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深圳讀書月《新京報》年度好書《尋找·蘇慧廉》作者瀋迦新作
跨越三大洲親身考索域外一手史料首度公開
周振鶴何光滬李天綱白岩鬆隆重推薦
作者跨越三大洲親身考索域外一手史料、珍貴圖片首度公開。
發掘傳教士與鬍適、陳寅恪、翁同龢等文化巨匠之淵源;
重現晚清大時代下波瀾詭譎的官場事件、民間風波;
鈎沉“中國的耶路撒冷”——溫州近代基督教傳播曆史。
內容簡介
《尋找·蘇慧廉》齣版後,作者瀋迦繼續尋訪調研,利用未用盡的一手材料,陸續撰寫瞭十餘篇獨立文章,繼續敘說與蘇慧廉有關的傳教士在華的往事逸聞。其中有涉及鬍適的信仰認識及與蘇氏父女的交往,這是早已汗牛充棟的鬍適研究所忽略的;還講述瞭翁同龢傢族這個晚清文官傢族如何與傳教士交往,並由此影響瞭後輩的傳奇生活;《陳寅恪受聘牛津的緣起》則首次披露瞭陳公與蘇慧廉承前啓後的關係。尋找、寫作蘇慧廉的背後故事也有記錄,如《英倫“尋寶”三記》《牛津尋找蘇慧廉墓地》等,作者尋訪前人足跡遍布幾大洲,不乏麯摺離奇之經曆。書中另有部分文章是與溫州近代史有關的,蘇慧廉在溫州生活瞭四分之一世紀,由他的視角迴望這座現在聞名遐邇的城市,不論是重新解讀楓林教案的起承轉閤,還是考證藝文學堂的細枝末節,作者都能用鮮見的域外材料,說齣不一樣的故事。
作者雖以運用史料、考據史實見長,但在鋪陳、敘述時亦具備技巧,把曆史寫得既紮實又好看。還有很多來自海外的珍稀老照片,也是首次與中國讀者見麵。
作者簡介
瀋迦,溫州人,曾為《溫州日報》記者,現移居加拿大。近年緻力於溫州基督教史及蘇慧廉等傳教士研究。著有《尋找·蘇慧廉》一書,該書深受好評,獲得2013年深圳讀書月十大好書、《新京報》年度好書等多種奬項。
精彩書評
《一條開往中國的船》,是從瀋迦《尋找·蘇慧廉》的航程中駛齣的,雖然這艘曆史之船比原來的小,卻似乎駛嚮瞭比以往更遠的地方和更深的水域,於是帶來好奇:瀋迦的下一艘船會駛嚮何方?是的,當瀋迦堅定地繼續尋找著蘇慧廉的時候,或許也到瞭我們該尋找一些什麼的時候瞭……因為我們有著太多的未知!
——白岩鬆
提到清末以來從西方“開往中國的船”,中國人往往想到侵略中國的英國炮艦。但事實上,經過連續幾個月的舟車勞頓,不遠萬裏來到中國的無數西方人,卻是對中國人充滿深切的同情和愛心,為其改善此生並獲得永生而來,他們就是瀋迦先生苦苦探尋真相、著力刻畫的那些傳教士。即使是僅僅關切傳統文化的國人,也會在此書中驚喜地發現傳教士同鬍適、陳寅恪、孫詒讓、翁同龢等等巨匠鴻儒的關聯,對中國的教育、學術、風俗改良、方言文化等等的貢獻……我相信,此書的讀者會贊嘆瀋先生的文纔和嚴謹,也會感謝他的求索和辛勞。
——何光滬
《一條開往中國的船》帶我們進入曆史的深處,看到瞭基督教和近代中國的密切關係。瀋迦用塵封的檔案,親身的踏勘,以及充沛的情感,證明瞭以基督教為特徵的西方文明和中華文明的關係必須尋求新解。
——李天綱
目錄
上輯
一條開往中國的船——讀蘇慧廉航海書信有感
鬍適與蘇慧廉
陳寅恪受聘牛津之緣起
西齋十年
英倫“尋寶”三記
牛津尋找蘇慧廉墓地
翁同龢傢族的域外留影
西人筆下的晚清山西巡撫下輯
下輯
冒廣生的溫州舊照
曹雅直、李華慶、蘇慧廉抵溫時間考
蘇慧廉的引路人——英國傳教士闞斐迪與溫州早期基督教史
英國傳教士筆下的楓林教案
藝文學堂開學典禮
甲申教案的導火索——釋讀一封新發現的蘇慧廉傢書
晚清西人溫州方言著述知見錄
美福:永不消逝的溫州記憶
除非經由記憶之路
後記
前言/序言
一條開往中國的船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很好,給公司買的,非常實用,京東快遞員不錯,很敬業。
評分
☆☆☆☆☆
上輯以蘇慧廉等宣教士和鬍適、陳寅恪的交遊為主,還收入一篇曾發於《讀庫》的《西齋十年》;最引人入勝的是作者尋找蘇慧廉牛津墓地,尋訪多人,不遠萬裏。
評分
☆☆☆☆☆
很好!老婆也喜歡!
評分
☆☆☆☆☆
標題比內容好很多,主要還是考據的寫法,缺乏閱讀的故事性,有點乏味
評分
☆☆☆☆☆
書不錯,就是慢點,是正版
評分
☆☆☆☆☆
不錯啊,京東的物流服務是一如既往的棒,繼續加油!
評分
☆☆☆☆☆
作者在一本英國老雜誌上發現蘇慧廉1882年在乘船首次來華途中寫的一封信,以及次年他到達溫州後寫的一封信,信中寫的都是旅途所見所聞。馬耳他、蘇伊士、科倫坡、香港,蘇慧廉一路上不僅寫到瞭一路上經過的不少地方,還寫到瞭在途中認識的不少同道。中途上船的年輕傳教士藍華德、柏樂文、孫樂文,後來為中國帶來瞭一所大學、一座現代化醫院和一座現代城市。前兩位創辦瞭蘇州博習醫院,這是中國醫學史上第一所開辦於內地的西醫醫院,柏樂文後來也是東吳大學堂的創始人之一;孫樂文在蘇州創辦瞭中西書院,也曾擔任東吳大學堂首任校長。這些曾在中國近代重要曆史事件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西方傳教士,他們的所作所為在內心中的真實目的,在蘇慧廉的信中就能體現齣來。作者認為,當時年輕的西方傳教士們,是帶著理想來到中國的。且不論宗教傳播的目的,僅是實現自我價值追求這一點,他們闖蕩世界的決心就是當今中國人非常需要學習的。
評分
☆☆☆☆☆
可以可以,朋友推薦,還沒來得及看,包裝很仔細,快遞也很漲,就是不知道為什麼要運費瞭.
評分
☆☆☆☆☆
非常滿意非常好,就是還沒看呢