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史记探源(繁体竖排版)

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史记探源(繁体竖排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崔适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10534
版次:1
商品编码:11292896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1986-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9
字数:15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史记探源》是据今文经学观点,考证辨析所谓《史记》为刘歆所窜改者。以为《史记》原属今文经学,太史公时尚未有古文,后由刘歆据古文经学窜改,而杂有古文学。认为刘歆既伪造《左传》,则不得不波及《史记》以为佐证。此外尚有后世妄人所增及钞婿所脱,以及传钞过程中出现的衍、倒、改、解之误,对此皆一一进行深入仔细之考辨,以“证其所本有,辨其所本无”(朱祖谋“序”),志在恢复《史记》原貌。

作者简介

  崔适(1854—1924),近代经学家,受教于俞樾,治校勘训诂之学,与章太炎是同门兄弟。他的主要著作有《春秋复始》、《史记探源》、《五经释要》、《论语足徵记》等。
  这本《史记探源》的核心思想,就是崔适的学术倾向——“今文经学”。他认为《史记》本为今文学,由于刘歆和后人的篡改,乃杂有古文。
  他的学术影响了课堂上的一位学生:顾颉刚,顾颉刚成为疑古史派的领袖,崔适功不可没。
  胡适曾经开过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里面不含司马迁的《史记》,但有崔适的这本《史记探源》。

内页插图

目录

卷一 序证
要略
窜乱
春秋古文
终始五德
十二分野
变象互体
告则书
官失之
古文尚书
书序
古文
传记寓言
漠书
麟止后语
补缺

卷二 十二本纪
五帝本纪第
夏本纪第二
殷本纪第三

卷三 十二本纪
周本纪第四
秦本纪第五
秦始皇帝本纪第六
项羽本纪第七
高祖本纪第八
吕后本纪第九
孝文本纪第十后人依汉害补
孝景本纪第十一
孝武本纪第十二妄人录汉书郊祀志

卷四 十表
三代世表第一
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六国表第三
秦楚之际月表第四
汉兴以来诸侯年表第五褚先生补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同(一)
惠景问侯者年表第七同上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同上
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同上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妄人所绶
……
卷五 三十世家
卷六 三十世家
卷七 七十列传
卷八 七十列传

前言/序言

  《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史记探源》书八卷,先为序证,论说贯串全书之问题,如春秋古文、尚书古文、书序、终始五德、十二分野等事,然后分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一一进行考辨,除《管蔡世家》等十篇外,全部都有仔细深入之辨析。在对《史记》原文的勘误论证大都可从,唯所论刘歆窜改之事多有主观臆断之嫌,如谓刘歆偽造古文经传,须广树证据,此非歆一人之力所能胜任,故徵天下有通古文经传及天文、图讖、钟律、月令、兵法、史篇文字者数千人至京师,“正乖谬、一异说”,统一经传史书的记述,於是群经及《史记》皆被窜乱。尽管如此,崔氏能以怀疑精神对《史记》全书进行深入考辨,对于中国古史的记述提出独到的分析,对于古史研究以及《史记》本身内容的认识,确有重要价值。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人们称为“信史”,由西汉武帝时期的司马迁花了13年的时间所完成的。全书共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1年)约三千多年的历史。它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评分

读论语宜曲阜音,读孟子宜滕州调,读老庄宜河南腔。

评分

朋友推荐的书,非常不错!包装挺好,快递也给力,值得购买,好评!

评分

评分

今文学家的观点。

评分

读莱蒙托夫要喝酒,读海涅宜高歌。读海明威宜舞剑,读卡夫卡宜流泪。读雨果宜沉思,读凡高须流血。

评分

研究史记的书不少,这本几乎可以说是必备参考之一,作者崔适(1854—1924),近代经学家,受教于俞樾,治校勘训诂之学,与章太炎是同门兄弟。书秉承中华书局一贯的风格,内容好,排版好,价格略贵,但很值得购买。很好的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