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套装共3册)》于中唐以前姓氏族望,记裁颇详。其论得姓受氏,多源于世本、风俗通义,三辅决录、百家谱及姓苑等书。诸书后世颇多失传,赖林氏之征引,后之学者始得约略考知其梗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祖其文而损益之,盖古姓谱之存于今而称详赅者,莫先于此矣。然林氏以二十旬而纂撰成帙,姓繁时迫,故援引讹谬者有之,考稽失实者有之,世代颊倒者有之,此其所以见讥于洪迈也。且是书于北宋时即颇有散佚。
前言
凡例
总目
韵目
元和姓纂原序
元和姓纂原序
校补元和姓纂辑本序
校补元和姓纂辑本后序
元和姓纂四校记自序
元和姓纂四校记再序
元和姓纂四校记凡例
元和姓纂四校记卷首
元和姓纂(附四校记)
元和姓纂四校记卷末
附录一 古今万姓统谱之姓纂引文
附录二 张氏四书姓纂引文之检讨
附录三 沈涛书元和姓纂后
附录四 罗韩姓纂佚文删定补正记
附录五 罗振玉唐书宰相世系表补正之采正
元和姓纂(附四校记)新增附录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四库提要辩证
后记
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姓氏索引
元和姓纂(附四校记)人名索引
至原序称皇族之外各以四声类集,则李姓必居首卷。今独无一字之存,殆修《永乐大典》时已佚其第一册欤?然残编断简,究为文献之所徵也。(子部四十五·类书类一)
评分非常不错的一套书,内容和装帧设计都是很不错的,买来看看的!
评分往前追溯,徐州和唐廷过去百余年来都有深层的不稳定关系,包括政治、社会、经济、财税四大问题,在这百余年中有四十年成功夺取自治权,七十年不断抗争而驱逐和杀害朝廷节度史七次。最后唐帝国要耗费二十几万的大军才能平服这次叛乱,本书即为叙述并剖析这个故事的始末。共分内外两篇,内篇主要在讲不同的政治体制所予准北居民优劣不同的感受,是激起抗争集体行动渊源所自。外篇着重在讲抗争集体行动背后其经济的、以及社会的结构因素为何,以及如何汇聚而产生作用。
评分《元和姓纂》·十八卷(永乐大典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评分东西不错,还没开封,不过感觉质量不错,包装也挺好的,好评!
评分好东西。好给力。好了京东加油。好干掉某猫。
评分《元和姓纂》·十八卷(永乐大典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评分极好的书,12年印刷想不到还能买到
评分《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套装共3册)》撰于唐元和年间,比较详细地记载了中唐以前的姓氏族望,保存了一些早已失传的谱系典籍资料,是现存较早、较详赅的古姓谱书籍。此书北宋时开始散佚,清修四库,据《永乐大典》参以诸书校辑而成,清代孙星衍、洪莹,近代罗振玉均有辑校。岑仲勉参藉历代典籍、碑志,旁搜博征,详加考校,着成《元和姓纂四校记》,于伐伪、正本、拾遗、芟误四方面下了大力。现将《元和姓纂》与岑氏四校记汇为一书,并附姓氏、人名索引,以便查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