯帝召廷臣数十人试以票拟,结果文震孟虽然未至,仍被特擢为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崇祯帝日益把日讲与经筵变成召对了。崇祯十一年(1638)二月十二日,经筵刚完,即召礼部左侍郎顾锡畴等二十余人,问保举与考选哪种方法最适合选拔人材?诸臣唯唯诺诺。黄景昉进言刑部尚书郑三俊含冤下狱。十六日,正逢日讲,崇祯帝面谕黄景昉,郑三俊即使清白,也办不了事。十九日上朝之后,崇祯帝先是严厉斥责了一番郑三俊“欺罔委卸”,接着说:“但念别无赃贿,姑作回家听拟。”其实,崇祯帝也知道此案错了,只是为了显示自己威德,才改系狱为回家听拟。

评分

价格较低,也算物有所值吧。

评分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孩子对小人书有着特殊的感情,一分钱租一本书,能够美美地看上半天。小人书的学名叫连环画,它从1932年开始,在国内逐渐红火起来,新中国成立后,连环画进入了发展的高潮期,那时的内容大多以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婚姻法等国家的大事为题 材;一些古典名著也成为了连环画的表现内容,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水浒》等等,并很受人们的喜爱。1950年以后,连环画创作进入了黄金时期,作品内容百花齐放,绘画风格精彩纷呈,这一时期除了连环画以外,还出现了《地道战》、《地雷战》等一批电影连环画。直到1980年,连环画开始出现了现代题材的作品,除此之外,一批中外名著陆续再版或重新创作,而连环画的收藏开始升温。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连环画的出版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到了九十年代中的后期,这个时候连环画就已经作为收藏品的身份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成为继字画、瓷器、邮票、古玩之后的第五类热门收藏品。连环画无论从艺术价值,史料价值,还是应用价值上来说都很有收藏意义。

评分

老版新印,还不错

评分

连环画又称连环图画、连环图、小人书、小书、公仔书等。指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的发展过程,题材广泛,内容多样。兴起于二十世纪初叶的上海。随着时代的变迁连环画进入生活的各个领域,广义的连环画可以拓展到文人画的卷轴、庙堂的壁画、民间的花纸年画、小说戏曲中的“全相”、建筑中木雕和砖刻。连环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多样,题材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并能反映一定的历史时期特征,与其他国家的漫画作品有着很大的区别,具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评分

连环画不仅是儿童的珍爱,同样也是青少年的藏品,它特有的魅力也是中老年怀旧的一种寄托。从小到大,也许你记不住现实中的很多人,甚至是你的朋友。但你不会忘记连环画,俗名又叫小人书,源远流长。它拥有中国最广大的读者群,是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新中国成立后。连环画的发展更是达到空前的辉煌。连环画,根植于中国土壤,最具中国标记。它集绘画、故事于一身,形象、生动,“不仅孩子看,大人也看”。人们喜欢连环画,并随着连环画一起长大,成为几代人关于成长的记忆。

评分

古人说得好,“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不患年不长也。”意思是说,有德行的人只怕自己没有一个为人称道的好名声,而不怕自己活不长。可见,古人把名声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作为教师,更要随时随地都应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都应该以良好的品行、人格、气质、情趣来塑造自己,完善自己。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注重自己品行的修养,就应该孜孜不倦地向品行好的人学习、交朋友。当然,作为社会成员的一分子,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总要同周围的人甚至同一些素不相识的人打交道。在交往过程中,别人总会给你留下某种印象,有被你称道的东西,也有令你厌恶的东西。不管是自觉的还是被动的,总会对你产生一定的影响。被你称道的东西,你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模仿它;令你厌恶的东西,你就应该唾弃。以品行好者作样板,把大家的优点都学过来,融入自己的品行中,你就会被众人喜欢。   我们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贪利则毁名,切记重名莫贪利。要处理好名和利的关系,做一个深明义理的人。在中外历史上重名轻利者不乏其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秉公无私”的屈原,“宁愿生命消失,只要声誉能够留存”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等等,都有很强的名誉意识,并以此加强自己的品行修养,促进自我完善,使得后人钦佩并效仿。   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修养的自觉程度。因此,评价一个人的道德水准,不能仅看他表面上是否懂得了某种道德原则和规范,而最关键的还在于,他是否把这种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特别是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坚持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品质,这点尤为重要。   严于律己,离不开不谅“小恶”。所谓“小恶”就是大家常说的犯小毛病。“小恶”因其小而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不是有许多人对自己的小毛病不以为然吗?其实,我们常讲的自我批评,自我解剖就是指要重视解决“小恶”的问题,否则,就不可能坚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应该看到“小”是相对的,“蚁穴”虽小,但久而久之,千里之堤可能毁于一旦;医生做手术,哪怕还有一点点病菌没消灭干净,也会引起溃烂,甚至危及生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小恶”不可小看。“小恶”不是凝固不变的,努力克服它、纠正它,它会愈来愈小,以至消失;放任它,忽视它,与其和平共处,它就会由小变大,成为祸患。平时小错不断,大错不犯,对什么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以致放松思想改造,慢慢滑向犯罪的深渊,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刘备曾给儿子留下“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遗言,我们后人也应把它铭记在心。   无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还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无不以高尚的道德做为他们的至高境界。宋代文人苏辙就曾写道:“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评分

又快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