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9
★本书对二战历史事件的介绍详实,揭开二战关键战役的真正内幕,是了解二战,了解希特勒直接、有价值的文字资料。
★本书的出版为现在以及将来的人们了解希特勒如何制造战争机器,取胜方如何赢得二战提供了现实证据资料。
★本书详细剖析了希特勒的全部心理动态以及精神状态,解读一个人的性格是如何导致一场世界大战的。同时,对秘密决策中重要参与者的心理也分析得淋漓尽致。
★英国不列颠学会会员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英国当代史教授、英国知名历史学家、国际战争史研究专家彼得·亨尼西倾力推荐。
★二战关键人物的传记设计,使非深入了解二战历史的人也能快速入门。
《击败希特勒》是首次英国公开关于希特勒战败的秘密报告,保罗·温特以其专业研究的角度客观阐述本份报告的优点和不足,加之报告本身就是一手资料,其他图书、影视根本没有提及过这些秘密事件,使得本书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对于战争发烧友们或者历史专业的教师、学生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图书。
这份秘密报告是由英国联合情报委员会反复修订,于1946年10月全部完成。首次以英国当局的角度对希特勒战争机器的全面溃败加以解密,详解了1945年阿道夫·希特勒以及德国统帅部二战惨败的根本原因。内容涉及战争狂希特勒的性格特质及其对国家战略施加的消极影响、德国情报机构的诸多弱点和缺陷,并利用大量篇幅讲述了第三帝国繁荣、江河日下以及彻底崩溃的三个阶段。
保罗·温特研究方法到位,语言简洁有力,说服力极强,对历史一手资料评价和总结精辟,是衷爱这方面历史的学者和大众的必备资料。
保罗·温特(Paul Winter),历史学博士,曾就读于沃里克大学、伦敦大学和剑桥大学。专长于战时情报研究,并在《情报》(Intelligence)、《国家安全》(National Security)和《史上战争》(War in History)中发表过诸多文章,经常在英国广播公司的电视和广播节目就情报问题发表评论,是一位观点独到又不失严谨的军事史研究专家。
自从迷上诺埃尔·安南(NoelAnnan)1995年出版的《变化的敌人》(ChangingEnemies),我就一直期待保罗·温特(PaulWinter)先生这部作品的问世,鼓励他去国家档案馆搜集相关文献,研究二战期间,英国政府为揣测希特勒的意图在隐秘战线上付出的努力。
温特博士尤其为读者呈现了非常珍贵的英国联合情报委员会档案文件。它一定会吸引对情报史或二战感兴趣的朋友。
——彼得·亨尼西
英国不列颠学会会员
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英国当代史教授
2010年受封为纳普斯菲尔德勋爵
大事记:1933-1945年/1
主要人物/9
序/23
导读/001
报告正文:《德国的弱点:战略和组织,1933—1945年》/027
第一部分
第一章希特勒的宏伟蓝图/036
蓄势待发/037
初露锋芒/038
统治欧洲/041
主宰世界/041
第二章坎途风云/043
英国宣战/043
1939年秋西线进攻乏力/046
1940年西线进展速度惊人/046
未能打垮英国/047
进攻中暴露的问题/047
试图诱和/049
替代策略/049
德-西关系和直布罗陀计划/050
意大利参战/052
东南欧烽烟四起/053
进攻苏联准备不力/054
闪击苏联失败/058
美国参战/059
第三章日暮西山/063
形势逆转/063
致命失误/063
1942年后的战略/064
最后阶段/065
战败/066
第二部分德国的弱点
引言/070
第一章希特勒/072
希特勒的性格特质/072
固执己见,拒纳箴言/073
无法参透他国观点和反应/076
机会主义者本性和计划最终失败/077
过分集权和沉溺琐事/077
第二章联合指挥机制/080
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和陆军总司令部/080
空军总司令部/082
海军总司令部/082
德意联合指挥/083
第三章德国情报系统弱点/084
情报工作的失败/084
原因及影响/085
结论/086
第四章战时生产组织/087
战前重整军备/087
战时生产组织/088
组织失败及原因/089
附录
I.战争机器的锻造/092
引言/092
陆军/092
海军战前准备/099
空军/103
II.德国政局/106
希特勒身边的人/106
III.纳粹统治机器/115
A-职权混乱/115
B-党、政机构合作/120
C-党、政职务设置/120
IV.联合指挥机制/122
最高统帅部和陆军总司令部在战争期间的发展/122
......
导读
1.历史背景
《德国的弱点:战略和组织,1933—1945年》(Some Weaknesses in German Strategy and Organization, 1933—1945,以下简称《弱点》)在阐释“德国为何失败” 的问题上犯了几个历史性错误,这份报告此前从未出版或被通篇引用,受《档案法》(Public Records Act)第三部分第四款规定的约束长达半个世纪后,最终于1991年10月解密,同年受到原英国公共档案馆(PRO,后改称英国国家档案馆,The National Archives,简称TNA)的保护性监管,收录在CAB146/497目录下。作为1992年《瓦德格拉夫倡议》(Waldegrave Initiative,此项倡议推动解密了当时诸多高度机密的政府文件)解放的诸多情报文件之一,它以长达200页的篇幅阐述了阿道 夫·希特勒及德国统帅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内容涉及这个战争狂的性格特质及其对国家战略施加的消极影响、德国情报 机构(GIS)的诸多弱点和缺陷。未经查阅之前,该报告作于何时、为何而作、作者为谁以及为谁而作均尚未可知。
处理从纳粹德国缴获的大批文件 和审问战俘的工作始于1945年3月,同年10月,英国联合情报部官员完成了一份报告草案初稿。这个高级情报机关成立于1941年5月,是联合情报委员会 (组建于1936年6月,核心工作是安全和情报事务,自1940年5月后成员涵盖各情报组织首脑,该机构直接对参谋长委员会负责,之后再由参谋长委员会向 全权负责一切秘密工作的首相汇报)的中心评估部门,主要任务是协调、评估和传达联合情报委员会提供给各军种的战略情报。
然而,现藏于英国国家 档案馆,编号为CAB 146/498的粗略报告草稿却被命名为《军情十四处向联合情报委员会提交的报告草案》(实际上就是联合情报委员会1946年第33号机密文件《弱点》的 初稿),很明显,联合情报委员会的一切情报准备实质上都操纵在军情十四处(MI14)官员手中,而成立于1940年5月15日的战争部对德作战办公室 (War Office's German Section,英国军情局起初隶属战争部,后划归国防部Ministry of Defense)则掌握着所有关于德国战争机器的情报,这是一种典型的官僚政治。军情十四处下设从MI 14(a)—MI 14(k)共11个分部,负责调查德军作战指令和最高统帅部的人事资料。不过,在诺埃尔·安南看来,该机构和联合情报部的真正使命 是“为总参谋长(Chief of the Imperial General Staff,简称CIGS)预警希特勒的下一步意图” 并确保军情局首脑和总参谋长的决策免受丘吉尔飘忽不定的秘密情报所干扰。
除了曝光联合情报委员会令人费解地隐瞒军情十四处牵扯到这项任务的内 情,肯定诺埃尔·安南对联合情报部的描述,《军情十四处向联合情报委员会提交的报告草案》还揭示出了参与起草该文件的密切相关人。 幸运的是,涉及这份报告的资料,即唐纳德·麦克拉克伦(Donald McLachlan)的《39号房间:海军情报1939—1945》(Room 39: Naval Intelligence in Action,1939—1945)和珀西·柯利达爵士(Sir Percy Cradock)的《了解敌人》(Know Your Enemy),并未向读者点明涉事者的身份和职位。然而,通过保存在CAB 146/498号档案中字迹潦草的注释和备忘录,现在终于真相大白,军情十四处的奥多诺万(O’Donovan)和英国外交部驻联合情报委员会代表兼最终 报告签署人M.J.克雷斯韦尔(M.J. Creswell)才是此项研究计划的真正负责人,管理该委员会并确保其高效运转。
1946年10 月20日,联合情报委员会将《弱点》终稿提交参谋长委员会的军方首脑,这份报告从德国的角度审视了那场战争,向白厅(Whitehall,即英国政府)揭 示出“纳粹失败的主要原因,即政治军事组织、人事、战争机器和战时生产等方面的固有缺陷”。联合情报部在可以视作“任务声明”的前言部分写道:鉴于与重大 事件密切相关的有价值的原始资料仍在不断浮出水面,我们认为明智的做法是从某几个方面来呈现战争的真实面貌。因为待到有可能以全面均衡的历史观考察那段过 去之时,随着岁月流逝,一些当下记忆清晰鲜明的“重要时刻”将变得模糊不清,未来可能会出现一种倾向,即低估纳粹战争机器的强大,自恃盟国的优势来得理所 当然。
然而,半个世纪后,现实还是印证了他们起初的担心,英国当代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之一理查德·奥弗里 (Richard Overy)教授在《盟国为什么取胜》一书中指出盟军的胜利在情理之中,而且对德国战争机器,特别是其最高统帅者——阿道夫·希特 勒不屑一顾。此外,由于激烈反对“德国为何失败”这一命题,认为它尽管拥有一些更接近史实的战时情报数据的支持,但只会令读者兴趣索然,所以,奥弗里规避 了至关重要的情报工作及其对战争走势的影响。
对战时英国情报活动做出权威解释的官方历史学家哈利·辛斯利(Harry Hinsley)爵士主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情报》(以下简称《情报》)中给出结论是:“超级机密”(ULTRA)的奇迹,布莱切利园 (Bletchley Park)源源不断地破译出德国人的高级密电码使战争进程至少缩短了1—2年 。《情报》第5卷《战略欺骗》的作者——著名军事历史学家迈克尔·霍华德(Michael Howard)爵士也写道,“没有情报的战争史犹如没有幽灵的《哈姆雷特》 ”。但奥弗里却不以为然,在《盟国为什么取胜》的前言中反驳,“尽管当下盛行将情报利用水平作为两大阵营的一个关键区分点,但这还不足以说服我给这个主题 安排一章的篇幅。”由此可见其对情报及情报工作在盟国战略行动中的作用轻视程度之深,另外,他还高度质疑是否值得在这个课题上花上三十几年时间。尤其是当 《弱点》已然清晰地证明了情报在纳粹德国气焰上升、下降和衰落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时,奥弗里的这种漠视就更加让人摸不着头脑。
……
击败希特勒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击败希特勒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他有预谋,有准备,择机而动,并且在 3年内对战争进程有着总体计划”。我赞同这样的观点,本书对这种观点加以了论证,希特勒的性格对战争的影响非同寻常。
评分看看,了解了解,学习学习。
评分很喜欢,网上买就是便宜
评分还可以,挺有意思的。
评分便宜而且值得购买阅读
评分德国的弱点:战略和组织,1933—1945年》(Some Weaknesses in German Strategy and Organization, 1933—1945,以下简称《弱点》)在阐释“德国为何失败” 的问题上犯了几个历史性错误,这份报告此前从未出版或被通篇引用,受《档案法》(Public Records Act)第三部分第四款规定的约束长达半个世纪后,最终于1991年10月解密,同年受到原英国公共档案馆(PRO,后改称英国国家档案馆,The National Archives,简称TNA)的保护性监管,收录在CAB146/497目录下。作为1992年《瓦德格拉夫倡议》(Waldegrave Initiative,此项倡议推动解密了当时诸多高度机密的政府文件)解放的诸多情报文件之一,它以长达200页的篇幅阐述了阿道 夫·希特勒及德国统帅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内容涉及这个战争狂的性格特质及其对国家战略施加的消极影响、德国情报 机构(GIS)的诸多弱点和缺陷。未经查阅之前,该报告作于何时、为何而作、作者为谁以及为谁而作均尚未可知。
评分“绝密报告,首次面世”毫无疑问吸引了我的眼球,我是二战史控,尤其爱研究希特勒,看来又找到宝贝了,希望能填补我对二战史上的一些空白。
评分看看英国情报部如何揭示德国二战败因。
评分便宜而且值得购买阅读
击败希特勒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