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士钊(1881.2.21-1973.7.1)是我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及学者。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和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第二届代表,及第三届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务院法制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馆长等职。
他早年参加民主主义革命。1903年在湖南与黄兴等创建“华兴会”革命组织,反对封建专制清王朝。同年在上海任《苏报》主编,并出版《大革命家孙逸仙》等书。因鼓吹革命被捕下狱,后得党人营救出狱,随即流亡海外。
辛亥革命爆发,章于1912年受孙中山之约回国参与革命,任上海《民主报》(同盟会机关报)主编。1913年参加孙、黄领导下的“二次革命”。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在东京创办《甲寅》月刊,宣扬民主政治,反对袁世凯专权。1915年袁世凯帝制自为,他回国参加护国运动,在广东任护国军政府秘书长。1916年袁死后,国会重开,章为参议员到北京,旋即受聘于北京大学,任教授兼图书馆主任。此间,他约李大钊相助,在京重刊《甲寅》。不久即举李到北大代己为图书馆主任。1927年李大钊在京被北洋政府逮捕,章各方奔走营救,未果。
1920年章在上海参加军阀“南北和会”。时毛泽东同志送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出国,因缺旅费,向他求助,章资助巨款。后来毛泽东曾多次提到此事,表示感谢。1924年章投向北洋军阀,任段祺瑞执政府的司法总长、教育总长及秘书长等职,后来在“三一八”惨案中被群众轰赶下台。
1932年陈独秀在上海被捕。审讯时,章主动出任律师到法庭为陈辩护,宣称“法律上并无共产党即为犯罪之规定”,要求法院宣判无罪释放。
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国共和谈”,毛泽东同志到重庆,在一次宴会上。章向毛谏言:“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劝其早日离开虎穴之地,表示对革命事业的关怀。
1946年在审判案件时,他又不遗余力地以律师的身份出庭为梁鸿志、周佛海等友人辩其汉奸罪行。此举令世人感到震惊!
解放战争后期,南京政府要求和谈。1949年春,章应李宗仁之邀,出任南京方面的代表,两次随团北上,参与“国共和谈”。在会议中坚持正义立场,反对国民党的假和谈、真备战的策略,并与邵力子写文章揭露其阴谋。后来和谈破裂,他毅然留在北京,参加到革命行列。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为祖国和平统一而努力工作。“文化大革命”运动中,上书毛泽东,建议不要打倒刘少奇,“希望党中央领导能互相团结”。表示了对党和国家命运的关心与忠诚。1973年以92岁的高龄而奔走国事,病逝中国香港。此种精神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悼词中说:“章士钊先生为国家的统一大业,不辞劳苦,鞠躬尽瘁。”
章士钊较长时间担任教育领导工作,除上述任职北大外,他还担任过东北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北京农业大学校长等职;他著作等身,著有《中等国文典》、《逻辑指要》、《柳文指要》等;译著有《弗洛伊德叙传》、《情为语变之原论》等;论文数百篇,诗词数千首,为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学者,影响较大。
读到《政客里的文人·文人里的侠客:章士钊的传奇人生》这个书名,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种古朴而又充满力量的画面感。章士钊,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历史的厚重感,仿佛是那些旧时书卷里走出来的风云人物。而“政客里的文人”和“文人里的侠客”这两个并置的形容词,更是点燃了我探索的欲望。我猜想,作者一定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去挖掘章士钊先生身上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他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持文人的清高与独立?他又如何在充满文人雅士的圈子里,展现出如同侠客般的担当与仗义?这不仅仅是对一个人身份的解读,更是对那个时代特有精神气质的捕捉。我期待书中能描绘出章士钊先生在关键时刻的抉择,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以及他如何凭借自身独特的魅力和才华,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深刻的印记。这本书,绝不仅仅是对一位历史人物的简单介绍,它更像是一把钥匙,能够开启通往那个遥远而又迷人的时代的门扉,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以及其中那些鲜活的面孔。
评分《政客里的文人·文人里的侠客:章士钊的传奇人生》这个书名,简直就是一本故事的缩影,充满了画面感和解读的空间。章士钊,一个名字背后承载着时代的变迁与人物的起伏。当“政客”这个词与“文人”并列,又被“侠客”所点缀,我立刻感觉到,这绝非是一部简单的传记,而是一次深入骨髓的人物剖析。我脑海里已经开始勾勒出章士钊先生的形象:他可能在官场中游刃有余,却依然保有文人的风骨;他在与人交往中,可能既有书生的温润,又有侠客的豪情。这种复杂而又迷人的特质,让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是在讲述一个人的故事,更是在探寻那个时代背景下,个人命运与历史洪流交织的必然。我期待它能为我呈现一个立体、真实、充满魅力的章士钊,一个在乱世中活出真我,书写传奇的灵魂人物。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政客里的文人·文人里的侠客:章士钊的传奇人生》一上来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政客与文人,这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身份,竟然能集于一人之身,这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的张力。而且,再加上“侠客”这个充满江湖气息的词汇,我几乎可以想象出章士钊先生是如何在那个波诡云谲的时代,凭借着他的才华、智慧,甚至可能还有一股不羁的侠气,游走于政坛与文坛之间,书写他跌宕起伏的人生。我很好奇,他究竟是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他的文人情怀,是如何影响他的政治决策?他的侠客精神,又体现在哪些具体的事件和人物关系上?一个人的生命能够承载如此丰富的层次,必然有着极其深刻的经历和不平凡的思想。这本书似乎在预示着,这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传记,更可能是一次深入剖析时代洪流中个体命运的精彩叙事。我期待着能够通过这本书,看到一个立体、鲜活的章士钊,一个在历史的缝隙中闪耀着独特光芒的传奇人物。
评分这个书名,本身就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文学性宣言。《政客里的文人·文人里的侠客:章士钊的传奇人生》,光是读一遍,就能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和人物的鲜活。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学术著作,而是带着故事性、传奇性的叙述。我立刻就想到了,章士钊先生一定是个在那个年代里极为特别的存在。他既能在政治场上纵横捭阖,处理复杂的政务,又保留着文人骨子里的清雅与才情;他拥有文人的学养和见识,却又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侠客般的担当和气魄。这种多重身份的叠加,必然会造就一段非凡的人生。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揭示,章士钊先生是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将这些看似独立的特质完美结合,形成他独特的个人风格。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对一位历史人物的传记,更可能是一部关于如何在复杂的时代中保持自我,并活出精彩的生动教科书。
评分《政客里的文人·文人里的侠客:章士钊的传奇人生》这个书名,就如同为这本书注入了一股强大的灵魂。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标识,更是一种精妙的概括,勾勒出了章士钊先生生命中最引人遐想的两重身份。当我看到“政客里的文人”时,我立刻联想到了那些在权力漩涡中却依然保持着读书人独立思考精神的先贤;而“文人里的侠客”,则让我脑海中浮现出那些既有锦心绣口,又有侠肝义胆,敢于担当的士大夫形象。这种双重身份的融合,本身就充满了张力与传奇色彩。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这两个看似矛盾的特质,在章士钊先生的身上巧妙地融汇,并展现出他丰富的人生轨迹的?这本书无疑是对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极其重要且充满争议性人物的深度解读,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章士钊先生的政治抱负、文化追求,以及他身上那种不落俗套的个人魅力。这绝对是一本能够引发读者深刻思考,并沉浸其中的历史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