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骑着单车度蜜年》是由一对草根夫妻携手进行的“非常态”蜜月旅行。蜜月延伸得那么长,以至于变成了“蜜年”。这是一本真挚有趣的情侣旅行散记,由男女双方合著。
出发后,今后几个月的行程就是一生的预演,这一场旅程就像缩微的人生。经过艰难的数月骑行,两个人更加坚定了一生相携的信念。这是他们找到的大的“旅行的意义”。
他们的故事“接地气”:不惊险,不华丽,也没有专业的装备和豪言壮语,有些想法和做法在某些“专业”人士看来甚至有些可笑。他们有的只是小心翼翼却状况百出的前行、相濡以沫的携手,和越来越坚定的共度一生的信念。他们就是你和我,他们的故事可以帮我们寻找一地鸡毛的生活中那些别样的风景。
内容简介
一位来自东北的壮小伙,遇见了一位来自云南的美姑娘。
他们俩恋爱、结婚,决定骑单车去度蜜月。
一起辞职,然后挑选了一个黄尘吉日就上路了。
从北京出发,到了山东、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贵州、云南……
遇到自行车罢工、高烧遇险、绝望骑坡等等故事,行程数千里,在中国的地图上划下了一道优美的旅行弧度,这本《骑着单车度蜜年》,见证着他们独一的蜜月,以及爱情。
作者简介
罗庚,东北人,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图书相关行业。
李琳,云南人,大学后从事教育相关工作,目前在北京某大学做教工。
两个漂在北京的平凡80后,干着普通的工作,过着普通的生活,却都酷爱做白日梦。一日相遇相知,于是,开始一起做梦,经常天马行空的想象着能穿越古今。而立之年将近,决定向着梦想挪近一小步,并相许携手创造专属于俩人的别样幸福。
目录
第 1 章 出发
罗庚:老婆,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
李琳:驮上“家”去度蜜年(行李篇)
罗庚:出北京记
李琳:躲不过的“学费”
罗庚:初遇同道,惊喜的小插曲
李琳:倒霉的一天
罗庚:走出去就是坦途
李琳:得意地骑在“禁行”的黄河大桥上
第二章:东张西望
罗庚:量力而为
李琳:前提是,在一起
罗庚:无知在曲阜
李琳:撞见齐长城
罗庚:两个人的齐长城
35李琳:留住那刻心情
罗庚:那一块钱也随了吧?
李琳:聊斋不聊斋
罗庚:坑前的胡思乱想(一)
罗庚:坑前的胡思乱想(二)
李琳:城市的自豪感
李琳:对石窟“一见钟情”
第三章:浪漫满路
李琳:阳光、海滩、小石头
罗庚:自行车也搭公交
李琳:“听”山
罗庚:一路上有你
李琳:雨中情
罗庚:晃悠在青岛
李琳:不要批量生产的婚纱照
罗庚:在那蔚蓝的海面上
第四章:徜徉江南(上)
李琳:天下骑友是一家
罗庚:不该忘却隋炀帝
李琳:命题作文:明孝陵游记
罗庚:老爸记忆的传承
李琳:缘起戴老的画
罗庚:“红巧儿”、“蓝靛壳”列传
李琳:阿炳不孤独
罗庚:路线的选择
李琳:我的婚纱他做主
第五章:徜徉江南(下)
李琳:话说古镇之戏曲同里
罗庚:蹭住“豪宅”
李琳:关于虔诚
罗庚:博物馆也浪漫
李琳:白天不懂夜的黑
罗庚:天下的西湖
李琳:话说古镇之闲静乌镇
罗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李琳:梦回校园
第六章:多事之夏
罗庚:擦肩的缘分
李琳:神游仙境
罗庚:与想象中的危险斗智斗勇
李琳:再访宏村
罗庚:“甲流”惊魂记
李琳:累死夫妻的夫妻岭
罗庚:路上婺源
李琳:景德镇的光膀子风
罗庚:庐山,满腹牢骚
第七章:朦胧潇湘
李琳:雨中的故事
罗庚:“西瓜”和“水”本纪
李琳:游岳阳楼
罗庚:小电器行里的幸福
李琳:长沙漫想
罗庚:住宿篇
李琳:悠闲火车
罗庚:西米的无尽夜空
李琳:话说古镇之摇曳凤凰
罗庚:过而不入黄丝桥
李琳:“亲戚”来了
第八章:不是结束
李琳:和父母联络
罗庚:最惨不过修路
李琳:相守在夜晚的舞阳河畔
罗庚:敞开的门
李琳:衣服本纪
罗庚:话说古镇之太极镇远
李琳:吃的故事
罗庚:爬山,爬山
李琳:不想到达的终点
罗庚:回家
第九章:我俩的婚纱照
罗庚:物尽其用
李琳:拉上爸妈拍婚纱
后记
精彩书摘
摘自:第3章 浪漫满路
我们的“外出谨记”,最特别的一条是“不许赌气,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保护对方。”
因为我们是两个人出行,只有两个人都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这是一路上最不需要提醒,但却最被严格遵守的一条。
骑行时,我绝大部分时间是看不到琳的。城市外的道路,无论国道、省道还是县道,都没有给骑行人留下太多的空隙,路上飞驰的汽车是最大的危险,所以我们无法并行。出于辨识路线的考虑,一般是我骑在前面,琳保持一定距离跟行。我需要尽量保持较快的速度,避免由于过慢造成疲惫;不过,很多时候我担心自己骑得太快,将琳落下;而琳在后面虽然不需要过多的考虑方向问题,但由于视线被阻,对于路况的突然变化无法及时反映。所以,刚开始我总是忍不住时不时地回头,结果很快被她严令禁止。
琳说:“这样吧,每过几分钟,我就喊一声‘老罗’,如果遇到突发情况我就大声连续喊你;但是除非遇到这种情况,你不许回头,必须小心地看着前方。”
从那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听到那声呼喊,我就会非常安心。
有时琳忘记了喊我,我就在前面大声地喊:“在么?”当然,马上就会听到她的回应。
遇到路上有坑,我会提前减速,举起右手,大声提醒:“慢点儿,有坑!”琳则会大声地回答:“知道了,放心!”
我们就这样一路喊着名字,安全地前进。
但是,总看不到对方终究还是不满足。路上也会有相对安全的时候,比如城市里有自行车道,再比如无人的乡间小道。遇上这种机会我一定会减慢速度,琳也一定会心有灵犀地赶上来,我们相视傻笑一阵,然后开始享受短暂的并行的快乐。
摘自:第5章 徜徉江南(下)
为了不错过任何一次机会,每当到了拥有博物馆的地方,我们都会格外用心的计算时间、安排行程,尽可能在刚开馆的时候就杀进去,只要没饿到走不动,不到关门时间绝不离开。所以我俩经常是被工作人员赶出去的,就这样,还是恋恋不舍。
的确,我们很迷恋那些器物,也迷恋那些器物所代表的历史。但是,我坦白,我们如此地执着于博物馆,却不仅仅因为这些,还因为,博物馆这个超越了时间的存在,对我俩来说,也代表着浪漫。
有时,当我从对器物的全身贯注中回过神来时,发现偌大的博物馆大厅除了我俩和零星的工作人员外,已再无旁人。大厅格外宁静,连我们两个人的呼吸都听得很清晰;幽暗的背景下,展柜里的灯光透过玻璃以弥散向四方,玄妙异常。这时,我会唤醒还在陶醉的琳,拉着她的手,在展柜间悠然地散步。脚步声的回音传入耳朵,身影在玻璃上重叠映射。在那一刻,仿佛整个空间都只属于我们,所有的器物也只等待被我俩欣赏。哪怕只有短短的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博物馆带给我们的难以言说的幸福感,也远远胜过高级饭店和烛光晚餐。
摘自:第7章 朦胧潇湘
幸好,我们有砍价三大法宝:
第一件,我苦情的脸。
一般来说,当粘满尘土的乱发,数日不理的胡子,配上一张晒得黝黑,还缀满汗渍、盐花的大脸往柜台一支时,无论谁在那里都会被震得目瞪口呆。再仔细看看身上的行头,外加故意从口袋里掏出的已被汗水湿透的几张10元钱,根本不用过多的语言和眼神(话说回来,我那小眼睛有啥神情别人也看不出来),就可以达成目的。
当然,如果遇到个见过世面的,我还有第二件法宝——行头。
我们那套车马辎重,除了个别时候被当成二道贩子,大部分人都知道这俩人是骑长途的。而大部分的大部分人,都会相当羡慕并主动给予帮助。我们充分利用对方的这种心理,如果老板不给降价,我就有意无意地说:“也不知道你们这里空间够不够,我们的自行车和行李啥的,得放到屋里才安全……”绝大多数时候,都会听到这样的反问:“你们骑车?长途?从哪儿来的?”这时我会轻描淡写地说:“啊,没多远,就是从北京来的……”再然后,刚刚强硬的态度九成九会消失无踪,我则心里偷笑着签下打了折的收据单。这个法宝可以说解决了绝大部分的问题,而且越到后面越管用。
但,也有坚如磐石的主儿,两件法宝都不管用,这时我不得不放出看家法宝——琳。
一个身体单薄的弱女子,背着个比自己还宽的包,骑着比自己还重的车,大老远跑来,风吹日晒,历尽艰苦。光是想想都觉着可怜。而当这样的琳,用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期盼地看着你时,再铁石心肠的人也会瞬间融化。可谓此宝一出,四海皆平。
最典型的例子是在烟台金沙滩。因为是上好的海滨浴场,而且很多外国人(韩国居多)在此居住,这里的宾馆档次较高,价格不菲。我们看着那些外观华丽的酒店,口袋发紧,但又舍不得离去,遂选了一家过去问价格。
我的脸先发挥了作用,价格从150元降到120元,可还是太贵。于是,我又丢出第二件法宝,将大堂女经理的目光引向停在门口的车(之前特意将车停在显眼处),果然又降了20元。但仍然超出预算,该琳出场了。我故意说考虑考虑,然后装模作样向对面的青年旅店走去。其实我也就是进去逛了一圈,连价格都没问,出来后就看到,那位经理被搞定了——80元。
服务员小哥很热情地帮忙拎行李,带我们去房间。打开门,我们直接惊呆了;全木的地板,柜式空调,皮沙发,欧式立灯;能放十套西装的衣柜;硕大的暗红组合柜上一台四十几英寸的液晶电视;整洁的马桶、化妆镜、吹风机外加宽敞的浴缸。80元居然能住这么高级的宾馆?小哥笑着说:要知道我们这里可是不逊于四星级的……
……
前言/序言
骑着单车度蜜年 一、 追寻一场遗世独立的爱情,穿越时光的洪流 在每一个灵魂深处,都藏着一个关于爱情的理想国。它不是轰轰烈烈的传奇,也不是跌宕起伏的史诗,而是细水长流的陪伴,是心有灵犀的默契,是两个平凡灵魂在漫长岁月里交织出的温暖光芒。 《骑着单车度蜜年》的故事,就发生在一个这样被遗忘在时间角落的国度。它没有显赫的背景,也没有惊心动魄的阴谋,有的只是两个年轻人,一台老旧的单车,以及一颗颗对爱情最纯粹的向往。 故事的主角,他是一个有些理想主义的青年,生活在物质极大丰富却精神日渐贫瘠的时代。他厌倦了都市的浮躁与喧嚣,渴望寻找一种回归本真的生活方式,一种能够让灵魂得以栖息的宁静。而她,则是一个同样内心敏感而细腻的女孩,她对生活的热爱,如同初春的阳光,温暖而充满生机。 他们的相遇,并非惊天动地。或许是在一个寻常的午后,在一条蜿蜒的小路上,单车的车轮碾过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只剩下彼此眼中闪烁的光芒。他们被对方身上那种与时代格格不入的纯粹所吸引,一种天然的默契在心底悄然滋长。 故事并没有急于描绘他们如何坠入爱河,而是徐徐展开,如同悠扬的旋律,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岁月的沉淀。他们决定,要用一种最简单、最自由的方式,来度过他们生命的第一个“蜜年”。他们将自己的爱情,寄托在一辆承载着旧日时光的单车上。这辆单车,没有华丽的外表,没有先进的科技,它斑驳的漆面,磨损的车座,甚至每一次转动时发出的轻微嘎吱声,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被时光珍藏的故事。 他们将这辆单车,当作是他们爱情的信物,是他们通往幸福彼岸的翅膀。他们没有选择奢华的旅行,没有选择五星级的酒店,而是选择了一种最接地气的方式——骑着这辆单车,去探索这个世界,去丈量他们的爱情。 二、 以车轮丈量世界,以爱意编织风景 《骑着单车度蜜年》并非一本关于旅行攻略的书籍,它更像是一幅用爱意描绘的画卷,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用细腻的笔触串联起来。他们的旅程,没有既定的目的地,也没有详细的计划。他们只是随心而动,跟着单车的方向,去感受风的低语,去聆听雨的歌唱,去触摸泥土的芬芳。 他们在晨曦中醒来,第一缕阳光洒落时,便开始新的一天。单车的车轮滚过寂静的乡村小道,两旁的田野泛着金色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青草和泥土的清新气息。他们会在路边的小摊停下,分享一份简单的早餐,看着当地居民忙碌的身影,感受着平凡生活里蕴含的勃勃生机。 午后的阳光或许会有些炽热,他们便寻一处荫凉的树下,将单车斜靠在树干上,并肩坐在草地上,分享着彼此的思绪。他会讲述他眼中世界的奇妙,她则会用她独特的视角,解读那些被大多数人忽略的美好。他们的对话,没有刻意的雕琢,没有矫揉造作,只有真诚的交流和心灵的碰撞。 傍晚时分,当夕阳将天空染成一片绚烂的橙红,他们会找一个可以俯瞰远方的地方。他们会放慢速度,让单车的轮子轻轻转动,感受着晚风拂过脸颊的温柔。他们会看着远处的炊烟袅袅升起,听着此起彼伏的虫鸣,感受着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 他们的行程,会经过古老的村落,那里保留着朴素的生活方式和淳朴的人情。他们会与当地的老人聊天,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感受岁月的沉淀。他们也会在田间嬉戏,让欢声笑语在绿色的海洋里回荡。 他们也会去到被时光遗忘的山林,那里隐藏着未被污染的原始之美。他们会沿着蜿蜒的山路而上,挑战自己的体能,也挑战着他们对爱情的坚守。每一次爬坡的艰辛,都会在到达山顶时被壮丽的景色所治愈,而这份共同克服困难的经历,也让他们更加珍视彼此。 当然,旅途中也会有 unexpected 的插曲。或许是突如其来的大雨,让他们不得不躲进一间简陋的农舍,看着雨水敲打着窗棂,听着雷声滚滚,他们会相视一笑,将这份 unexpected 的经历,也化为他们爱情故事里独特的色彩。或许是单车在途中出现了小小的故障,但他们会携手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种共同面对挑战的过程,反而让他们的感情更加牢固。 《骑着单车度蜜年》描绘的,正是这样一段充满诗意和生活气息的旅程。它没有惊险刺激的探险,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它却用一种最缓慢、最温柔的方式,展现了爱情最动人的模样。他们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世界,也用自己的爱意,编织着属于他们的独特风景。 三、 在平凡中见伟大,在简单中寻深刻 《骑着单车度蜜年》并非是一部歌颂浪漫虚无的书籍,它所传递的,是一种对平凡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由衷的热爱。作者并没有刻意去营造虚假的“完美”,而是将笔触聚焦在那些被忽略的细节之中,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悄然闪烁的微光,在不经意间触动人心。 他们的“蜜年”,并非一场短暂的幻梦,而是一个持续的、沉浸式的体验。他们用单车,将自己的生活半径,从狭窄的都市空间,拓展到了广阔的天地之间。这种拓展,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心灵上的。他们看到了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风景,这些经历,让他们对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他们对自己的内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旅途中,他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热情好客的村民,有风雨无阻的挑夫,有脸上刻满岁月痕迹的老人。他们与这些人交流,倾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这些真实的生命体验,让他们的爱情,不再是两个人的封闭世界,而是与更广阔的世界产生了连接。 故事中,作者尤其注重对细节的描写。比如,单车前轮溅起的水花,落在他们脚踝上的凉意;路边野花散发出的淡淡清香,在风中轻轻摇曳的姿态;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在寂静的夜晚,给予他们无限的慰藉。这些细微之处,构成了他们爱情的底色,让这份感情,显得格外真实而动人。 《骑着单车度蜜年》所展现的,是一种“慢生活”的哲学。他们拒绝了快节奏的侵扰,选择了用自己的步调去感受生活。他们明白,真正的幸福,并非来自物质的堆砌,也并非来自轰轰烈烈的成就,而是来源于对当下每一个时刻的珍惜,来源于对身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 他们的爱情,也因此显得格外坚韧。在没有WiFi,没有社交媒体的年代,他们只能依靠彼此的陪伴来填补时间的空白。这种纯粹的互动,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去倾听,如何去理解,如何去包容。他们的爱,不是短暂的激情,而是一种在日常的点滴中,不断被滋养和加深的默契。 《骑着单车度蜜年》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伟大并非只存在于历史的丰碑之上,它同样隐藏在平凡的生活之中。深刻的爱情,也并非只属于那些传奇的男女,它同样可以在最简单的选择中,在我们最真挚的情感里,找到最动人的姿态。 这辆承载着他们梦想的单车,不仅仅是一件交通工具,它更是他们精神的象征。它代表着自由,代表着坚持,代表着一种不随波逐流的勇气。他们用这辆单车,丈量了他们的蜜年,也丈量了他们的人生。而这段旅程,最终沉淀下来的,不是华丽的辞藻,也不是惊艳的场景,而是那份在简单中寻得的深刻,那份在平凡中见证的伟大。 《骑着单车度蜜年》,或许无法带你领略波澜壮阔的冒险,但它却能带你走进一个温暖而真实的爱情世界,让你重新审视生活的美好,感悟平凡之中蕴含的永恒力量。它是一首献给青春、献给爱情、献给所有渴望回归本真生活的人们的温柔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