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經樓 長沙人葉啓勛、葉啓發兄弟的藏書樓。藏書積10萬餘捲。編有《拾經樓紬書錄》。所藏多有何紹基東洲草堂散佚書和葉德輝觀古堂散佚書。珍藏有宋、元、明刻本及明、清名傢抄本、批校題跋本115種之多。蓋有“拾經樓”、“定侯流覽所及”、“葉啓發傢藏書”、“洞庭山西、洞庭湖南人”、“媚古堂”、“拾經樓書錄”、“拾經主人”、“葉啓發東明審定善本”、“葉氏啓勛讀過”、“石林後裔”、“中吳葉啓蕃、啓勛、啓發兄弟珍藏書籍”等硃、白文印鑒。1951年由葉啓勛之子將其藏書捐獻給湖南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後歸湖南圖書館,經鑒定均收入《全國古籍善本總目錄》。
評分清代學者象傳》收入清代較為知名學者368人的圖像,基本反映瞭清代知名學者的全貌。其資料來源是“取諸傢傳神像暨行樂圖繪或遺集附刊及流傳攝影,皆確然有據”。而且像傳摹繪的人物圖像,吸取瞭傳統影像寫真技巧,對人物麵貌描繪極為精細生動,幾可與照相媲美。《清代學者象傳》原分二集,第一集共169人,171幅圖像,並附每份像全小傳;第二集共收200人圖像,無小傳。自初刊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流傳極其有限。清代學者象傳》收入清代較為知名學者368人的圖像,基本反映瞭清代知名學者的全貌。其資料來源是“取諸傢傳神像暨行樂圖繪或遺集附刊及流傳攝影,皆確然有據”。而且像傳摹繪的人物圖像,吸取瞭傳統影像寫真技巧,對人物麵貌描繪極為精細生動,幾可與照相媲美。《清代學者象傳》原分二集,第一集共169人,171幅圖像,並附每份像全小傳;第二集共收200人圖像,無小傳。自初刊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流傳極其有限。清代學者象傳》收入清代較為知名學者368人的圖像,基本反映瞭清代知名學者的全貌。其資料來源是“取諸傢傳神像暨行樂圖繪或遺集附刊及流傳攝影,皆確然有據”。而且像傳摹繪的人物圖像,吸取瞭傳統影像寫真技巧,對人物麵貌描繪極為精細生動,幾可與照相媲美。《清代學者象傳》原分二集,第一集共169人,171幅圖像,並附每份像全小傳;第二集共收200人圖像,無小傳。自初刊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流傳極其有限。清代學者象傳》收入清代較為知名學者368人的圖像,基本反映瞭清代知名學者的全貌。其資料來源是“取諸傢傳神像暨行樂圖繪或遺集附刊及流傳攝影,皆確然有據”。而且像傳摹繪的人物圖像,吸取瞭傳統影像寫真技巧,對人物麵貌描繪極為精細生動,幾可與照相媲美。《清代學者象傳》原分二集,第一集共169人,171幅圖像,並附每份像全小傳;第二集共收200人圖像,無小傳。自初刊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流傳極其有限。清代學者象傳》收入清代較為知名學者368人的圖像,基本反映瞭清代知名學者的全貌。其資料來源是“取諸傢傳神像暨行樂圖繪或遺集附刊及流傳攝影,皆確然有據”。而且像傳摹繪的人物圖像,吸取瞭傳統影像寫真技巧,對人物麵貌描繪極為精細生動,幾可與照相媲美。《清代學者象傳》原分二集,第一集共169人,171幅圖像,並附每份像全小傳;第二集共收200人圖像,無小傳。自初刊至今已有半個多世紀,流傳極其有限。清代學者象傳》收入清代較為知名學者368人的圖像,基本反映瞭清代知名學者的全
評分內容有參考價值,校勘標點認真。
評分本書收錄在中國曆代書目題跋叢書第四輯中。包括《華鄂堂讀書小識》和《拾經樓紬書錄》兩種,作者分彆為葉啓勛、葉啓發昆季,整理者為李軍。二葉生於清末民初,見前人所未見,發前人所未發,且傢學淵源,為版本目錄大傢葉德輝之侄,其撰寫書錄,直承葉氏之旨。二葉所作,皆客觀記錄,多博考版本,並具實事求是、情文並茂等特點
評分念萬古之紛羅,我獨慨然而浩歌。歌曰:天耶,地耶,肇萬物耶,儲胥大庭之君耶。恍耶,忽耶,有耶;傳而信耶,久而謬耶。文字生而羲農作耶,仁義彆而賢聖齣耶。炎始暴耶,蚩尤熾耶,軒轅戰耶,不得已耶。仁耶,聖耶,湣人之毒耶。天蕩蕩耶,堯穆穆耶,豈其讓耶,歸有德耶。舜其貪耶,德能嗣耶,豈其讓耶,授有功耶。禹功大耶,人戴之耶。益不逮耶,啓能德耶,傢天下耶,榮後嗣耶。於後嗣之榮則可耶,於天下之榮其可耶。嗚呼!遠堯舜之日耶,何棄舜之速耶。辛癸虐耶,湯武革耶,順天意耶,公天下耶。踵夏榮嗣,私其公耶,並建萬國,均其私耶。專徵遞伐,鬬海內耶。秦掃其類,威定之耶。二代而殞,守不仁耶。漢魏而降,乘其機耶。短長理亂,係其術耶。堯耶,舜耶,終不可逮耶。將德之者不位,位者不逮其德耶!時耶,時耶,時其可耶。我可奈何兮,一杯又進歌且欣。
評分 評分還行
評分300-100我再給你用張神券,是不是很劃算,京東要多發神券啊,感謝京東…
評分末附四角號碼書名索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