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發現於一八九九年(清光緒二十五年)。是殷商時期刻寫在龜骨,獸骨,人骨上記載占蔔,祭祀等活動的文字,是經過巫史加工過的古漢字。嚴格地講,隻有到瞭甲骨文,纔稱得上是書法。因為甲骨文已具備瞭中國書法的三個基本要素:用筆,結字,章法。而此前的圖畫符號並不全有這三種要素。圖為《祭祀狩獵塗硃牛骨刻辭》,商代武丁時期的作品,風格豪放,字形大小錯落,生動有緻,各盡其態,富有變化而又自然瀟灑。不愧為甲骨文書法中的傑作。
評分中國五韆年璀璨的文明及無與倫比的豐富文字記載都已為世人所認可,在這一博大精深
評分餘懷生活的時代,正是明末清初社會大動蕩的時期。他的一生,經曆十分麯摺。以清順治二年乙酉(1645)清軍占領南京、南明福王弘光政權滅亡為界,可分為兩個階段:
評分許真人即東晉年間的道土許謐(305—376),道名為穆,字思玄。興寜二年(364),許謐等人在茅山假托天師道女祭酒魏華存傳授,製作瞭《上清經》、《黃庭經》等道教經典,創立瞭道教上清派。太和元年(366),許謐在茅山小茅峰之北的雷平山營造宅宇,後來在宅南穿鑿瞭一口“許真人井”。
評分書法是中國特有的藝術,雖然書法藝術的自覺化至東漢末纔發生,但書法藝術當於漢字的萌生同時。漢字的形成經曆瞭很長的曆史時期。目前發現的於原始漢字有關的資料,主要是原始社會在陶器上遺留下來的刻畫符號但許多文字學傢認為,它們還不是文字,隻是對原始文字的産生起瞭引發的作用。大多數文字學傢認為“漢字的形成時代大概不會早於夏代”,並在“夏商之際(約在公元前 17世紀)形成完整的文字體係”。
評分許真人即東晉年間的道土許謐(305—376),道名為穆,字思玄。興寜二年(364),許謐等人在茅山假托天師道女祭酒魏華存傳授,製作瞭《上清經》、《黃庭經》等道教經典,創立瞭道教上清派。太和元年(366),許謐在茅山小茅峰之北的雷平山營造宅宇,後來在宅南穿鑿瞭一口“許真人井”。
評分 評分編輯
評分主要作品介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