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三体》为“中国科幻基石丛书”之一。小说主要讲述了在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按下发射键的那一刻,历经劫难且对人类充满愤恨的叶文洁没有意识到,她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一声啼鸣,以太阳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处飞驰……
《三体》三部曲(又名“地球往事“三部曲)由《三体》、《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三部小说组成。
《三体》三部曲被誉为迄今为止中国当代杰出的科幻小说,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将中国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曾获得美国科幻奇幻协会“星云奖”提名。2015年8月23日,《三体》获第73届雨果奖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
内容简介
本套装包括《三体》、《三体2:黑暗森林》、《三体3:死神永生》3册。
《三体》
作者试图讲述一部在光年尺度上重新演绎的中国现代史,讲述一个文明二百次毁灭与重生的传奇。小说《三体》与三体问题有关,其中描述了一种在半人马座三星生存的三体人及其三体文明。同时《三体》也是小说中的一个模拟三体文明在一个有三颗太阳的星系中挣扎生存并发展的网络游戏,应该是由希望三体文明降临地球介入人类文明的三体组织开发的。
《三体2:黑暗森林》
讲述的是光年尺度下的生存推理。在三体人准备侵略地球的这段时间里,人类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利用三体人思维透明的致命缺陷,制订了神秘莫测的“面壁计划”,精选出四位“面壁者”,希望以此展开对三体人的反击。
《三体3:死神永生》
与三体文明的战争使人类首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地球文明像一个恐惧的孩子,熄灭了寻友的篝火,在暗夜中发抖。自以为历经沧桑,其实刚刚蹒跚学步;自以为悟出了生存竞争的秘密,其实还远没有竞争的资格。使两个文明命悬一线的黑暗森林打击,不过是宇宙战场上的一个微不足道的插曲,一个在战场上乱跑的无知孩童被堑壕中的狙击手射杀,仅此而已。真正的星际战争没人见过,也不可能见到。因为战争的方式和武器已经远超出人类的想象,目睹战场之日,就是灭亡之时。
人类没有想到,面对这巨大的存在,从社会学的结论,却可以推导出宇宙学的结果。宇宙的田园时代已经远去,那时,万物的之美曾昙花一现,现在已经变成任何大脑和智慧体都无法做出的梦,变成游吟诗人飘渺的残歌;宇宙的物竞天择已到了惨烈的时刻,在亿万光年暗无天日的战场上,深渊底层的毁灭力量被唤醒,太空变成了死神广阔的披风。
太阳系中的人们永远不会知道这一切,面对真相的,只有两双眼睛。
作者简介
刘慈欣,生于六十年代,祖籍河南,现居山西娘子关。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高级工程师。目前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被誉为中国科幻的领军人物。
自1999年开始科幻创作以来,刘慈欣已发表短篇科幻小说三十余篇,出版长篇科幻小说五部。创下连续八年荣获中国科幻较高奖“银河奖”的纪录。长篇力作《三体》开创了《科幻世界》连载原创长篇的先例,一举成为2006年度受关注与欢迎的科幻小说。
刘慈欣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其作品因宏伟大气、想像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并多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
精彩书评
★从《三体》三部曲出版问世至今,刘慈欣对很多热爱这部作品的人来说,就一直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这是一部被视为“中国科幻文学里程碑”式的作品,一时间在中国读者当中,风头无两。对于这部作品的讨论也开始进入学院派的范畴,但是,有一点目前是有共识的,就是他的出版商、中国具影响力的科幻文学杂志《科幻世界》主编姚海军所说,“《三体》体现了前沿的想象力,让读者看到中国人在想象世界里到底还能走多远。”5月26日,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宣布,《三体》三部曲——《三体》《黑暗森林》《死神永生》的英文版将于2014年10月、2015年5月、2016年1月分三步在美国出版发行。这部被誉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即将走向大洋彼岸。 ——上海《外滩画报社》2014年05月28日第593期(专访《三体》作者刘慈欣:颠覆旧世界的向往)
★中国内地出了一套「奇书」,叫《三体》。对于非专业的普通读者来说,《三体》是一部让人眼界大开的「离地」体验。看完后,仰望夜空,你看到的星星变得不一样了。 ——香港《文汇报》2011-04-18(宇宙露出真相人類逃往何方)
目录
《三体》
《三体2:黑暗森林》
《三体3:死神永生》
精彩书摘
《三体2:黑暗森林》 “工作搞好就行了嘛,为什么非要知道他的思维方式呢?”将军淡淡地说,然后又有意无意地补上一句,“其实,连我都不知道。” “我们到近处看看吧。”章北海指指缀满焊花的“唐”号说,正在这时他们的手机同时响了,有短信提示他们回到车上,机要通讯设备只能在车上使用,一般是有急事发生才用上这个。吴岳拉开车门拿起话筒,来电话的是战斗群总部的一位参谋。 “吴舰长,舰队司令部给你和章政委的紧急命令:你们二位立刻去总参报到。” “去总参?那第五次编队训练呢?战斗群已经有一半在海上,其余的舰艇明天也要起航加入了。” “这我不知道,命令很简单,就这一项,具体内容你们回来看吧。” 还没下水的“唐”号航空母舰的舰长和政委对视了一下,这么多年,他们难得地相互心领神会:看来,那一小片海面要一直空下去了。 阿拉斯加格里利堡,几只在雪原上悠闲漫步的扁角鹿突然警觉起来,它们感觉到了雪下的地面传来的震动。前方那个白色的半球裂开了,那东西很早就在那里,像一枚半埋在地下的大蛋,扁角鹿们一直觉得那东西不属于这个寒冷的世界。裂开的蛋里首先喷出浓烟和烈火,接着在巨响中孵化出一个上升的圆柱体。那圆柱体从地下钻出后拖着烈焰迅速升高,灼热的气流吹起漫天的积雪,落下时变成了一阵雨。当圆柱体升上高空时,扁角鹿们发现刚才那令它们恐惧的暴烈景象变得平和了,那个圆柱体拖着一根长长的白色尾迹在高空中消失,仿佛下面的雪原就是一个大白线团,一只看不见的巨手从线团中抽出一根线拉向太空。 “见鬼!就差几秒钟,我就能确定中止发射了!” 在千里之外的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夏延山地下三百米,北美防空司令部指挥中心,NMD系统控制室,目标甄别员雷德尔把鼠标一扔说。 “系统警报出现时我就猜到不是那么回事。”轨道监测员琼斯摇摇头说。 “那系统攻击的是什么?”斐兹罗将军问。NMD只是他新的职责所涉及的一部分,他并不熟悉,看着那布满一面墙壁的显示屏,将军力图找出在NASA的控制中心能看到的那种直观画面:一条红线像懒洋洋的蛇一般在世界地图上移动,虽然由于地图的平面转换,那条线最终会形成一条令外行费解的正弦波,但至少可以让人感觉到有东西在射向太空。可是这里没有这种直观图像,每块显示屏上的曲线都是抽象而杂乱的一团,在他看来毫无意义,更不要提那些飞快滚动的数字屏幕了。这些东西只有这几个对他似乎缺少足够尊敬的NMD值勤军官才能看懂。 “将军,您还记得去年国际空间站的综合舱换过一块反射膜吗?他们当时把换下来的旧膜弄丢了,就是那东西,在太阳风下一会儿展开一会儿团起来。” “这个……在目标甄别数据库中应该有吧?” “有,这就是。”雷德尔移动鼠标,调出一个页面,把一堆复杂的文字、数据和表格推上去后,显示出一张不起眼的照片。可能是地面望远镜拍摄的,黑色的背景上有一块银白色的不规则物,由于它表面很强的反光而看不清细节。 “少校,居然有甄别数据,你为什么不中止发射程序?” “目标数据库本来是由系统自动检索识别的,人工反应根本来不及,但这一部分数据还没有从旧系统的格式中转换过来,所以没有链接到系统识别模块上。”雷德尔的话带着委屈:我用手代替NMD的超级计算机,这么快就检索出来,这是业务熟练的表现,结果反而受你这种外行的质问。 “将军,NMD将拦截方向转向太空后,软件系统现在还没有调整完毕,就受命切换到实战运行状态。”一名值勤军官说。斐兹罗没有再说话,控制室中嘀嘀嗒嗒的声音现在让他很心烦。他所面对的,是人类建立的第一个地球防御系统——只是把已有的NMD系统的拦截方向由地球各大洲转向太空。 “我觉得大家应该照张像纪念一下!”琼斯突然兴奋起来,“这应该是人类对共同敌人的第一次攻击!” “这里禁止带相机。”雷德尔冷冷地说。 “上尉,你在胡说什么?”斐兹罗突然生气了,“系统检测到的根本不是敌方目标,怎么成了第一次攻击?” 在一阵尴尬的沉默后,有人说:“拦截器上带的是核弹头。” “一百五十万吨当量的,怎么了?” “现在外面天快黑了,按目标的位置,外面应该能看到爆炸闪光的!”“在监视器上就能看。”“外面看才有意思!”雷德尔说。琼斯也兴奋起来,紧张地站起身:“将军,我……我已经交班了。”“我也是,将军。”雷德尔说,其实请示只是一种礼貌,斐兹罗是地球防御理事会的一名高级协调员,与北美防空中心和NMD都没什么指挥关系。 斐兹罗挥挥手:“我不是你们的指挥官,随便吧,不过我提醒各位:咱们以后还可能长期共事的。” 雷德尔和琼斯以最快的速度从指挥中心升上地面,穿过那扇几十吨重的防辐射门,来到夏延山的山顶,黄昏的天空很清澈,但他们没能看到太空中核爆的闪光。 “应该在那个位置。”琼斯指着天空说。 “可能我们错过了吧。”雷德尔说,没有向上看,脸上露出讥讽的微笑,“他们难道真的相信她会再次低维展开?” “应该是不可能,它是有智慧的,不会给我们第二次机会。”琼斯说。 “让NMD的眼睛朝上看,地球上真的没有需要防御的东西了? ……
前言/序言
《三体》:宇宙的宏大史诗,文明的终极拷问 这是一套关于宇宙、关于文明、关于人类命运的宏大史诗。它以中国科幻的巅峰之作《三体》三部曲为核心,带领读者穿越星辰大海,直面宇宙中最深邃的黑暗,叩问生存的终极意义。这套“中国科幻基石丛书:三体(套装1-3册)”不仅是中国科幻的里程碑,更是世界科幻文坛上不可忽视的璀璨明珠。 第一册:《三体》—— 危机纪元的开启 故事的开端,将我们带回了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那位名叫叶文洁的天体物理学家,在经历个人与时代的双重碾压后,将人性的绝望投射到了茫茫宇宙。她向外星文明发出了信号,无意间,却也因此开启了地球文明与外星文明——三体文明——之间长达数个世纪的生死博弈。 地球,一个在宇宙尺度上渺小而脆弱的星球,其命运从此被一颗遥远的、饱受摧残的行星所牵动。三体星系,拥有三颗无规律运行的太阳,其行星上的文明,在永恒的混乱与毁灭中挣扎求生,对稳定的、如同天堂般的地球,生出了无尽的渴望与侵略的野心。 随着三体舰队的航行,地球内部也涌现出形形色色的人物与势力。有对三体文明充满敬畏甚至崇拜的“降临派”,他们认为三体文明的到来将是人类的新生;也有坚决抵抗的“地球派”,他们誓死保卫家园,将希望寄托于人类自身的智慧与勇气。 在“ETO”(地球三体组织)的暗中渗透下,人类社会陷入了分裂与恐慌。物理学研究被压制,科技发展停滞,一种名为“智子”的微观粒子,以超乎想象的技术,锁死了人类的基础科学,企图将地球文明永远封锁在低等文明的阶段。 而我们故事的中心,一个名叫汪淼的科学家,在破解“三体游戏”的过程中,逐渐揭开了三体文明的神秘面纱,也一步步卷入了这场关乎全人类命运的危机之中。他需要面对的,不仅是外星文明的威胁,更是人性深处的黑暗与复杂。 《三体》以其磅礴的想象力,构建了一个既宏大又真实的宇宙图景。它将物理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巧妙地融为一体,探讨了文明的生存法则、道德的边界以及个体在巨大灾难面前的抉择。开篇即是终局,终局亦是开端,为后续的史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册:《三体II:黑暗森林》—— 宇宙的生存法则 时间来到公元2073年,距离三体舰队出发已经过去了近一百年,距离“古筝行动”揭露ETO的真相也已过去数十年。人类已经意识到三体文明的威胁迫在眉睫,但科技上的差距,以及智子对基础科学的封锁,让抵抗显得异常艰难。 地球文明在三体文明的威慑下,采取了一种名为“面壁计划”的极端策略。选拔出四位“面壁者”,赋予他们不受任何监督的权力,可以制定任何计划,利用一切资源,以对抗三体文明。他们的思维,如同被隔绝的“墙壁”,是其计划的最后一道屏障,因为三体文明可以通过探测人类的脑电波来直接获取思想。 在这四位面壁者中,最为核心的人物是章北海。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英雄,而是以一种冷酷而深邃的目光,洞悉了宇宙中最残酷的真相。在地球文明内部,章北海悄然布局,建立了一支名为“深海”的独立舰队,他深信,在绝对的黑暗森林法则下,只有逃离,才能为人类保留一丝火种。 与此同时,程心,一位柔弱却坚韧的女性,也逐渐走入故事的核心。她身上承载着人类的希望,却也因为其善良与人道主义情怀,在冷酷的宇宙生存法则面前,显得格格不入。她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人类文明的存亡。 《黑暗森林》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揭示了宇宙中最令人胆寒的“黑暗森林法则”。宇宙就像一座黑暗的森林,每一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小心翼翼地潜行,隐藏自己,以免被其他更强大的文明发现。一旦发现目标,便会毫不犹豫地进行攻击。因为在宇宙尺度上,任何接触都可能意味着毁灭。 作者刘慈欣通过“黑暗森林法则”,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冷酷而真实的宇宙图景。在这个图景中,善良与道德,似乎都成为了一种奢侈。人类必须面对自身文明的局限性,以及在生存面前,那些令人心悸的抉择。章北海的远见与程心的彷徨,构成了这部作品中最为动人心魄的张力,也让人类文明的未来,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 第三册:《三体III:死神永生》—— 文明的终结与新生 故事的篇章,在《死神永生》中达到了最高潮,也走向了最终的终结。人类文明在强大的三体文明面前,已经经历了漫长的挣扎与绝望。在“黑暗森林法则”的阴影下,地球文明与三体文明的对抗,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星际战争,而上升到了对宇宙生存本质的探讨。 随着科技的爆炸性发展,人类掌握了能够进行“维度打击”的武器,但这同时也引来了宇宙中最强大的存在——歌者。歌者,一个身处更高级维度、以一种近乎漠视的态度执行宇宙法则的“清理者”,他所带来的,是宇宙中最彻底的毁灭。 程心,这位在前两部曲中扮演着复杂角色的女性,在这一部中,将承担起更为沉重的命运。她代表着人类的希望,却也可能成为人类文明毁灭的直接原因。她的每一次选择,都牵动着整个宇宙的脉搏。 “降维打击”,一个比“黑暗森林法则”更为恐怖的概念,将人类文明彻底推向了深渊。宇宙并非恒久不变,而是充满了周期性的毁灭与重生。更高级的文明,可以轻易地将低级文明的宇宙,压缩到更低的维度,从而扼杀一切生命。 《死神永生》将我们带入了更为广阔的宇宙视野,从微观的粒子到宏观的星系,再到超越维度的存在,作者以惊人的想象力,构建了一个关于宇宙终结与新生的宏大叙事。它探讨了文明的演化极限,以及生命在宇宙中的终极意义。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人类文明的悲壮挽歌,也看到了宇宙深处隐藏着的、令人战栗的真相。然而,在彻底的毁灭之中,也孕育着新的希望。生命以一种我们无法想象的方式,得以延续,并开始新的征程。 “死神永生”,这个充满哲学意味的书名,正是对这部作品最深刻的概括。它并非仅仅是对死亡的描绘,更是对生命在宇宙尺度上的周期性轮回,以及在绝望中寻求永恒的深刻洞察。 《三体》:不止是科幻,更是对人类文明的深刻反思 “中国科幻基石丛书:三体(套装1-3册)”所呈现的,绝不仅仅是精彩的科幻故事。它以其独特的中国视角,将东方哲学与西方科学巧妙地结合,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科幻体验。 书中对人性的刻画,复杂而真实。在极端环境下,每个人都会面临生存与道德的两难。从叶文洁的绝望,到章北海的冷酷,再到程心的善良,每一个人物都充满了深度与矛盾。 刘慈欣的文字,朴实而有力,却能构建出令人震撼的意境。他用最硬核的科学概念,描绘出最浪漫的宇宙幻想,让读者在惊叹于宇宙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人类文明的渺小与脆弱。 这套书,是一次思想的洗礼,是一场关于宇宙和文明的深度对话。它迫使我们思考,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是谁?我们将走向何方?我们的文明,又将何去何从?《三体》不仅仅是中国科幻的基石,更是世界科幻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瑰宝。它将永远激发我们对未知的好奇,对未来的探索,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