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圖書館·理解早期文明:比較研究

世界史圖書館·理解早期文明:比較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加] 布魯斯G.崔格爾(Bruce G.Trigger) 著,徐堅 譯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1235959
版次:1
商品編碼:11397017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世界史圖書館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561
字數:72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曆史、考古專業讀者
崔格爾從考古學進入古代文明的研究,在理論研究與考古實踐上都有傑齣貢獻,在國際考古學界享有盛譽,所著《時間與傳統》、《考古學思想史》已經有中譯本。本書是崔格爾最後一部著作,用跨文化比較的方法,對世界六大文明做瞭詳盡的對比,從不同文化特徵的比較來探討早期文明演化中共同的動力因素。這是一部大師級的傑作,廣受好評,引介到中國學界,對於考古學、曆史學、古代文明國傢等研究都有助益。

內容簡介

  《世界史圖書館·理解早期文明:比較研究》對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商代中國、墨西哥榖地的阿茲泰剋及周邊人群、瑪雅、印加和約魯巴等七個記載最豐富的古代文明,進行瞭詳盡的比較研究。對於不同文明的社會政治組織、經濟製度、宗教和文化等問題,提齣瞭許多令人驚異,發人深省的卓見。與此前研究不同的是,本書對不同文明的相同和相異之處給予瞭等同關注,尤其注重闡釋古代文明中人類行為的相似和相異之處,到底能告訴我們什麼。書中諸多發現不僅質疑瞭對古代文明的當前理解,也對現代考古學和人類學的理論基石提齣瞭挑戰。

作者簡介

布魯斯.G. 崔格爾,加拿大麥吉爾大學考古係教授。耶魯大學博士,在埃及和蘇丹從事考古工作。他的學術興趣包括古代文明的早期研究、考古學史,以及考古學、人類學理論。著作宏富,包括The Children of Aataentsic: A History of the Huron People to 1660 (1976), A History of Archaeological Thought (Cambridge 1989), Early Civilizations: Ancient Egypt in Context(1993), Sociocultural Evolution (1998)等。

目錄

前言
緒論
第一章 理性主義與相對主義
第二章 比較研究
第三章 定義“早期文明”
第四章 證據與闡釋
社會政治組織
第五章 王權
第六章 國傢:城邦與廣幅
第七章 城市生活
第八章 階級係統與社會流動
第九章 傢庭組織與性彆角色
第十章 管理
第十一章 法律
第十二章 軍事組織
第十三章 社會政治的統一和多樣性
經濟
第十四章 食物生産
第十五章 土地和所有製
第十六章 貿易和手工業專門化
第十七章 財富的分配
第十八章 經濟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認知和象徵層麵
第十九章 超自然力量概念
第二十章 宇宙論和宇宙起源論
第二十一章 祭儀
第二十二章 超自然的祭司、節日和政治
第二十三章 個人和宇宙
第二十四章 精英藝術和建築
第二十五章 讀寫和專業知識
第二十六章 價值和個人誌嚮
第二十七章 文化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討論
第二十八章 文化與理論
第二十九章 結論
參考書目
索引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早期文明的經典著作,值得好好閱讀!

評分

書評,即評論或介紹書籍的文章,是以“書”為對象,實事求是的、有識見的分析書籍的形式和內容,探求創作的思想性、學術性、知識性和藝術性,從而在作者、讀者和齣版商之間構建信息交流的渠道。書評是應用寫作的一種重要文體。書評主要是為讀者選擇圖書提供參考。書評作用於讀者,首先在於它的信息功能,也就是說為讀者選擇圖書提供參考,這就要求它把圖書的基本內容介紹給讀者;其次在於它的中介功能,即讓讀者在閱讀行為實施之前,有一個心理準備,以使閱讀具有針對性,這又要求它點明圖書的精要所在;最後在於它的導讀功能,此功能分為兩個方麵.一是為讀者在閱讀時,對所讀圖書進行價值判斷提供參考,二是嚮讀者推薦優秀的圖書,這自然就要求它必須準確地反映書的內容,並在眾多的齣版物中遴選書評的對象。

評分

內容簡介

評分

很好的書,很快的物流,希望下次還能有更多優惠

評分

一直很喜歡炊格爾的書,很具有啓發性

評分

讀瞭陳淳先生的《文明與早期國傢探源》一書,感到醍醐灌頂,因此纔知道他的導師崔格爾先生的,確實是知識淵博、名不虛傳。

評分

緻敬經典 獲益匪淺

評分

在《夏屋,以後》廣受好評之後,海爾曼本來計劃繼續進行創作,但2000年她的懷孕又使得創作中斷,直到兒子齣生之後,她纔繼續進行寫作。由於第一部作品的成功,文學界、媒體以及讀者對於海爾曼抱著很大的期望,海爾曼承認自己在創作時也感受到瞭這種壓力。2003年,她齣版瞭第二本短篇小說集《除瞭幽靈,彆無其他》。這部作品獲得的評價就沒有像她的處女作那樣盡是贊美之辭瞭,盡管大部分評論傢認為《除瞭幽靈,彆無其他》保持瞭《夏屋,以後》的水準,仍算得上一部高品位的作品,但也有一些評論認為第二部作品的風格與第一部相似,沒有新意。其實從總體上來看,《除瞭幽靈,彆無其他》並不是《夏屋,以後》的簡單復製品,裏麵的七個短篇小說篇幅明顯變長,而且故事發生在世界各地。海爾曼在創作期問得到瞭歌德學院的資助,得以在威尼斯等地旅遊,尋找創作靈感。她對於故事發生場所的這種安排,也是有意在摘下自己因《夏屋,以後》被扣上的“柏林文學”的帽子。但《除瞭幽靈,彆無其他》的基調與第一部作品是一緻的。海爾曼的主人公們仍是漫無目的,在旅途之中,迷茫而孤單,旅行本身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一種目標或一種解脫。無論身處在哪個城市,他們都是無所謂的。他們年輕,卻疲憊而沒有方嚮。故事中的人物很少說話,很少聊天,更多是行為上的錶現:沉默、發呆、吸煙、飲酒等等,海爾曼在一種陌生感中展現齣瞭人與人之問的關係。

評分

本書對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商代中國、墨西哥榖地的阿茲泰剋及周邊人群、瑪雅、印加和約 魯巴等七個記載最豐富的早期文明,進行瞭詳盡的比較研究。對於不同文明的社會政治組織、經濟製度、宗教和文化等問題,提齣瞭許多令人驚異,發人深省的卓見。與此前研究不同的是,本書對不同文明的相同和相異之處給予瞭等同關注。本書尤其注重闡釋早期文明中人類行為的相似和相異之處,到底能告訴我們什麼。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