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19
世界第四大保險帝國榮耀加身,卻泥足深陷於不成熟的市場環境、監管環境,中國保險業路在何方?冷峻解讀中國保險業三十年的興衰得失,真實再現資本的博弈、企業的興衰、行業的矛盾與保險人的迷茫和奮進。
深入采訪數位中國保險業大佬及專傢學者,以細膩的觀察、獨立的判斷、獨特的材料,嚮你娓娓道來。
5年名作持續暢銷,30000000保險精英翹首以待,從行業大佬到基層保險代理人人手一冊,瞭解中國保險行業你必須深入閱讀的一本書。全新修訂,經典珍藏。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謝誌剛,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教授郝演蘇,中國保險學會會長姚慶海,資深保險人、紫金保險副總裁謝躍,財經作傢、藍獅子財經圖書齣版人吳曉波聯袂推薦。
本書全部版稅將無償捐獻給和訊-燕梳保險公益基金會。
中國經濟奇跡的洪流,裹挾著稚嫩的中國商業保險滾滾前行。短短幾十年間,中國人壽已連續12次躋身全球企業500強之列,而中國平安也連續8年獲此殊榮,中國已儼然成為世界第四大保險帝國。這究竟是市值泡沫,還是真實增長?究竟是數字統計所帶來的幻覺,還是製度進化的結果?中國保險究竟是竭澤而漁式的開掘市場,還是已然建立瞭可持續發展的嚮上力量?到底該如何解釋中國商業保險的猛然崛起?
沒有曆史的眼光,就不會有客觀的結論。本書以厚重的思索、細膩的觀察以及獨特的材料,生動活潑地白描瞭一個行業的變遷曆程,記錄其中的著名事件、典型公司以及獨具影響力的人物,並進而延及資本之博弈,企業之興衰,行業之矛盾。縱切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商業保險的曆史斷麵,探尋崛起背後的真實。
同時,本書穿越製度的框架,關注這個行業龐大到過韆萬的從業者,以及那些曾經的從業者,記敘他們的掙紮、奮鬥,記錄這個行業極為鮮活的力量,以此追尋推動中國商業保險的嚮上力量。
陳懇,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曾擔任《21世紀經濟報道》資深記者,見證瞭中國保險行業從半封閉走嚮全開放,乃至挺進全球市場的風雲巨變。2008年進入財富管理行業,成為中國財富管理市場的開拓者之一。2014年起投身互聯網金融,創辦互聯網理財平颱——梧桐理財。
中國保險學會-燕梳保險公益基金由陳懇發起,中國保險學會主辦,和訊網協辦並提供網站信息披露平颱,是緻力於發展保險行業的教育和研究,以及提升保險行業形象的公益項目。
★《迷失的盛宴》用一種獨特的敘事風格講述瞭幾十年中國商業保險的故事,對中國保險業的發展變革提供瞭一種獨特的解讀,這是一般保險書籍所不具備的,值得推薦。
——謝誌剛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迷失的盛宴》講述瞭中國保險近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濃墨展現中國保險業者鮮活的前行步伐,記錄瞭保險人的希望、奮鬥、睏苦和迷茫。從“人”的角度摺射中國保險的變遷與源動力,值得一讀。
——郝演蘇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教授
★“盛世修史”,恰逢國傢盛世、行業盛世,修保險史正是“閤適的時間,做瞭閤適的事”。《迷失的盛宴》是一部介於正史和野史之間的“一級半”史,既比較好看,又比較嚴謹。
——謝躍 資深保險人、紫金保險常務副總裁
★科班齣身的作者以一個旁觀者的姿態,將中國商業保險幾十年來的風雨滄桑躍然紙上,將一個荒蕪開墾、又肆意生長的行業,用感性之筆呈獻給讀者,相信能令人在閱讀中,找到中國商業保險的發展脈絡。
——吳曉波 著名財經作傢、藍獅子齣版人
序言 盛世保險的冷思考
第1章 冰河初開(1978—1991)
格林伯格設局: 中美保險始亂終棄
青蔥的精算童話
馬明哲舊瓶裝新酒
第2章 友邦破冰(1992)
“All Is Greenberg”
代理人製度十年窮途
“92派”創業
第3章 蹣跚學步(1993—1995)
平安“偷”師
《保險法》: 規範趕不上實踐的腳步
第4章 利差損毒丸(1996—1999)
人保破“規”
利差損毒丸
擴軍的罪與罰
保險第一大案: 接管永安
泰康人壽的健康基因
麥肯锡藥方
太保進化(1): 太保王國良治亂
第5章 殼公司睏局(2000)
投資型保險,飲鴆止渴?
“銀保”生猛崛起,轉型知易行難
四“殼”公司浮沉
到內地去,賺500萬
平安“叛將”錄: 黃埔軍校
太保進化(2): 壽險分傢
第6章 投連之殤(2001)
投連之殤
保險與茶
一邊品著茶,一邊讀著陳懇寫的保險故事書稿。
品茶時,我會想:山,還是山麼?水,還是水麼?這茶,也還是茶麼?
讀書稿時,我也會問:市場,還是那個市場?人,還是那些人?這故事,會有新意麼?
這兩個問題都不好迴答。
品茶,若不具備相當的功底和情懷,哪裏體會得到茶湯中的“色、香、型、韻”,分辨齣它是否受空氣中的霧霾、水土中的農殘或重金屬的汙染,更不要說從同一款茶中,比如從雲南猛海茶廠生産的普洱茶湯中品味齣時代的更迭和變化……從白夢愚、範和均的“抗戰茶”到解放後國營的“中茶”,從承包責任製下更名的“大益”牌普洱茶到私人老闆控股的“大益集團”,這當中有多少悲歡離閤、人情冷暖?
同樣,品讀中國保險,若沒有獨特的視角,恐怕也就是羅列和解釋一長串術語、指標和數字,貌似學術,卻讓人覺得雲裏霧裏,一團亂麻,哪裏還看得到這市場背後的資本角逐與政商博弈,哪裏還分辨得清保險究竟是用於轉移和分散風險還是用於製造和纍積更大的風險?
不過,陳懇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是通過保險業中一係列風雲人物的故事來審視保險業。更難能可貴的是,本書是作者與這些人物麵對麵的交流和訪談,並在多年觀察和積纍基礎上的勞動成果。
畢竟,保險業是以人為本的行業,保險業的麵貌就是這些典型人物的“作品”,正所謂“貌如其人,人也如其貌”啊。
總之,陳懇的工作很有價值,讓讀者感覺既輕鬆,又深刻。
或許,讀者也大多像我一樣,一邊品著茶,一邊讀著書中的故事。看看茶杯中的風波,是否洶湧;品品保險業這壇水,究竟有多深。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謝誌剛
……
盛世保險的冷思考
作為從業者,評論保險非常不容易。說得輕瞭,讀者不滿意;說得重瞭,行業又不舒服。
但作為一個保險業內人士,我認為,用“盛世”這樣的詞來形容當今的中國保險業,也絕對不會心虛的。
在加入WTO的談判中,為瞭保護和穩定銀行業、證券業,國傢把最為弱小的保險業拋瞭齣去。2001年末,整個中國保險業開始抖抖霍霍地迎接來自WTO的挑戰。
可沒想到的是,作為典型舶來品的保險,並沒有像一般的外來物一樣在中國攻城略地、絞殺本地物種,就目前的中國保險業來看,反倒是內資保險迅速做大做強,中國也一不小心變成瞭全球第四保險大國。中國保險行業澎湃瞭十幾年,成績斐然,世界矚目。
不過,就像有位保險業的大領導所說的那樣,“這個時期的中國保險業,市場不成熟、經營主體不成熟、消費者不成熟、監管者不成熟”,在這種四大不成熟的環境中,齣現一些有點好玩、有點意思、甚至有點幽默的事就在情理之中瞭。
保險是個大賭場。這幾十年中,中國保險公司呈波浪式和散點式增立,東一傢、西一傢種種有背景的公司不斷加盟,保險公司數量蔚為壯觀,但到現在還沒有一傢嚴格意義上因經營不善退齣市場的公司。有生有死纔是一個正常的行業生態。開賭場的之所以不會賭輸,是因為賭場參賭可以不下賭桌,隻要無限次重復博弈,總能贏錢。同樣,投資者隻看到保險人賺得盆滿鉢滿,卻沒有看到輸光齣局者,所以保監會門前等著申請批籌各類保險公司的隊伍纔會不斷擴大。
價格卡特爾現象價格卡特爾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具有競爭關係的經營者為牟取超額利潤,以閤同、協議或其他方式,共同商定商品或服務價格,從而限製市場競爭的一種壟斷聯閤。明顯。在成熟的保險市場,一方麵因為大量的被保險人無法組織起來成立“被保險人協會”,所以監管者雖然奉行“積極不乾預”原則,但責任依舊天然地落在瞭他們身上,因此纔有瞭監管者保護被保險人利益之說。另一方麵,保險人為瞭自己的利益不被侵犯,也成立瞭保險行業協會。這種製衡長期發生作用,均衡就齣現瞭。然而這些年,大量的保險人湧現,供應即承保能力不斷增強,而有效需求的增長遠遠低於供應的增長,競爭的激烈程度就可以想象瞭。供過於求,價格必然規律性下降,行業性虧損日益嚴重,於是各種形式和期限的自律聯盟、新車共保等價格卡特爾組織層齣不窮,“囚徒睏境”也就不斷上演。前些年,保監會肩負著主管幾傢大型國有保險央企的任務,國有資産保值增值的任務也就落在保監會身上瞭。於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局麵齣現瞭: 本該反壟斷、保護被保險人利益的監管者,有意無意地支持這類自律,貓和老鼠閤作瞭。
中小公司生存睏難。如果把年保費100億元以上、30億元到100億元、30億元以下作為標準,將中國目前的公司分彆劃分為大、中、小公司,就會發現兩個規律性的現象: 其一,大公司保費占總保費的70%到80%,近100%承保利潤嚮大公司集中;其二,小型保險公司保費規模增長迅猛,中型公司保費被擠壓得厲害。産生第一個規律的主要原因有兩條: 其一,保險産品價格統一——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阿瑪尼和雅戈爾西服賣一樣的價格,剔除民族情結因素,誰會買雅戈爾?其二,不分大、小公司的嚴格規範要求,不管是部門設置、分支機構設立的“軟、硬”件配置、各種同業組織的費用,在公平的名義下,中小公司不堪重負。産生第二個規律的原因隻有一條,小型公司一般都是新公司,在前三年經曆瞭近乎野蠻式的生長、跑馬圈地式的擴張,可一旦“促銷式”行為放慢或停止,就陷入瞭中型公司被擠壓的睏境。
一幕幕資本傢與經理人的江湖恩仇劇正在上演。在這個保險發展的大時代,隨著保險主體的增多,保險經理人也是“供不應求”。於是,經理人主動跳槽、被挖角的事情幾乎天天都在發生,“大傢都弄個團長、旅長乾乾”。與此同時,社會各類資本中的巴菲特粉絲們,更是被保險業的現金流和所謂“産險三到五年、壽險五到八年承保盈利”的說法吸引,揣摩著: 承保盈利期前,幾個到十幾個點的承保虧損比貸款利率更便宜,可一但進入承保利潤期,貸款變成瞭負利率,而且這種貸款源源不斷、一年比一年多,好生意!因此,保險高管們的高薪就是小錢瞭,而保險高管人纔市場的供求關係也決定瞭高管們的確要“升官發財”纔考慮跳槽,於是拿到作為“賭場通行證”的資本金的男一號,與作為女一號的經理人的保險江湖恩仇係列劇不斷上演。喜劇的結尾大體相似,公司順利實現盈利,並通過上市、引入戰投、轉讓股份等方式使大傢都發瞭財。經理人甚至因成功實施瞭“MBO”(管理者收購)和類“MBO”,成瞭打工皇帝或老闆兼打工皇帝。悲劇結局也基本雷同。最悲催的結局是,“MBO”不但沒成,反倒從劇中的女一號變成瞭現實中的階下囚。而有的公司在度過“三到八年”的虧損期之後卻還在虧損,麵對不斷注入“賭本”的要求,老闆們再也淡定不瞭瞭——既然賭錢賭輸瞭還想要高薪,豈有此理!輸錢誰不會?換人或親自操盤就可以瞭,於是男一號和女一號不斷重新組閤。
保險互聯網還是互聯網保險?進入互聯網時代前,保險業有一段預演,這就是電話銷售。一般來說,電話銷售是新公司或小公司開疆拓土的利器,因為它符閤“價廉物美、方便快捷”規律,但在中國,電話銷售卻是從大公司發端的。於是,中國保險業便齣現瞭一個很有意思的局麵。因為省掉瞭分銷環節,作為直銷的電話銷售可以使産品降價15%,於是大公司間“三國殺”般互“呼”——中小公司的市場占比本來就很小,雖被大公司“呼”跑瞭不少客戶,但這些客戶還不夠大公司塞牙縫。大公司自己開始自“呼”,否則會被彆的大公司“呼”走,“開疆拓土”就變成瞭“自挖祖墳”。一段時間後,“互呼、自呼”逐漸均衡,保費充足度減少15%,電話銷售擾民變成公害,渠道變成瞭産品。現如今,互聯網保險風起雲湧,UBI(基於駕駛行為與用量的車輛保險)、OBD(車載診斷係統)新概念的衝擊力空前加強,不觸網很快就會被淘汰,於是中國的保險公司紛紛觸網: 選“傍大款”繳流量費式的互聯網保險,結果可能是“淘金的沒賺到錢,賣牛仔褲的發瞭財”;如果搞自建平颱式的保險互聯網,建平颱本身投入巨大,要讓客戶在互聯網這個虛擬世界找到你,還要持續花錢發“聲音”,搞不好就是找死。互聯網這一保險的新江湖又將有多少戰事發生?
現在的領導要做好監管理念、監管製定、機製製定、監管手段等各項現代化的管理工作。市場的決定性配置作用勢不可擋,某一位大領導說:“把定價權交給公司,把選擇權交給客戶。”我相信,保險業的發展就像一條長河,雖然中途有許多艱難險阻,有時甚至朝相反方嚮流去,但終究會日夜不停、川流不息地奔嚮大海。中國的保險業已經做大瞭,隻要我們一起努力,做強還會遠嗎?
陳懇是個有保險情結的文藝青年,這種情結可能與他大學學的是保險專業有關。
我剛從太平洋保險到天平車險,在設計所謂的“天平模式”時,和他有許多的交流,認為他是一個有點思想的保險媒體人。
後來,陳懇轉行做財富管理,成為一傢美國上市企業的高管。
再後來,他毅然決然辭職,開始瞭這本口述式保險史的寫作。記得有一次,他在我的好朋友——中國最懂茶的上海財經大學保險精算學教授謝誌剛傢品茗時,決定開始這項在我看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之後又在和訊網的保險頻道開專欄,將全部稿費捐齣做中國保險學會-燕梳保險公益基金。
當下的年代,一個業外人士,耗時貼錢地做這件事,捫心自問我們業內有幾人能做到?
更加令我感動的是,到瞭寫作的後期,他已經自己創業,還抽齣不能再緊的時間來做一件不相乾的事,難道就隻是齣於一種情結嗎?
所以,他讓我寫一點序言之類的文字時,這種感動還是讓我“恭敬不如從命瞭”。
因為是口述式的寫作,口述當事人難免有拔高或自謙之嫌,而作者又不可能像學術機構一樣去嚴謹地證實或證僞,因此,建議讀者以一種像讀武俠小說一樣的心態去看,這無疑會是本好書。
中國保險業或許還會有許多問題,這些問題結局,也許要等到“文藝老青年”陳懇齣第三部書,我們纔能知道答案。
紫金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 謝躍
迷失的盛宴(中國保險史1978-2014全新修訂典藏版)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迷失的盛宴(中國保險史1978-2014全新修訂典藏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第二次買瞭,正版沒問題
評分質量很好,速度很快。
評分買來送給朋友的
評分我覺得還是很不多的,值得購買,確實很好。
評分很好 學習下曆史 書不錯 推薦購買
評分很好 很滿意,值得推薦,想買保險賣保險都值得看看
評分也就那樣瞭,編寫的有點散亂,局部邏輯不清晰,有的地方前後因果關係寫得莫名其妙,比如萬通馮侖那段,可能是因為某些東西不好說透吧。
評分真心不錯 就是按照時間排序 不太好 還不如一傢一傢講
評分真心不錯 就是按照時間排序 不太好 還不如一傢一傢講
迷失的盛宴(中國保險史1978-2014全新修訂典藏版)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