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星廬賦話校證

見星廬賦話校證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清] 林聯桂 著,何新文,佘斯 注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32569069
版次:1
商品編碼:11369972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3-12-01
頁數:152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見星廬賦話校證》十捲,以具體賦篇為例論評清代館閣律賦藝術,內容大緻包括三個方麵:
  一、概述漢至明代“古賦”尤其是“駢賦”的發展演進狀況。
  二、以嘉慶館閣賦為例論律賦藝術及其作法,如論賦題、賦韻、對偶、擬古之法等,並論及賦與詩及八股時文的關係。所徵引整篇或整段的館閣賦作品多達200多篇。
  三、載錄林氏本人及時人作賦故事。捲末附錄《國朝駢文正宗》所收袁枚等人30篇駢文題目並作評說。
  《見星廬賦話校證》在通行的賦論史、《辭賦研究史料概述》及研究古代詩賦的相關著作中,多所論及,但其流傳不廣,此稿為其首次標點整理。

目錄

前言
林聯桂《見星廬賦話自序》
吳宣崇《見星廬賦話跋》
捲一
捲二
捲三
捲四
捲五
捲六
捲七
捲八
捲九
捲十
附錄一 李文泰、吳宣崇《訪李惟實林辛山遣集啟》
附錄二 《見星廬館閣詩話》附錄
《林辛山先生傳》
主要參考引用書目
後記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二、 以嘉慶館閣賦為例論律賦藝術及其作法,如論賦題、賦韻、對偶、擬古之法等,並論及賦與詩及八股時文的關係。所徵引整篇或整段的館閣賦作品多達200多篇。

評分

好書不錯,值得購買。

評分

  作者: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洛州緱氏(今河南洛陽偃師)人[1] ,其先潁川人[2] ,俗傢姓名“陳禕(yī)”,“玄奘”是其法名,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

評分

在京東買書就是方便!不過近期買書太多來不及細看,萬一有裝訂質量問題請給予調換啊!

評分

文學的發展是受文學內部和外部各種因素影響的復雜過程。一般說,文學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而發展。文學的社會作用主要有三個方麵: 一是認識作用,二是教育作用,三是美感作用。三種作用同時發生,構成瞭文學的社會功能。

評分

  汝之美味,吾之毒藥 社會認知心理學與社會認知神經科學在整個心理學領域方興未艾。簡而言之,社會認知神經科學旨在闡述情緒性與社會性體驗與行為的心理與神經基礎。而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主題之一便是人類的情緒。本書作者蕾切爾·赫茲女士正是選取瞭人類情緒中,最為復雜的情緒之一——厭惡——來闡述這一情緒體驗及其産生的行為背後的心理與大腦神經機製。本書深入淺齣地嚮人們揭示瞭“厭惡”這一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情緒背後的故事。此外,本書作者將主題從情緒本身進一步引申到人類發展中進化以及文化因素的重要意義,通過“厭惡”這一獨特視角,闡明瞭對“先天與後天”這一由來已久的心理學辯題的看法,使得讀者在深入理解“厭惡”心理學之餘,對於心理學乃至神經科學能有更加宏觀的認識。本書的另一大特點是書中涵蓋主題之廣,幾乎涵蓋瞭與厭惡相關的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麵,從衣食住行,到政治、法律與道德,讓讀者深入徹底地瞭解“厭惡”,使人讀起來有暢快淋灕之感。此外,作者援引瞭大量的案例以及實證性研究,使得本書既具有嚴謹的科學性,又不乏趣味。加上作者幽默而又略帶戲謔的行文風格,使得原本略顯枯燥的心理學以及神經研究妙趣橫生、引人人勝。  我們獲得關於某種事物的態度或者信仰的主要途徑是文化學習。父母用特定的餐具教育後代吃某些特定的食物,例如一勺冰淇淋;同樣地,我們也可以通過文化遺傳習得何種食物為惡心。“有什麼吃什麼”,之所以食物的地方性如此強,是因為它們往往來自於當地的同一植物群、動物群以及微生物群,如製作韓國泡菜所用的微生物與製作洛剋福羊乾酪用的微生物是截然不同的。此外,文化對食物的定義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我們用食物對敵友進行區彆,並以食物作為種族分界的標準:

評分

基督教文學

評分

當年紅豆已全荒

評分

關於賦的評論,我覺得我還需要賦學史的知識補充一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