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式的苏格拉底开启了哲学的开端,朗佩特的另一个终生的研究对象尼采几乎“开创了新哲学史的一部分”。
评分十分之不错,是研究柏拉图十分出名的一本书。封面质量都很好!
评分公元前388年访叙拉古狄奥尼索斯一世,结识其女婿狄翁(时狄翁20岁),与狄翁成为至交(此其间据说曾得罪僭主被卖作奴隶,由安尼舍里斯赎身)。
评分朗佩特(laurence Lampert),1943—,著名的尼采研究专家,是西方公认的尼采大师,目前为印第安纳大学退休教授。著有《尼采的教诲》《尼采与现时代》《施特劳斯与尼采》《尼采的使命》《哲学如何成为苏格拉底式的》等。其中,《尼采的使命》一书,是近些年来释读《善恶的彼岸》最出色的,而《施特劳斯与尼采》也被认为要比施特劳斯的弟子们更理解施特劳斯。
评分在开始研究哲学前,尼采是一名文字学家。24岁时尼采成为了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德语区古典语文学教授,专攻古希腊语,拉丁文文献。但在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而辞职,之后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年尼采精神崩溃,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在母亲和妹妹的照料下一直活到1900年去世。
评分柏拉图将其对话作品散布于苏格拉底一生的时间跨度之中,他将有些对话安排在前、有些安排在后,从而诱使专注的读者产生好奇:这幅时间地图是否描绘了苏格拉底思想的时间进展?柏拉图是否展示了苏格拉底成为苏格拉底的过程?本书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柏拉图为其对话设定的戏剧时间邀请读者走上一条人迹罕至的道路,由此进入苏格拉底思想的真正大厦。走在这条道路上,读者将伴随着苏格拉底,与数世纪之久的哲学传统决裂,转向自己的探询之路,并在历经岁月之后,步入对自然的最深刻理解,而此后又逐渐学会在哲学所面对的威胁面前(柏拉图重点展现了这种威胁),以恰当方式掩盖并传递这种理解。柏拉图诸篇对话的规划展示了苏格拉底朝向苏格拉底的转变。苏格拉底是哲学史上“独一无二的转折点和漩涡”——对于政治哲学史也同样如此,而政治哲学是哲学由以庇护并发展哲学的准哲学式的手段。柏拉图对苏格拉底成为其自身的历时性记载具有一种重要意义,这种意义远远逾越了哲学在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时代的存在,因为它是对哲学转变为苏格拉底式哲学的持续记载,而这种记载采取的形式最终主宰了西方世界的精神生活。如果密切注意对话的时间和场景来展开对柏拉图对话的研究,我们就会看到,我们文明的根源之一是如何在历经岁月之后,形成于雅典帝国的一位智慧之人的心智和行动之中——这位智慧之人认为,他的智慧的思想和行动应当从雅典开始,向更广阔的世界开拓属地。
评分十分之不错,是研究柏拉图十分出名的一本书。封面质量都很好!
评分不错,有帮助
评分公元前404年23岁,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雅典三十僭主,柏拉图一度想从政,后失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