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利爾講藝術史(彩繪寫真版)

希利爾講藝術史(彩繪寫真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維吉爾·M.希利爾 著,張卓明,譚婷 繪,戴葳 譯
圖書標籤:
  • 藝術史
  • 藝術
  • 繪畫
  • 藝術欣賞
  • 西方藝術
  • 藝術入門
  • 希利爾
  • 藝術普及
  • 彩繪
  • 寫真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新疆青少年齣版社
ISBN:9787551565400
版次:1
商品編碼:11780386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希利爾人文啓濛讀本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9-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44
字數:29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當我還是個小男孩的時候,鼕天我會堆一個雪人;我會把麵包夾生的部分揪下來,捏成一條小狗,那也是雕塑。其實,每個孩子天生就是藝術傢。” 在希利爾看來,繪畫、雕塑這些藝術行為是人類的天性,是一種本能。隻是後來我們有人把它遺忘瞭,《希利爾講藝術史(彩繪寫真版)》可以幫孩子打開藝術之門。
  他把藝術分為繪畫、雕塑和建築三個門類,用最簡潔的語言,嚮孩子們介紹瞭世界範圍內藝術史上最著名的畫作、雕塑作品和教堂等建築,以及這些藝術作品背後那些偉大的藝術傢們的故事。
  更重要的是,他教會孩子們如何去欣賞一件藝術品,使他們長大後不至於看到一件藝術品時,隻會說:“噢,它真美!”

作者簡介

  維吉爾·M.希利爾(Virgil Mores Hillyer,1875—1931),齣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美國著名教育傢。他畢業於哈佛大學,畢生從事中小學教育事業,是“在傢教育”課程體係的創建者。他酷愛曆史和藝術,喜歡旅行。他似乎有一種天生的好老師的特質:瞭解孩子們的成長心理,知道他們需要什麼、怎樣能讓他們聽懂。 希利爾認為,孩子們的閱讀、寫作和數學是基礎,必須紮實。同時,學生們應該接受係統地曆史、地理科學和藝術方麵的教育,這樣纔能成為一個瞭解這個世界的全麵型人纔。
  由於痛感傳統教科書的枯燥無味,他立誌為孩子們寫一套讀起來興味盎然的曆史、地理和藝術讀物。這就是這套書的由來。每本書從孩子的視角齣發,引齣一個話題,都以故事或對話的形式導入,引發孩子的閱讀興趣。這套書為他贏得瞭世界性的聲譽。

目錄

第一部分 繪畫 第1章 繪畫是人類的本能
第2章 古埃及人的畫
第3章 宮殿上的拼圖
第4章 愚人畫
第5章 瓶瓶罐罐上的繪畫
第6章 耶穌像和基督教徒的繪畫
第7章 牧童畫傢
第8章 虔誠的修士畫傢
第9章 文藝復興時期早期的三大畫傢
第10章 罪惡與布道
第11章 偉大的導師和“最偉大”的學生
第12章 畫畫的雕塑傢
第13章 全能畫傢列奧納多達芬奇
第14章 水城威尼斯的大畫傢
第15章 裁縫之子和光影大師
第16章 佛蘭德斯畫傢
第17章 荷蘭肖像畫傢
第18章 德國畫傢
第19章 神秘畫傢維米爾
第20章 說說西班牙畫傢
第21章 法國畫傢的風景畫和廣告牌
第22章 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
第23章 後來居上的英國畫傢
第24章 三個迥異的英國畫傢
第25章 巴比鬆的窮畫傢們
第26章 印象派畫傢
第27章 後印象派畫傢
第28章 非物象畫派和超現實畫派
第29章 更多的現代派畫傢

第二部分 雕塑
第1章 古埃及的雕像
第2章 巨人像和矮人像
第3章 基路伯和國王
第4章 大理石雕像
第5章 自然的站姿
第6章 古希臘最偉大的雕塑傢
第7章 菲狄亞斯之後
第8章 石膏模型
第9章 小珍品
第10章 陶土塑像
第11章 胸像和浮雕
第12章 石頭裏的故事
第13章 天堂之門
第14章 神奇的雕像技術
第15章 優秀的騎士雕像
第16章 四項全能
第17章 切利尼和他的珀爾修斯青銅像
第18章 米開朗基羅時代前後
第19章 一個意大利人和一個丹麥人
第20章 郵票中的雕塑
第21章 獅子、聖人和國王
第22章 珍貴的禮物
第23章 思想傢的思想
第24章 現代雕塑

第三部分 建築

精彩書摘

  《希利爾講藝術史(彩繪寫真版)》:
  我總覺得雕塑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相信很多小男孩都用泥巴或者橡皮泥做過坦剋、大炮、士兵之類的物件,這就是雕塑,隻不過那個時候他們還沒有意識到罷瞭。這種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可能會消失。你不要驚訝,確實會發生這樣令人不解的事情。 比如我在幼兒園時期,還會用陶土捏鳥窩,一隻鳥執著地蹲在窩裏孵蛋;再大一些我會在鼕天堆雪人,用煤塊做眼睛,用笤帚當槍,興緻好的時候我還想到用鬍蘿蔔做一個俏皮的鼻子;再之後,我把麵包片的夾生部分揪下來揉成瞭一條小狗,有腦袋有耳朵和尾巴,是很形象的小狗哦,但是我媽媽很不理解我的舉動,她因為我浪費食物,把我關進廚房反省。所以我覺得,隨著我長大,我這種與生俱來的創作力被扼製瞭,被減弱瞭。我不再是一個充滿想象力的雕塑傢。
  大部分孩子都像我這樣,不過也有特例。一位叫卡諾瓦的意大利著名雕塑傢,在他還是個小男孩的時候,就會用一塊黃油雕齣一頭威武的獅子,讓王公貴族驚訝,並為之開瞭一個像模像樣的研討會。這實在是件有意思的事,不是嗎?我想你也許樂意聽我等下詳細和你說說這個卡諾瓦的生平逸事。
  其實在原始社會,就齣現瞭很多雕刻藝術。那個時候通常是在石塊這樣的平麵上作畫,先是用淺的綫條刻畫齣痕跡,然後再加深綫條。這種繪畫或者雕塑被稱作“陷浮雕”。
  在“陷浮雕”的基礎上打磨作品的邊緣,切割掉多餘的背景,這樣雕刻的作品就會呈現齣一種立體感。這樣的雕塑被稱為“淺浮雕”或者“低浮雕”。如果這樣講還不夠形象的話,在你的口袋裏找齣一枚硬幣,任何一枚刻著圖像的硬幣都可以叫作淺浮雕。
  在淺浮雕上繼續打磨,去掉更多的背景。這樣雕塑的立體感會更加凸顯。這樣的浮雕稱為“深浮雕”,也因為隻剩下一半圖案依附於背景上,所以也被稱為“半圓雕”。
  把半圓雕的背景都去掉,這樣雕塑就是完全立體的瞭。這樣的浮雕被稱為“圓雕”或“立體雕”。這樣的雕塑可以讓你從各個角度來欣賞。我們在廣場,在博物館,隨處都能見到這樣的雕塑。它們往往成為一種寓意或者一個城市的象徵。
  ……
《藝術的脈絡:穿越時空的色彩與形體之旅》 這是一場跨越韆年的視覺盛宴,一次對人類文明精髓的深度探索。本書並非簡單羅列藝術傢及其作品,而是旨在揭示藝術背後那條貫穿古今、連接東西的內在邏輯。我們將跟隨一條清晰而富有洞察力的綫索,從人類最早的洞穴壁畫開始,一步步踏入宏偉的埃及金字塔,感受古希臘雕塑的理想之美,漫步於古羅馬的輝煌遺跡,進入中世紀基督教藝術的虔誠殿堂,再到文藝復興時期對人性的重新發現,巴洛剋時期的戲劇性張力,洛可可的輕盈雅緻,新古典主義的理性迴歸,浪漫主義的澎湃情感,印象派對光影的捕捉,後印象派對情感的抒發,直至20世紀的抽象革命以及當代藝術的無限可能。 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什麼”被創造齣來,更是“為什麼”這樣被創造。藝術史並非一段孤立的文化編年史,它與人類的社會結構、宗教信仰、哲學思想、科學發現、政治變遷乃至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例如,古希臘對人體比例的精確追求,不僅源於對美的理想化,也反映瞭當時社會對理性、和諧與民主的崇尚。中世紀教會藝術的象徵意義,深刻地揭示瞭當時社會以宗教為中心的精神生活。文藝復興時期對古典文化的復興,標誌著個體意識的覺醒和人文主義的興起。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革新,直接催生瞭對現實世界全新觀察方式的印象派。每一次藝術風格的轉變,都蘊含著時代精神的脈動和藝術傢們對世界、對生命、對自身獨特的理解與迴應。 本書將邀請你一同“閱讀”藝術。我們將學會如何透過畫麵的構圖、色彩、筆觸、綫條,解讀藝術傢想要傳遞的情感與思想。例如,梵高的鏇轉筆觸和強烈的色彩,不僅僅是技法的運用,更是他內心激蕩情感的直接宣泄。莫奈的光影變化,是對短暫瞬間生命力的捕捉,是對現代都市生活節奏的一種感悟。我們將發現,色彩並非無的放矢,紅色可以象徵激情與危險,藍色可以代錶寜靜與憂鬱,而不同色彩的組閤,更是能夠營造齣截然不同的氛圍和情緒。綫條的粗細、彎麯與直綫,同樣承載著豐富的意義,有的引導視綫,有的製造動感,有的則傳遞齣堅韌或脆弱。 我們還會探討不同文化背景下藝術的獨特性。東方藝術,無論是中國的山水畫,還是日本的浮世繪,都有著與西方藝術截然不同的哲學基礎和審美取嚮。中國的寫意山水,強調的是人與自然的融閤,是一種“天人閤一”的精神追求,其虛實相生、氣韻生動的錶達方式,與西方藝術注重寫實描繪的方式形成瞭鮮明對比。日本的版畫藝術,以其簡潔的構圖、鮮明的色彩和裝飾性的圖案,展現瞭獨特的民族美學。本書將為你打開一扇窗,讓你領略不同文明在藝術領域展現齣的多樣魅力和共通之處。 本書的特色在於其深入淺齣的講述方式,將復雜的藝術史理論融入到生動的故事和具體的作品分析之中。我們不會被晦澀的術語和抽象的概念所睏擾,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讓你親身感受藝術的魅力。我們將走進達芬奇的工作室,想象他如何一絲不苟地繪製《濛娜麗莎》;置身於米開朗琪羅的西斯廷教堂,感受他雕琢大衛像時迸發的激情;跟隨印象派畫傢們來到塞納河畔,體會他們如何捕捉光綫的瞬息萬變。每一個藝術傢,每一個時代,都將被賦予生命,讓你如同穿越時空,與他們進行一場跨越維度的對話。 本書還將引導你思考藝術的本質和價值。藝術究竟是什麼?它為何如此重要?它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又如何塑造我們的世界?藝術是對現實的模仿,還是對內心的錶達?是記錄曆史的工具,還是超越現實的媒介?我們將從多個角度審視藝術的功能與意義,探討它在人類精神生活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藝術,是情感的共鳴,是思想的啓迪,是想象力的飛翔,是人類不朽的創造力之源。 此外,本書還將關注藝術在不同曆史時期的社會功能。從古代的宗教祭祀,到中世紀的教化功能,再到文藝復興時期的貴族贊助和市民階層的興起,以及當代藝術的商業化與公共性,藝術的功能始終在隨時代變遷而演變。理解藝術在不同社會語境下的角色,有助於我們更深刻地理解藝術作品本身及其所處的時代。 本書的語言力求通俗易懂,避免瞭學術研究中常見的枯燥與艱深。我們相信,藝術不應是少數精英的專利,而應是每個人都能欣賞和理解的。通過本書,你將獲得一套解讀藝術的“密碼”,讓你在麵對一幅畫、一件雕塑時,不再感到茫然,而是能夠從中發現故事、感受情感、理解思想。 最終,本書旨在培養你的藝術鑒賞能力,拓展你的視野,讓你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捕捉到藝術的痕跡,領略到生活的美學。無論是漫步於街頭,還是參觀博物館,亦或是翻閱畫冊,你都會發現,藝術無處不在,它以各種形式豐富著我們的世界,提升著我們的生命品質。 《藝術的脈絡:穿越時空的色彩與形體之旅》,是一次智慧的啓迪,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是一場永不落幕的視覺冒險。它將帶領你走進一個充滿想象力、創造力與深刻洞察力的世界,讓你重新認識藝術,也重新認識你自己。準備好,與我們一同踏上這段激動人心的藝術之旅吧!

用戶評價

評分

從實用性的角度齣發,這本書如果能兼顧到不同層次的讀者,那就太棒瞭。比如,對於初次接觸藝術史的門外漢,它需要有足夠的基礎知識鋪墊,用大傢都能理解的語言去解釋那些晦澀的專業術語;而對於有一定基礎的愛好者,它又不能過於淺薄,需要提供一些更深入的、更具學術性的探討。我特彆關注它處理東西方藝術比較的角度。是僅僅將西方藝術作為主綫,將東方藝術作為補充章節,還是能夠更巧妙地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藝術現象進行平行對比,探討人類在不同地域對“美”的共性與差異的追求?這種跨文化的視野,是現代藝術史研究中越來越重要的一個維度。如果書中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它就不隻是一本簡單的“藝術史”,而是一部“世界文明的視覺史詩”。我期待它能打破地理的界限,讓我們看到藝術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是如何交織在一起的。

評分

我一直認為,學習藝術史的終極目的,是培養一種“審美的能力”,而不是簡單地記住“X世紀Y流派Z代錶人物”。因此,我希望這本書在講解藝術史時,能更多地側重於“方法論”的構建。比如,當介紹巴洛剋藝術時,它是否能清晰地闡釋齣巴洛剋的“動感”和“戲劇性”是如何在建築、雕塑和繪畫中統一體現的?當麵對一幅作品時,我們應該從哪些角度去分析它的構圖、光綫、主題和象徵意義?如果書中能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觀畫指南”,教導讀者如何“看”懂藝術,而不是僅僅被動地接受知識灌輸,那這本書的價值就大大提升瞭。我希望它能鼓勵讀者去質疑、去思考,而不是盲目信服書本上的結論。這種啓發式的教學,纔是真正培養藝術鑒賞力的關鍵所在。優秀的藝術史讀物,應該像一把鑰匙,為我們打開通往更深層次理解藝術世界的大門。

評分

這本關於藝術史的書籍,光是書名就給人一種深入淺齣的感覺,它似乎在承諾用最直觀、最貼近生活的方式,帶領我們領略藝術殿堂的輝煌。我尤其期待看到它在梳理不同藝術流派發展脈絡時的處理手法。好的藝術史著作,不應該僅僅是枯燥的年代羅列和風格標簽的堆砌,它更應該像一位優秀的導遊,能將我們帶到曆史的現場,讓我們體會達芬奇創作時的心境,感受印象派畫傢們對光影的癡迷。我希望書中能有大量的細節分析,比如對某一幅名畫局部構圖、色彩運用的獨到見解,而不是泛泛而談。如果能將藝術傢的生平軼事與他們的創作背景巧妙結閤,那就更好瞭,畢竟藝術從來都不是真空中的産物,它們浸潤著時代的風雲和創作者個人的悲歡離閤。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種新的視角,打破我們對某些“經典”作品的刻闆印象,激發我們用更年輕、更敏銳的眼睛去看待那些耳熟能詳的作品。如果能穿插一些關於藝術品修復、收藏曆史的趣聞,那就更增添瞭閱讀的趣味性,讓藝術史不再是高不可攀的象牙塔,而是觸手可及的生活美學。

評分

我希望這本書在講述藝術史的過程中,能夠展現齣一種批判性的精神,而不是一味地歌頌。藝術史的發展,充滿瞭競爭、模仿、反叛和不斷的創新。如果書中能客觀地呈現齣不同流派之間的衝突與對話,比如新古典主義對浪漫主義的反動,現代主義對學院派的顛覆,那就更具思想深度瞭。藝術史本身就是一部充滿張力的敘事。我希望它能描繪齣藝術史的“動態感”,展示藝術傢們是如何在社會、政治、經濟的巨大壓力下,依然堅持自我錶達的。此外,如果能加入一些關於“被遺忘的藝術傢”的介紹就更好瞭,尤其是那些女性藝術傢或非主流地區的創作者,他們的貢獻往往被主流敘事所忽視,一個有良知的藝術史普及讀物,應當努力去填補這些空白。這本書如果能做到既有廣度,又有深度,同時兼具人文關懷,那它無疑就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的佳作。

評分

閱讀體驗上,我非常看重排版和圖文的配閤度。藝術書籍,如果插圖質量不過關,那簡直是暴殄天物。我希望這本“寫真版”的承諾能夠兌現,不僅僅是清晰度高,更重要的是對色彩的還原度要精準。要知道,很多藝術作品的精髓就在於顔色的微妙變化,廉價的印刷往往會讓梵高的黃色變得俗艷,莫奈的光影變得晦暗。我更期待的是,編者在圖片選擇上能下足功夫,不隻是堆砌那些博物館裏的“鎮館之寶”,而是能穿插一些不太為人知、但同樣具有啓發性的作品,這樣纔能真正拓寬讀者的視野。另外,文字的編排也至關重要。那種動輒占據半頁的冗長論述,對我來說簡直是閱讀的障礙。我更喜歡那種簡練、富有節奏感的文字,能精準地抓住要點,用最經濟的文字量,傳達最豐富的信息。如果能設計一些圖錶或時間軸來輔助理解復雜的藝術演變過程,那就更顯專業和貼心瞭。總而言之,一本好的藝術書,在拿起它的那一刻,就應該讓人感受到一種對美的尊重和敬意。

評分

乙,圅絫業紮。,。?心。,畿又。。。

評分

京東賣書到底不專業,一套叢書居然會分成一本一本的訂單,太業餘瞭。而且中間缺瞭一本,一直卡在那裏其他的也不發貨。真心差評。

評分

不錯,孩子老師推薦的

評分

不錯,孩子老師推薦的

評分

幫彆人買的,看起來紙張挺好的!

評分

閨女學校要買的,六年級必讀,比書店便宜,紙張印刷都沒有問題!很滿意!

評分

學校要求要買的,物流快.

評分

好書 裏麵彩圖不錯

評分

帶給中國孩子的好書,美書!推薦!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