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竹山编著的《人参帝国》是对清代人参史展开的全面性研究。人参历史的研究不仅是制度史、政治史及经济史的课题,更是医疗史及物质文化史的重要课题。本书从物质文化史的角度,大量引用清宫档案与东亚各国的人参医书史料,分别从生产、消费与医疗方面分析了人参对整个清代政府政策的作用,表明了人参对清代社会的重要影响,展现了一幅清代人参帝国的景象。
在封禁政策的推动下,延续着雍正朝的人参管理政策亦有新的变 化。在人参开采方面,乾隆朝有许多变革的地方,其中一项最明显的 差异在于提高盛京及吉林将军对人参刨采的的权力,“官参局”的成立 最能反映出这一时期权力转变的特色。除此之外,参务章程的务实与 弹性更是其中一大特色,针对这些变革,我们或许可称为“参务管理 的官僚化”。有关于官参局的研究,目前已有佟永功对盛京参务活动的 初步研究,他所引用的资料主要是《黑图档》,笔者将进一步根据《黑 图档》、《实录》、《上谕档》、《军机处》、《内务府档案》,及一些官书, 探讨雍正以来的清帝国,如何摆脱八旗采参的旧制,透过官僚化的制 度,管理清初以来复杂的人参问题。[2]
评分刘汉民,1962年11月生于山东青岛,分别于1983年、1988年、200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南开大学。2001-2003年在天津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第6届特约研究员兼体制改革组召集人。2007年受威廉姆森(Oliver E.Williamson)教授担保赴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作为期18个月的访问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理论与企业制度、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比较制度分析等。曾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和《经济学动态》等学术期刊发表多篇有影响的论文,被转载、引用数百次,参与撰写的《公司治理》一书获第11届孙冶方经济学奖和天津市优秀社科著作特等奖。
评分风已经刮了二十三天,先是东风后是南风,在通风口发出拖长了的垂死的呻吟。偶尔,夹着冰粒的狂风强行穿过临时营房的挡风保温层闯了进来,几百颗的清亮的灰色晶体在房间里呈扇状散开来,洒在桌子上、地板上。劳拉无论在做什么,都会停下来,看着它们融化。冰粒融化的时间长得让她灰心。暖气片显然是越来越不行了,直至完全瘫痪。接下去,灯将熄灭;再接下去,要是她还能活着,食物储备会成问题。真是一场彻头彻尾倒足了霉的灾难。
评分一、乌桓人最初的驻牧地——乌桓山
评分三、乌桓的奴隶和母系社会的遗迹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讲人森的,有部分启发性。价格也很实惠,品相也好。活动期间购买,价格也很实惠快递非常给力,好评!
评分本书是对清代人参史展开的全面性研究。人参历史的研究不仅是制度史、政治史及经济史的课题,更是医疗史及物质文化史的重要课题。本书从物质文化史的角度,大量引用清宫档案与东亚各国的人参医书史料,分别从生产、消费与医疗方面分析了人参对整个清代政府政策的作用,表明了人参对清代社会的重要影响,展现了一幅清代人参帝国的景象。
评分让人眼前一亮的题目,不错,值得研究,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