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每一个困惑,都指向生命的答案
每一个苦痛的伤口里,都藏着生命的礼物
资深心理疗愈师杨力虹带领你接纳、和解、尊重、安心
我总是对自己不满意?
当坚持自己和主流价值观遭遇冲突
要虚构的完美,还是真实的平凡?
怎么解决自己的社交恐惧症?
活出自己可以作为天职吗?
如何处理与父母的对峙?
如何陪伴亲人走完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光?
为什么在负面情绪中才能感觉到安全?
独居的人如何调整孤独的心?
什么样的心灵成长道路是适合自己的?
自我的挣扎、家庭的创伤、生命的追求……在这本问答集里,资深心理疗愈师杨力虹老师,用悲悯通透的心为困惑的人们指明困境的出路,亦给出了生命的答案。
作者简介
杨力虹,心理治疗师、作家,2009年创办心理疗愈平台"自在家园"。已治疗个案数千例、带领工作坊逾百个。另著有《男人病得不轻》,现在国内最大的身心灵整合平台"心探索"开设心理专栏及答网友问。
目录
序 一切都是刚刚好
第一章 看见接纳--成为自己
1 我总是对自己不满意
2 为什么总是和梦想失之交臂
3 当坚持自己和主流价值观遭遇冲突
4 接受不了过去的自己
5 要虚构的完美,还是真实的平凡
6 怎么知道什么是自己真正喜欢的
7 因为道德感而无法接纳自己
8 如何才能停止内在的自我战争
9 没有自控力怎么办
10 怎样改正自己的拖延症
……
第二章 归位和解--原生家庭
现在,从超人系退学吧
1 如何释放对家人的恨
2 舍不得妈妈受苦怎么办
3 怨恨又心疼妈妈怎么办
4 如何帮助家人走出困境
5 如何从与母亲的能量纠缠里解脱出来
6 生活迷茫,是否和原生家庭有关
7 不想重复父母的模式
8 如何摆脱从父母那里继承的行为模式
第三章 臣服尊重--家族、故乡
1 如何陪伴亲人走完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光
2 如何才知道去世的奶奶过得好不好
3 面对怕死的父亲,如何应对
4 成长最好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5 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农村身份
6 如何在日益恶化的环境中生活
7 大城市和小城市的抉择
第四章 心灵自由
一 情绪觉照
1 痛苦是必要的吗
2 情绪不稳定,这是抑郁症吗
3 怎样消除内疚和自责
4 为什么在负面情绪中才能感觉到安全
5 转移注意力,是在逃避负面情绪吗
6 为什么受了气都往亲人身上撒
7 为什么我总是在担心
8 我们到底需要多少恐惧
……
二 观照调心
1 为什么观照让我陷入沮丧和无力
2 独居的人如何调整孤独的心
3 怎样让全然当下的感觉持久一些
4 怎样才能真正接纳、爱自己
……
三 明心见性
1 真的有"命中注定"吗
2 灵修让我觉得生活没意思了,怎么办
3 你要住哪层楼
4 我常觉得生命没有意义,绝望萦绕脑际,不知是否患了抑郁症
……
关于"我"
后记 感恩与祈愿
精彩书摘
1 我总是对自己不满意
Q:
每次我自己做决定前总是犹豫不决,如果所做的决定没有让事情发展得很顺利,我就会不断地埋怨,指责自己,而且我还在不断地重复这个模式。比如我想去剪个短发,考虑了很多间发廊,结果剪出来是不满意的,我就不断后悔,指责自己。很想请问一下老师,我内在什么问题导致我有这个模式?
A:
亲爱的,请回过头去看看,你从小到大,得到过父母、亲戚、老师……足够多的赞美与肯定吗?
是不是考了98,还会被父母沉着脸指责为什么不能像王同学那样考100 分?
是不是经常被老师批评不守纪律,不听话,长大没出息?……
最爱我们的人伤我们最深。那些指责与批评都像一把把尖刀,扎在我们的心头上,无法拔除,伤口也无法愈合。它们更是成功的催眠指令,直接进入我们的潜意识,种下心锚。
我们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很好,更不相信我们自性圆满,完美无缺。所以,我们不断用失败,做错事,犹豫不决……来证明父母和老师的话完全正确。我们顺着他们的暗示,埋怨、指责、批评自己,用后悔、纠结、冲突折磨自己。我们要活出他们认定的那样"没出息"。如果想改变这种模式,请寻求专业咨询,重新和父母、老师连接,尊重、理解他们,改变内在负面信念,重新确立自我价值感。
你会发现,原来你也可以果断地做决定,你也能成功,你也能对自己满意。当你对自己满意后,你会发现,外面的世界也变得更加美好、可爱。
祝福你!
2 为什么总是和梦想失之交臂
Q:
每次在快接近梦想时,现实就会狠狠地打击我,让我和梦想一次次地擦肩而过。在寻梦路上的失败和挫折,也让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放弃梦想,心中不甘心,可如果继续,心里又很没底。在梦想和现实之间,该怎么选择?
A:
当梦想长出了可以跟现实连接的根须时,它才能被实现,才可落地,才可成真。
当现实只余根须时,对于梦想,它只能遥望,无法触及。只有它长出新枝嫩芽,蓬勃生长,才可接近梦想。
请踏实地站在现实的地盘上,用日渐蓬勃、强壮的新枝去接近梦想吧。
祝福你!
3 当坚持自己和主流价值观遭遇冲突
Q:我今年31 岁,一直都坚持做自己,寻找自己的真爱,不幸的是,首先和母亲的价值观冲突,她觉得一个女人只有结婚生孩子人生才完整,然后周围的朋友,以及整个主流社会似乎都是这么认为。我应该放弃坚持自己,去追随社会主流价值观吗?
A:
你仍然可以做自己。
如果你觉得做自己就是不一定结婚生子的话,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你说在寻找自己的真爱,真爱也不一定跟"结婚生子"成对立局面,对吗?
所以,于你而言,理想的结局当然是做了自己,找到真爱,又结婚生了子。皆大欢喜。
我没看出其中有什么势不两立的部分。
自我的价值观,你可以继续保有。
主流的价值观,你也可以参考、顺应、延伸。
重点是:你爱自己吗?接纳自己吗?你允许自己活得跟别人不一样吗?你能面对对妈妈的内疚吗?
个人之见,一个女人,并非只有结婚生子才能完整。
就像舞蹈家杨丽萍说,她来人世是做生命的旁观者。她来,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她把一朵花、一棵树当成自己的孩子。她认为,自己就是自然的一部分。
这样的人生,也许在妈妈们看来,是不完整、有缺憾的,只是,从我的角度来看,她是完整的,她为世间带来了艺术舞蹈的美与创造,她是大自然的精灵与使者。
每个人,来到世间的功课与使命不一样。
敢不敢成为自己,的确是需要勇气与决心的。
当一个人内心的力量足够强大,他才有勇气去做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少数人。
祝福你!活出自己,像花一样自由绽放!
……
前言/序言
《镜中之我:重塑自我,拥抱生命》 你是否曾在人群中感到孤寂,即使身边环绕着无数的面孔?你是否曾对镜中的自己感到陌生,仿佛遗失了那个曾经鲜活、充满热情的灵魂?你是否曾怀疑,那个被期待、被设定的“我”,是否真的是真正的你? 《镜中之我:重塑自我,拥抱生命》并非一本指导你如何讨好他人、如何在社会规则下扮演完美角色的说明书,更不是教你如何在一夜之间脱胎换骨的神奇手册。它是一场深入心灵的探索之旅,一次与真实自我的真诚对话,一次关于找回内在力量、重新定义生命意义的温柔邀请。 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似乎被无数的声音裹挟着前进:社会的要求、他人的期待、媒体的潮流……我们习惯性地将自我包装成一副符合他人审美的模样,小心翼翼地填补着他人预设的空白,却在不知不觉中,将真实的自己推向了角落。于是,我们感到疲惫,感到迷失,甚至对生活的热情日渐消磨。我们渴望被理解,渴望被看见,渴望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不被他人定义的力量。 《镜中之我》正是为你而写,致那些在人群中感到孤独的灵魂,致那些对镜中的自己感到困惑的你。它不是要告诉你“应该”是什么样子,而是要邀请你一同去发掘,那个藏在层层束缚之下,最纯粹、最真实的你。 本书的核心,在于“看见”——看见那个被忽略的自己,看见那些被压抑的需求,看见那些被遗忘的热情。 我们常常在成长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学会了“妥协”。为了融入集体,我们削弱了自己的棱角;为了获得认可,我们收起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为了避免冲突,我们压抑了自己的情绪。久而久之,这些“妥协”就如同细密的网,将我们层层包裹,让我们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 《镜中之我》将带领你一步步解开这些束缚。它不会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通过一系列深刻的反思、引人入胜的案例分析、以及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论,引导你去探索: 你的内在地图: 了解你的核心价值观、你的独特天赋、你的深层需求。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不快乐,是因为我们的人生航向偏离了我们内心真正渴望的方向。本书将帮助你绘制出属于你自己的内在地图,让你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以及如何抵达那个目的地。 情绪的语言: 情绪是心灵的信号,喜怒哀乐,皆有其意。我们常常试图压抑负面情绪,认为它们是“不好的”,是“需要被克服的”。然而,真正的力量并非来自于消除情绪,而是来自于理解和接纳它们。本书将教你如何倾听你情绪的语言,理解它们背后的信息,并学会以更健康的方式与之共处,让它们成为你成长的助推器,而非阻碍。 破碎的拼图: 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伤痛,有过失望,有过被辜负的经历。这些经历如同散落的拼图碎片,如果不去整合,它们会让我们感到残缺不全。本书将引导你温和地面对过去的伤痛,理解它们如何塑造了现在的你,并学会将这些碎片重新拼凑,构建一个更完整、更有力量的自我。这并非遗忘,而是转化,是将过去的经历转化为滋养你成长的土壤。 内在的声音: 在外界嘈杂的声音中,你的内在声音往往被淹没。这个声音,是你最真实的智慧,是你最纯粹的直觉。本书将帮助你净化心灵的杂音,重新连接那个静谧而强大的内在声音,让你在做选择时,不再犹豫不决,不再人云亦云,而是跟随内心最真切的指引。 行动的勇气: 认识自己固然重要,但真正的改变源于行动。本书将为你注入行动的勇气,让你敢于为真实的自己发声,敢于为自己的需求去争取,敢于在生活中做出让你心跳加速的改变。这些改变,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壮举,可以是细微之处的调整,是每一个选择真实而非迎合的瞬间。 《镜中之我》不是一本关于“成为他人眼中理想的自己”的书,而是关于“成为那个你内心深处一直渴望成为的自己”的书。 它不是要你放弃所有的社会责任,也不是要你变得孤僻冷漠。相反,当你真正地接纳和热爱自己时,你将散发出更强大、更具吸引力的能量,你将能以更真诚、更健康的方式与他人建立连接,你将能为这个世界贡献你独特的价值。 书中没有空洞的理论,只有来自心灵深处的洞见,以及经过无数实践检验的有效方法。 你将读到关于一位艺术家如何通过重拾童年的涂鸦找回创作激情的故事;你将了解到一位职场女性如何通过学会拒绝,重新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你将看到一个家庭主妇如何通过理解自己的被爱需求,改善与家人的关系。这些真实的故事,将让你看到,在任何年龄、任何境遇下,找回真实的自我,拥抱生命的可能性。 本书的写作风格,将如同一位智慧而富有同情心的朋友,在你孤独迷茫时,静静地陪伴在你身边,用温暖的语言,引导你走向光明。 我们理解,改变并非易事。有时,面对真实的自己,会带来不适,会揭开伤疤。但本书的目标,是让你知道,你并不孤单,你拥有改变的力量,而这份力量,一直都在你之内。 《镜中之我》将为你提供: 清晰的自我认知工具: 帮助你深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质、思维模式、情感模式。 情绪管理的有效策略: 教你如何识别、接纳和转化负面情绪。 人际关系的新视角: 让你学会如何在保持自我的同时,与他人建立健康而有意义的连接。 重拾生命热情的火花: 引导你发现并点燃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梦想。 应对挑战的内在韧性: 让你在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时,能够更从容、更坚定。 如果你渴望摆脱“完美主义”的枷锁,渴望不再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渴望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稳固的幸福感,那么,《镜中之我:重塑自我,拥抱生命》将是你的最佳选择。 这本书,送给那个在人群中依然感到一丝孤独,但内心深处却渴望闪耀的你。让我们一起,在镜中,看见最真实的自己,然后,勇敢地去拥抱那个生命,它本就属于你。 准备好踏上这场与自我相遇的旅程了吗? 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对你自己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