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種子》是一本帶領你由教室到文壇,由寫作業的學生嚮作傢過渡的書。每個人都有文學潛能。當你碰到一件不順心的事情,鬱悶得影響瞭學習的時候,如果選擇文學的方式進行發泄,排解鬱悶的同時,或許還得到瞭一首詩或一篇散文。這就是文學潛能的釋放。當然,這是無意識的釋放。如果你讀瞭《文學種子》,由無意提升到有意,境界就不同瞭。
王鼎鈞,山東蘭陵人,1925年生,抗戰末期棄學從軍,1949年到颱灣。曾在報社任副刊主編,也當過教師。51歲時移居美國,一直在紐約居住。他的創作生涯長達大半個世紀,長期齣入於散文、小說和戲劇之間,著作近40種,以散文産量最豐,成就很大。20世紀70年代他的“人生三書”(《開放的人生》、《人生試金石》和《我們現代人》三本勵誌小品文),在颱灣總發行量逾60萬冊。他淡薄名利,窮畢生之力於“寫齣全人類的問題”,風格多樣,題材豐富。豐沛的內在能量,不渝的創作忠誠,對散文藝術的努力開拓,使之成為一代散文大傢。
王鼎鈞的創作生涯長達半個多世紀,著作近四十種。從六十年代早期的作品到1975 年《開放的人生》,再到八十年代初期《作文七巧》,其“人生四書”、“作文四書”等作品在颱灣銷行極廣,至今不衰,自七十年代末期起,王鼎鈞開始瞭《碎琉璃》等獨樹一幟的文學創作;1988 年《左心房漩渦》齣版之後,更被譽為“當之無愧的散文大師”。
評分寫作有所幫助。
評分一本好書,對文學形式的各種看法娓娓道來,我覺得可以作為一本文學上的科普讀物瞭。
評分讀書或書籍的享受素來被視為有修養的生活上的一種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機會享受這種權利的人們看來,這是一種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當我們把一個不讀書者和一個讀書者的生活上的差異比較一下,這一點便很容易明白。養成閱讀的習慣等於為你自己築起一個避難所,幾乎可以避開生命中所有的災難。如果我們被迫去讀那些令人覺得厭倦的書,又怎能養成為閱讀而閱讀的習慣呢。真正的內心強大,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裏,而不是活在彆人的眼中和嘴上。曾國藩說 “人之氣質,由於天生,很難改變,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古之精於相法者,並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
評分王先生的書很見功力,很有啓發
評分從1992 年至2009 年,王鼎鈞曆時十七年陸續發錶“迴憶錄四部麯”。這四捲書融人生經曆、審美觀照與深刻哲思於一體,顯示一代中國人的因果糾結、生死流轉。
評分四部麯一直都很想拜讀一下,趕上活動齣手瞭。四本書集體塑封包裝,拆開之後每一本又單獨塑封包裝瞭一個,很滿意。京東的讀書書評應該可以閱後再評價吧,總覺得這樣草草收貨,在沒有讀完的情況下隨心點評是對作者的不尊重。迴頭看完再來添加。
評分老傢臨沂,我很難想象在我們那個傢長齣瞭這麼有靈性的作傢,我當然自豪。
評分王鼎鈞先生作文四書之一,很經典的作文教材,值得一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