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夢想與瘋狂》是一部批判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完美融閤的典範作品。在一個資本時代呼嘯而至,並以其排山倒海的力量改變人們生活和命運的時刻,被譽為中國作傢中的經濟專傢的周梅森蟄伏三年,嚮讀者呈現瞭這部文學“及時雨”——揭示資本內幕和資本人格的長篇力作。
內容簡介
三個典型人物:孫和平、楊柳、劉必定的亮相,是産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融閤與博弈,是財富欲望與道德堅守的博弈,這給讀者呈現齣一幕幕既陌生又熟悉,既勾心鬥角又波瀾壯闊的深度現實場景。周梅森編著的《夢想與瘋狂》是一部批判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完美融閤的典範作品。《夢想與瘋狂》講述瞭一個資本時代呼嘯而至,並以其排山倒海的力量改變人們生活和命運的時刻。
作者簡介
周梅森,男,一九五六年齣生,江蘇徐州人,當過礦工、文學編輯,掛職齣任過政府官員,下海經過商,從事過房産開發、實業經營、證券投資,現為中國文聯委員,一級作傢。著有十二捲本《周梅森文集》,三捲本《周梅森政治小說讀本》及中長篇小說三十一種,另有根據其同名長篇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人間正道》、《天下財富》、《中國製造》、《至高利益》、《絕對權力》、《國傢公訴》、《我主沉浮》等。其作品多次榮獲國傢圖書奬、五個一工程奬。並獲中國電視飛天奬、電視金鷹奬,其代錶作中篇小說《軍歌》獲第四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奬。
目錄
《周梅森反腐經典 夢想與瘋狂》無目錄。
精彩書摘
當監獄的鐵門砰然關閉時,孫和平産生瞭一種異樣的感覺,好像他不是來探監會見劉必定,而是也像劉必定一樣進來瞭。他進來的規格還挺高的,監獄長親自陪同。監獄生産的螺絲釘期待著他們公司的訂單,所以監獄長不能不陪同。孫和平卻覺得這陪同像押解。從一排排牢房門前走過時,竟沒來由地想,這裏哪一間屬於他?潛意識中似乎隨時準備聽到一聲“到瞭”的吆喝。瘦小的監獄長一直沒吆喝,隻帶著一臉笑容介紹情況。各類螺絲的生産情況。還建議他順便考察一下。孫和平哼哼哈哈應著,因著犯罪感作怪,根本沒聽清監獄長說的啥。及至進瞭滿是犯人的車間纔恍然悟到,他的考察已經開始瞭。
這真是莫名其妙。他這次來,是要和上市公司希望汽車大股東劉必定進行最後談判,敲定希望汽車的股權轉讓,而不是考察監獄小作坊!堂堂北柴股份,一傢在香港上市的大公司咋會給這種小作坊下訂單呢?也不知公關部的人是咋搞的,怎麼就給這位監獄長留下如此熱烈的期待!孫和平卻也不好多說什麼,在監獄長的引導下,硬著頭皮看瞭看,便結束瞭這次“順便”的考察。齣瞭車間大門,本想實話實說,可話到嘴邊又咽瞭迴去,隻道,訂單我讓外包部門具體來談吧。
監獄長說,那我們隨時恭候瞭。又說,彆看這裏是監獄,其實一切都很方便,又在市區,絕對保證及時供貨。孫和平敷衍說,我真不知道省城有一座監獄哩。監獄長說,這還是當年的模範監獄哩。模範監獄仍然是監獄,撞人孫和平眼簾的景象灰暗且單調,尤其是四處刷著的那些強製意味很濃的大幅標語,讓孫和平身臨其境時倍感壓抑。
比如,正對著勞改車間的牆上就有一條:想想你是什麼人,記住這是什麼地方!孫和平心中搶答,什麼地方?監獄啊。什麼人?反正不是好人,好人不到這裏來。劉必定就不是好人,犯瞭證券欺詐、操縱市場等等之類的事,被判瞭五年,如今熬過瞭兩年,還有三年。
這倒黴的老同學,承認自己倒黴,卻一直不承認自己犯罪。在自由的日子裏劉必定何等囂張啊,在資本市場上呼嘯而來呼嘯而去。以大中華宏遠投資控股集團的名義弄齣瞭個“宏遠係”,鼎盛時曾控股包括希望汽車在內的港滬深三地五傢上市公司,旗下資金滾到哪裏哪裏就是一場金融風暴。狗東西真叫牛啊,在上海設立瞭決策本部,把全國劃分為四大戰區,設四個集團軍,動輒就是“資本決戰”。孫和平印象最深也最受刺激的是,這傢夥曾多次聲稱要把北柴股份買下來。2002年4月,先是劉必定手下華東集團軍老總找上瞭門,繼而劉必定親自齣馬,煽動他在資本戰場上火綫起義,背叛他上麵的控股公司——北方重型機械裝備集團。北重的一把手是他和劉必定的大學同學楊柳,楊柳對北柴股份有過救命之恩,他豈能貿然答應?也幸虧沒答應,否則他沒準也會被那個草莽時代的黴氣送進大牢。當然,當然,人生在世總會有些黴氣的日子,他黴氣灌頂時不也行賄騙過貸款麼?他騙貸後聽到警車聲心裏就發毛,犯罪感真實而強烈。
而劉必定呢,卻認為騙貸欺詐是資本運作的成功,從未有過犯罪感。這大概就是他這種偶然違點法的好人和一貫不守法的犯罪分子的本質區彆瞭。
嘿,在這種地方竟想起瞭當年的行賄騙貸,真是豈有此理!他當年騙貸又不是為瞭自己,是為瞭一個大型國企的艱難生存,為瞭讓全廠八韆多名乾部職工吃上飯嘛!況且,還是劉必定齣的鬼主意呢。劉必定那會兒還沒辭職下海,還是他們廠裏分管財務供銷的副廠長呢。
到瞭監獄長辦公室,監獄長讓手下人把身著囚服的0765號服刑犯劉必定帶來瞭。兩年多沒見,劉必定還是老樣子,未見衰老,感覺上精氣神反比自由時還好哩。經常被他譏諷的將軍肚小多瞭,鏡片後的那雙小眼睛賊亮賊亮,冒光似的。孫和平便想,看來這傢夥在這裏活得還挺滋潤呢,自己似也不必再對其進行一番假仁假義的安慰瞭。
監獄長對劉必定很客氣,要他彆考慮時間,好好和貴賓談事。劉必定對監獄長也很恭敬,擦著眼鏡片說,是,是,感謝政府照顧。孫和平注意到,劉必定的恭敬中帶著一種不易察覺的隱晦的傲慢。
監獄長齣去後,劉必定的傲慢變成瞭放肆,一屁股坐倒在沙發上說,孫和平,你真不夠意思,直到今天纔來!若不是為瞭我手上希望汽車的控股權,不是我點名道姓讓你來,隻怕你還不會來,是不是?孫和平笑意盎然,連連點頭,是,是,你說得沒錯,這種地方我真是不想來。哦,這不關乎友誼啊,主要這不是啥好地方,一來我心情就不爽,就覺得也像犯瞭啥罪似的。哎,你說,這感覺是不是很奇怪?我沒找到當政府的感覺,卻隻有犯罪感!這叫什麼事!說罷,將帶來的兩條軟中華扔到茶幾上,又掏齣煙來,遞瞭一支給劉必定。
劉必定在監獄長麵前是0765號犯人,在他麵前又恢復瞭昔日的老模樣,接過煙,點著火猛抽瞭幾口,纔帶著嘲諷說,你老弟很有自知之明的嘛!其實,你或許也該進來!像我們這種人,常在資本市場的海邊走,這潮起潮落的,哪能不濕鞋?進來齣去的都很平常嘛!哎,看看,看看,劉總,還沒認罪服法吧?政府白改造你瞭!劉必定卻又正經起來,儼然一副哲學傢的嘴臉,孫總,說到底人人都有犯罪心理,不犯罪並不是不想犯罪,而是因為法律、道德、遊戲規則的製約和束縛,是不是?如果擺脫這種製約和束縛,人人都可能犯罪。犯罪多好啊。隨心所欲,本能大解放。比如說你當年吧……孫和平做瞭個手勢,哎,打住,打住,彆說我瞭,咱說正事!劉必定不談正事,知道麼?我現在研究犯罪心理學瞭,哦,還研究薩特一一讓一保爾·薩特,聽說過吧?我正讀他的《存在與虛無》呢。
孫和平有些驚訝,老同學,真想不到啊,你在這裏學起哲學瞭。《存在與虛無》彆說你,就是在法國知識界隻怕也沒幾人能讀下去。
劉必定一臉的正經,在這裏就讀得下去,這裏可真是讀書的好地方。太想念你和楊柳瞭,要是你們能再來和我做一次同學多好啊!孫和平想,這沒準是劉必定的真心話,狗東西栽瞭,也巴不得他和楊柳哪天也栽進來呢。嘴上卻道,彆扯淡瞭,還是說咱們的事吧。
劉必定又續瞭一支煙,看,就是不夠意思吧!說起來咱們是漢江大學機械動力係老同學,畢業後又一起在北柴廠共事幾年,今天好不容易來看我一次,陪我聊聊天都不行?我鬱悶啊,就盼有人說說話。
孫和平隻得笑著解釋,必定,你不知道這陣子我多忙!這次來省城,我一大攤子事呢!得去集團嚮楊柳做匯報,去國資委聽訓話,哦,對瞭,這希望汽車的股改又要開始瞭,還得和保薦人見個麵……劉必定一聲冷笑,孫和平,你小子是不是太急瞭點?希望汽車的控股人直到現在都還不是你和北柴股份啊,是我,是宏遠集團嘛!
……
《夢想與瘋狂》是一部描繪個體在時代洪流中,如何探尋內心真實,如何在理想與現實的夾縫中尋找齣路的史詩。它並非一個簡單的故事集,而是通過幾條相互交織、並行推進的人物綫索,深刻剖析瞭理想主義者麵對外部世界的種種挑戰,以及他們內心深處對於意義、歸屬和自由的永恒追尋。 故事的主人公們,身份各異,背景也天差地彆,卻都懷揣著某種不被世俗所理解的“夢想”。他們或許是懷揣著改變世界的宏大抱負的青年學者,或許是試圖在藝術領域顛覆傳統的邊緣藝術傢,又或是被古老神秘的傳說所吸引,決心揭開真相的探險傢。他們的“瘋狂”並非源於精神失常,而是源於一種不願嚮平庸妥協的執著,一種敢於挑戰既定規則的勇氣,一種在他人看來“不可能”之事上,卻義無反顧的投入。 在故事的開篇,我們被引入瞭一個充滿變革氣息的時代。社會結構正在經曆劇烈的動蕩,舊有的價值體係受到衝擊,新的思想思潮如同春潮般湧動。在這樣的背景下,個體顯得尤為渺小,但也正是在這樣的時代,那些擁有堅定信念的靈魂,纔得以被放大,被看見。 故事的第一條綫索,圍繞著一位名叫艾倫的年輕曆史學傢展開。艾倫從小就對被曆史掩埋的真相著迷,他堅信,那些被主流敘事所忽視的個體,他們的經曆和聲音,纔更能揭示人類文明的真實麵貌。他將自己的畢生精力投入到研究一個鮮為人知的古代文明遺跡上。這個文明在曆史上留下的痕跡微乎其微,甚至被許多學者認為是虛構的傳說。然而,艾倫卻在一本塵封的古籍中,發現瞭零星的綫索,這些綫索暗示著這個文明可能擁有一種超越時代的智慧,以及一段被刻意抹去的輝煌曆史。 艾倫的“夢想”是還原這段曆史,讓被遺忘的聲音重見天日。他的“瘋狂”則體現在他對主流學術界的不屑一顧,以及為瞭追尋真相,不惜放棄安穩的工作,踏上艱辛的尋訪之路。他深入人跡罕至的山脈,穿越荒蕪的沙漠,與各種質疑、嘲笑和危險搏鬥。他的旅程充滿瞭未知,每一個發現都可能是通往真相的關鍵,也可能是導嚮絕望的陷阱。他需要麵對的不僅僅是地理上的睏難,更是來自既得利益者和保守勢力的阻撓。這些人不願意看到舊有的曆史敘事被顛覆,他們試圖將艾倫的研究扼殺在搖籃裏。 與此同時,故事的另一條綫索,聚焦在一群名為“星火”的地下藝術傢群體身上。在那個藝術創作受到嚴格審查和商業化侵蝕的時代,“星火”的成員們卻堅持著最純粹的藝術理想。他們不為名利,不為迎閤市場,隻是為瞭錶達內心最真實的聲音,探索藝術的邊界。領頭人是一位名叫莉娜的女性畫傢。莉娜的畫作充滿瞭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她用抽象的色彩和變形的綫條,描繪著現代都市人的孤獨、焦慮和對自由的渴望。她的作品在地下畫廊中引起瞭轟動,也引來瞭當局的關注。 莉娜的“夢想”是喚醒人們沉睡的心靈,用藝術打破現實的麻木。她的“瘋狂”在於她對藝術創作的近乎偏執的投入,以及她敢於在公共場閤挑戰藝術權威的勇氣。她和她的夥伴們,用街頭塗鴉、行為藝術等多種形式,將他們的作品和思想傳遞齣去。他們就像暗夜中的星火,雖然微弱,卻閃爍著希望的光芒。然而,他們的行動也觸怒瞭那些試圖維持現狀的勢力,他們麵臨著被捕、作品被毀的風險。 第三條綫索,則轉嚮瞭一個更為隱秘的世界。一個名叫塞繆爾的老人,他是一位聲稱能夠“聽見”自然之語的智者。他居住在遠離塵囂的山林深處,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然而,他的寜靜生活卻被一係列神秘的自然現象所打破。山中的動物開始不安,植物的生長規律也發生瞭前所未有的變化。塞繆爾認為,這是一種來自大地的警示,一種古老力量正在蘇醒。 塞繆爾的“夢想”是維護自然界的平衡,與大地和諧共處。他的“瘋狂”在於他相信那些普通人無法理解的“自然語言”,並且願意為此付齣一切。他試圖找到造成這些異象的根源,並阻止一場可能發生的災難。他的旅程將他引嚮瞭古老的傳說和未知的領域,他需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與自然的連接,來解讀那些模糊的信號,並采取行動。 這三條看似獨立的綫索,在故事發展到一定階段後,開始産生微妙的聯係。艾倫在研究古代文明時,偶然發現的某些符號,與“星火”藝術作品中齣現的某些元素,以及塞繆爾所解讀的自然警示,竟然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這並非巧閤,而是暗示著某種更深層的、跨越時間與空間的聯係。 《夢想與瘋狂》並非旨在講述英雄主義的勝利,也不是宣揚某種單一的真理。它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每個個體在麵對不確定性時的掙紮與抉擇。它深入探討瞭“夢想”的定義,它可能是一個崇高的目標,也可能隻是內心深處一種對真實和自由的渴望。而“瘋狂”,則是在這個被規則和期待所束縛的世界裏,一種不被馴服的精神狀態,一種敢於突破藩籬的衝動。 故事中,人物的“瘋狂”往往伴隨著巨大的代價。艾倫可能會失去一切,他的研究可能最終被證明是徒勞。莉娜和她的夥伴們可能會麵臨牢獄之災,他們的藝術可能被永遠封存。塞繆爾可能會孤獨地走嚮未知的結局,他的警告可能無人聽懂。然而,正是這種不計後果的投入,這種對理想近乎偏執的追求,纔使得他們的人生閃耀齣獨特的光芒。 《夢想與瘋狂》還深入探討瞭“現實”的多重含義。現實可以是物質的睏境,可以是社會製度的壓迫,可以是人際關係的羈絆。但現實,同樣也可能是我們內心對自身的限製,是對未知和改變的恐懼。主人公們並非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他們同樣會感到疲憊,會經曆懷疑,會麵臨誘惑。他們會在某個時刻,在理想與生存之間搖擺不定。 這本書的精妙之處在於,它並沒有給齣一個簡單的答案。它讓讀者跟隨主人公們的腳步,去體驗他們的心路曆程,去感受他們的喜悅與痛苦,去思考他們所麵臨的選擇。它鼓勵我們審視自己的內心,問問自己,我們真正的“夢想”是什麼?我們願意為之付齣多少“瘋狂”?我們是否敢於在現實的泥沼中,去追尋那遙不可及的星光? 《夢想與瘋狂》是一部關於勇氣、堅韌和對生命意義的深刻反思。它通過人物的經曆,揭示瞭在復雜多變的時代中,個體精神的獨立與自由是多麼彌足珍貴。它提醒我們,真正的“瘋狂”,或許就是對平庸生活最深沉的抗議;而真正的“夢想”,則是在無數次跌倒後,依然能夠仰望星空的信念。這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是一次關於如何活齣真實自我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