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散文珍藏版:朱自清散文》属于“中华散文珍藏版”系列。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本书收录的他的著名散文有《背影》、《你我》、《荷塘月色》、《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蒙自杂记》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朱自清(1898.11.22 — 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
新年底故事
憎
歌声
匆匆
父母的责任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刹那
温州的踪迹
旅行杂记
航船中的文明
正义
忆跋
春晖的一月
女人
“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说梦
背影
阿河
执政府大屠杀记
哀韦杰三君
白采
荷塘月色
一封信
怀魏握青君
儿女
白马湖
扬州的夏日
看花
……
背影 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 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真是深得我心,古朴典雅的风格,那种沉甸甸的手感,仿佛一捧温润的玉石,捧在手里就有一股宁静的力量。封面上的朱自清先生肖像,目光温和而睿智,仿佛穿越时空,与我进行着无声的交流。书页的纸质也极佳,泛着淡淡的米黄色,不刺眼,摸上去细腻光滑,文字印刷清晰,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精雕细琢的匠心。每次翻开这本书,都像是在进行一场心灵的洗礼,那些熟悉的篇章,在指尖流淌,带来的是一种超越物质的慰藉。我喜欢书页边缘那一抹淡淡的留白,它给了思绪自由翱翔的空间,也让阅读的体验更加从容不迫。这本书不仅仅是文字的集合,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它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厚重感,是任何电子阅读都无法比拟的。我会在一个宁静的午后,泡上一杯清茶,坐在窗边,让阳光洒在书页上,慢慢品味,感受那种久违的纯粹与美好。这本书带来的不仅仅是阅读的乐趣,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暗示,提醒我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放慢脚步,去发现生活中的诗意与美好。
评分这套书最大的魅力,还在于它所传递的“真”与“情”。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故作姿态,只有最真挚的情感,最真实的体验。他写生活,写亲情,写友情,写景物,写人生,都带着一种朴实无华的真诚。他的文字,就像一位老友在娓娓道来,没有说教,没有说教,只有一种温和的分享。我喜欢他描写日常生活的小品文,那些琐碎却充满温情的细节,比如过年的情景,比如与朋友相处的点滴,都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温暖。他能够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出不平凡的意义,用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将生活中的点滴化为动人的篇章。这种对“真”的追求,让我觉得他的文字格外亲切,也格外有力量。它提醒我,生活中的美好,往往就藏在那些最朴实、最寻常的瞬间里,只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感受。这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智慧,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体悟,让我对生活充满了感激与热爱。
评分初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便被其独特的语言魅力深深吸引。他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读《荷塘月色》,我仿佛置身于那片幽静的荷塘边,月光如水,荷风阵阵,那一袭素衣的身影,在月色下显得格外朦胧而动人。他笔下的景物,不仅仅是客观的描写,更融入了他细腻的情感,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喜怒哀乐。他的叙事,也总能恰到好处地将情感线索编织其中,使得文章既有故事性,又不失深沉的哲思。读《背影》,我泪湿了眼眶,那种父爱的深沉与无私,在简简单单的几笔勾勒下,变得如此生动而真实,让我不禁想起自己的父亲,想起那些被我忽略的细节,心中涌起无限的感动与愧疚。朱自清先生的文字,就像一杯温吞的水,入口平淡,回味无穷,它教会我如何去观察生活,如何去感受情感,如何去体味人生。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细腻的感悟。
评分我一直认为,阅读优秀的作品,是与伟大的灵魂对话。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恰恰能带我进入这样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的文章,字里行间都流淌着一种温厚的家国情怀,那种对故土的热爱,对民族的忧思,都深深地打动着我。尤其是在读到他描写家乡的文章时,我总能感受到那种浓浓的乡愁,仿佛能看到他笔下那幅幅生动的画面,听到那声声熟悉的乡音。这种情感的共鸣,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根,更加热爱这片土地。同时,他的作品中也蕴含着一种独立的人格和坚韧的品格。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他依然能保持内心的清醒与独立,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追求。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也是我一直以来所敬佩和学习的。通过他的文字,我不仅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更看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时代洪流中的坚守与担当。这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印记,一份激励人心的精神财富。
评分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总能给我一种心灵的澄澈感。他的文字,有一种独特的“静”的力量。在喧嚣的世界里,翻开这本书,就像走进了一片宁静的港湾,所有的烦躁与不安都能被瞬间抚平。他笔下的自然景物,总是带着一种超然的意境,无论是月下的荷塘,还是雨中的村庄,都仿佛被注入了一种禅意,让人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获得内心的平静。他的叙事,也总是从容不迫,娓娓道来,没有戏剧性的冲突,没有强烈的感情爆发,却能在平淡中蕴含深意,引人深思。这种“静”不是空洞的,而是充满力量的,它是一种对生命深刻理解后的淡然,是一种对事物本质洞察后的平和。通过他的文字,我学会了如何去感受“静”,如何在嘈杂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安宁。这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让我能够以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去体会生命的真谛。
评分不错,但纸质不好,,,,
评分放着慢慢看。。。。。
评分挺好的。。。
评分帮朋友家孩子买的,老师要求看
评分发货快!包装也很完整。还没来得及看。先赞一个吧!
评分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评分朱自清的书很好,对于初中孩子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都有很大帮助
评分而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春》。在文中,朱自清先生把春比喻为一个刚刚睡醒的孩子,欣欣然张开了眼,遍地的野花仿佛是天上的星星眨着眼。风,不再像冬天那样寒冷,像母亲的手,轻轻地抚摸着万物。在温暖的春风中,孩子们高兴得放着风筝。在春天,春雨是寻常的,它滋润着世间的万物。在《春》这篇文章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是呀,春天代表着绿色,寓意着复苏,象征着希望。
评分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