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是宝宝的头等大事,怎么吃,宝宝才能长得壮、不生病?
80后时尚辣妈、国际注册营养师、亚洲营养协会儿童营养中心理事邹春蕾(网名Rayman妈妈)告诉你:食物要与体质和节气相适应,顺着24节气选择最新鲜的当令食材,最安全、最经济。
慢下来,和宝宝一起聆听季节的更替,品尝时令美食,让宝宝的每一天都过得有滋有味、健康快乐!
体质是宝宝健康的内因
小儿常见的8种体质
体质不是单一、不变的
环境是宝宝健康的外因
吃也是一种教育态度
给孩子最需要的
辩证看待摄入和吸收的关系
食物要与体质相适应
不同体质的食疗食养
食物要与节气相适应
200种一学就会的营养美食,宝宝爱吃停不住。
邹春蕾(网名Rayman妈妈):国际注册营养师(新加坡),亚洲营养协会儿童营养中心理事,两个淘气孩子的时尚妈妈。她出生于中医世家,曾在德国、新加坡、挪威等国居住,擅长将西方先进的营养理念与中医理论相结合,指导实际的育儿生活。
被多家育儿网站聘为营养专家,定期进行在线答疑;拥有自己的母婴营养自助中心,其“适合、适时、适量”的喂养理念和方法深受现代家长的追捧。曾出版《妈咪厨房2:宝宝常见病预防调养食谱》《怎么吃,宝宝才能聪明又健康》。
序言 寻找适合中国宝宝的育儿方法
引言 育儿从改变自己开始
上篇 中国式育儿基本理念
一、体质是宝宝健康的内因 / 2
1.小儿常见的8种体质 / 2
健康型体质 / 2
寒型体质 / 4
热型体质 / 5
虚型体质 / 10
湿型体质 / 11
风型体质 / 12
燥型体质 / 14
特异型体质 / 15
2.体质不是单一、不变的 / 17
二、环境是宝宝健康的外因 / 19
1.四时有序,六气消长 / 19
风为百病之长 / 19
火邪伤津耗气 / 20
暑邪扰乱心神 / 21
湿邪常致脾阳失运 / 23
燥邪最易伤肺 / 24
寒邪使体质下降 / 25
2.顺应自然,起居有常 / 27
起居习惯影响宝宝健康 / 27
自然有序的12时辰作息法 / 29
为宝宝做健康记录 / 34
三、食物是最好的医药 / 38
1.万物有灵,敬畏食物 / 38
2.吃也是一种教育态度 / 39
3.给孩子最需要的 / 41
4.辩证看待摄入和吸收的关系 / 41
5.食物要与体质相适应 / 42
寒型体质的食疗食养 / 42
热型体质的食疗食养 / 43
虚型体质的食疗食养 / 45
湿型体质的食疗食养 / 46
风型体质的食疗食养 / 47
燥型体质的食疗食养 / 48
过敏体质的食疗食养 / 48
复合型体质的食疗食养 / 50
6.食物要与节气相适应 / 54
7.艾叶、海盐和生姜的妙用 / 54
艾叶的神奇功效 / 54
海盐包的使用方法 / 57
生姜的21种用法 / 57
下篇 24节气营养育儿方案
一、立春:东风解冻鱼上冰 / 62
(2月4日或5日开始的15天)
1.节气特点 / 62
2.保健要点 / 63
拍手法 / 63
蹦跳法 / 63
早睡早起,多活动 / 64
3.营养美食 / 65
小米粥油 保护肠胃
(出生后即可食用) / 65
春季养胃粥 养胃补气
(8个月以上适用) / 65
干贝蒸蛋 补钙强骨
(10个月以上适用) / 66
酸奶全麦餐 促进生长
(1岁以上适用) / 67
红菜汤 气血循环
(1岁以上适用) / 67
鸡腿益气汤 补气、抗过敏
(2岁以上虚寒体质适用) / 68
二、雨水:冰雪融化桃花开 / 69
(2月19日前后开始的15天)
1.节气特点 / 69
2.保健要点 / 69
3.营养美食 / 71
鸡蛋黄米粥 补充氨基酸
(6个月以上适用) / 71
三黑粉 补骨添髓
(8个月以上适用) / 71
海带根水 排毒养血
(8个月以上适用) / 72
虾皮鸡蛋西葫芦饼 补充钙质
(10个月以上适用) / 72
腐皮银芽卷 化痰通窍
(1岁以上适用) / 73
山药牛肉汤 强壮骨骼
(3岁以上适用) / 74
三、惊蛰:草木萌动鸿雁来 / 75
(3月5日或6日开始的15天)
1.节气特点 / 75
2.保健要点 / 75
3.营养美食 / 76
酸枣仁水 益心安神
(4个月以上适用) / 76
黄豆白菜水 补中健脾
(8个月以上适用) / 76
山楂糕 健脾开胃
(8个月以上适用) / 77
猪骨菠菜 养血补钙
(8个月以上适用) / 77
枸杞海带饭 养肝明目
(1岁以上适用) /
上篇 中国式育儿基本理念
一、体质是宝宝健康的内因
体质,即机体素质,是指人体秉承先天遗传并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体质是健康的内因,决定着人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同样的致病条件,有的人感而生病,有的人却安然无恙。即使患同一种病,不同体质的人,病症表现也很不相同。
虽然西方医学也有30多种体质类型学说,但都未能直接指导临床实践与养生康复,真正将体质学说和养生保健、疾病诊治密切结合的是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医认为,人的体质有寒热虚实之分,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随同季节变化,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办法,才是有益健康的养生之道。
成人的健康维护如此,孩子的科学养育亦如此。了解孩子的体质特点,根据不同的体质给予不同的膳食调养和日常照护,是科学育儿的第一步。
……
序言
寻找适合中国宝宝的育儿方法
怎样才能养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这是我在婴幼儿营养咨询过程中父母最常问到的问题,也是父母们最大的心愿。
每天面对家长们事无巨细的询问,我深深体会到,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是不会改变的。但爱的愿望不等于爱的能力,我经常看到,一家人为了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绞尽脑汁,但孩子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孩子一生病,父母如临大敌,带着孩子上医院、吃药、打针、输液,几次之后,孩子的身体越来越差,有的小小年纪就成了“老病号”。
和我们父母所处的那个年代相比,今天,为人父母者对孩子的关注度更高,获得育儿知识的途径更多,物质生活条件也更好了,可为什么孩子的健康问题却越来越多了呢?因为育儿方式和成人的生活方式是密切相关的,现代人与自然的割裂,对技术的迷恋,过度的物质消耗,对营养补充剂的依赖,黑白无序的生活起居……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育儿生活和孩子的成长。
在成人社会,现代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开始重温古代先贤天人合一的生命智慧,回归人类在大自然中应有的位置,顺应天地自然、四季更替的法则,根据不同体质特点饮食起居,重新回到健康生活的正确轨道上来。育儿生活同样如此。我始终认为,育儿方式必须和教育一样,要考虑到文化、地域、环境的因素。在global village(地球村)时代,适合西方国家的育儿理念和方法一定适合中国吗?对西方的舶来品,如果缺乏理性的思考和科学的分析,很可能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从2004年开始,我就在探索如何将中国古代的育儿智慧和西方的现代营养学体系相结合,和中国的父母、老师、育儿专家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有时候也深入一些家庭手把手地帮助父母们建立必要的喂养体系。面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域,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和专业知识的父母、前辈、专家们,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我受益良多。
在这样不断积累和整理的过程中,中国妇女出版社的编辑刘宁女士找到我。她不但非常认同我的营养育儿观念,还非常真诚地帮助和鼓励我把这个理念传播给更多的中国家长。于是,我完成了《宝宝常见病预防调养食谱》和《怎么吃,宝宝才能聪明又健康》两部书稿的写作,对中国式营养育儿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总结。这两部书稿出版后,得到出版社和广大读者的认可,他们希望我能继续将自己的思考、实践整理成书,大力推广中国式育儿的理念和方法。
家长们的信任和鼓励使得我用更审慎和严谨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第三本书的写作和整理过程中。通过这本书,我首先想告诉家长的是:孩子的健康,自然气候是外因,身体素质是内因——这是中国式育儿的一个核心理念。因此,我们要了解自然气候的变化规律和孩子的先天身体素质,这是健康育儿的基础。古人总结出成熟而系统的24节气保健方法和体质养生理论,这些理论和方法同样适用于婴幼儿。本书详细介绍了婴幼儿常见的8种体质及保健重点,针对24节气婴幼儿的常见问题,在具体分析其发育水平的基础上,提供了详细的养育思路和营养方案,不仅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各月龄的发育
这本书的内容编排上,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结构设计充满了匠心,可以说是反传统育儿书籍的套路。它没有采用常见的“婴儿期”、“幼儿期”的年龄划分,也没有直接给出具体的食谱或运动清单,而是以一种更具流动性的、类似时间轴或季节更替的方式来组织章节。每一部分都围绕着一个特定的“转换期”或“过渡状态”展开,而不是僵硬的年龄段。例如,有一章专门探讨的是从“完全依赖”到“初步自主”之间的那个微妙的“间隙期”,作者用了很多篇幅来解析这个阶段孩子情绪波动的内在逻辑,而不是简单地给出安抚技巧。这种结构的好处在于,它迫使读者跳出按部就班的日程表思维,转而关注孩子成长的内在节奏和能量转换。此外,书中的图表设计也很有特色,它们不是那种冰冷的统计图,而是融合了水墨晕染效果的示意图,用来解释能量流转和平衡关系,虽然直观性略逊于教科书,但艺术感和启发性却是极强的。它教会我的不是“该做什么”,而是“去观察和感受什么”。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初读时我感觉有点过于文学化了,有些地方的描述,比如对“自然节律”的赞美,用词相当考究,甚至带有一丝古典韵味。这对于追求速成和干货的读者来说,可能需要一点耐心去适应。但一旦你沉浸其中,就会发现这种细腻的笔触其实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层次感。作者在阐述某一个育儿理念时,常常会引用一些历史典故或者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哲学,比如他对比了古代农耕社会中季节对饮食和作息的决定性影响,以及现代人在恒温空调房内对时间流逝的感知错位。这种宏大叙事的背景,使得原本聚焦于家庭内部的育儿话题,一下子被提升到了人类文明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高度。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章,详细描述了不同节气下,户外光线色彩的变化如何微妙地影响孩子的视觉发育,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功力。全书的逻辑推进是螺旋上升式的,它不是简单地从A点讲到B点,而是不断地将基础概念与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进行交织融合,引导读者进行深层次的内省。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启发,在于它对“平衡”二字的深刻诠释,这种平衡并非指传统意义上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而是指人与自然、内在需求与外部世界的动态平衡。作者在描述如何引导孩子适应季节变化时,并没有落入纯粹的“回归自然”的窠臼,而是非常务实地探讨了如何在现代城市环境中,通过调整生活细节来模拟和尊重自然的节奏。比如,书中对“光照管理”的讨论,远远超越了我们通常理解的“多晒太阳”,而是详细分析了不同时间段光线光谱对孩子褪黑素分泌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室内布光策略来辅佐这种自然节律的建立。这种将宏观哲学思考与微观生活实践无缝衔接的能力,是这本书最值得称道之处。它让我开始用一种更具生命力和整体性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成长的每一步,不再将育儿视为一个个需要完成的任务列表,而是看作一场与生命共同成长的、充满韵律的旅程。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它改变的不是我教孩子的方法,而是我观察和体验世界的方式。
评分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阅读难度系数偏高,它更像是给那些已经有一定育儿经验,并且开始反思自己育儿方法论的父母准备的“进阶读物”。对于新手父母来说,可能会因为缺乏参照系而感到有些茫然。书中大量的概念阐述,比如对“内在时钟”与“外在环境”之间同步性的探讨,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去理解。它提出的很多观点是颠覆性的,比如鼓励在某些特定的自然条件下,适当降低对孩子外部环境的干预,让孩子更直接地感受气候带来的身体反应,而不是总想着去“优化”每一个细微的体验。我不得不承认,要完全实践书中所倡导的理念,需要父母付出极大的心力和时间去重新设计家庭的生活节奏。它要求我们不仅要读懂文字,更要将文字中的意境,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细微的行动调整,这绝对不是一本可以快速翻阅的工具书,更像是一部需要反复研读、常读常新的生活哲学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色彩搭配得非常柔和,那种淡雅的米黄色调配上精致的手绘插图,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目光。我拿到书的时候,首先就被它的纸张质感所吸引,不是那种廉价的胶版纸,而是带着微微纹理的哑光纸,拿在手里感觉很舒服,翻页的时候声音都很悦耳。我尤其喜欢它排版上的留白处理,字里行间呼吸感十足,即便是像我这样长时间盯着屏幕的读者,阅读起来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本书的开篇部分,作者似乎花了大量的篇幅在探讨“慢生活”与亲子关系重塑的哲学层面,用了很多富有诗意的语言描述了现代育儿焦虑的根源,读起来像是在进行一场宁静的心灵对话,而不是枯燥的知识灌输。它不像那种堆砌数据和实验报告的育儿书,更像是一位学识深厚的长者,在壁炉边轻声慢语地分享他的观察与体悟。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愿意放慢自己的脚步,去思考那些被日常生活琐碎掩盖的育儿本质问题。书中的一些引言和名句被巧妙地穿插在章节之间,字体和位置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成为阅读过程中的一个个小小的惊喜和沉思的锚点。
评分还挺不错,学习中
评分分节气养育孩子,第一次听说,书挺好的
评分育儿的书一定要买中国妇女出版社的
评分根据24节气做成的食谱
评分根据时令合理安排宝贝的饮食等,非常好的一本书。
评分帮朋友买的,很实用的一本书!
评分分节气养育孩子,第一次听说,书挺好的
评分帮朋友买的,很实用的一本书!
评分育儿的书一定要买中国妇女出版社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