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16
吕西安·费弗尔和他的“河山之恋”
英译本序:环境之于人类及其开发土地的影响
导言:地理环境影响之议题
Ⅰ 议题的历史沿革及其传统地位
Ⅱ 人文地理学及其批评家
Ⅲ 本书的规划和目标:地理学精神
第一部分 议题的提出:方法论问题
第一章 社会形态学抑或人文地理学
Ⅰ 社会形态学之异议:没有地理根基的人类组群
Ⅱ 社会形态学之异议:地理学之野心
Ⅲ 拉采尔之误:他为何未能完整地论述人文地理学
Ⅳ 继承历史学衣钵的人文地理学
Ⅴ 往事之残存:旧议题旧偏见
Ⅵ 低调谦让的人文地理学
第二章 原则问题与研究方法:人类的发展,历史的发展
Ⅰ 原则性分歧:地理学学科是否存在?
Ⅱ 地理学没有声称是一门必然性的学科
Ⅲ 区域专论议题
Ⅳ 休戚相关的政治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
Ⅴ 正当合理的研究对象:历史发展中的社会与环境之联系
第二部分 自然界线与人类社会
第一章边界议题:气候与生命
Ⅰ 先贤们关于气候的传统观念
Ⅱ 气候与人类的身体机能
Ⅲ 气候与人类的性情及行为
Ⅳ 气候经由植物王国造就作用
第二章 自然区域及其边界划定
Ⅰ 气候概念之复杂性
Ⅱ 与人类相关的气候一植物地带
Ⅲ 陆地生物的对称分布与人类社会的分布区域
第三章 自然界之人类:独立的个体还是社会中的一员?
Ⅰ 陈旧的观念:从配偶到国家
Ⅱ 族群之遗存
Ⅲ 古老时期与广大而类同地理区域相对应的庞大而类同的人类组群
Ⅳ自然状态下的野蛮人和未开化者:他们的需求及风俗
第三部分 可能性与不同生活方式
第一章 人类的立足之地:山脉、平原和高原
Ⅰ 可能性的消长:循环递归模式
Ⅱ 可能性释义
Ⅲ 人类的立足之地——平原、高原和山脉
第二章 较小自然区域及其边界:岛屿
Ⅰ生物学视野下的岛屿
Ⅱ 海岛之岸:海滨概念
Ⅲ 可以创收的海岸
Ⅳ 岛屿的开放性与封闭性
Ⅴ 沙漠之岛:绿洲
Ⅵ 岛屿的封闭性:概念及其地理学价值
第三章 典型的生活方式:狩猎和捕鱼
Ⅰ 生活需求或生活方式的地理学
Ⅱ 经济学家之划分:三种形态假说
Ⅲ 狩猎民族
Ⅳ 捕鱼民族
第四章 牧人与农夫:游牧与定居
Ⅰ 驯化和游牧
Ⅱ 游牧生活方式之特征
Ⅲ 游牧民族的制度与宗教
Ⅳ 动荡不安的游牧生活
Ⅴ 锄耕文化以及定居生活的不稳定性
Ⅵ 过渡类型
第四部分 政治组群和人类组群
第一章 国家边疆和自然边界议题
Ⅰ 自然边疆理论
Ⅱ 线状边界,抑或边疆地带?
Ⅲ 心理之作用
Ⅳ 人为而非自然形成的国家
Ⅴ 国家的自然区域
第二章 人类之交流:道路
Ⅰ 路线和地形
Ⅱ 道路的功能:商贸路线
Ⅲ 宗教和知识之路
Ⅳ 政治之路与国家起源
第三章 城镇
Ⅰ 夸张的诠释
Ⅱ 要塞城镇
Ⅲ 构成要素与发展要素
Ⅳ 人类与都市建立的可能性
Ⅴ 自然环境之于人类的作用正在减弱吗?
结语:重任在肩:生物学方法与地理学方法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大地与人类的演进:地理学视野下的史学引论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大地与人类的演进:地理学视野下的史学引论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进入70年代,年鉴派已出现了第四代史学家,他们则倡导“问题史学”,主张历史研究就是要回答现实提出的各类问题。总之,年鉴学派的理论、方法论及史学编纂实践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但逐渐也从反模式的角色转变为一种模式,故亦有僵化停滞之危险。如果它真象自称的那样“学派性”不强,而只是一种倡导史学创新的“运动”,那么它的存在就会为历史学的发展继续做出贡献。
评分第四代
评分,喜欢,就是送货有点慢
评分除了个别书有折角和污损现象,大部分还是不错的,价格优惠。
评分第二代
评分进入70年代,年鉴派已出现了第四代史学家,他们则倡导“问题史学”,主张历史研究就是要回答现实提出的各类问题。总之,年鉴学派的理论、方法论及史学编纂实践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但逐渐也从反模式的角色转变为一种模式,故亦有僵化停滞之危险。如果它真象自称的那样“学派性”不强,而只是一种倡导史学创新的“运动”,那么它的存在就会为历史学的发展继续做出贡献。
评分书太旧了,都是灰
评分英译本序《环境之于人类及其开发土地的影响》人类,恰如孕育生命之鲜花,一旦时机成熟,立即得以绽放。作为大自然的当然代表以及工具和文字的创造者,人类天生拥有一种出乎意料的进取精神;而伴随时间滚滚前行,这种精神使得人类时而缓慢时而又以其卓越之发明持续不断地提升着自己的能力。那么环境和种族,这两种无疑具有偶然性且外延较广的要素,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它们对于技术和思想进步影响的程度究竟有多深?而且,构成了人类进化之裁决者―亦即环境和种族一一的那些全部的历史记录及历史哲学体系,我们要留存多少呢?。在这套丛书中,费弗尔(Febvre)和埃格,皮塔特(Eug.Pirtard)两位先生的著作——前者是我们手上的这本著作―将最大限度地限定这一议题之范畴。环境影响这一议题,非地理学研究之专属。纯粹进行“地理学研究的地理学家”不会庸人自扰地涉足历史学领域,相反他会设法将历史学引入地理学领域。所以只有地理吏学家或历史地理学家,其最好多少兼具社会学家资质,方能从事这种复杂议题之研究。目前,本书无疑将会证明,一个史学家,其拥有开阔而深邃的构想;他对于人类行为努力进行全方位的探索,内外结合,抽丝剥茧;他专于自己的研究领域,但同时也不敢忽略其他研究领域的影响―这样稀少而难得的历史学家,尤适于承担那极为重要而棘手的人类与其环境关系的研究课题’。如同我们即将了解的那样,吕西安•费弗尔先生主要贡献在于,他本人默默地承受着无情的批评―它们来自所有那些含混不清的观点、存在争议的“法则”以及冗长沉闷、傲慢武断的见解:它们有时候掀起一阵波澜,不过没有得到预期的反响。科学的精神促使他奋起反击,以抗击那些过于简单化以及徒劳无益的伪科学理论。为此,在归纳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此加以详细阐述。“环境议题”分解出无数专题,对于这些课题,吕西安•费弗尔已经进行了明确的诊释。无疑,他的著述不仅富含建设性论述,而且假设都很充分。不过他所致力于这一方向无非说明:如何确定史学研究中地理学家心目里的“地球”这一环境的作用。正如我们所希望的那样,在这套丛书中,通过与其他著者的通力合作,他希冀充分运用其批判性的成果,从而验证和完善其观点。由此,他的观点之定位与其所承担的整个研究工作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不仅努力地阐述史学研究的实际结论,而且还提出问题以激励有志于此项研究的后生们取得创建性的成果。为此他在后辈面前树立了真正进行综合性研究之榜样,该研究即是曾经所见的综合分析典范。这一综合性研究工作是在条理有序的计划之内进行的,而决非是未经验证理论之过早的展现。出于科学的精确考虑,吕西安•费弗尔
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大地与人类的演进:地理学视野下的史学引论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