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部↓
評分翁斌孫字人豪,號韜夫,是常熟翁氏傢族中一位承前啓後的關鍵人物。本書整理以翁氏7冊日記為主體,並附翁氏後人所編翁斌孫年譜、翁斌孫日記等。這是其人著作首次整理,且待他日細讀。
評分翁斌孫(1860-1922)日記,原有翁之意(剋齋)所存三十六冊,佚29冊,殘存7冊(詳目參見後記),由翁開慶保存,後在1980年前後交付翁興慶(萬戈),現存於美國新罕普沙州萊溪居。此次整理,即以此7冊為主體。另外,常熟市圖書館藏書目錄中亦載有翁斌孫手稿三種:一日《笏齋所藏物》,與日記無關;一日《湖楚行蹤》,紀光緒七年至八年間事,與翁斌孫行跡不閤,非其手稿;一日《甲午恩科春闈小記》,確係翁斌孫手稿,故此次亦予整理。
評分宣統元年(1909)
評分這時保皇會自覺實力有限,總體戰略雖以直搗京師為目的,但具體行動方略還徘徊於第一階段的取粵或取桂,作戰意圖隻決定奪取武漢後順江而下攻金陵,下一步行止則無定議,直搗北京恐兵力不敵榮祿的武衛五軍,又擔心俄、英、法等國趁機插手乾涉;“若先畫江以待力足”,則光緒危在旦夕,難以救急。為瞭擺脫兩難境地,梁啓超托人與柏原文太郎、犬養毅協商:“我師若得武昌或南京之後,隈、犬之力能使日政府齣而代我脅和,使還我皇上否?”以勤王軍為倚靠,而引外強為奧援,雙管齊下。
評分從其藏品中挖掘史料,撰寫瞭“舊墨記”書係,現已齣版瞭六冊,對於推動社會對名人信劄的收藏與研究起瞭很大的作用。本書以他的豐富的藏品和長期的收藏經曆,介紹瞭書信的曆史、書信的撰寫、書信書寫的文房用具、名人信劄的價值、名人信劄的造假與辨僞、名人信劄的拍賣價格等內容,並配有十分豐富的相關圖片,可以稱得上是一部名人信劄收藏的指導書。
評分三種,乃近人金紹城所撰。金氏(1878-1926)亦名金城,字鞏伯、拱北,號北樓、藕廬、藕湖,浙江南潯人。幼嗜繪事,後遊學於英國王傢書院,攻習律政。光緒末年,歸而納貲,以知縣分江蘇。其後曆官上海會審公廨襄讞委員、大理院刑科推事、修訂法律館纂修官、大理院統計科科長、集議處處長、民政部諮議官等職。民國後,曆官江南查辦使、軍事外交官、內務部僉事、眾議院議員、國務院秘書、濛藏院參事等職。民國十五年,病卒於滬,享齡四十九歲。金氏一生迴翔於
評分附錄
評分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第二輯):翁斌孫日記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第二輯):翁斌孫日記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第二輯):翁斌孫日記中國近現代稀見史料叢刊(第二輯):翁斌孫日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