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册是地图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上下)套装。
一:书名:地图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上)
原 :68.00元
作者:(英)乔丹,(英)威斯特 著,穆强,金存惠 译
出版社:中国市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09214015
字数:26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开
商品重量:
战争背景
德国乱局
西班牙内战
轴心国
中国大变局
南京大屠杀
波兰走廊
闪电战
苏联的军事观点
东线战争爆发
苏芬冬季战争
西欧闪电战
渡过默兹河
法国陷落和“发电机”行动
不列颠之战
“鹰袭”计划
伦敦大轰炸
欧洲大陆的空战
1941—1942年的对德轰炸
毁灭性的新台阶
大火焚城
战争临近结束
大西洋战场
战争爆发
“欢乐时光”的终结
危机时刻
最后的动作
败局已定
北和意大利
最初的行动
中东冲突
德意志洲军团参战
英军反击
隆美尔回归
决定性的战斗
突围
地中海海军行动
决定
轴心国撤退,盟军推进
突尼斯的失败
进入西西里
进入意大利
“古斯塔夫”防线
撤退和解放罗马
亚历山大的小事
胜利
西部战线
孤立的英国
全球策略
哥萨克计划
诺曼底
突围计划
法莱斯和解放巴黎
法国南部和1944年9月进军
蒙哥马利的大胆计划
阿纳姆战役
突出部之役
进取莱茵河
跨过莱茵河
最后阶段
二:书名:地图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下)
原 :68.00元
作者:(英)乔丹,(英)威斯特 著,穆强,金存惠 译
出版社:中国市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09214022
字数:26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开
商品重量:
东部战线
高死亡率
《地图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上册)》突出的特点是用大量精心制作的全彩色高清地图,真实生动地表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有重大战役的全过程。这对于只有文字和图片的一般和通常的二战史,是必不可少的补充和搭配。另外本书还配有对战各方的兵力兵器构成的图表说明,还有大量珍贵的黑白和彩色照片。这些都使得一本二战战役历史书更加生动和真实。也更加表现出了历史的全景。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历史的“厚度”和“温度”。“厚度”体现在作者对史料的运用和分析上,他不仅引用了大量的官方战史,还穿插了不少亲历者的回忆录和书信,这使得历史变得生动而立体。尤其是在描述“大西洋战场”时,作者对每一次重要海战的背景、参战双方的兵力部署、战术意图以及战后影响都做了详细的考证和分析,让我对海战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会被那些勇敢的船员在潜艇袭击下,如何拼死抵抗,如何与死神赛跑的故事所震撼。而“温度”则体现在作者对战争中人性的描绘。他并没有将战争简化为单纯的军事对抗,而是深入探讨了战争对参战者、甚至对整个社会造成的心理创伤和精神影响。在叙述“欧洲大陆空战”时,我看到了飞行员们在面对死亡时的恐惧与勇气,看到了他们对家人的思念,以及战后他们如何与战争的阴影共存。这种人文关怀,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数字和事件,而是充满血肉与情感的真实过往。
评分下册的“大西洋战场”篇章,则将我的视野从欧洲大陆拉到了辽阔的海洋。作者对海战的描写,细致入微,仿佛我亲身坐在一艘驱逐舰上,感受着潜艇带来的无形威胁,或是置身于航空母舰的甲板上,目睹着舰载机起降的壮观景象。他对U型潜艇战的分析尤为深刻,不仅描绘了潜艇部队的猖獗,也展现了盟军如何运用护航编队、雷达技术以及反潜战术来扭转战局。那种猫捉老鼠的紧张感,在字里行间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我被那些在冰冷大西洋深处默默与敌人周旋的潜艇官兵所折服,他们的勇气和智慧,是赢得大西洋之战的关键。此外,他对补给线的描绘也让我印象深刻。大西洋战场,本质上是一场围绕补给线的争夺战,作者通过对盟军船队遭受重创的描写,让我深刻理解了后勤对一场持久战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的堆砌,更是国家意志和经济实力的终极较量。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惨烈,到诺曼底登陆的波澜壮阔,作者用流畅的笔触,勾勒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欧洲战场的主要战役,让我对那场史诗般的战役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在细节的呈现上,绝对是市面上少有的精品。就拿“闪击战”的章节来说,作者在描写德军如何快速推进时,不仅仅是简单地告诉我们“德军很快占领了XX地”,而是详细描述了他们的行军路线,沿途遇到的抵抗,以及德军如何克服这些困难。他还引入了当时的地图,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战场的动态变化。这种“地图上的战争”的叙事方式,非常直观。当我跟着作者的文字,在地图上标记出德军每天的推进距离时,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油然而生。而“大西洋战场”部分,作者对潜艇战的描写更是细致到了每一艘潜艇的航行轨迹,每一次的攻击,以及盟军的反潜巡逻路线。他甚至还详细分析了不同型号潜艇的优缺点,以及不同海域的气候条件对海战的影响。这种近乎“显微镜”式的考证,让我充分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复杂,以及每一个微小的决策都可能对最终的战局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历史的真相,往往就隐藏在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之中。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复古,淡淡的泛黄纸张质感,配上那张泛旧的地图,瞬间就把我拉回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翻开它,就像是在打开一扇尘封的历史之门。上册开篇的“闪击战”部分,作者的叙述节奏把握得非常好,从最初的波兰战役,到法国的溃败,再到巴巴罗萨行动的仓促开启,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部扣人心弦的战争电影。我尤其喜欢他对战术细节的描绘,例如德国装甲部队如何利用其闪电战优势,以及盟军在面对这种新型作战方式时的犹豫和不适应。那种窒息的压迫感,仿佛能透过文字扑面而来。而“欧洲大陆空战”章节,更是让我看到了空军在现代战争中的核心作用。从不列颠空战的生死搏斗,到战略轰炸的无情打击,作者不仅仅是罗列战役,更深入分析了空战技术的发展、飞行员的英勇事迹,以及战争对平民生活造成的深远影响。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想象那些在雷达屏幕上闪烁的战机,那些在地堡里紧张指挥的将领,以及那些在硝烟中挣扎求生的普通人。那种历史的厚重感,以及个体在宏大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伟大,都让我深深触动。它让我重新认识了二战初期欧洲战场那错综复杂的局势,以及那些决定战争走向的关键节点。
评分我一直对军事史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市面上许多同类书籍往往过于侧重于宏观战略,而忽略了战役细节以及普通士兵的视角。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在宏大叙事的同时,又不乏对具体战役的深入剖析。比如,在介绍“闪击战”时,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德军装甲集群快速突破”的简单描述,而是详细阐述了德军师的编制、火炮的配置、步兵与装甲兵的协同作战方式,甚至连无线电通讯在其中的作用都一一提及。这种层层剥开的叙事方式,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战术的精妙之处。当我读到盟军在面对德军装甲矛头时的茫然和被动时,仿佛能感受到指挥官们脸上那种焦虑的神情。而在“欧洲大陆空战”的部分,作者对不同类型飞机的性能、战术运用以及飞行员的训练方法也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让我了解到那个时代空战技术发展的快速性,以及每一次空战都可能意味着一场战争的转折。我被那些在炮火纷飞的空域中,冒着生命危险执行任务的飞行员深深吸引,他们的故事,是那个时代最动人的篇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