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姓纂(附四校記)(套裝共3冊)

元和姓纂(附四校記)(套裝共3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唐] 林寶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010480
版次:1
商品編碼:11226428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1994-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756
套裝數量:3
字數:198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元和姓纂(附四校記)(套裝共3冊)》於中唐以前姓氏族望,記裁頗詳。其論得姓受氏,多源於世本、風俗通義,三輔決錄、百傢譜及姓苑等書。諸書後世頗多失傳,賴林氏之徵引,後之學者始得約略考知其梗概。新唐書宰相世係錶、通誌氏族略祖其文而損益之,蓋古姓譜之存於今而稱詳賅者,莫先於此矣。然林氏以二十旬而纂撰成帙,姓繁時迫,故援引訛謬者有之,考稽失實者有之,世代頰倒者有之,此其所以見譏於洪邁也。且是書於北宋時即頗有散佚。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凡例
總目
韻目
元和姓纂原序
元和姓纂原序
校補元和姓纂輯本序
校補元和姓纂輯本後序
元和姓纂四校記自序
元和姓纂四校記再序
元和姓纂四校記凡例
元和姓纂四校記捲首
元和姓纂(附四校記)
元和姓纂四校記捲末
附錄一 古今萬姓統譜之姓纂引文
附錄二 張氏四書姓纂引文之檢討
附錄三 瀋濤書元和姓纂後
附錄四 羅韓姓纂佚文刪定補正記
附錄五 羅振玉唐書宰相世係錶補正之采正
元和姓纂(附四校記)新增附錄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四庫提要辯證
後記
元和姓纂(附四校記)姓氏索引
元和姓纂(附四校記)人名索引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第八、九世紀的大唐帝國,內外有藩鎮跋扈和吐蕃、南詔邊患。為解決邊患,調動三韆名徐州軍至安南服役三年。但三年的約期沒有兌現,歸鄉之路遙遙無期。其中八百位戍守桂林的傢眷獲知消息後,發動請人代寫傢書,讓前綫的丈夫不要傻等。這八百封信遂促成瞭士兵殺掉隊長、敵前逃亡、私自返鄉的大規模行動。他們迴到徐州後與城內軍眷裏應外閤,最後攻陷徐州並叛亂年餘,帝國幾乎束手無策。

評分

書中論得姓受氏之初,多原於《世本》、《風俗通》,並引證《世本族姓記》、《三輔決錄》、《百傢譜》、《英賢傳》、《姓源韻譜》、《姓苑》諸書,旁徵博引,宏富翔實。宋代鄭樵所作《通誌·氏族略》,多取材於該書,足見此書對後世姓氏學研究影響甚大。但林寶編寫該書時,曆時僅200餘天,其考辨、援引尚有謬誤、缺漏之處。且當時矜尚門第之風盛行,取材多據各傢譜牒所陳,附會攀援,均所不免,故宋洪邁《容齋隨筆》稱:“元和姓纂,誕妄最多。”

評分

鄭樵氏作《族略》,全祖其文,蓋亦服其該博也。但寶以二十旬而成書,援引間有訛謬。且當矜尚門第之時,各據其譜牒所陳,附會攀援,均所不免。觀《白居易集》自敘傢世,以白乙丙為祖,而雲齣自白公勝。顛倒時代,悖謬顯然,其他可知。洪邁《容齋隨筆》稱《元和姓纂》誕妄最多,蓋有由也。然於唐人世係則詳且核矣。書至宋,已頗散佚。故黃伯思《東觀馀論》稱得富弼傢本,已闕數捲。陳振孫《書錄解題》亦稱絕無善本,僅存七八。此本在《永樂大典》中,皆割裂其文,分載於太祖《禦製韆傢姓》下,又非其舊第。幸原序猶存,可以考見其體例。今仍依《唐韻》,以四聲二百六部次其後先,又以宋鄧名世《古今姓氏辨證》所引各條補其闕佚。仍厘為一十八捲。其字句之訛謬,則參校諸書,詳加訂正,各附案語於下方。

評分

紙質不錯?應該是正版性價比不錯?

評分

《元和姓纂(附四校記)(套裝共3冊)》於中唐以前姓氏族望,記裁頗詳。其論得姓受氏,多源於世本、風俗通義,三輔決錄、百傢譜及姓苑等書。諸書後世頗多失傳,賴林氏之徵引,後之學者始得約略考知其梗概。姓氏的書收瞭不少瞭。

評分

不錯的書不錯的書不錯的書不錯的書

評分

《元和姓纂》·十八捲(永樂大典本)(《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評分

久聞大名,先收藏看看再說。

評分

作者林寶,濟南人(一作三原人),約經曆瞭唐德宗至唐穆宗四朝,當時即以擅長姓氏之學知名。曾與崔郾等共同審定《格後敕》,並參與修撰《德宗實錄》和《皇唐玉牒》。該書詳載唐代族姓世係和人物,於古姓氏書頗多徵引,因而也保存瞭一些佚書的片段。原書體例以皇族李氏為首,然後按四聲韻部分係姓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