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实用投融资分析师认证考试统编教材·财务报表分析:负债、权益、现金流量表(BOOK3)》对于提高银行信贷从业人员财务分析技能来说是一本很实用的教材,它和传统财务分析教材不同之处在于,不是简单地讲解财务概念和比率计算,而是通过大量上市公司实际案例分析,既能帮助读者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又可用于对非上市公司进行分析,书中介绍的常见财务舞弊识别方法可供读者在实际工作中有所借鉴。另外,《实用投融资分析师认证考试统编教材·财务报表分析:负债、权益、现金流量表(BOOK3)》中还有大量的上市公司分行业的财务数据统计,为银行做行业分析提供了宝贵资料。
作者简介
杨松涛,自2007年以来多次参与编写五科习题集。杨先生多次参与某政策性银行和某投资公司招聘试题编写。杨先生现任诚迅金融培训公司投融资培训部总经理,曾参与多家企业融资、投资和财务顾问项目,负责编写了电力、石化、造纸、电信、家电零售等行业的财务模型案例,讲授估值建模等课程。
林小驰,中信证券研究部金融工程组首席分析师。在北京大学先后获得管理学学士、硕士、会计学博士学位。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财务报表分析是研究规范化的基础,多年来,市场上缺乏贴近实战、贴近资本市场的财务报表分析书籍,本书的出版则填补了这一空白。我相信,本书介绍的分析方法及三百多个上市公司精选案例一定会对资本市场研究的正规化起到推动作用。
——徐刚中信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董事总经理
★我曾为多家银行提供审计及管理咨询服务,我觉得财务报表分析对在银行工作的员工,尤其是对公业务人员来说是一个必要的基础技能。通过财务报表分析识别借款企业未来发展的机会和风险,是做好对公业务的基本功,也是对公业务人员与企业沟通的重要工具。
——吴卫军,普华永道北京首席合伙人
★二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我始终与财务报表打交道,因此,在我看来,读懂财务报表,是所有投资人员作出正确商业判断和投资决策的基础。
——叶长青,中信产业基金首席财务官(前普华永道合伙人)
★财务报表分析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数十个科目,多年的数据纠缠在一起,如何拨开迷雾看清真相,是每一位工作在信贷条线的客户经理和信贷评审人员的重要职责。
——江先周,中国建设银行(亚洲)执行董事、常务副行长
★我希望本书能够帮助更好地普及财务分析,帮助广大普通投资者多一双火眼金睛,在新一轮的互联网金融浪潮中把握更多的机会,创造财富。
——韩歆毅,蚂蚁金服副总裁兼CEO助理
★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财务人员和高管如果能更深入地掌握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可以为投资者及股东呈现出更加实用、易懂的报表。
——黄伟明,联想集团CFO
★本书不仅精选了大量真实的A股上市公司案例,还选取了大量港股、美股等海外市场的案例,相信大量案例的使用,会使读者在理解关键知识点时,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许国庆,诚迅金融培训公司董事长
目录
序一 不一样的财务报表分析
普华永道 吴卫军
序二 银行财务与信贷分析的专业化
中国建设银行(亚洲) 江先周
序三 互联网时代下的财务分析
蚂蚁金服韩歆毅
序四 卖方研究 财报为先
中信证券徐刚
序五 财务报表是投资人员作出投资决策的基础
中信产业基金 叶长青
本书特点(代前言)
诚迅金融培训 许国庆
第1章 融资性负债(债务)
1.1 基本概念
1.2 债务相关统计
1.3 债务成本
1.4 债务水平的分析
1.5 债务风险的分析
第2章 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
2.1 基本概念
2.2 应付款项占资产总计比例的统计
2.3 应付款项周转率的统计
2.4 分析要点
第3章 预收款项
3.1 基本概念
3.2 预收款项占资产总计比例的统计
3.3 分析要点
第4章 应付职工薪酬
4.1 基本概念
4.2 应付职工薪酬占资产总计比例的统计
4.3 应付职工薪酬及职工薪酬的影响因素
第5章 应交税费
5.1 基本概念及构成
5.2 应交税费占资产总计比例的统计
5.3 补税上市
第6章 其他应付款
6.1 基本概念
6.2 其他应付款占资产总计比例的统计
第7章 长期应付款
7.1 基本概念
7.2 长期应付款占资产总计比例的统计
7.3 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区别和分析
第8章 所有者权益
8.1 基本概念
8.2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8.3 所有者权益占资产总计比例的统计
8.4 权益转增股本的相关问题
8.5 股利分配
8.6 利润分配和转增股本的所得税问题
8.7 优先股及永续债
8.8 股份回购与库存股
8.9 分析要点
第9章 现金流量表概述
9.1 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
9.2 间接法现金流量表
9.3 现金流量表的特点
9.4 现金流量表的作用与局限性
第10章 经营活动现金流
10.1 基本概念
10.2 经营活动现金流与利润表对比分析
10.3 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
10.4 经营活动现金流的真实性
10.5 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第11章 投资活动现金流
11.1 基本概念
11.2 投资活动现金流的质量
11.3 投资活动现金流的合理性
11.4 投资活动现金流的真实性
第12章 筹资活动现金流
12.1 基本概念
12.2 筹资活动现金流的合理性
12.3 筹资活动现金流的真实性
第13章 现金流量表整体分析
13.1 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现金流量结构
13.2 现金流的真实性分析
13.3 自由现金流
附录1 参考文献
附录2 财务与信贷分析的部分公式
附录3 部分财会术语中英文对照
深入浅出的资本市场实务导航:从宏观战略到微观操作的精要集粹 本书系为有志于在复杂多变的资本市场中游刃有余的专业人士和深度学习者精心打造的一套综合性学习资料的精选篇章。它并未涵盖对企业财务报表中负债、所有者权益结构变动及其现金流量表进行深度量化和解读的专业内容,而是将焦点明确地投向了资本市场运作的更宏观视角、战略决策的制定,以及对市场环境的敏锐洞察力培养。 本册内容致力于构建一个坚实的、以战略眼光和市场理解为核心的知识框架,旨在帮助读者超越单纯的数字核对,进入到价值创造和资本运作的更高维度。我们将深入探讨驱动金融市场波动的核心力量、企业进行融资与投资决策背后的战略逻辑,以及如何在宏观经济周期中定位企业的价值链。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环境与资本市场周期洞察 本部分内容摒弃了对特定财务报表科目的微观剖析,转而聚焦于宏观经济变量如何塑造资本市场的整体面貌和投资者的行为模式。我们将详尽阐述宏观经济指标(如GDP增长率、通货膨胀水平、失业率、工业生产指数)的解读方法,以及它们与股市、债市、汇市之间的动态传导机制。 经济周期分析的实战应用: 我们将系统梳理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复苏、扩张、滞胀、衰退)的特征,并重点分析在每个阶段,不同资产类别(股票、债券、大宗商品、房地产)的相对表现和投资策略调整。这不是对企业特定负债结构风险的评估,而是对市场整体风险偏好的量化。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传导效应: 深入分析中央银行的利率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及其前瞻性指引(Forward Guidance)如何影响市场流动性和长期资金成本。同时,探讨政府的财政支出、税收政策如何影响特定行业的景气度,以及这些政策信号对企业资本结构长期规划的间接影响。 全球化与地缘政治风险的量化: 强调理解跨国贸易关系、地缘政治冲突(如供应链重塑、关税壁垒)对特定行业盈利能力和资本流动的影响,构建一套风险矩阵,用以识别并量化这些“软”因素带来的冲击。 第二部分:企业价值评估与战略性投资决策框架 本册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一套结构化、可操作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论,该方法论侧重于前瞻性现金流预测与高质量资产的识别,而非对历史报表数字的被动复盘。 贴现现金流(DCF)模型的精细化构建: 重点剖析如何构建稳健的、具有高度敏感性的未来自由现金流预测模型。这包括对营收增长驱动因素的深入挖掘、运营资本需求的战略性预测,以及对资本支出(CAPEX)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合理性判断。内容将详细区分维持性CAPEX与扩张性CAPEX的战略意义。 可比公司分析(Comps)与交易分析(Precedents): 探讨如何选择真正具有可比性的目标公司群体,并超越简单的市盈率(P/E)或市净率(P/B)比较。我们将侧重于使用企业价值/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V/EBITDA)或企业价值/经风险调整的销售额(EV/Sales)等指标,并强调在不同估值倍数下,如何识别市场定价中的“溢价”或“折价”的驱动因素(如管理层质量、技术壁垒)。 实物期权(Real Options)在战略投资中的应用: 介绍如何将金融期权的思想应用于企业进行重大战略投资(如新产品线开发、进入新市场)的决策中。这要求评估决策的“灵活性”价值——即在未来信息更清晰时进行调整、扩展或放弃项目的权利的价值,这与静态的净现值(NPV)分析形成互补。 第三部分:投融资结构的设计与资本运作策略 本部分内容聚焦于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应采取的最优融资组合,以及如何通过资本市场工具实现战略目标,而不涉及对既有负债或权益详细分类的分析。 融资决策的理论基础与实践选择: 深入探讨权衡理论(Trade-off Theory)和信号理论在指导实际融资决策中的应用。分析在不同利率环境和股权市场估值水平下,企业选择发行债务(如可转换债券、长期票据)还是增发股权的战略考量。 兼并与收购(M&A)中的价值创造: 详细阐述 M&A 交易的四个核心环节:战略目标设定、目标筛选与尽职调查的侧重点(侧重协同效应和整合难度)、交易结构设计(全现金、全股权或混合对价的税务与控制权影响),以及交易后的整合挑战。重点在于识别协同效应(Synergies)的来源,例如成本节约、收入提升或市场地位巩固。 私募股权(PE)与风险投资(VC)的运作逻辑: 剖析 PE/VC 基金的投资阶段划分(种子轮、A轮、成长后期等),以及它们如何通过设置清算优先权、反稀释条款等工具,在实现高回报目标的同时管理风险。内容将集中于基金的退出策略(IPO、战略出售)及其对估值的影响。 第四部分:金融市场工具的深化应用 本部分将介绍一系列用于风险对冲和优化资本结构的高级金融工具,重点在于其机制和应用场景,而非基础的资产负债表处理。 利率风险管理: 详细介绍远期利率协议(FRA)、利率互换(Interest Rate Swaps)的运作原理及其在锁定未来借款成本中的作用。内容侧重于如何根据对未来利率走势的判断,设计对冲策略。 外汇风险与汇率波动对冲: 讲解远期合约、货币期权在管理进出口企业汇率敞口中的实战技巧,包括套期保值比率(Hedge Ratio)的确定,以及如何平衡对冲成本与风险敞口。 结构化产品与资产证券化概述(侧重概念): 简要介绍资产支持证券(ABS)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基本结构概念,解释其如何实现资产的流动性转移,以及在宏观审慎监管下的演变,重点是理解其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而非底层资产的会计确认。 本套教材旨在培养学员成为能够整合宏观视野、微观分析与战略决策的复合型资本市场专家,为读者提供一套超越财务报表数字表面的、更具前瞻性和实战价值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