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营养育儿新主张

24节气营养育儿新主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邹春蕾 著
图书标签:
  • 24节气
  • 育儿
  • 营养
  • 中医
  • 食谱
  • 婴幼儿
  • 儿童
  • 健康
  • 养生
  • 季节性饮食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9787512708587
版次:1
商品编码:1148716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爱宝贝养育有道系列
开本:12开
出版时间:2014-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吃是宝宝的头等大事,怎么吃,宝宝才能长得壮、不生病?
80后时尚辣妈、国际注册营养师、亚洲营养协会儿童营养中心理事邹春蕾(网名Rayman妈妈)告诉你:食物要与体质和节气相适应,顺着24节气选择最新鲜的当令食材,最安全、最经济。
慢下来,和宝宝一起聆听季节的更替,品尝时令美食,让宝宝的每一天都过得有滋有味、健康快乐!

内容简介

体质是宝宝健康的内因
小儿常见的8种体质
体质不是单一、不变的
环境是宝宝健康的外因
吃也是一种教育态度
给孩子最需要的
辩证看待摄入和吸收的关系
食物要与体质相适应
不同体质的食疗食养
食物要与节气相适应
200种一学就会的营养美食,宝宝爱吃停不住。

作者简介

邹春蕾(网名Rayman妈妈):国际注册营养师(新加坡),亚洲营养协会儿童营养中心理事,两个淘气孩子的时尚妈妈。她出生于中医世家,曾在德国、新加坡、挪威等国居住,擅长将西方先进的营养理念与中医理论相结合,指导实际的育儿生活。
被多家育儿网站聘为营养专家,定期进行在线答疑;拥有自己的母婴营养自助中心,其“适合、适时、适量”的喂养理念和方法深受现代家长的追捧。曾出版《妈咪厨房2:宝宝常见病预防调养食谱》《怎么吃,宝宝才能聪明又健康》。

目录

序言 寻找适合中国宝宝的育儿方法
引言 育儿从改变自己开始
上篇 中国式育儿基本理念
一、体质是宝宝健康的内因 / 2
1.小儿常见的8种体质 / 2
健康型体质 / 2
寒型体质 / 4
热型体质 / 5
虚型体质 / 10
湿型体质 / 11
风型体质 / 12
燥型体质 / 14
特异型体质 / 15
2.体质不是单一、不变的 / 17
二、环境是宝宝健康的外因 / 19
1.四时有序,六气消长 / 19
风为百病之长 / 19
火邪伤津耗气 / 20
暑邪扰乱心神 / 21
湿邪常致脾阳失运 / 23
燥邪最易伤肺 / 24
寒邪使体质下降 / 25
2.顺应自然,起居有常 / 27
起居习惯影响宝宝健康 / 27
自然有序的12时辰作息法 / 29
为宝宝做健康记录 / 34
三、食物是最好的医药 / 38
1.万物有灵,敬畏食物 / 38
2.吃也是一种教育态度 / 39
3.给孩子最需要的 / 41
4.辩证看待摄入和吸收的关系 / 41
5.食物要与体质相适应 / 42
寒型体质的食疗食养 / 42
热型体质的食疗食养 / 43
虚型体质的食疗食养 / 45
湿型体质的食疗食养 / 46
风型体质的食疗食养 / 47
燥型体质的食疗食养 / 48
过敏体质的食疗食养 / 48
复合型体质的食疗食养 / 50
6.食物要与节气相适应 / 54
7.艾叶、海盐和生姜的妙用 / 54
艾叶的神奇功效 / 54
海盐包的使用方法 / 57
生姜的21种用法 / 57
下篇 24节气营养育儿方案
一、立春:东风解冻鱼上冰 / 62
(2月4日或5日开始的15天)
1.节气特点 / 62
2.保健要点 / 63
拍手法 / 63
蹦跳法 / 63
早睡早起,多活动 / 64
3.营养美食 / 65
小米粥油 保护肠胃
(出生后即可食用) / 65
春季养胃粥 养胃补气
(8个月以上适用) / 65
干贝蒸蛋 补钙强骨
(10个月以上适用) / 66
酸奶全麦餐 促进生长
(1岁以上适用) / 67
红菜汤 气血循环
(1岁以上适用) / 67
鸡腿益气汤 补气、抗过敏
(2岁以上虚寒体质适用) / 68
二、雨水:冰雪融化桃花开 / 69
(2月19日前后开始的15天)
1.节气特点 / 69
2.保健要点 / 69
3.营养美食 / 71
鸡蛋黄米粥 补充氨基酸
(6个月以上适用) / 71
三黑粉 补骨添髓
(8个月以上适用) / 71
海带根水 排毒养血
(8个月以上适用) / 72
虾皮鸡蛋西葫芦饼 补充钙质
(10个月以上适用) / 72
腐皮银芽卷 化痰通窍
(1岁以上适用) / 73
山药牛肉汤 强壮骨骼
(3岁以上适用) / 74
三、惊蛰:草木萌动鸿雁来 / 75
(3月5日或6日开始的15天)
1.节气特点 / 75
2.保健要点 / 75
3.营养美食 / 76
酸枣仁水 益心安神
(4个月以上适用) / 76
黄豆白菜水 补中健脾
(8个月以上适用) / 76
山楂糕 健脾开胃
(8个月以上适用) / 77
猪骨菠菜 养血补钙
(8个月以上适用) / 77
枸杞海带饭 养肝明目
(1岁以上适用) /

精彩书摘

  上篇 中国式育儿基本理念
  一、体质是宝宝健康的内因
  体质,即机体素质,是指人体秉承先天遗传并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体质是健康的内因,决定着人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同样的致病条件,有的人感而生病,有的人却安然无恙。即使患同一种病,不同体质的人,病症表现也很不相同。
  虽然西方医学也有30多种体质类型学说,但都未能直接指导临床实践与养生康复,真正将体质学说和养生保健、疾病诊治密切结合的是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医认为,人的体质有寒热虚实之分,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随同季节变化,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办法,才是有益健康的养生之道。
  成人的健康维护如此,孩子的科学养育亦如此。了解孩子的体质特点,根据不同的体质给予不同的膳食调养和日常照护,是科学育儿的第一步。
  ……

前言/序言

序言

寻找适合中国宝宝的育儿方法
怎样才能养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这是我在婴幼儿营养咨询过程中父母最常问到的问题,也是父母们最大的心愿。
每天面对家长们事无巨细的询问,我深深体会到,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是不会改变的。但爱的愿望不等于爱的能力,我经常看到,一家人为了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绞尽脑汁,但孩子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健康问题。孩子一生病,父母如临大敌,带着孩子上医院、吃药、打针、输液,几次之后,孩子的身体越来越差,有的小小年纪就成了“老病号”。
和我们父母所处的那个年代相比,今天,为人父母者对孩子的关注度更高,获得育儿知识的途径更多,物质生活条件也更好了,可为什么孩子的健康问题却越来越多了呢?因为育儿方式和成人的生活方式是密切相关的,现代人与自然的割裂,对技术的迷恋,过度的物质消耗,对营养补充剂的依赖,黑白无序的生活起居……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育儿生活和孩子的成长。
在成人社会,现代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开始重温古代先贤天人合一的生命智慧,回归人类在大自然中应有的位置,顺应天地自然、四季更替的法则,根据不同体质特点饮食起居,重新回到健康生活的正确轨道上来。育儿生活同样如此。我始终认为,育儿方式必须和教育一样,要考虑到文化、地域、环境的因素。在global village(地球村)时代,适合西方国家的育儿理念和方法一定适合中国吗?对西方的舶来品,如果缺乏理性的思考和科学的分析,很可能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从2004年开始,我就在探索如何将中国古代的育儿智慧和西方的现代营养学体系相结合,和中国的父母、老师、育儿专家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有时候也深入一些家庭手把手地帮助父母们建立必要的喂养体系。面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域,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和专业知识的父母、前辈、专家们,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我受益良多。
在这样不断积累和整理的过程中,中国妇女出版社的编辑刘宁女士找到我。她不但非常认同我的营养育儿观念,还非常真诚地帮助和鼓励我把这个理念传播给更多的中国家长。于是,我完成了《宝宝常见病预防调养食谱》和《怎么吃,宝宝才能聪明又健康》两部书稿的写作,对中国式营养育儿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总结。这两部书稿出版后,得到出版社和广大读者的认可,他们希望我能继续将自己的思考、实践整理成书,大力推广中国式育儿的理念和方法。
家长们的信任和鼓励使得我用更审慎和严谨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第三本书的写作和整理过程中。通过这本书,我首先想告诉家长的是:孩子的健康,自然气候是外因,身体素质是内因——这是中国式育儿的一个核心理念。因此,我们要了解自然气候的变化规律和孩子的先天身体素质,这是健康育儿的基础。古人总结出成熟而系统的24节气保健方法和体质养生理论,这些理论和方法同样适用于婴幼儿。本书详细介绍了婴幼儿常见的8种体质及保健重点,针对24节气婴幼儿的常见问题,在具体分析其发育水平的基础上,提供了详细的养育思路和营养方案,不仅让家长知道孩子在各月龄的发育


24节气与婴幼儿成长:顺应自然,呵护未来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我们常常惊叹于科技的进步,却也时常怀念那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古老智慧。尤其是在育儿这件事上,面对琳琅满目的育儿书籍和层出不穷的育儿理念,许多年轻的父母难免感到迷茫与焦虑。然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经千年传承的“24节气”蕴含着深刻的自然规律与养生智慧,它不仅指导着农耕生产,更是我们认识、顺应自然,从而实现身心健康的宝贵指南。 本书并非要将24节气简单地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进行机械地对照,而是希望借由节气所揭示的自然界在不同时期的气候特点、物候变化,以及蕴含其中的传统养生理念,来启发父母们以一种更为 holistic(整体的)和 proactive(主动的)的视角来审视婴幼儿的喂养、起居、行为习惯以及情志养育。我们相信,当父母能够细致地观察和理解自然的变化,并将其巧妙地融入到日常育儿的实践中,便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出更具适应力和生命力的下一代。 一、 节气的奥秘:不仅仅是时间的标记 24节气,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根据一年中气候、物候变化规律而划分出的24个特定时期。它们分别是: 春季: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季: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季: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季: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一个节气都代表着天地能量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自然环境的显著特征。例如,立春标志着冬去春来,万物复苏,阳气逐渐生发;雨水带来滋润,万物开始生长;惊蛰意味着春雷响动,蛰虫苏醒;春分时昼夜平分,阴阳平衡;清明时万物洁净,生机盎然;谷雨则预示着庄稼生长,需雨水滋养。 夏季的立夏,宣告盛夏的开始,万物繁茂;小满,麦子渐熟,但尚未全熟,是一种“未满”的意味;芒种,麦子成熟,可以收割,同时也是播种夏作物的好时节;夏至,白昼最长,阳气达到顶峰;小暑、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暑气逼人。 秋季的立秋,意味着秋天的开始,暑气渐消,凉意初显;处暑,暑气消退,但仍有余温;白露,露水凝结,天气渐凉;秋分,昼夜平分,秋意渐浓;寒露,露水带寒,气温进一步下降;霜降,地面开始出现霜。 冬季的立冬,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万物潜藏,阳气闭藏;小雪,北方开始下雪;大雪,雪量增大;冬至,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是阴阳转化的关键点;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期,寒气袭人。 理解这些节气的基本含义,能够帮助我们洞察自然界的运行规律。而对于婴幼儿的养育而言,了解这些规律,意味着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孩子身体发展的内在节律,以及外界环境变化对孩子的影响。 二、 顺应自然,喂养的智慧 婴幼儿的喂养是育儿的核心。24节气并非提供一套僵化的食谱,而是启发我们思考在不同季节,如何为孩子选择最适宜的食物,以顺应自然,促进健康。 春季(生发养肝): 春季万物复苏,是肝脏功能活跃的时期。对于婴幼儿,尤其是在辅食添加阶段,可以适量增加一些有助于肝脏健康的食物,如绿叶蔬菜(确保细致处理,易消化)、豆类制品(如豆腐泥)、鱼肝油(补充维生素D)。同时,春季也可能容易出现过敏,应注意观察宝宝的反应,谨慎添加新食物。母乳喂养的妈妈,也需注意饮食清淡,多摄入蔬菜水果。 夏季(清淡养心): 夏季炎热,易生内热。宝宝容易出汗,需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要多喝水,宝宝喂奶的频率可适当增加。对于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选择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汤、莲藕、冬瓜、丝瓜等富含水分的蔬菜,水果也要选择当季的,如西瓜、甜瓜。注意避免油腻、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宝宝的湿热。 秋季(润燥养肺): 秋季干燥,容易伤肺。宝宝的皮肤也容易变得干燥。在饮食上,可以增加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藕、百合、银耳、蜂蜜(一岁以上宝宝)。粥类,如小米粥、大米粥,也是秋季非常好的选择,易于消化,又能提供能量。给宝宝洗澡后,可以使用温和的婴儿润肤露,保护宝宝的肌肤。 冬季(温补养肾): 冬季寒冷,是收藏的季节,也是进补的好时机。但对于婴幼儿,进补应谨慎,以温和、易消化为主。可以适量增加一些能够温补的食物,如羊肉(煮烂打泥)、鸡肉(煮汤)、核桃(磨成粉末加入辅食)、山药、红薯等。母乳喂养的妈妈,也可以适量增加营养,但同样以温和、易消化为主,避免过于辛辣、燥热的食物。可以多喝一些温热的汤水。 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学会“察言观色”: 观察宝宝的舌苔、大便、食欲、睡眠等情况,结合节气的特点,灵活调整喂养的种类和方式。当节气变化,而宝宝出现不适,可能是环境或饮食与宝宝的身体暂时不匹配,此时应及时调整,而不是一味地遵循刻板的节气食谱。 三、 起居有常,与时偕行 婴幼儿的起居规律,与节气的变化息息相关。顺应自然,能够帮助宝宝建立健康的睡眠和活动模式,从而更好地适应季节的变化。 春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春季阳气升发,宝宝的活动力会增强。鼓励宝宝多进行户外活动,接触自然,呼吸新鲜空气。保证充足的睡眠,但随着日照时间的延长,可以适当推迟宝宝的入睡时间,但整体睡眠时长要保证。 夏季(晚睡早起,午睡避暑): 夏季昼长夜短,气温高,宝宝容易烦躁。可以适当晚睡,但仍需保证足够的睡眠。早起,避开中午最热的时段,让宝宝进行室内活动或安静的玩耍。午睡尤为重要,可以帮助宝宝消暑降温,恢复体力。 秋季(早睡早起,避寒就温): 秋季凉爽,是养育好习惯的好时机。鼓励宝宝早睡早起,让身体适应逐渐转凉的天气。注意保暖,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冬季(早睡晚起,避寒养藏): 冬季寒冷,阳气潜藏。鼓励宝宝早睡,晚起(等天亮后再起床),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积蓄能量。室内保持温暖,但也要注意通风,避免空气污浊。 除了睡眠和活动,还需要关注宝宝的穿着: 根据节气的温度变化,为宝宝选择合适的衣物。春季注意“春捂”,秋季注意“秋冻”,但都要以宝宝的舒适度为准,避免过冷或过热。 四、 情志养育:观天而知心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对婴幼儿情志的理解。节气的变化,不仅仅影响着自然界,也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情绪的起伏。 春季(欣欣向荣,舒畅愉悦): 春季万物生长,阳气勃发,人的心情也容易变得明朗。鼓励宝宝多与人交流,进行亲子互动,营造积极、愉快的家庭氛围。避免过度压抑宝宝的情绪,允许他们表达喜怒哀乐,并给予恰当的引导。 夏季(热情开朗,注意平和): 夏季的炎热容易导致人的烦躁。家长需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耐心安抚宝宝的情绪。同时,也可以鼓励宝宝进行一些户外的、有活力的活动,释放过多的能量。 秋季(宁静致远,调理心绪): 秋季的凉爽,有助于人们进入一种相对宁静的状态。这对于宝宝的情志养育也是一种启示。鼓励宝宝进行一些安静的活动,如阅读、听音乐、搭积木等。家长也应以身作则,保持平和的心态,帮助宝宝度过可能出现的“秋愁”。 冬季(内敛安详,蓄势待发): 冬季是储存能量的季节。鼓励宝宝多待在温暖的室内,进行亲子阅读、游戏。家长要给予宝宝更多的关爱和陪伴,让他们感受到安全和温暖,为来年的成长积蓄力量。 值得强调的是,婴幼儿的情绪是需要被看见和被理解的。 节气只是一个宏观的参照,每个宝宝的个体差异是巨大的。我们需要细致地观察宝宝的行为和情绪反应,理解他们哭闹、发脾气背后的原因,并用爱和耐心去回应。 五、 总结与展望:将自然智慧融入现代育儿 《24节气营养育儿新主张》这本书,希望传递的并非一套僵化的育儿模板,而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顺应生命节律的育儿哲学。它鼓励父母们: 重拾对自然的敏感: 重新关注节气的变化,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风霜雨雪,从中体悟生命的规律。 拥抱科学与传统的融合: 将24节气蕴含的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的育儿知识相结合,取长补短,形成最适合自己家庭的育儿方式。 培养孩子的生命力: 通过顺应自然,为孩子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体魄、平和的心态,以及强大的生命韧性。 成为更智慧的父母: 学习观察、倾听,理解孩子身体和情绪的需求,用更加从容、自信的态度去面对育儿的挑战。 我们相信,当父母能够将24节气的智慧融入到喂养、起居、情志养育的每一个细节中,不仅仅是在为孩子提供营养和健康的保障,更是在为他们播下热爱自然、尊重生命、与世界和谐相处的种子。这是一种长远的投资,也是一份珍贵的传承,将帮助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更加健康、快乐、自信地绽放。 这本书,愿成为您在育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启发您以更广阔的视野,更深的理解,去呵护和滋养您的小生命,让他们如同顺应节气而生长的万物一般,健康、茁壮、充满生命力。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阅读难度系数偏高,它更像是给那些已经有一定育儿经验,并且开始反思自己育儿方法论的父母准备的“进阶读物”。对于新手父母来说,可能会因为缺乏参照系而感到有些茫然。书中大量的概念阐述,比如对“内在时钟”与“外在环境”之间同步性的探讨,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去理解。它提出的很多观点是颠覆性的,比如鼓励在某些特定的自然条件下,适当降低对孩子外部环境的干预,让孩子更直接地感受气候带来的身体反应,而不是总想着去“优化”每一个细微的体验。我不得不承认,要完全实践书中所倡导的理念,需要父母付出极大的心力和时间去重新设计家庭的生活节奏。它要求我们不仅要读懂文字,更要将文字中的意境,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细微的行动调整,这绝对不是一本可以快速翻阅的工具书,更像是一部需要反复研读、常读常新的生活哲学指南。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色彩搭配得非常柔和,那种淡雅的米黄色调配上精致的手绘插图,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目光。我拿到书的时候,首先就被它的纸张质感所吸引,不是那种廉价的胶版纸,而是带着微微纹理的哑光纸,拿在手里感觉很舒服,翻页的时候声音都很悦耳。我尤其喜欢它排版上的留白处理,字里行间呼吸感十足,即便是像我这样长时间盯着屏幕的读者,阅读起来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这本书的开篇部分,作者似乎花了大量的篇幅在探讨“慢生活”与亲子关系重塑的哲学层面,用了很多富有诗意的语言描述了现代育儿焦虑的根源,读起来像是在进行一场宁静的心灵对话,而不是枯燥的知识灌输。它不像那种堆砌数据和实验报告的育儿书,更像是一位学识深厚的长者,在壁炉边轻声慢语地分享他的观察与体悟。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我愿意放慢自己的脚步,去思考那些被日常生活琐碎掩盖的育儿本质问题。书中的一些引言和名句被巧妙地穿插在章节之间,字体和位置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成为阅读过程中的一个个小小的惊喜和沉思的锚点。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编排上,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结构设计充满了匠心,可以说是反传统育儿书籍的套路。它没有采用常见的“婴儿期”、“幼儿期”的年龄划分,也没有直接给出具体的食谱或运动清单,而是以一种更具流动性的、类似时间轴或季节更替的方式来组织章节。每一部分都围绕着一个特定的“转换期”或“过渡状态”展开,而不是僵硬的年龄段。例如,有一章专门探讨的是从“完全依赖”到“初步自主”之间的那个微妙的“间隙期”,作者用了很多篇幅来解析这个阶段孩子情绪波动的内在逻辑,而不是简单地给出安抚技巧。这种结构的好处在于,它迫使读者跳出按部就班的日程表思维,转而关注孩子成长的内在节奏和能量转换。此外,书中的图表设计也很有特色,它们不是那种冰冷的统计图,而是融合了水墨晕染效果的示意图,用来解释能量流转和平衡关系,虽然直观性略逊于教科书,但艺术感和启发性却是极强的。它教会我的不是“该做什么”,而是“去观察和感受什么”。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初读时我感觉有点过于文学化了,有些地方的描述,比如对“自然节律”的赞美,用词相当考究,甚至带有一丝古典韵味。这对于追求速成和干货的读者来说,可能需要一点耐心去适应。但一旦你沉浸其中,就会发现这种细腻的笔触其实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层次感。作者在阐述某一个育儿理念时,常常会引用一些历史典故或者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哲学,比如他对比了古代农耕社会中季节对饮食和作息的决定性影响,以及现代人在恒温空调房内对时间流逝的感知错位。这种宏大叙事的背景,使得原本聚焦于家庭内部的育儿话题,一下子被提升到了人类文明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高度。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章,详细描述了不同节气下,户外光线色彩的变化如何微妙地影响孩子的视觉发育,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功力。全书的逻辑推进是螺旋上升式的,它不是简单地从A点讲到B点,而是不断地将基础概念与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进行交织融合,引导读者进行深层次的内省。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启发,在于它对“平衡”二字的深刻诠释,这种平衡并非指传统意义上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而是指人与自然、内在需求与外部世界的动态平衡。作者在描述如何引导孩子适应季节变化时,并没有落入纯粹的“回归自然”的窠臼,而是非常务实地探讨了如何在现代城市环境中,通过调整生活细节来模拟和尊重自然的节奏。比如,书中对“光照管理”的讨论,远远超越了我们通常理解的“多晒太阳”,而是详细分析了不同时间段光线光谱对孩子褪黑素分泌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室内布光策略来辅佐这种自然节律的建立。这种将宏观哲学思考与微观生活实践无缝衔接的能力,是这本书最值得称道之处。它让我开始用一种更具生命力和整体性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成长的每一步,不再将育儿视为一个个需要完成的任务列表,而是看作一场与生命共同成长的、充满韵律的旅程。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它改变的不是我教孩子的方法,而是我观察和体验世界的方式。

评分

根据24节气做成的食谱

评分

根据24节气做成的食谱

评分

根据节气育儿,不错不错!

评分

根据节气育儿,不错不错!

评分

非常好的商品 下次再来购买

评分

根据24节气做成的食谱

评分

根据24节气做成的食谱

评分

还挺不错,学习中

评分

帮朋友买的,很实用的一本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