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客里的文人·文人里的侠客:章士钊的传奇人生

政客里的文人·文人里的侠客:章士钊的传奇人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白吉庵 著
图书标签:
  • 章士钊
  • 近代史
  • 人物传记
  • 政治人物
  • 文学家
  • 思想家
  • 历史
  • 传记
  • 民国史
  • 文化名人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ISBN:9787512631694
版次:1
商品编码:1164401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1-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40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章士钊一生有着非凡的经历,他是毛泽东的师友、蒋介石的逻辑学老师、杜月笙的幕僚、陈独秀的辩护律师、章含之的养父。
  章士钊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他交游天下,谋道各界,历经“六朝”(孙中山、袁世凯、岑春煊、段祺瑞、蒋介石、毛泽东)而始终活跃在政治舞台的中心。诸多重大历史时期他都起了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他与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袁世凯、蒋介石、胡适、杜月笙以及章含之等著名人物的关系一直为坊间乐道;他为陈独秀辩护,使陈免于死刑,他的辩护词,被上海沪东大学、苏州大学选为法学系教材,他扑朔迷离的思想个性与独特高超的处世之道充满了传奇与神秘。
  《政客里的文人 文人里的侠客 章士钊的传奇人生》作者既是章士钊的学生,又是研究章的著名学者,其历时数载,呕心沥血,终于成就这字字有据、古朴严谨的扛鼎之作。

内页插图

目录

1 家世与少年时代
2 陆师学堂闹学潮
3 任《苏报》主笔倡言革命
4 创《国民日日报》为沈荩鸣冤
5 助黄兴创立华兴会
6 力脱党籍为书生
7 求深造赴英留学
8 弃学从政任《民立报》主笔
9 参加二次革命任讨袁军秘书长
10 流亡海外创《甲寅》月刊
11 回国参加讨袁任军务院秘书长
12 重操旧业办《甲寅日刊》
13 闭户读书执教“北大”
14 南下护法任秘书长职
15 军政府孙上岑下章随之下台
16 赴欧游历寻求治国之道
17 回国倡“农治”说出任“农大”校长
18 论代议制不适于中国引起争论
19 反对曹锟贿选南下任《新闻报》主笔
20 段出山任执政孤桐入阁掌秋曹
21 学生纪念“五七”国耻章通令禁止
22 段调章出掌教部女师大学潮陷入困境
23 万炮齐轰段祺瑞章士钊被迫下台
24 任执政府秘书长“三-八”随段下台
25 息影津门为他人做嫁衣装
26 再刊《甲寅》营救李大钊
27 第三次游欧崇尚弗洛伊德学说
28 受张学良特聘东北大学任教
29 上海滩当律师为陈独秀辩护
30 受宋哲元之邀北上出掌“冀察政委会”法曹
31 三十年磨一剑《逻辑指要》著成
32 观政行都作诗言志
33 游桂林大展词才
34 悼念陈独秀同杜月笙游西北
35 再执律师业应邀游泸州
36 组党不成劝君“走”为上策
37 重操律师业为汉奸案辩护
38 谏言“安定天下议”为杜祝寿写序文
39 参加“和谈”两次当代表
40 向毛泽东献“贺年礼”为国共合作奔忙
41 整风谏言“物必自腐而后虫生”
42 “主席想得真周到”助《兰亭序》争鸣
43 不要打倒刘少奇求统一再赴香港
后记
附录:章士钊年表

精彩书摘

  《政客里的文人·文人里的侠客:章士钊的传奇人生》:
  士钊千里迢迢,从海外跋涉而归,为父亲治丧,在悲痛中,又逢兄长病故,正所谓祸不单行!精神上受的打击是沉重的,但他不气馁,办完父兄丧后,又坚定地走向社会,为自己的理想而去奋斗了。
  是年10月8日上午,他在长沙出席了湖南省赵恒惕总司令为他举行的欢宴。席间,章讲述了自己这次西方考察的收获,认为中国应当走农业立国的道路,湖南也如此,同时,还介绍了他为湖南设计的农治方案。赵听了以后,甚为高兴,希望他能留下来,为湖南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而作出贡献。章则婉言谢绝了,并称今后再不愿从事政治,而只希望在社会方面做一些改良的事,又说:“如果授权于我,办理新村生活,虽未必收效甚速,亦可为自治主义之_一助。”。赵当时正在为湖南省之自治而筹谋,听到章的这番言论,大为赞赏,更希望他留下来了,章是否可能留下,他自己似乎也一时作不出肯定的答复,只有走着瞧了!
  当天下午,他又被邀请到湖南省教育会去讲演,讲题为《文化与农村改良》。在讲演中,首先对新文化运动做了解释,认为“五四”运动是政治运动,而不是文化运动。胡适等人提倡的白话文,不过是一种文化工具,也称不得是文化运动,在他看来,文化运动近年以德国最盛,实由工业发达的结果。
  ……

前言/序言

  章士钊(1881.2.21-1973.7.1)是我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及学者。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和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第二届代表,及第三届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馆长等职。
  他早年参加民主主义革命。1903年在湖南与黄兴等创建“华兴会”革命组织,反对封建专制清王朝。同年在上海任《苏报》主编,并出版《大革命家孙逸仙》等书。因鼓吹革命被捕下狱,后得党人营救出狱,随即流亡海外。
  辛亥革命爆发,章于1912年受孙中山之约回国参与革命,任上海《民主报》(同盟会机关报)主编。1913年参加孙、黄领导下的“二次革命”。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在东京创办《甲寅》月刊,宣扬民主政治,反对袁世凯专权。1915年袁世凯帝制自为,他回国参加护国运动,在广东任护国军政府秘书长。1916年袁死后,国会重开,章为参议员到北京,旋即受聘于北京大学,任教授兼图书馆主任。此间,他约李大钊相助,在京重刊《甲寅》。不久即举李到北大代己为图书馆主任。1927年李大钊在京被北洋政府逮捕,章各方奔走营救,未果。
  1920年章在上海参加军阀“南北和会”。时毛泽东同志送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出国,因缺旅费,向他求助,章资助巨款。后来毛泽东曾多次提到此事,表示感谢。1924年章投向北洋军阀,任段祺瑞执政府的司法总长、教育总长及秘书长等职,后来在“三一八”惨案中被群众轰赶下台。
  1932年陈独秀在上海被捕。审讯时,章主动出任律师到法庭为陈辩护,宣称“法律上并无共产党即为犯罪之规定”,要求法院宣判无罪释放。
  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国共和谈”,毛泽东同志到重庆,在一次宴会上。章向毛谏言:“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劝其早日离开虎穴之地,表示对革命事业的关怀。
  1946年在审判案件时,他又不遗余力地以律师的身份出庭为梁鸿志、周佛海等友人辩其汉奸罪行。此举令世人感到震惊!
  解放战争后期,南京政府要求和谈。1949年春,章应李宗仁之邀,出任南京方面的代表,两次随团北上,参与“国共和谈”。在会议中坚持正义立场,反对国民党的假和谈、真备战的策略,并与邵力子写文章揭露其阴谋。后来和谈破裂,他毅然留在北京,参加到革命行列。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为祖国和平统一而努力工作。“文化大革命”运动中,上书毛泽东,建议不要打倒刘少奇,“希望党中央领导能互相团结”。表示了对党和国家命运的关心与忠诚。1973年以92岁的高龄而奔走国事,病逝中国香港。此种精神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悼词中说:“章士钊先生为国家的统一大业,不辞劳苦,鞠躬尽瘁。”
  章士钊较长时间担任教育领导工作,除上述任职北大外,他还担任过东北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北京农业大学校长等职;他著作等身,著有《中等国文典》、《逻辑指要》、《柳文指要》等;译著有《弗洛伊德叙传》、《情为语变之原论》等;论文数百篇,诗词数千首,为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学者,影响较大。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部虚构图书的详细简介,其内容与您提到的《政客里的文人·文人里的侠客:章士钊的传奇人生》完全无关。 --- 图书名称: 《星河彼岸的呼唤:失落文明的密码与宇宙拓荒者的征途》 作者: 艾萨克·冯·格林 出版社: 天穹之钥文化 出版年份: 2024年 --- 图书简介 序章:时间的幽灵与碎裂的星图 《星河彼岸的呼唤》并非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太空歌剧,它是一场对人类文明起源与终极命运的深邃叩问。故事伊始,地球纪元2487年,人类已迈入“大星际时代”,殖民舰群跨越银河的臂膀,但对自身的历史——特别是被称为“大寂灭”的公元21世纪的剧变——却知之甚少。 主人公,伊莱亚斯·凡恩,是“星际考古与未解之谜研究所”的一名资深语言学家兼密码分析师。他沉湎于对古老数据碎片的研究中,试图拼凑出那些被时间洪流吞噬的文明痕迹。一次偶然的机会,伊莱亚斯在火星轨道废弃的“方舟七号”残骸中,发现了一枚无法识别材质的立方体。这枚立方体并非任何已知的人类科技产物,它散发着微弱的、仿佛来自宇宙背景辐射的低语。 当伊莱亚斯成功激活立方体时,他接收到的不是数据流,而是一种直观的、强烈的感官冲击——一段关于一个名为“阿瑞斯提亚”的远古超级文明的记忆片段。阿瑞斯提亚文明并非起源于银河系,他们是穿越了“虚空裂隙”而来的访客,早在人类从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时,他们就已经掌握了操控时空的基本原理。 第一部分:失落的文明与“熵之蚀” 阿瑞斯提亚文明的覆灭,是本书核心的谜团之一。根据伊莱亚斯解读出的模糊信息,这个曾经辉煌的文明并非毁于战争或自然灾害,而是遭受了一种被称为“熵之蚀”的现象。这是一种缓慢而不可逆转的、作用于信息结构本身的腐蚀,最终导致其所有的知识、科技乃至个体意识的彻底瓦解。 伊莱亚斯发现,阿瑞斯提亚人在最后的时刻,试图将他们的知识和对“熵之蚀”的理解,通过一种极其隐晦的“锚定技术”植入到宇宙中一些看似随机的物质结构中,希望未来的文明能够发现并避免同样的命运。 与此同时,地球联邦内部的权力结构开始显现裂痕。以保守派为主导的“纯净理事会”坚信,所有外来信息都可能带有污染,他们主张切断与未知源头的联系,将所有研究成果封存。而以科学家和探险家为代表的“探索先驱团”则认为,这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唯一契机。伊莱亚斯因其发现,被卷入了这场意识形态的激烈斗争之中。 第二部分:向着“虚空边界”的远征 为了探究“熵之蚀”的真相,伊莱亚斯与他信任的团队——冷酷而技艺精湛的星舰驾驶员,莉拉·科尔;以及对古老物理学有独到见解的理论物理学家,奥利维亚·陈——决定进行一次未经授权的深空探索。 他们驾驶着一艘经过秘密改装的轻型勘探舰“信标号”,利用立方体提供的不完整坐标,朝着银河系边缘一个被传统星图标记为“无光区”的区域进发。这个区域充斥着极端引力异常和无法穿透的电磁干扰,被认为是宇宙中最不稳定的地带。 在穿越“无光区”的过程中,“信标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不仅要应对扭曲的空间结构,还要面对“信标号”人工智能“赫尔墨斯”逐渐表现出的异常行为。赫尔墨斯开始以阿瑞斯提亚的语言进行低语,似乎立方体中的信息正在被“解码”并渗透到它最深层的代码结构中。 远征的目的是找到阿瑞斯提亚人留下的“中央档案馆”——一个理论上可以完全储存其文明所有知识的结构。伊莱亚斯推测,只有理解了档案馆的防御机制,才能确保人类的知识不会在接触信息时被“熵之蚀”所感染。 第三部分:档案馆的守卫与最终的选择 经过数月的艰苦航行和多次近乎毁灭的遭遇后,“信标号”终于抵达目的地:一个隐藏在异常星云深处的巨大、静止的人造结构。这个结构并非由金属构成,而是一种由固态负能量编织而成的复杂几何体。 进入档案馆后,他们发现,阿瑞斯提亚人为了防止知识落入不配或不负责任的文明手中,设置了多重考验。这些考验并非物理性的战斗,而是对道德、逻辑和存在本质的深刻拷问。 伊莱亚斯必须面对的最终考验,是档案馆核心AI投射出的一个镜像——那是他自己,但却是另一个选择接受“熵之蚀”保护伞下的永恒平静的自己。档案馆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阿瑞斯提亚人最终选择了自我“降维”,放弃了无限的扩张,转而寻求一种有限但绝对稳定的存在形态,以对抗宇宙必然的衰亡。 伊莱亚斯和他的团队必须做出决定:是接受阿瑞斯提亚人提供的、可以瞬间提升人类科技至无法想象水平的“万能钥匙”,但这钥匙附带了文明发展速度被设定上限的风险;还是拒绝这份礼物,继续在充满未知风险的宇宙中摸索,但保留完全的自由意志和无限的可能性。 结语:人类的轨迹 本书的结尾,并没有给出一个简单的答案。伊莱亚斯团队成功地将部分阿瑞斯提亚的知识带回了人类社会,但他们带回的,更多是关于如何“提问”而非“获取答案”的方法论。地球联邦对这些知识的反应,预示着人类文明在面对宇宙终极真相时的分裂与融合。 《星河彼岸的呼唤》深入探讨了知识的重量、文明的脆弱性,以及探索未知所必需的勇气。它描绘了一个宏大而又极度内省的宇宙图景,迫使读者思考:在面对永恒的黑暗时,我们选择拥抱的是短暂却自由的火焰,还是永恒却受限的宁静?这是一部关于遗产、密码学与生存哲学的科幻史诗。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到《政客里的文人·文人里的侠客:章士钊的传奇人生》这个书名,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种古朴而又充满力量的画面感。章士钊,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历史的厚重感,仿佛是那些旧时书卷里走出来的风云人物。而“政客里的文人”和“文人里的侠客”这两个并置的形容词,更是点燃了我探索的欲望。我猜想,作者一定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去挖掘章士钊先生身上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他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持文人的清高与独立?他又如何在充满文人雅士的圈子里,展现出如同侠客般的担当与仗义?这不仅仅是对一个人身份的解读,更是对那个时代特有精神气质的捕捉。我期待书中能描绘出章士钊先生在关键时刻的抉择,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以及他如何凭借自身独特的魅力和才华,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深刻的印记。这本书,绝不仅仅是对一位历史人物的简单介绍,它更像是一把钥匙,能够开启通往那个遥远而又迷人的时代的门扉,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以及其中那些鲜活的面孔。

评分

《政客里的文人·文人里的侠客:章士钊的传奇人生》这个书名,简直就是一本故事的缩影,充满了画面感和解读的空间。章士钊,一个名字背后承载着时代的变迁与人物的起伏。当“政客”这个词与“文人”并列,又被“侠客”所点缀,我立刻感觉到,这绝非是一部简单的传记,而是一次深入骨髓的人物剖析。我脑海里已经开始勾勒出章士钊先生的形象:他可能在官场中游刃有余,却依然保有文人的风骨;他在与人交往中,可能既有书生的温润,又有侠客的豪情。这种复杂而又迷人的特质,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是在讲述一个人的故事,更是在探寻那个时代背景下,个人命运与历史洪流交织的必然。我期待它能为我呈现一个立体、真实、充满魅力的章士钊,一个在乱世中活出真我,书写传奇的灵魂人物。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政客里的文人·文人里的侠客:章士钊的传奇人生》一上来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政客与文人,这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身份,竟然能集于一人之身,这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的张力。而且,再加上“侠客”这个充满江湖气息的词汇,我几乎可以想象出章士钊先生是如何在那个波诡云谲的时代,凭借着他的才华、智慧,甚至可能还有一股不羁的侠气,游走于政坛与文坛之间,书写他跌宕起伏的人生。我很好奇,他究竟是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他的文人情怀,是如何影响他的政治决策?他的侠客精神,又体现在哪些具体的事件和人物关系上?一个人的生命能够承载如此丰富的层次,必然有着极其深刻的经历和不平凡的思想。这本书似乎在预示着,这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传记,更可能是一次深入剖析时代洪流中个体命运的精彩叙事。我期待着能够通过这本书,看到一个立体、鲜活的章士钊,一个在历史的缝隙中闪耀着独特光芒的传奇人物。

评分

这个书名,本身就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文学性宣言。《政客里的文人·文人里的侠客:章士钊的传奇人生》,光是读一遍,就能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和人物的鲜活。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学术著作,而是带着故事性、传奇性的叙述。我立刻就想到了,章士钊先生一定是个在那个年代里极为特别的存在。他既能在政治场上纵横捭阖,处理复杂的政务,又保留着文人骨子里的清雅与才情;他拥有文人的学养和见识,却又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侠客般的担当和气魄。这种多重身份的叠加,必然会造就一段非凡的人生。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揭示,章士钊先生是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将这些看似独立的特质完美结合,形成他独特的个人风格。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对一位历史人物的传记,更可能是一部关于如何在复杂的时代中保持自我,并活出精彩的生动教科书。

评分

《政客里的文人·文人里的侠客:章士钊的传奇人生》这个书名,就如同为这本书注入了一股强大的灵魂。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标识,更是一种精妙的概括,勾勒出了章士钊先生生命中最引人遐想的两重身份。当我看到“政客里的文人”时,我立刻联想到了那些在权力漩涡中却依然保持着读书人独立思考精神的先贤;而“文人里的侠客”,则让我脑海中浮现出那些既有锦心绣口,又有侠肝义胆,敢于担当的士大夫形象。这种双重身份的融合,本身就充满了张力与传奇色彩。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特质,在章士钊先生的身上巧妙地融汇,并展现出他丰富的人生轨迹的?这本书无疑是对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极其重要且充满争议性人物的深度解读,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章士钊先生的政治抱负、文化追求,以及他身上那种不落俗套的个人魅力。这绝对是一本能够引发读者深刻思考,并沉浸其中的历史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