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文物学者、收藏家、作家、视觉艺术家。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浙江省艺术品鉴赏研究会副秘书长。多年来,潜心研究国学及中国传统文化,并精于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收藏与鉴赏,著述颇多。1999年创建浙江飞鸿广告策划有限公司任掌门至今。
钱明,副审编。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资深摄影记者、摄影图书编辑、策划、出版人。曾任《浙江画报》编辑部主任、浙江摄影出版社摄影编辑中心主任。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沉浸在一场安静而悠长的对话中,对象是那些早已化为尘土的古代匠人。作者的文笔风格极其克制而富有韵味,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去渲染,而是用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事物的本真面貌。这种朴素的叙事反而更具穿透力,让人能直接感受到木材的温度和雕刻时的呼吸。特别是在描述那些用于寺庙和祠堂的巨幅作品时,作者的语言显得尤为凝重,他没有一味赞美其宏大,而是侧重于讨论这些作品在当地社区中承载的宗教和伦理功能。这让我联想到,很多现代的艺术评论往往过于聚焦于形式美学,而忽略了艺术品与其所处环境的“功能性关联”,这本书恰恰弥补了这一缺失。它提醒我们,最好的艺术,从来都是根植于生活的土壤之中的。
评分坦率地说,我最初翻开这本书时,抱着一种有些功利的心态,希望能快速找到一些关于市场上“真品”的辨识技巧。然而,这本书却引导我走向了一条更深远、更有价值的探索之路。它并没有提供那种简单粗暴的“看这个包浆”、“数这个刀法”的速成指南,而是用大量篇幅讨论了徽州木雕背后的哲学思想和审美取向。比如,其中有一章专门探讨了“意境”在木雕中的体现,这让我意识到,高明的匠人不仅是在雕刻物体,更是在雕刻一种空间感和情绪流动。这种从“术”到“道”的升华,极大地拓宽了我的鉴赏视野。它教会我如何去“读懂”木头的语言,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欣赏”表面的华丽。对于那些真正想深入研究或收藏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理论深度是任何浅尝辄止的图册都无法比拟的,它建立了一种稳固的、基于文化理解的鉴赏框架。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艺术史上的瑰宝!我原本对徽州地区的木雕了解不多,只是模糊地知道它很有名气。然而,这本书的深入剖析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不仅仅罗列了精美的作品图片,更重要的是,它细致入微地梳理了徽州木雕从萌芽到鼎盛,再到后来的演变过程中的社会、文化和经济背景。作者似乎对那个时代的生活有着极其深刻的洞察力,通过对雕刻题材的分析,比如对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乃至日常生活场景的描摹,读者可以构建出一个鲜活的徽州社会图景。特别是关于不同时期雕刻技法的对比,那种刀法上的细微差异被阐述得淋漓尽致,让人不得不惊叹于古代工匠们炉火纯青的技艺。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像是完成了一次穿越时空的学徒之旅,对“精雕细琢”有了全新的理解。这种将历史、民俗与精湛工艺完美融合的叙事方式,使得这本书超越了一般的艺术鉴赏范畴,达到了社会文化史的高度。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简直是业界良心,拿到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厚重感,这对于一本专注于视觉艺术的作品来说至关重要。纸张的选取非常考究,即便是那些年代久远的、色彩略显黯淡的拓片和老照片,在高质量的彩印下依然能展现出木材的天然纹理和雕刻刀痕的立体感。更值得称道的是,图片布局的专业性。它没有采取那种将图片堆砌在一起的低效方式,而是巧妙地将局部特写、整体构图以及与建筑结构相结合的展示图穿插安排,使得读者在欣赏单个细节的同时,不至于忘记作品在整体语境下的作用。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大漆”工艺与木材结合的部分的论述,文字部分清晰地解释了如何通过不同的涂饰手段来增强木雕的耐久性和视觉冲击力,而配图则完美地佐证了文字的论点。可以说,这本书在视觉传达的层面上,已经做到了极致的尊重和呈现。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在资料搜集和考证方面付出的心血,几乎可以用“令人发指”来形容。我注意到,许多引用的文献资料和历史档案,即便是专门研究地方史的学者恐怕也很难触及。尤其是在追溯某个特定家族或某一特定时期(比如明末清初的社会动荡期)木雕风格剧变的动因时,作者援引了大量地方志和宗族文献,构建了一个非常严谨的证据链条。这种对“出处”的尊重,使得书中的每一项论断都显得掷地有声,极具说服力。与其说这是一本关于木雕的书,不如说它是一部依托木雕展开的微观区域史。对于任何需要进行学术引用或进行严谨研究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参考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它不是那种可以随意翻阅的消遣读物,而是一部需要你带着笔记和放大镜去“啃读”的工具书。
评分京东自营图书购买放心,正品图书印刷精美装帧优秀。
评分很满意!
评分活动入,很喜欢。。。。。。。。。。。。。
评分老公最爱的书,看起来很好。
评分帮朋友的,应该还可以吧。
评分一直爱的书,终于买上了。
评分还不错,,,,,
评分一直爱的书,终于买上了。
评分站内信不错啊 啊的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