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曾国藩智慧经典丛书:曾国藩政治方略》融合了曾国藩一生的管理智慧、谋略智慧、生活智慧、家教智慧,共14种,其内含的思想智慧囊括了领导学、管理学、政治学、人才学、教育学、’养生学等各个方面,是一部系统了解并掌握曾国藩智慧的精品读物。不仅全面地反映了曾国藩在官场、家庭、养生、管理上的诸多智慧与原文风采,更配有以结合当前社会实际的历史故事、事实案例为基础的多重解读,以助读者全面而系统、继承而创新地学习、借鉴曾国藩的卓越人生智慧。
《曾国藩智慧经典丛书:曾国藩政治方略》是丛书之一部,介绍了曾国藩出身农村却成为晚清重臣;仅是一介书生却打造出战斗力极强的湘军的官场历程。《曾国藩智慧经典丛书:曾国藩政治方略》通过对曾国藩从政为官方略的剖析,向读者介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有益养分。
作者简介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谥号文正,湖南湘乡人。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中兴diyi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率者,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他修身、齐家、治国、为官、冶军、理财、用人、治学等无一不精,故被誉为“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目录
第一章 躬自入局显拙诚
第二章 吞牙和血为功名
第三章 择友选才图经世
第四章 瞻前顾后稳为官
第五章 坚忍竭诚为朝廷
第六章 进退维谷为哪般
第七章 远虑近忧齐思量
第八章 钟鸣鼎食散一朝
精彩书摘
三、拙诚内圣有志者,事竟成。此乃曾国藩之成功的秘诀。
观察一个人,不要问他做了些什么,首先问他想做些什么。问他做了些什么是问他的肢体,问他想做什么是问他的心,这个心就是他的志向。
做人从哪里开始呢?从立志开始。
志向,是使人紧张起来、站立起来的东西,好比一棵树的躯干。人生的价值、意义和境界全是被志向所照亮的,没有志向也就没有人生的方向。
然而,一个人的志向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的生活中确立的,尤其是在对平庸、琐细、放纵的生活的不满中形成的。作为一个人,我们常常感到了生活的庸俗,但是我们并不常常产生改变它的志向。
大凡有所成就的人,没有不是自强不息的。
曾国藩的同僚胡林翼说得好,人生决不该随俗浮沉,生益于当时,死后闻于后世。唯其如此,我们应自立自强,努力做众人所不敢为、不能为的事情,上以报国,下以振家,不负此昂藏七尺之躯。他所以说得好,是因为他说得全面、朴实,我们可以做到。当然说的和曾国藩最为接近的是王阳明,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王阳明的“根”和曾文正公的“本”说的是一个意思。
所以,做人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志,也就是要使自己振作起来,抖擞精神,给自己一个目标,一个方向。很多人并不是智力不如人,意志不如人,条件不如人,然而很多年过去后,他就是不如人,这主要是因为他没有确立远大的志向啊。
人无志向,柔弱无刚。王阳明说得好,志向不确立,犹如没有舵的船,没有马嚼子的马,漂流奔放,最后将到达何处呢?曾国藩曾为立志心神不宁:“我常常忧心忡忡,不能自持,若有所失,到今年正月还是如此。我想这大概是志向不能树立时,人就容易放松潦倒,所以心中没有一定的努力的方向,没有一定的方向就不能保持宁静,不能宁静就不能心安,其根在于没有树立志向啊!“另外我又有鄙陋之见,检点小事,不能容忍小的不满,所以一点点小事,也会考虑一晚上;有一件事不顺心,就会整天坐着不起来,这就是我忧心忡忡的原因啊。志向没立,见识又短浅,想求得心灵的安定,就不那么容易了。现在已是正月了,这些天来,我常常夜不能寐,辗转反侧,思绪万千,全是鄙夫之见。在应酬时我往往在小处计较,小计较引起小不快,又没有时间加以调理,久而久之,就是引盗人室了啊!”由此可见,曾国藩也是和我们一样的人,他也有斤斤计较的时候,有见识浅短的时候,有心浮气躁的时候,但他敢于面对自己心灵中最黑暗的部分,并无情地加以拷问,你能做到吗?志向不立,则心神不宁;志向即定,则鬼服神钦。
东晋名将祖逖与刘琨都以雄豪闻名于世,两人感情甚笃,共被而寝,常彻夜纵论天下大事,感叹收复中原的大业被苟且偷安之徒所贻误。祖逖与刘琨约定:“若四海鼎沸,豪杰共起,吾与足下相避中原耳。”他们矢志习武练艺。当时,人们认为半夜鸡鸣是不祥之音,生怕听到,祖逖却认为:“此非恶声也。”半夜鸡鸣正好催他们提早起床,从此鸡鸣之刻就是他们习武之时。
远大的志向诞生非凡的勇气,正是因为有了坚定的志向,他们才能不为流俗所移,心正气顺,心安理得,有所作为。
常言道:有志者,事竟成。人是自己观念的产物,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首先在于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想到他要成为一个科学家,他也就不会按照一个科学家必备的素质要求自己,训练自己,那么他当然不会成为一个科学家了。
曾国藩说,人如果能立志,那么他就可以做圣人,做豪杰,还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呢?他又何必要借助别的力量呢?古书上说:“我欲仁,斯仁至矣。”就是说,我想得到仁,这仁也就到了。我想做孔子、孟子那样的人,于是就日夜孜孜不倦地攻读,一心一意地去钻研他们的学问,谁能够阻止我成为孔孟那样的人呢?如果自己不立志,即使天天与尧、舜、禹、汤这些圣人住在一起,那也只能他们是他们,我还是我啊!晋朝有一个人叫王欢,字群厚,专心学问,不知生计,他家中也无存粮,常常靠乞讨度日,但王欢仍诵读《诗经》不已,怡然自乐,毫无穷困之意。他妻子却为生计担忧,盛怒之下,便烧掉了王欢的书籍,并且要求改嫁,想促使王欢改变志向,王欢却笑着对妻子说:“你没有听说汉朝朱买臣的故事吗?他贫贱的时候,他妻子也要求离去,后来朱买臣回乡做官成为太守,他的妻子就上吊身亡了。”时人听说此事后都耻笑王欢,而王欢则始终守志不移,安贫乐道,后来终于成了大学问家。
这故事虽有几分凄恻,但是真实的。一个人在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之前,往往都有和王欢相同的遭遇,那就是不被人理解,尤其是那些胸怀远大志向的人,就更是如此。人的理想越远大,那么理想的实现越艰难,也就越容易被人嘲笑,很多人的很多美好的理想不是被自己扼杀的,而是被他人的嘲笑扼杀的,能像王欢那样实现自己理想的人太少了。
不管怎样,有志者事竞成和王欢的故事一样,都是对人的一种召唤,一种诱惑,一种刺激,但愿它能唤起你潜在的力量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人不仅要立志,而且志当存高远,也就是要有远大的抱负,亦即《史记》中所说的“鸿鹄之志”。
《后汉书》中说:“志不求易,事不避难。”有大抱负,才有大动力,大毅力,大魄力,也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大境界。所谓大抱负不是好大喜功,不是好高骛远,而是放眼天下,志在四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这样的胸怀和气度,你才能看轻自己所看重的,看重天下所看轻的。
明朝吴麟征有句话说得好,“深儿女之怀,便短英雄之气”。他说的是情感与大志气的关系,可以说,过多地咀嚼一己之悲欢,就看不到脚下的土地,也意识不到自己对天下的责任,当然不会产生大的志向。
……
曾国藩智慧经典丛书:曾国藩政治方略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