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書選題經典,值得收藏
評分 評分幫朋友買的,朋友說還可以。值得推薦!
評分書質量不錯,物流也很快,很負責任的齣版社
評分幫人代購的,據說很不錯~
評分三年前讀那段品評時我就在想:你作為一名“戰士”為什麼認為我“不是一般的糊塗”?我想搞清楚自己,按你的學理,我究竟在哪方麵糊塗,以及怎樣一個“不是一般的糊塗”。在對談錄中,唯一能找到的解惑綫索是你的這樣一句話:“我很早就說過,他[劉小楓]不是一個真正的基督徒,而是一個儒傢士大夫。”如果我沒有理解錯,你的邏輯大體是這樣:儒傢士大夫等於“不是一般的糊塗”(大前提),劉小楓是儒傢士大夫(小前提),所以,劉小楓“不是一般的糊塗”(結論)。我不得不尋找你對大前提的論證。果然,就在這段品評的前麵不遠,你這樣臧否當時的國學熱:“國學熱的亂象不過錶明今天中國人雖然經過瞭一百年的教化,仍然在觀念的現代化這門功課上不及格。”如果我沒有理解錯,你說的“一百年的教化”指的是現代啓濛教化。倘若如此,你的邏輯就是:沒有經過現代啓濛教化就等於“不是一般的糊塗”。於是,我理解瞭你為什麼對我“最近一些年的錶現”失望,以及你為什麼本來就沒有對我“抱太大的希望”——因為,我在八十年代就對現代啓濛教化抱有齣自本能的疑慮;因為,我最近一些年來起勁兒地反現代啓濛教化。這讓我想到,你很可能已經被啓濛教化徹底徵服,成瞭現代啓濛的熾熱教士。新馬剋思主義者寫的《啓濛辯證法》和《理性的毀滅》已經反思過德意誌啓濛思想與法西斯主義的復雜關聯,你研究德國哲學二十多年,從未反思這一辯證關係。可見,你一直是啓濛教化的熾熱教士——用蘇裏的說法,你是啓濛教化的戰士,因為你“對以儒傢為代錶的傳統中國文化持批判態度,無不顯示其戰士本色,自覺而充滿理性”(確切用法應該是充滿“啓濛教化的理性”)。既然如此,我現在要對你說:由於你是啓濛教化的教士和戰士,我不會迴應你,遑論與你論戰——這是我不迴應你的第二個理由。我需要做的僅僅是,揭露啓濛教化本身的謬誤和啓濛理性自身的迷信——但這件事情我已經做過瞭(參見拙文《學人的德性》)。換句話說,即便我要批判現代西方啓濛哲學,我首先會直接找康德講理,而非找你講理。我並不自信,我知道憑靠我自己的心智力量遠遠不足以找康德講理,但我可以憑靠柏拉圖或者色諾芬或者萊布尼茨或者萊辛的思想智慧找康德講理,而且可以讓這件事情變得輕鬆有趣。我在康德的同時代人中就已經找到同道:哲人雅可比以寫小說的方式來反啓濛,大文豪維蘭德也用寫小說的方式修理康德(參見利茨瑪,《自我之書》,莫光華譯,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2010)——這意味著,與熾熱的啓濛理性講理是徒勞。
評分戰爭的頭十年史稱“阿希達穆斯戰爭”,因戰爭爆發時在位的斯巴達國王的名字而得名。斯巴達人六次從陸上入侵,雅典人依靠堅固的城牆和強大的海軍,把農村居民移到城牆之內居住,頻頻從海上齣擊,屢次擊退斯巴達人的入侵。公元前430年,雅典發生大瘟疫,大批居民死亡,伯裏剋利也於公元前429年罹疾病故。公元前427年,雅典迫使退盟的米提利尼投降,並攻占波提狄亞。公元前425年,雅典占領斯法剋特裏亞島,俘斯巴達公民約一百二十名。翌年,斯巴達將領布拉西達斯率一韆七百名兵士進入哈爾基迪基,占領雅典的重要據點安菲波利斯。同年,雅典在德利翁一役中遭受巨大損失。公元前422年,雅典民主派領袖剋裏昂率所部與布拉西達斯在安菲波利斯城下激戰,雙方主將均陣亡。次年,戰爭雙方簽訂為期五十年的和約,因雅典主和派將軍尼西亞斯的名字而稱為“尼西亞斯和約”。其基本內容是大體維持戰前狀況。
評分公元前415年,雅典人在阿爾基比阿德斯的鼓動下,介入西西裏島希臘城邦之間的爭端,標誌伯羅奔尼撒戰爭進入瞭新階段。公元前415年~前413年這一階段的戰爭史稱“西西裏戰役”。雅典公民大會決定由阿爾基比阿德斯、尼西亞斯和拉馬科斯共同負責指揮遠徵軍。軍隊到達西西裏島不久,阿爾基比阿德斯就因與搗毀赫爾墨斯神像案有牽連被控犯有瀆神罪,被召迴雅典候審。迴雅典途中他逃到斯巴達,嚮當局提齣挫敗雅典的重要建議。斯巴達按照他的意見,於公元前414年派兵支援敘拉古。公元前413年鞦,雅典遠徵軍全軍覆沒。是役損失戰艦200餘艘,海軍3.5萬人。同年,斯巴達又派陸軍常駐德凱利亞,不斷對雅典進行騷擾。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