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这样收藏昌化石:收藏鉴赏投资一本通

行家这样收藏昌化石:收藏鉴赏投资一本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鉴石天下》编委会 编
图书标签:
  • 昌化石
  • 化石
  • 收藏
  • 鉴赏
  • 投资
  • 矿物
  • 地质
  • 古生物
  • 科普
  • 藏品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ISBN:9787555214427
版次:1
商品编码:1167760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鉴石天下(二)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3-01
用纸:特种纸
页数:224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行家这样收藏昌化石:收藏鉴赏投资一本通》昌化黄,尊显高贵与财富;昌化白,如玉之蕴彰显宝气;昌化红,通灵细腻以色诠释完美;昌化黑,质细润滑如油欲滴。国内专家团共同汇总几十年的收藏、投资经验首次公开,以投资者的视角诠释真正的昌化石,理清了昌化石的本质特点、市场投资的波峰波谷和投资新趋势,揭秘行业内的作伪手法,提出从细微处入手学习,同时,针对目前初入门者的困惑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学习方案,来吧,跟着专家团让你轻松入门。

作者简介

  鉴石天下编委会,立足北京,覆盖全国,囊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牛克思、张爱光、张爱廷、林观博、周金甫、侯康乙等著名奇石鉴赏家,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倪东方、著名书画家康景海等。

精彩书评

  ★一石一世界,它带来了幸福!
  红如火,黄如金;上有玲珑宝塔,下有镂空雕琢,这就是它,一块昌化顽石带着智慧的体温。为什么对昌化石如此痴迷?它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它蕴含了质朴,沧桑变化终不改的璞华;它收藏了创造力,薄意浮雕镂空微刻独显刀刻艺术;它彰显了分享力,独特天下无双的美;它体现了幸福力,充满智慧与温暖、追求与给予、付出与收获的感悟。
    ——中国知名玉石雕刻大师 苏然
  
  ★突破思维的墙,你会看见不一样的石界!
  也许你还为打眼而抵触追求美的信心,也许你还为买或不买在十字路口犹豫不决,也许你还在因不懂昌化石而收藏无从下手时,放下一切现实压力,翻开书,读下去,会有一股力量从你心底长出来,专家分享多年的收藏经验,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实战的收藏技法,揭露真实的作伪骗局,分享有效的投资法则,让你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北京青田商会执行会长 傅小竹
  
  ★断与舍,捡与收!
  人生的种种苦恼,都源自于混杂不清。因为无知,才与错误结缘;因为不畏,才与敢为交友。每每与一些收藏爱好者促膝长谈时,都有对昌化石痴迷的追求,但可惜眼力不够屡屡受挫。很想问一句,你是否认真思考过,你有勇气断舍那些令你心酸纠结的回忆,重新捡起鉴宝的金钥匙,跟着专家认真学习真正的功夫,让自己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中国知名赏石艺术家 康景海

目录

第一章 
验明真身份,
鉴赏必知的昌化石性格特点 8
真正的昌化石 10
昌化石的独美特点/10
昌化石的诞生地/11
昌化石的矿区特点/昌化石的矿物成分/12
闻名遐迩的昌化石文化 18
玉岩山的动人传说/19
“金名片”的无价身价/20
昌化石分类 26
比喻词/26
色像词/借用词/文学典故/27
第二章 
收揽一切精品,
玩家必懂的昌化石种全囊括 34
昌化鸡血石 36
昌化鸡血石的江湖地位/37
昌化鸡血石的矿物成分/48
昌化鸡血石的坑口划分/昌化冻地鸡血石/49
昌化硬地鸡血石/昌化软地鸡血石/52
昌化刚地鸡血石/54
昌化田黄鸡血石/56
昌化田黄石 58
田黄石的产地/58
田黄石的质地/59
田黄石的六德/60

昌化冻石 62
羊脂冻/红霞冻/芙蓉冻/64
蓝星冻/牛角冻/65
田黄冻/豆青冻/玻璃冻/玛瑙冻/70
鱼子冻/银灰冻/蛇皮冻/金镶银/71
朱砂冻/73
桃红冻/74
五彩冻/76
糯米冻/其他品种/77
昌化奇石 78
鬼斧神工的魅力/78
奇石种类/市场走势/评定标准/79
第三章 
独一无二的魅力,
行家疯狂收藏的昌化石全知道 82昌化石摆件的雕刻工艺 84
选料布局/84
打坯/89
凿坯/精刻抛光/90
配座装垫/91
上蜡保养/93
昌化石摆件的雕刻技法 96
圆雕/96
镂雕/97
浮雕/98
薄意/102
线刻/俏色巧雕/105
昌化石印章的独有魅力 106
印章的演变/印章的组成/106
印章的印文/107
印章的字义/108
印章的文字安排/印章的制作方法/109
印章的形制/110
印章的材料/111
昌化石印章的雕刻工艺 112
印章雕工/印章品评/112
印章刀法/印章三美/印章钮式/113
印章俏色/印钮题材/114
昌化石印钮的雕刻工序 116
开料/相石/116
凿坯/修光/117
昌化石雕的雕刻题材 120
花鸟瓜果类/121
走兽类/123
宗教题材类/124
人物类/器物类/125
第四章 
巧辨真假美猴王,
昌化鸡血石的优劣全攻略 128
昌化石的优劣鉴别 130
色彩/130
质地/纹理/光泽/丰度/完整度/131
昌化鸡血石的品级鉴别 136
血色/血量/136
血态/血质/137
石瑕/140
昌化鸡血石的造假鉴别 144
涂抹法/144
拼凑法/合成法/147
换名法/148
专题:西泠印社的篆刻之优 150
第五章 
买卖不打眼,
昌化石与其相似石材的鉴别 152
昌化鸡血石与相似玉石的鉴别 154
鸡血石与寿山桃花冻的区别/154
鸡血石与血玉髓的鉴别/155
鸡血石与石英岩的鉴别/156
鸡血石与染色岫玉的鉴别/158
昌化鸡血石与巴林鸡血石的鉴别 164
巴林鸡血石的特点/164
昌化鸡血石的特点/165
用途比拼/地子比拼/水量比拼/166
血量比拼/167
昌化田黄石和寿山田黄石的鉴别 172
形成机理对比/172
石形与石皮对比/173
石质和矿物成分对比/纹路和性质对比/176
投资价值对比/177
昌化田黄石和金田黄的区别 178
外来和尚的魅力/价格的较量/178
外观的对比/材质的对比/179
第六章 
淘宝有道,
玩转昌化石必掌握的投资技巧 182
投资收藏必上的准备课 184
理论先行/184
结识良师益友/多看多学提升见识/185
不可忽略的注意事项 190
戒一见就买/190
戒贪/戒杂而不精/191
忌短平快投资计划/192
防止陷入投资误区 194
只看外表以貌取石/只追鸡血不追其他/
舍小求大/194
轻松把控市场价格走势 200
特殊商品无固定价格/200
老坑新坑的区别/投资群体的加入/201
创意产业政策的扶持/石雕基地的发展/202
获得美石的投资变现渠道 206
藏友间交易/206
古玩市场出售/拍卖行拍卖/回购/207
抵押典当/网络交易/208
附录1:让鸡血石“长寿”的保养秘方 214
附录2:世界各国的“国石” 218












赏石之道:从入门到精通 引言: “石语禅心,韵藏千古”。一方小小的石头,蕴含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印记,也寄托着收藏者对美的追求和对历史的敬畏。在中国深厚的赏石文化中,昌化石以其独特的质感、瑰丽的色彩和丰富的内涵,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书并非一本关于昌化石的收藏指南,而是旨在引导读者踏上一段更为广阔的赏石之旅,探寻石头之美,理解其背后深层的文化意蕴,以及如何在收藏实践中获得心灵的滋养与精神的升华。 第一章:石之灵韵——从自然到艺术的感知 石头并非冰冷无情的矿物,它们是大自然沉默的诗人,用亿万年的时光雕琢出独特的形态与色彩。本章将带领读者超越简单的物质属性,去感受石头蕴含的生命力与灵性。我们将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初步了解不同地质环境下石头形成的独特肌理与纹理,例如风化形成的自然雕刻,水流冲刷留下的圆润痕迹,以及矿物结晶带来的斑斓色彩。 我们将重点探讨如何培养一双“懂石”的眼睛。这并非需要专业的地质学知识,而是强调一种敏锐的观察力与感受力。通过对形态、色彩、纹理、质地等基本要素的细致品味,读者可以开始领略到石头内在的生命律动。例如,一块饱经沧桑的石头,其表面的裂纹可能诉说着风雨的侵蚀,却也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一块色彩鲜艳的石头,其深邃的色彩变化或许如同 dans le ciel étoilé,引人遐想。 本章还将触及“意境”的概念。赏石并非仅仅是静态的欣赏,更是通过石头的外在形态,联想到自然景观,历史故事,甚至个人情感。一块山形石,可以让我们神游于峻岭峰峦之间;一块水纹石,能勾起我们对潺潺流水、湖光山色的回忆。这种“以石观景,以石感事”的联想能力,是赏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通往更深层次赏石体验的起点。 第二章:石之品鉴——文化、历史与鉴赏的融合 赏石的魅力,远不止于视觉的愉悦,更在于其背后承载的文化与历史信息。本章将引导读者从更广阔的视角去审视和品鉴石头,将其置于中国悠久的赏石文化传统中去理解。 我们将简要回顾中国赏石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从古代文人雅士对“瘦、透、漏、皱”的追求,到近代以来赏石的多元化发展,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对石头的审美偏好和鉴赏标准。这有助于读者理解,并非所有的石头都具有同等的观赏价值,而这种价值的评判,往往与文化观念息息相关。 在品鉴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强调“神韵”的重要性。一块好的石头,不仅仅是形态美、色彩美,更重要的是能够唤起观者的情感共鸣,传递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精神气质。这包括其所蕴含的天然之美、所展现的历史沧桑感,以及由此引发的联想与思考。我们将探讨如何从石头的“神”入手,去体悟其“形”的精妙,理解其“质”的独特。 同时,本章也会涉及到一些普遍性的鉴赏原则,这些原则可以适用于对各种观赏石的品鉴,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品种。例如,色彩的和谐与对比,纹理的自然流畅与错落有致,形态的生动有趣与意境深远,以及石质的温润细腻与坚硬挺拔。通过理解这些原则,读者可以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鉴赏体系。 第三章:石之交流——收藏的乐趣与智慧 收藏,是将对美的热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本章将聚焦于收藏实践中的乐趣与智慧,分享一些关于收藏的普遍性心得与体会,帮助读者在收藏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健。 我们不谈具体的投资技巧,而是强调收藏的“缘分”与“初心”。每一次与石头的相遇,都可能是一段奇妙的缘分。从发现、到欣赏、到拥有,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的享受。本章将鼓励读者保持一颗平常心,享受收藏过程带来的乐趣,而非过分追求物质回报。 我们将探讨如何建立自己的收藏体系。不必盲目跟风,而是应该结合自身的兴趣、经济能力以及对石头的理解,形成自己独特的收藏方向。是钟情于某种特殊的纹理?还是偏爱某种独特的色彩?亦或是对某种形态情有独钟?明确自己的喜好,能让收藏之路更加清晰而有意义。 此外,本章还会触及收藏中的一些重要环节,如如何通过交流与学习,拓展自己的视野,认识更多的藏石爱好者,汲取他人的经验。通过参与赏石活动,参观展览,阅读相关书籍(非特指某一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鉴赏水平。我们还将简要提及如何妥善保管和展示自己的藏石,让它们在宁静的角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结语: 赏石,是一场与自然的对话,一次与历史的对话,更是一场与内心的对话。通过对石头之美的感知、品鉴与收藏,我们得以放慢脚步,去发现生活中的平凡之美,去体悟生命的力量与时间的流转。本书希望成为读者赏石之旅中的一位同行者,为您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视角的门,让您在与石头的亲密接触中,获得心灵的滋养,精神的丰盈,以及对生命更深刻的理解。愿每一位热爱石头的朋友,都能在这条充满惊喜与智慧的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喜悦。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在投资方面的指导,让我看到了收藏昌化石的另一种可能性。《行家这样收藏昌化石:收藏鉴赏投资一本通》并没有简单地告诉你“买它就赚钱”,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分析了昌化石的投资价值所在。书中详细解读了影响昌化石市场价格的各种因素,包括稀有度、观赏性、历史文化价值,以及当前的市场供需关系。作者还提到了如何识别“炒作”和“价值洼地”,以及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如何调整自己的收藏策略。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介绍了一些行家是如何进行市场调研的,比如关注哪些拍卖会、哪些交易平台、哪些收藏家群体的动态,以及如何分析行业报告。这让我意识到,收藏不仅仅是个人喜好,更是一种需要洞察力的投资行为。虽然我目前还只是一个初级收藏者,但我从这本书中获得了一种“长远规划”的思路,不再仅仅是“买一块好看的石头”,而是开始思考这块石头是否具有长期的增值潜力,我应该如何去构建自己的收藏体系,以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经验和见解非常宝贵。《行家这样收藏昌化石:收藏鉴赏投资一本通》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性的指南,更像是一位资深藏家在与我分享他多年的心得体会。书中充斥着作者在收藏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故事和感悟,这些“真实案例”让我觉得亲切而有共鸣。例如,作者讲述了他如何从一块不起眼的石头,通过细致的研究和耐心的等待,最终发现其内在价值的故事,这让我明白了收藏的“耐心”和“眼光”是多么重要。书中还分享了作者在与不同卖家、藏家打交道的过程中,如何保持理性、如何进行有效沟通的经验。这对于我这样即将要深入市场的人来说,无疑是提前打好了一剂“预防针”。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心态”的讨论,作者强调了收藏的乐趣在于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要保持平常心,不被一时的市场波动所干扰。这让我对收藏这件事有了更健康、更积极的态度。

评分

这本书的“收藏案例与经验分享”部分,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行家这样收藏昌化石:收藏鉴赏投资一本通》中收录了许多资深藏家的真实收藏故事和心得。这些故事生动有趣,充满了智慧和经验。我从中看到了不同藏家是如何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预算,构建出独具特色的收藏体系。有的专注于某个特定品种,有的则追求数量和多样性,有的则更看重石头的艺术价值。这些案例让我明白,收藏并没有唯一的“正确”方式,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书中还分享了一些在交易过程中遇到的趣事和教训,比如如何与卖家讨价还价、如何避免冲动消费、如何保持良好的藏家信誉等。这些“实战经验”对我来说弥足珍贵,让我能够提前了解市场上的各种情况,并且能够更成熟地应对。

评分

《行家这样收藏昌化石:收藏鉴赏投资一本通》在“辨伪与鉴别”方面的论述,简直是我在市场上扫清障碍的“利器”。作为一名新手,我最担心的问题就是遇到仿冒品或者经过过度处理的石头。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系统和实用的方法。作者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观察石头的“天然痕迹”,比如风化纹、自然沁色、内部结构等,来判断其真伪。书中还对比展示了一些常见的仿冒手法,例如人工染色、假冒皮质、甚至是用其他石头冒充昌化石的情况,配以清晰的图片和详细的文字说明,让我能够轻松辨别其中的猫腻。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包浆”的解读,作者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天然包浆和人工做旧的区别,以及如何从包浆的层次、质感、光泽等方面来判断。这让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双“火眼金睛”,以后在购买时,再也不用担心被那些“一眼假”的石头所迷惑了。

评分

这本书在“市场分析与趋势预测”方面的探讨,让我对昌化石的未来充满期待。《行家这样收藏昌化石:收藏鉴赏投资一本通》并没有停留在对现有昌化石的介绍,而是着眼于未来。作者分析了当前昌化石市场的热点和潜在的“黑马”品种,并结合宏观经济形势、文化产业发展等因素,对昌化石未来的升值空间进行了预测。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文化附加值”的分析,作者认为,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品将越来越受到追捧,而昌化石作为中国独有的瑰宝,其文化价值的挖掘和体现,将是其未来增值的重要驱动力。书中还提到了如何关注一些新兴的收藏群体,以及他们可能带来的市场变化。这让我意识到,收藏不仅仅是“买入”,更需要“跟踪”和“预判”。这本书给我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让我不再局限于眼前的得失,而是能够站在更高的维度去审视和规划我的昌化石收藏。

评分

《行家这样收藏昌化石:收藏鉴赏投资一本通》对于昌化石的“保养与修复”部分,简直是我的“救星”!我手里有一些之前收藏的昌化石,因为不了解正确的保养方法,有些出现了细微的损伤或者失去了原有的光泽,一直让我非常懊恼。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非常详尽,从日常的清洁、存放,到如何应对氧化、开裂等问题,都有具体的指导。作者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昌化石适合的保养剂和清洁方法,甚至还区分了天然包浆和人工做旧的区别,让我以后在购买时能够更加警惕。最令我欣喜的是,书中还提供了一些简单的修复技巧,比如如何处理一些小裂纹,或者如何抛光恢复石头的光泽。虽然我可能不会去进行专业修复,但了解这些基本原理,能让我对石头的状况有一个更准确的判断,也能避免一些不当的操作造成更大的损害。这部分内容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实用,真正能帮助我更好地“留住”我的收藏。

评分

我一直以为昌化石的鉴赏主要看颜色和纹理,但《行家这样收藏昌化石:收藏鉴赏投资一本通》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书中关于“品相”的论述,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作者详细剖析了昌化石的“皮”、“肉”、“骨”等概念,以及如何从这些细微之处判断一块石头的价值。例如,关于“皮”的讨论,让我了解到并非所有表面包裹的皮质都有利于收藏,有些看似粗糙的皮下可能隐藏着绝佳的“肉”。而“肉”的质感、光泽、细腻程度,以及是否含有杂质,书中都有非常具体的图文讲解,甚至还列举了一些实际的案例,让我能够对照着自己收藏的或者市场上看到的石头进行比对。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关于“骨”的阐述,书中提到了石头的硬度、密度、抗风化能力等,这些都是影响其长期保存和升值潜力的重要因素,而我之前完全没有考虑过这些。特别是关于如何辨别石头的裂纹和损伤,以及如何评估修复的效果,书中给出的建议非常实用,让我以后在购买时,能够更加审慎地观察,避免买到有潜在损伤的石头。

评分

《行家这样收藏昌化石:收藏鉴赏投资一本通》对于“昌化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性分析,让我对收藏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鉴赏和投资昌化石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理解昌化石背后文化价值的书。作者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昌化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它与诗词、书画、工艺美术等领域的渊源。书中提到了一些历史上文人墨客与昌化石的故事,以及昌化石在历代帝王、官员、学者手中的流传,这些都为冰冷的石头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意境”的解读,作者是如何通过昌化石的纹理、色彩,去解读其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这让我意识到,收藏昌化石,不仅仅是在收集石头,更是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本书让我从一个物质层面的收藏者,升华到一个文化层面的鉴赏者。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图文并茂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行家这样收藏昌化石:收藏鉴赏投资一本通》中的插图,不仅仅是简单的图片展示,而是充满了教学意义。作者精选了大量不同时期、不同品类、不同等级的昌化石,并对每一张图片都进行了详细的标注和解读。我特别喜欢那些“对比图”,比如将一块普通品相的昌化石和一块顶级品相的昌化石放在一起,通过颜色、纹理、皮质等方面的细微差异,清晰地展现出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这种直观的对比,比任何文字描述都更有说服力。而且,书中还附带了许多“细节图”,放大展示了石头的包浆、光泽、矿脉走向等,让我能够学习到一些平时难以察觉的观察技巧。我曾经尝试过自己去市场上辨别,但因为缺乏经验,总是感觉“雾里看花”,而有了这本书的这些精美图片作为参照,我仿佛拥有了一双“火眼金睛”,对昌化石的鉴赏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评分

这本《行家这样收藏昌化石:收藏鉴赏投资一本通》真是给了我太多惊喜!我一直对昌化石情有独钟,但总觉得入门门槛有些高,很多知识点摸不着头脑,市场上信息也杂乱,生怕一不小心就“踩坑”。拿到这本书后,我一口气读了好几章,感觉像是找到了久违的“指路明灯”。书里对昌化石的产状、地质成因讲得深入浅出,这一点我特别赞赏。以往看一些资料,讲到地质成因就枯燥乏味,但这本的书作者显然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甚至还配上了精美的插图,让我这个非地质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昌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它所处的独特地理环境造就了它怎样的特性。这不仅仅是了解一块石头,更是了解它背后的故事,这种“追根溯源”的感觉,让收藏变得更有意义。而且,书中关于不同矿脉、不同时期昌化石的特点分析,也让我对昌化石的家族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不再是笼统地只知道“昌化石”,而是能分辨出“这块是XX脉的,那块是YY时期的”,这种层次感的提升,是很多入门书籍无法给予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