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最伟大文学作品
文化根脉 成长必读
传世经典 名篇荟萃
流行最广的古文选本
自清代以来最为通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其影响之大足可与《文选》《唐诗三百首》相比。全书分十二卷,按时间先后,编选先秦到明末的二百二十二篇脍炙人口的古文精品,以散文为主,间收骈文。“观止”取“叹为观止”之意。
吴楚材,名乘权,字子舆,号楚材,和吴调侯为叔侄关系,两人都多次应考不中,于是在家设私塾教学。两人共同编成《古文观止》一书,初刻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
以《古文观止》和《文选》并称,初看好像是可笑的,但是,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却一样的不可轻视。凡选本,往往能比所选各家的全集或选家自己的文集更流行,更有作用。册数不多而包罗诸作,固然也是一种原因,但还在近则由选者的名位,远则凭古人之威灵,读者想从一个有名的选家,窥见许多有名作家的作品。
——鲁迅
上册:
卷之一 周文
郑伯克段于鄢__002
周郑交质__008
石碏谏宠州吁__010
臧僖伯谏观鱼__013
郑庄公戒饬守臣__015
臧哀伯谏纳郜鼎__018
季梁谏追楚师__022
曹刿论战__025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__028
宫之奇谏假道__031
齐桓下拜受胙__036
阴饴甥对秦伯__038
子鱼论战__040
寺人披见文公__044
介之推不言禄__046
展喜犒师__049
烛之武退秦师__051
蹇叔哭师__054
卷之二 周文
郑子家告赵宣子__058
王孙满对楚子__061
齐国佐不辱命__063
楚归晋知__066
吕相绝秦__068
驹支不屈于晋__075
祁奚请免叔向__077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__081
晏子不死君难__083
季札观周乐__086
子产坏晋馆垣__091
子产论尹何为邑__096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__098
子革对灵王__101
子产论政宽猛__107
吴许越成__110卷之三 周文
祭公谏征犬戎__116
召公谏厉王止谤__121
襄王不许请隧__124
单子知陈必亡__126
展禽论祀爰居__133
里革断罟匡君__138
敬姜论劳逸__140
叔向贺贫__144
王孙圉论楚宝__147
诸稽郢行成于吴__149
申胥谏许越成__153
春王正月__156
宋人及楚人平__158
吴子使札来聘__161
郑伯克段于鄢_164
虞师晋师灭夏阳__166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__169
曾子易箦__171
有子之言似夫子__173
公子重耳对秦客__175
杜蒉扬觯__178
晋献文子成室__180卷之四 战国文
苏秦以连横说秦__184
司马错论伐蜀__192
范雎说秦王__196
邹忌讽齐王纳谏__200
颜斶说齐王__202
冯煖客孟尝君__205
赵威后问齐使__211
庄辛论幸臣__213
触詟说赵太后__217
鲁仲连义不帝秦__221
鲁共公择言__231
唐雎说信陵君__233
唐雎不辱使命__234
乐毅报燕王书__238
谏逐客书__245
卜居__252
宋玉对楚王问__255卷之五 汉文
五帝本纪赞__260
项羽本纪赞__263
秦楚之际月表__265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__268
孔子世家赞__271
外戚世家序__273
伯夷列传__275
管晏列传__282
屈原列传__290
酷吏列传序__301
游侠列传序__303
滑稽列传__310
货殖列传序__315
太史公自序__320
报任安书__327卷之六 汉文
高帝求贤诏__346
文帝议佐百姓诏__348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__349
武帝求茂材异等诏__351
过秦论上__352
治安策一__360
论贵粟疏__371
狱中上梁王书__378
司马相如上书谏猎__389
李陵答苏武书__392
尚德缓刑书__401
报孙会宗书__407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__413
诫兄子严敦书__415
前出师表__417
后出师表__422卷之七 六朝唐文
陈情表__430
兰亭集序__435
归去来辞__440
桃花源记__444
五柳先生传__447
北山移文__449
谏太宗十思疏__457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__460
滕王阁序__466
与韩荆州书__479
春夜宴桃李园序__485
吊古战场文__487
陋室铭__493
阿房宫赋__495
原道__501
原毁__514
获麟解__519
杂说一__521
杂说四__522
下册:
卷之八 唐文
师 说__526
进学解__530
圬者王承福传__538
讳辩__543
争臣论__550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__558
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__563
与于襄阳书__569
与陈给事书__573
应科目时与人书__576
送孟东野序__578
送李愿归盘谷序__586
送董邵南序__591
送杨少尹序__593
送石处士序__595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__599
祭十二郎文__602
祭鳄鱼文__610
柳子厚墓志铭__613卷之九 唐宋文
驳复仇议__622
桐叶封弟辨__627
箕子碑__632
捕蛇者说__636
种树郭橐驼传__640
梓人传__644
愚溪诗序__652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__656
钴潭西小丘记__661
小石城山记__664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__666
待漏院记__671
黄冈竹楼记__676
书《洛阳名园记》后__680
严先生祠堂记__682
岳阳楼记__685
谏院题名记__689
义田记__691
袁州州学记__696
朋党论__699
纵囚论__705
《释秘演诗集》序__708卷之十 宋文
《梅圣俞诗集》序__714
送杨寘序 __718
《五代史·伶官传》序 __721
《五代史·宦者传》论 __726
相州昼锦堂记 __729
丰乐亭记__734
醉翁亭记__738
秋声赋__742
祭石曼卿文__746
泷冈阡表__749
管仲论__758
辨奸论__764
心术__768
张益州画像记__773
刑赏忠厚之至论__779
范增论__784
留侯论__789
贾谊论__795
晁错论__800卷之十一 宋文
上梅直讲书__806
喜雨亭记__811
凌虚台记__814
超然台记__818
放鹤亭记__822
石钟山记__826
潮州韩文公庙碑__831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__839
前赤壁赋__843
后赤壁赋__849
三槐堂铭__852
方山子传__857
六国论__860
上枢密韩太尉书__865
黄州快哉亭记__869
寄欧阳舍人书__874
赠黎安二生序__880
读孟尝君传__882
同学一首别子固__884
游褒禅山记__886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__890卷之十二 明文
送天台陈庭学序__896
阅江楼记__900
司马季主论卜__905
卖柑者言__908
深虑论__911
豫让论__916
亲政篇__921
尊经阁记__929
象祠记__936
瘗旅文__940
信陵君救赵论__946
报刘一丈书__953
吴山图记__958
沧浪亭记__961
《青霞先生文集》序__965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__971
徐文长传__974
五人墓碑记__982
附 录__989
后 记__993
古
岳阳楼记a 范仲淹
《岳阳楼记》是一篇古今传诵的名文。作者用浓墨重彩出色地描写了在岳阳楼上所能见到的景物,通过不同景物与不同思想感情的对比描写,借“古仁人”的形象,发抒了作者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大大超出了一般“迁客骚人”的思想境界。全文分叙事、写景、议论三部分,立意高远,思想深刻,情景交融,文字洗炼;又在散文中吸收了赋的四言句式和用韵的特点,更使文章琅琅上口,韵味无穷。
庆历四年b 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c。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注释
a 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城西,面临洞庭湖,建于唐代开元初年。范仲淹任参知政事时,曾联合富弼、欧阳修等提出均田赋、修武备、减徭役、择长官等十条建议,因受守旧派的反对排挤,未被采用,反被降到邓州(治所在今河南邓县)去做知州。他的这篇《岳阳楼记》就是被贬官时写的。 b 庆历四年:公元1044 年。庆历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c 滕子京:名宗谅,河南洛阳人,与范仲淹同时中进士。因被人诬告“枉费公用钱”而被贬为岳州(治所在今湖南岳阳市)知州。巴陵郡:岳州的古称,辖境相当今洞庭湖东、南、北沿岸各县。后面的巴陵,则指巴陵县(今湖南岳阳市)。 d 属:同“嘱”,嘱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a,吞长江,浩浩汤汤b,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c,南极潇湘d,迁客骚人e,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f,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g ;薄暮冥冥h,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i,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j ;岸芷汀兰k,郁郁青青l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m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注释
a 衔: 包含。远山: 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b 浩浩汤汤(shāng 商):水势浩大的样子。 c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湖北巴东县西与四川巫山县境。 d 潇湘:水名。潇水在湖南零陵境内流入湘江。这里指湖南南部。 e 迁客:被贬谪的官吏。骚人:善于作诗文的人。因为《离骚》是中国诗歌中最享盛名的作品,所以用“骚人”指诗人、文人。 f 若夫:与下文的“至若”,都是另起一段的发语词,犹“至于”。霪雨:久雨,过多的雨。 g 樯(qiáng墙):桅杆。楫(jí 疾):划船用的桨。 h 薄:挨近。冥冥:昏暗。 i 上下天光:明净的天空倒映在水里,天和水融为一色。上指天,下指水。 j 锦鳞:指鱼。鱼鳞闪映着光彩,故称。游泳:浮水为游,潜水为泳。 k 芷:香草。汀:小洲。 l 郁郁:香气浓郁。 m 璧:玉璧。
嗟夫a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b,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c,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d,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e,吾谁与归f !
注释
a 嗟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唉”。 b 仁人: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心:这里指思想感情。 c 物:身外之物,环境遭遇。 d 庙堂:朝廷。 e 微:非,不是。斯人:这种人,指“古仁人”。 f《范文正公集》中本文最后还有“时六年九月十五日”一句。六年,即庆历六年(公元1046 年)。
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谪任岳州知州。到第二年,政事通畅,上下和协,各种废置的事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修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把唐朝贤士和当代名人的诗赋刻在上面,他托我写一篇文章把这件事记下来。我看巴陵的美景,集中在一个洞庭湖上。大湖包含着远处的山,吞下了长江的水,浩浩汤汤,宽广无边;一早一晚,或雨或晴,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在岳阳楼上所看到的雄伟壮阔景象,从前的人已经描述得很详尽了。那么,这个地方往北通到巫峡,向南通到潇湘,降职远调的官吏和路过的诗人多来这里聚会,看了这些景物以后的心情,难道会没有什么不同吗?
若是连绵不断的雨细细地下着,一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头几乎腾上天空;太阳和星星都隐没了光辉,高山都掩藏了外形。商人和旅客们不能行路,船上的桅杆倾斜,船桨折断;一到傍晚,天色昏暗,老虎吼叫,猿猴哀啼。登上这个楼,那就会触发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受谤、怕人讥笑的情怀,感到满目凄凉,感慨万分而无限悲伤的了。
至于春光晴和、景物鲜明的时候,湖上风平浪静,水天一色,碧绿无边;沙鸥时而飞翔,时而停聚,美丽的鱼群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潜入水底;岸上的香芷和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青,有时烟雾笼罩着寥廓的天空,有时明月照耀着千里的大地,浮动在水波上的月光,闪耀着金色的光彩,倒映在平静湖水中的月影,像一块沉在水中的玉璧,渔人的歌声此唱彼和,这乐趣哪有止境!登上这个楼,就会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荣辱得失全都忘掉,端着酒杯临风畅饮,快乐得意气扬扬了。
唉!我曾经推寻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情绪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外物和个人的得失而高兴或悲哀。在朝廷上做大官,就替百姓担忧;在偏远的村野隐居,就替国君担忧。这种人在朝也担忧,在野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会快乐呢?他一定会说“忧在天下人遇到忧患之先,乐在天下人得到安乐之后”吧!唉!除了这样的人,我还能跟谁同道呢?
我一直都很想读《古文观止》,但市面上的版本太多,而且很多都过于学术化,让我望而却步。直到我看到了这套《博集典藏馆:古文观止(插图珍藏本,全2册)》,我才觉得,这大概就是我一直寻找的那本书。 首先,这套书的装帧设计就非常出彩。封面采用了一种复古而又雅致的风格,烫金的书名在深色的底面上显得格外醒目。翻开书,触感非常舒服的纸张,带有淡淡的米黄色,印刷质量也相当好,文字清晰,排版疏朗,一点也不拥挤,读起来眼睛感觉很放松。整体的质感,给人一种“值得珍藏”的感觉。 最让我惊喜的是它“插图珍藏本”的特色。这些插图绝不是简单地填充版面,而是充满了艺术感和故事性。有的插图色彩浓郁,细节丰富,能生动地再现古代的场景和人物;有的则笔触简练,意境深远,能恰到好处地烘托文章的氛围。比如,当我读到一篇描写战争场面的文章时,一幅恢弘的战图出现在眼前,让我瞬间就能感受到那种紧张激烈的气氛。而当我读到一篇描绘山水风光的文章时,一幅意境悠远的画作,又能让我沉浸在作者所描绘的美景之中。这些插图的存在,让阅读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大大加深了我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它们就像是作者为文字注入了灵魂,让古文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充满了画面感和情感。 而且,这套书在注释和翻译方面也做得非常细致。注释不仅解释了字词的含义,还对一些历史典故、文化背景做了简要的说明,这对于我这种古文功底不深厚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它能够帮助我扫清阅读障碍,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译文部分同样可圈可点,既保持了原文的精髓,又做到了语言的流畅自然,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力,让我能够轻松地欣赏到古文的魅力。 我注意到这本书的装订方式也非常讲究,是锁线装订,这意味着书本非常牢固,即使经常翻阅,也不容易散架,这对于一本需要长期使用的经典著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优点。 总而言之,这套《博集典藏馆:古文观止》是一本集美观、实用、深刻于一体的优秀读物。它用最精良的制作,最贴心的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认识和学习《古文观止》的绝佳途径。它让我体会到了阅读经典的乐趣,也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套《博集典藏馆:古文观止》的时候,是被它沉甸甸的质感和精致的外表所吸引。我一直觉得,一本经典的书,本身就应该配得上与之匹配的精美装帧,而这套书,无疑做到了。 首先,它的封面设计就非常讨喜。采用了一种复古的配色,搭配细腻的烫金字体,低调却又不失格调。拿在手里,你能明显感觉到纸张的厚实和优良,那种略带温润的触感,瞬间就拉近了与书的距离。翻开书页,你会发现它的印刷质量是真的高。字迹清晰锐利,大小适中,而且排版也特别舒服,疏密有致,不会让人觉得拥挤或者空洞。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书,首先要让眼睛舒服,这样才能沉下心来阅读,而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到位。 让我特别惊喜的是它“插图珍藏本”的定位。我原本以为插图会是一些比较程式化的、为了填补版面而存在的图片,但实际看到的,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这里的插图,风格多样,有水墨晕染的写意风格,也有工笔细描的写实风格,甚至还有一些带有现代设计感的创新插画。这些插图并非简单的装饰,而是真正地与文章内容融为一体,生动地再现了历史场景、人物情感,或者是烘托了文章的意境。比如说,当我读到一篇描写壮丽山河的文章时,眼前浮现出的精美插画,能瞬间唤醒我的想象,让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种磅礴的气势。而当我读到一些描写细腻情感的篇章时,精巧的人物画作,又能帮助我捕捉到作者想要传达的微妙情绪。这种图文并茂的阅读方式,让原本可能晦涩的古文,变得更加生动鲜活,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更重要的是,这套书在注释和翻译方面也做得非常扎实。注释详尽,对于一些古文中的生僻字、典故、习语,都做了清晰的解释,这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我这个古文基础不太扎实的人,也能轻松地进行阅读。而译文部分,我特别喜欢它的“信、达、雅”。它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又力求语言的流畅和优美,读起来一点也不生硬,反而能让我感受到古文的魅力,同时又不失现代的阅读便捷性。 我尝试着把书摊平,它也能很好地保持打开状态,这对于需要经常翻阅和做笔记的读者来说,是非常人性化的设计。 总而言之,这套《博集典藏馆:古文观止》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件精心打造的文化艺术品。它用最精美的外观、最贴心的设计、最丰富的内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阅读体验,让我重新感受到了《古文观止》的无穷魅力。
评分作为一名对古典文学有着浓厚兴趣,却又苦于古文基础薄弱的读者,我一直都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读懂”《古文观止》的书。在尝试了几种不同的版本之后,我终于遇到了这套《博集典藏馆:古文观止(插图珍藏本,全2册)》,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对学习古文的看法。 首先,这套书的书本设计就充满了“用心”二字。书盒的设计简洁大气,打开后是两册独立包装的书籍,每一本都显得格外精致。书的封面材质是一种带有纹理的硬壳,触感极佳,而且非常有质感。打开书,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纸张。选择了一种略带米黄色的特种纸,这种纸张的优点在于它印刷出来的文字和图片都非常柔和,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更重要的是,纸张的厚度适中,韧性也很好,翻页的时候不会有毛躁感,整体的阅读体验非常顺畅。 再来说说它的“插图珍藏本”的特色,这绝不是一个噱头。这套书的插图,我认为是它最大的亮点之一。不同于以往看到的那些简单、程式化的配图,这里的插图种类繁多,风格各异。有的采用了写实的手法,细致地描绘了古代的建筑、服饰,甚至是人物的神态表情,让我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场景之中;有的则更加写意,用寥寥几笔勾勒出诗词的意境,充满了禅意和哲思。这些插图不仅起到了“美化”作用,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有效地辅助理解。例如,当我阅读一篇描写战事的文章时,插图中的恢弘战场画面就能瞬间调动我的想象力,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笔下的波澜壮阔;当我读到描写闺阁情思的篇章时,精致的仕女图又能帮助我体会其中的细腻情感。这些插图的存在,让古文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除了插图,这套书在内容编排上的用心程度同样令人称赞。注释部分非常详尽,不仅解释了字词的含义,还对一些历史典故、文化背景做了简要的介绍,这对于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出处和深意至关重要。很多时候,一个看似简单的词语,背后可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而这里的注释恰好能弥补我们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 译文部分也做得非常出色。它能够做到既忠实于原文,又兼顾了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译文流畅、准确,没有生搬硬套的痕迹,读起来非常顺畅。这让我能够一边品读原文,一边对照译文,在不损失理解的前提下,去感受古文本身的美妙韵律。 最后,这本书的装订质量也非常令人满意。采用的是坚固的锁线装订,书本可以平摊在桌面上,方便阅读和做笔记,而且不易损坏,能够长久地保存。 总而言之,这套《博集典藏馆:古文观止》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宝藏”。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次与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妙邂逅。它以精美的包装、丰富的插图、详实的注释和流畅的译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阅读体验,让学习古文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而是一种充满乐趣的文化探索。
评分我一直对《古文观止》这套书心向往之,但市面上版本众多,选哪个总让人有些犹豫。直到看到了这套《博集典藏馆:古文观止(插图珍藏本,全2册)》,我才算是找到了心仪的那一本。 首先,这套书的外观就给人一种“珍藏”的感觉。厚实的书脊,精美的封面烫金工艺,都散发着一种低调而奢华的质感。拿到手里,能感受到它不俗的份量,这是一种沉甸甸的文化积淀感。打开书,内页的纸张选用的是一种偏暖色调的轻型纸,不仅不伤眼,而且触感细腻,书写起来(我偶尔会做些笔记)也非常顺滑。印刷方面,字迹清晰锐利,排版疏朗得当,每一页都给人一种视觉上的舒适感。我尤其喜欢它的大小开本,既方便携带,又不会因为太小而影响阅读舒适度。 这套书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的插图。以往读《古文观止》,大多是文字的纯粹呈现,这次的插图,真的是让我惊喜连连。它们并非那种程式化的、机械的配图,而是充满了艺术性和情感。我看到了一些取材于古代绘画风格的插图,比如描绘古代士大夫的场景,人物的衣着、神态都刻画得惟妙惟肖;也有一些更偏向现代审美,但同样能准确传达原文意境的插图。这些插图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阅读体验。当我读到描绘山水景色的篇章,眼前浮现出与之相匹配的意境图,仿佛身临其境;当我读到描写人物对话时,插图又能帮助我捕捉人物的微妙情绪。这种图文并茂的阅读方式,让原本可能有些枯燥的古文变得生动有趣,也更容易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图。 更难得的是,这套书在注释和翻译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许多生僻的字词,注释都非常准确且有深度,有时候还会提供一些字源的考证,让我对汉字的演变有了更深的认识。而翻译部分,我尤其欣赏它的“信达雅”。译文流畅自然,没有生硬的痕迹,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又不失古文的韵味。这对于我这种古文水平有限的读者来说,简直是极大的福音。我可以一边阅读原文,一边对照着译文理解,遇到难点再深入研究注释,这种学习模式非常高效。 另外,这本书的装订方式也非常牢固,我注意到它是采用的锁线装订,这样一来,书本就不会轻易散架,可以安心地长期保存和使用。 总的来说,这套《博集典藏馆:古文观止》完美地结合了古典的智慧与现代的审美,它不仅是一本可以供人阅读的经典著作,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它让我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重新认识了《古文观止》的魅力。
评分这套《博集典藏馆:古文观止》真的是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惊喜!当初只是被“插图珍藏本”几个字吸引,想着或许能给枯燥的古文增添一点趣味,没想到它带给我的远不止于此。 首先,纸张和印刷的质感就非常出色。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封面设计典雅大气,采用了一种哑光材质,触感温润。翻开内页,你会发现纸张的厚度适中,略带米黄色,不会像纯白纸那样刺眼,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觉得疲劳。更重要的是,印刷清晰,字体大小合适,排版也非常舒服,每一页都像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这种精良的装帧,本身就足以让人爱不释手,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庄重和珍贵。 其次,那些“插图”真的是点睛之笔。我原本以为会是一些简单的水墨画,但实际看到的插图风格多样,有工笔细描的写实派,也有意境悠远的写意派,甚至还有一些根据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特别创作的插画。这些插图并非简单地填充空白,而是与文意紧密结合,有的生动地再现了历史场景,有的细腻地刻画了人物情感,有的则通过象征性的画面引发读者的联想。每当读到一段精彩的文字,总能被相应的插图所吸引,仿佛一下子穿越到了那个时代,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人的生活和情感。这不仅让阅读过程变得更加有趣,也极大地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最让我感动的是,这套书的编排设计考虑到了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虽然是古文,但注释和译文都做得非常到位。注释详尽,不仅解释了生僻字词,还对一些典故、背景做了简要的介绍,帮助读者扫清阅读障碍。译文流畅自然,既保留了古文的韵味,又易于理解,不会让人觉得晦涩难懂。这种“古文+注释+译文”的模式,对于我这种古文功底不扎实但又渴望亲近经典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可以对照着译文理解,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再回头看注释,循序渐进,学习效果显著。 而且,这套书的装帧非常坚固,采用的是锁线装订,就算经常翻阅,书页也不会轻易脱落。我尝试着把书摊平,它也能很好地保持打开状态,这对于需要反复查阅的工具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优点。 总而言之,这套《博集典藏馆:古文观止》不仅仅是一本古籍,更是一份充满诚意和艺术感的文化瑰宝。它用最精美的形式,最贴心的设计,向我们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每次翻开它,都能感受到一种宁静的力量,仿佛与古人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古典文学,渴望品味经典的朋友们!
评分非常的好!价格便宜质量又好!必须好评!
评分还可以,价格不施惠
评分书看着不错
评分书看着不错
评分京东正版,价格实惠,值得翻阅收藏。
评分Good,good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一般般的质量,没有厚重感。书里面印刷还行
评分很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