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演示实验教程(第2版)

物理演示实验教程(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路峻岭 著
图书标签:
  • 物理
  • 实验
  • 演示
  • 教程
  • 高等教育
  • 理工科
  • 教学
  • 物理学
  • 实验教学
  • 第二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371168
版次:2
商品编码:11649266
品牌:清华大学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64
字数:119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物理演示实验教程(第2版)》包括大学课堂教学中需要的绝大部分物理演示实验。书中对每一个实验都作了较详细的说明,特别是对实验原理作了详细的讲述,不少实验的原理是首次较系统地提出的。读者可以据此教程对实验的装置、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有较深入和全面的了解,而不必再查阅其他文献。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篇 课堂演示实验
第1章力学(51)
实验1.01 平抛与自由落体运动独立性演示
实验1.02 角速度的矢量性演示
实验1.03 喷水演示科里奥利力
实验1.04 滚球演示科里奥利力
实验1.05 傅科摆模拟演示实验
实验1.06 滚摆(麦克斯韦轮)
实验1.07 锥体上滚
实验1.08 载摆小车演示动量守恒
实验1.09 质心运动演示(杠杆)
实验1.10 超弹性现象演示动量定理(垂直冲突球)
实验1.11 大小两钢球对心碰撞实验
实验1.12 五联球碰撞演示
实验1.13 两相同钢球碰撞实验
实验1.14 逆风行舟
实验1.15 转动定律的定性演示
实验1.16 荡秋千演示实验
实验1.17 抡绳有心力小球演示角动量守恒
实验1.18 投影有心力小球演示角动量守恒
实验1.19 茹科夫斯基转椅演示角动量守恒
实验1.20 转台车轮演示角动量守恒
实验1.21 离心节速器演示角动量守恒
实验1.22 摩擦转盘演示角动量守恒
实验1.23 流水瓶演示角动量守恒
实验1.24 直升机演示仪
实验1.25 力矩突变角动量守恒演示实验
实验1.26 角动量合成演示仪
实验1.27 车轮演示进动
实验1.28 手提式车轮进动
实验1.29 曲面桌滚盘演示仪
实验1.30 导轨滚球演示仪
实验1.31 导轨滚柱演示仪
实验1.32 柱状刚体平面平行运动演示实验
实验1.33 磁矩陀螺在磁场中的回转运动
实验1.34 陀螺仪
实验1.35 离心力演示仪
实验1.36 翻身陀螺
实验1.37 悬链线
实验1.38 最速下降演示实验
实验1.39 冲力实验
实验1.40 小混沌摆
实验1.41 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实验1.42 流体虹吸实验
实验1.43 用软管演示伯努利方程
实验1.44 吹气浮球和吹气吸球实验
实验1.45 流体的粘滞和伯努利效应的演示
实验1.46 湍流的形成
实验1.47 空气涡旋实验
实验1.48 层流演示实验
实验1.49 魔力弹簧翻滚下楼梯实验
实验1.50 魔力弹簧自由落体实验
实验1.51 弹簧的串联与并联
第2章 热学与分子物理学(25)
实验2.01 气体压强的模拟演示
实验2.02 肥皂泡中的压强与半径的关系
实验2.03 肺模型
实验2.04 液体汽化制冰实验
实验2.05 布朗运动模拟投影仪
实验2.06 受热孔胀缩辨析实验
实验2.07 空气粘滞演示
实验2.08 伽尔顿板
实验2.09 速率分布演示实验
实验2.10 双金属片
实验2.11 叶片热机
实验2.12 热磁轮
实验2.13 记忆合金热机
实验2.14 记忆合金趣味实验(热胀弹簧,热缩弹簧,热开冷闭花)
实验2.15 饮水鸟永动机
实验2.16 斯特林热机
实验2.17 低温差热源空气热机
实验2.18 手摇循环空气热机实验(制冷与制热)
实验2.19 声驻波空气热机
实验2.20 汽油机模型
实验2.21 内聚力
实验2.22 绝热压缩实验
实验2.23 非永动机
实验2.24 乙醚的临界态
实验2.25 热管实验
第3章 电磁学(68)
实验3.01 摩擦起电
实验3.02 感应起电机
实验3.03 点电荷的电力线
实验3.04 平面电荷的电力线(单板两侧)
实验3.05 平面电荷的电力线(双带电平板间)
实验3.06 静电跳球
实验3.07 静电摆球
实验3.08 静电滚筒
实验3.09 静电除尘
实验3.10 避雷针原理
实验3.11 滴水起电
实验3.12 范氏起电机
实验3.13 电风轮演示尖端放电
实验3.14 电风吹火演示尖端放电
实验3.15 日光灯的静电启辉
实验3.16 辉光球点亮日光灯
实验3.17 高压带电操作
实验3.18 异形导体表面电荷分布演示
实验3.19 曲面导体网表面电荷分布演示
实验3.20 鸟笼演示静电屏蔽
实验3.21 空心球壳演示静电屏蔽
实验3.22 极间电介质对电容的影响
实验3.23 纸条演示电介质的极化
实验3.24 拾音法演示压电效应
实验3.25 闪光灯演示电容器储能
……
第4章 振动与波(45)
第5章 光学与近代物理(69)

第二篇 展厅演示实验
第6章 六教展厅(115)
附录A 质心运动定理的推导
附录B 克尼希定理和质心系的角动量定理的推导
附录C 耦合微分方程组的求解
附录D 关于普遍的多普勒效应公式的推导
附录E 晶体光学基础知识
附录F 关于晶体结构分析(劳厄斑)
附录G 磁铁的同性磁极相吸现象分析
附录H 莱宝CassyLab软件的使用

视频文件目录
参考文献
好的,这是一份针对一本名为《物理演示实验教程(第2版)》的书籍,但内容完全不涉及该主题的图书简介,力求详尽且自然。 --- 《星际文明的兴衰:跨越光年的社会结构与技术演变》 导言:在无垠的黑暗中寻找回声 自人类仰望星空,对宇宙的好奇心便从未停歇。然而,本书并非聚焦于天体物理的冷峻公式,亦非探讨火箭推进的工程学奥秘。我们深入的,是那些在遥远星系中,在行星际尺度上,生命体如何组织、如何发展、最终如何面对文明的必然终结。 《星际文明的兴衰:跨越光年的社会结构与技术演变》是一部宏大的文明考古学著作。它基于对现有观测数据、理论模型推演以及对假设性外星文明发展轨迹的深入分析,构建了一个涵盖数百万乃至数十亿年尺度的文明兴衰模型。本书旨在揭示,无论生命形态和技术起点如何迥异,文明的内在驱动力、社会结构固有的脆弱性,以及在面对宇宙级挑战时所展现的共性。 第一部分:文明的萌芽与星际定居的逻辑 本书的第一部分着眼于文明的“童年”与“青春期”。我们首先探讨了生命在不同类型行星上的起源概率,并引入了“生态负荷阈值”的概念——即一个文明在实现可持续发展前,必须克服的内部资源消耗与环境承载力的平衡点。 章节精要: 1. 超越宜居带的生命形态: 讨论了非碳基生命的可能性及其对社会组织的影响。例如,硅基或等离子态生命在信息存储和传播上的优势与劣势,如何影响其早期社会结构。 2. 技术奇点与意识形态的首次耦合: 分析了信息技术爆炸性增长初期,社会权力如何从传统阶层向技术精英阶层转移的过程。我们通过对“信息茧房效应”在星际殖民前夕的模拟,揭示了早期统一政权形成的必要性与潜在的内部冲突。 3. 第一批星际移民的社会契约: 殖民任务的极端环境要求个体行为必须高度服从集体目标。本章详细研究了“阿卡迪亚项目”这类假设性殖民任务中,移民社区如何设计其法律与伦理框架,以确保任务的长期存续,并探讨了“代际失忆”对社会契约的侵蚀。 第二部分:黄金时代的结构与内在矛盾 当一个文明成功跨越了资源瓶颈和早期社会动荡,便进入了所谓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技术进步速度惊人,但其内在的结构性矛盾也开始暴露。本书认为,技术上的无限扩张往往伴随着社会复杂性的指数级增长,这最终成为文明衰退的催化剂。 章节精要: 1. 超大规模基础设施的社会代价: 探讨了戴森球、恒星际轨道防御系统等巨型工程对社会资源分配的影响。我们关注资源过度集中于“宏工程”所导致的边缘世界和未充分整合区域的社会疏离感和反抗情绪。 2. 后稀缺经济体的异化: 在物质生产被高度自动化且能量近乎无限的背景下,人类(或类人)的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转变。本章分析了“意义危机”和“存在倦怠”如何成为黄金时代普遍的心理疾病,以及文化艺术领域为填补虚空所采取的极端措施。 3. 知识的“熵增”与专业壁垒: 随着科学分支的细化,知识的集成难度呈指数上升。我们考察了专业化导致的沟通障碍,以及当核心技术被少数“守密人”垄断时,社会对外部冲击的脆弱性。这部分特别对比了基于分布式自治系统与基于中央集权式知识库的文明在危机应对中的表现差异。 第三部分:文明的黄昏与转译的艺术 文明的衰落并非总是突如其来的灾难,更多时候是一种缓慢的、不可逆转的退化。本书将大部分篇幅留给对文明终结模式的分类与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可转译性”的衰亡模型。 章节精要: 1. “大停滞”:技术路径的死胡同: 研究了某些文明在达到特定技术层级后,由于无法解决根本性的物理或逻辑难题(如亚光速旅行的效率极限,或通用人工智能的不可控性),导致创新停滞,社会活力丧失的现象。 2. 社会图景的破碎化: 深入分析了身份认同的多元化和碎片化如何削弱了集体行动的能力。在多个次级文明(如基因改造派系、虚拟现实沉浸社区)相互竞争时,面对共同威胁(如星系际尘埃云、邻近的扩张性物种)时,文明的反应迟缓乃至缺席。 3. “信息方舟”与最后的尝试: 最后的章节聚焦于那些试图通过将文明的核心数据和心智模式上传至非物质载体以求永恒的文明。我们批判性地评估了这种“转译”是否真能保留文明的本质,还是仅仅创造了一种新的、对物理世界漠不关心的“后生命体”。本章也讨论了“信息遗迹”对后继文明的潜在教益或危害。 结论:镜鉴未来 《星际文明的兴衰》并非提供一套预测未来的水晶球,而是提供了一套分析框架。它迫使读者思考,我们今日所珍视的社会结构、技术崇拜以及对无限增长的信仰,在数十万年后的星际尺度上,究竟是永恒的基石,还是注定要自我瓦解的脆弱幻象。本书的每一页都是对当下人类文明在宇宙舞台上独特位置的审慎反思。 --- 目标读者: 社会学、历史学、未来学爱好者,以及对宏大叙事和复杂系统理论感兴趣的读者。 关键词: 文明演化、星际社会学、技术伦理、社会结构、文明衰亡、未来史。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赞叹的,是它在实验设计上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不同于许多陈旧的实验教材,本书中引入了一些更贴近现代科学研究前沿的实验项目,同时又不失基础实验的经典性。例如,在关于半导体器件的实验部分,引入了利用LED发光特性的测量,这不仅能够加深对PN结的理解,还能让读者接触到一些现代电子学的基础概念。此外,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可以将实验结果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例子,比如测量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可以联想到保温材料的应用;测量光照强度与光伏效应的关系,则能看到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这种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让枯燥的实验变得生动有趣,也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另外,书中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部分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详细介绍了各种图表绘制方法、误差分析技巧以及数据拟合的常用软件工具,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非常有益。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实验教程,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一步步地引导我探索科学的奥秘。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先被它所传达出的严谨态度所打动。在实验原理的介绍部分,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对相关物理定律的深入剖析,引导读者去思考实验的根源。这种“追根溯源”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让我不仅仅是机械地去复现实验,而是能够真正理解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每个实验的“实验目的”都写得非常明确,让你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要从中获得什么。然后是“实验器材”,详细列出了所需的仪器设备,甚至连一些辅助材料都考虑到了,这对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非常有帮助。接下来就是“实验步骤”,这里的描述非常详尽,操作的每一步都清晰可见,甚至包括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比如连接导线时要注意的正负极,调整仪器时要缓慢进行等等,这些细致的提示能够有效避免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错误。而且,书中还对一些常见的实验误差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相应的处理方法,这对于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这种事无巨细的讲解,让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验技能。

评分

这本书的附录内容也相当实用。我特别喜欢里面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和“实验报告模板”。这些表格设计得非常规范,包含了实验日期、实验项目、实验结果、数据分析等必要栏目,让我知道该如何清晰、有条理地记录实验过程和数据。而实验报告模板则为我提供了一个写作方向,让我知道一篇完整的实验报告应该包含哪些部分,以及如何组织语言来陈述我的实验过程、结果和讨论。这对于我们撰写实验报告、甚至是日后撰写科研论文,都非常有帮助。此外,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常用的物理常数表和单位换算表,这些在做实验时随时需要查阅,非常方便。而且,在书的末尾,作者还列出了一些推荐的参考文献,这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某个实验或者某个领域的读者来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进一步学习的资源。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内容全面且实用,无论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材料,还是作为课后自学、科研探索的参考,都非常值得推荐。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跟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对话。作者在讲解实验原理时,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易懂,避免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即便是我这样物理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也能很快理解。但同时,它又不是那种过于浅显的科普读物,在恰当的地方,会引用相关的物理定律和数学公式,并给出清晰的推导过程,保证了科学的严谨性。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在介绍每一个实验时,都会先对其在物理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进行简要的介绍,例如,伽利略的落体实验是如何挑战亚里士多德的权威,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实验是如何开启电气时代的等等。这些历史背景的引入,不仅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我们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这些实验的价值和影响。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会我如何操作实验,更是在传递一种科学精神,一种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种教育方式,让我觉得学习物理的过程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记忆,而是一个充满意义的探索之旅。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真的让人眼前一亮,非常现代化。封面色彩搭配和谐,字体清晰易读,整体给人一种专业又亲切的感觉。内页纸张质感也很好,不像一些教材那样容易反光,长时间阅读眼睛不容易疲劳。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穿插了大量高质量的插图和示意图,这些图表不仅美观,而且绘制得非常精细,将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使得理解过程更加直观。例如,关于光学衍射的章节,用三维的波前图清晰地展示了光波的传播和干涉过程,这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有效得多。而且,图注信息也非常丰富,能够补充文字内容中的细节,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实验装置的原理和操作要点。一些重要的公式和概念也用醒目的颜色或加粗字体标注出来,方便查找和记忆。书中的章节划分也很合理,逻辑清晰,循序渐进,从基础的力学实验到复杂的电磁学和现代物理实验,都有系统的介绍。即便是一些高阶的实验,作者也通过详细的步骤分解,让读者能够一步步跟着操作,克服了以往学习实验课时常常遇到的“不知道从何下手”的困境。这种对细节的关注,无疑提升了阅读体验和学习效率。

评分

图书很厚,内容很全,但是没有光盘。

评分

不错,实用,值得推荐!

评分

不错,实用,值得推荐!

评分

本书包括了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绝大部分演示实验。书中对每一个实验都有较详细的说明,特别是对实验原理作详细的讲解,不少实验的原理是首次提出的。读者可以据此教程对实验原理、实验的装置、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有较深入和全面的了解,而不需再查阅其他文文献!

评分

不错,实用,值得推荐!

评分

图书很厚,内容很全,但是没有光盘。

评分

不错,实用,值得推荐!

评分

本书包括了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绝大部分演示实验。书中对每一个实验都有较详细的说明,特别是对实验原理作详细的讲解,不少实验的原理是首次提出的。读者可以据此教程对实验原理、实验的装置、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有较深入和全面的了解,而不需再查阅其他文文献!

评分

本书包括了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绝大部分演示实验。书中对每一个实验都有较详细的说明,特别是对实验原理作详细的讲解,不少实验的原理是首次提出的。读者可以据此教程对实验原理、实验的装置、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有较深入和全面的了解,而不需再查阅其他文文献!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